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不意狂徒来自首

保王党保守派中心大臣李书九不是被洪景来给丢去清国谢恩了嘛,当时洪景来就没提过开港的事情,他也不可能提前预料就安排人来恶心洪景来。

至于李尚宪,虽然也是保王党保守派大臣,可他持的是与洪景来和睦并合作的态度,只要八道天下还是老李家的,然后他自己的富贵能保全,那根本不可能和洪景来作对。毕竟他一个二等靖社功臣,不可能再进一步了,再进一步就是那张宝座,他没这个野心。

其他的保守派大臣,三瓜两枣的,要么就是上不得台面,要么就是不掌握实权。稍微段位高一点的,都被洪景来想办法支使出汉阳了。

连小赵的亲爹和叔叔都被迫隐居在家,洪景来怎么可能给他们机会。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亘古不变的。

这么想来,要么是被逐出京城的安东金氏或者潘南朴氏的在野分子主使,要么就是进京赶考的士人自发行为。

两种可能都有,一时还真不好分辨清楚!

现在先用这个一文钱的悬赏“羞辱”一下他们,但是这一小撮异见分子,肯定是要想办法排除的。洪景来不反感反对派,你站在明面上反对,就事说事,该咋样就咋样,公开的表达你的不满。李书九当初站在宫门口骂洪景来,现在不照样管着宗亲,做着高官。

站在阴暗的角落里,写大字报算什么东西?真是又怂又无能,这种对手洪景来甚至觉得自己出手了都脏了自己的手。

事情总归要处理的哇,洪景来这便把李在朝、