39.出乎意料全反对

洪景来创办北学学校这事情虽然也有几个腐儒哔哔两句,但是到底是已经在朝鲜传播了几十年的学问,很是有一批支持者,普通的儒生也见怪不怪了,所以最后也没什么人真的对此事拼死阻止。

这倒是让洪景来有些稀奇,在朝鲜搞近代化阻力这么小?

直到李禧著的上书送抵汉阳!

对于在仁川构建运河或者说修筑铁道,暂时不触及京华士族的根本利益,也没有影响到大多数汉阳百姓的生活。所以除了京商反对之外,连明面上的反对派李书九都不比比一句。

毕竟打击了京商,可以让朝廷掌握更多的财税,不再在漕运上受到京商团这样一个蛀虫的挟制。再说接手的松商、湾商、莱商哪个不继续给京华士族送好处。没什么差别,顶多就是换个白手套罢了。

绝大多数时候封建王权和财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存在,封建王权能获得更多的钱,他的这个中央大树干就能维持强壮,甚至日益勃发。其余的树枝长得再好再茂盛,也无法挑战主干。汉阳朝廷能弄到更多的钱,朝廷的权威也能伸张。

虽然这个权威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附加在洪景来身上,但是现在洪景来担任执政,洪景来就是某种程度上汉阳朝廷的代表,差别不是太大,天下总归还是李家的。

但是开港绝对不行!

一开始得到了李禧著的上书,洪景来心中也多少带点踌躇,毕竟这件事情兹事体大,骤然提出来,肯定会引起巨大的波澜。作为东亚朝贡体系中的一员,典型的封建儒家社会,“藩臣无外交”的这个概念,始终为朝鲜的国策。

只需要恭顺中央大国即可,对于其他的那些国家,了解一番,没有必要做什么交往。谁叫咱才是“小中华”,故国衣冠在我国,礼仪制度在我国,车架典章在我国,煌煌大明的继承人便是我国,不屑与蛮夷交往。

所以洪景来可以认可莱商与荷兰人进行走私贸易,甚至在某座外洋小岛上开辟一个贸易港,但是明面上开港贸易,就很不符合整个社会的共识了。

但是直接和欧洲国家贸易,接受欧陆的新科技新知识,却又是洪景来难以放下的,所以洪景来暂且把上书压下,只是在丰山洪氏势道内部商议。

洪景来有召,汉阳的各路大佬没一个不答应的,自然是纷纷前来汇合。老岳父闵景爀最快,毕竟他又闲又近,大头女婿又派人来请,来的能不快嘛。

随后赵万永、洪守荣、韩确、崔正基等一众文官,外加李在朝、洪聪珏、李济初、韩家兄弟、金平淳等武官接二连三的赶到洪家。

“今日请大家来,是为了禧著的上书,大伙儿瞧瞧吧。”洪景来把上书出示给众人传阅。

自己则是和闵景爀小声复述,老岳父总归要差别待遇一点的哇。洪景来还需要老岳父以文官之首的身份,对此事表明一个不反对的态度呢。

可是闵景爀听了就直摇头,表示这不行。甚至都不管还在下面传阅上书的众人,直接开口和洪景来说道。

“此事不应该上到议政府,为世人所议论!”

“老大人的意思是?”洪景来没想到一直做太平官的闵景爀反应会这么大。

“若是莱商有意与荷兰夷贸易,在远洋外海即可,你在朝廷也可以帮他们掩饰。但是在仁川开港,乃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至礼法体统于何地!”闵景爀难得说这样的重话,尤其还是对洪景来说。

“没错!我国乃是天下礼仪之邦,奉父母上国,怎么能在私下与蛮夷外交!”一直跟在洪景来身后亦步亦趋的金平淳也立刻表明自己的反对。

讨论还没有开始,丰山洪氏势道政治内的两员大将,已经旗帜鲜明的表示反对立场。闵景爀还能接受走私,看金平淳年纪轻轻却更加封建,直言一切外交都是不应该的。

“我亦知此事难为,所以才暂且压下此事,议后再论其他。”洪景来当然不会拍桌子和他们吵起来,只是先安抚住。

“北学各项,都是自燕京收录而来,若说为了些技术就要开港外交,委实是不需要的。只需命遣清使臣,好生收录便可。”洪守荣到没有立刻表示反对。

但是他哪里知道,以前满清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为帝王个人本身的爱好,所以允许那些西洋传教士,携带着大量的西方科学文化书籍前来。虽然同样禁止传教,但是却没有这般严厉的隔绝中外。

可到了嘉庆之后,整个国家日益的封闭,和西方的科学文化交流日益减少,再想要从燕京获得第一手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就几乎不可能了。

虽然洪景来还有舍科夫这条沙俄线,但是沙俄本身也是个封建的农奴制国家,那技术水平未必能比那些北学派学者高多少。

如果想要持续不断的接收西方的各类新技术新知识,那就必须要与欧洲的势力进行大规模的接触,保证正常且通顺的交流。

“是了,那舍科夫得力,咱们以利诱之,给他个几万两,他还不死心塌地的为咱们效力嘛。到时候再替他寻个家口,生两孩子。”李在朝也见过舍科夫,知道这个人很喜欢钱财,直接建议对症下药。

“赵老弟呢?你什么想法?”见在场的众人,几乎都不赞同大规模的开港外交,唯有赵万永在低头沉思,洪景来便想听听他的意见。

“……”

24.无本生意最好做2.党内意见归一致32.王上在读海东纪12.审问刑曹诸囚犯33.本官奉命发饷俸15.疑心军中有内鬼13.金斗吉精明会算17.朴台青眼委冬差34.尔朝鲜可有逆教13.论理你我是叔侄17.脱出汉阳成虎豹10.李朝漂民来坊津11.大调京商出入账3.行前放牌要验看39.平山之事行迹露16.原州乡班大夸赞35.夤夜催人填沟渠7.钟匠说打发条簧26.唯独百姓不能食15.设法偷换是与非14.咱也算是大舅哥23.双脚踏上清国土15.大明恩情说不完23.通融尚沃来结交18.坐观斗米三百钱12.惊闻常明褫爵禄13.想宫中如何应对3.院中一番口舌争29.汉阳有使传信来32.小洪未加知制教46.扶持新办造船场5.李家宗亲颇寒酸5.恢复乡校选儒官36.只闻一句大不好17.一步千钧行难重27.财政还需再整顿46.语激村上岛之丞12.尚沃为我细筹划4.洪妃教我查拣择(为昨日仗剑加更)47.无名一张大揭帖23.可献鞑酋于宗庙8.漳州口似可轻取4.偏生前月兴教案39.出乎意料全反对46.语激村上岛之丞7.洪母教子论时僻7.有司衙门大比责16.捡起一座庆兴城39.平山之事行迹露23.勤王保驾投新君20.偏遭怪异入疫区23.奉天倡义大元帅11.臣有罪臣有大罪13.洪弼周难耐酷刑24.户牌虽失事却济26.清核书院牵连大14.大灾之年丰收年17.柳大房里通外国15.竟为盗贼所欺骗19.当年善缘结善果28.前路艰难孤身行第一轮交锋开始32.洪大尔来何其迟3.宁从山贼不为奴16.五峯山别有乾坤42.守得云开见月明(为HappyM82加更)50.东洋市场尚可为18.听闻朝议赈救灾18.何言火绳胜燧发27.财政还需再整顿39.平山之事行迹露26.一哭能解万般难18.抄家八道得暴富22.沉迷自我做明君4.原来金氏有五女21.婚姻岂能同儿戏33.大同世界奇妙游20.偏遭怪异入疫区25.走马上任无波澜32.世兄意有所指乎17.废庄还民 版籍纳公28.布衣上而交天子17.废庄还民 版籍纳公19.华夷变态赫赫名3.保举汉阳进士科48.自大狂遇小肚肠13.黄海苦旱民难存18.抄家八道得暴富25.拣辨飘民甚轻易10.殿上争锋凭口舌29.五峯山火并六孙22.汉阳大人尚麻木18.听闻朝议赈救灾20.世道不靖香教兴26.再裹行囊向汉阳24.万永爱我西洋学23.东西两厢难联络28还请娘娘救性命7.东莱有贡骇听闻1.小洪佥正真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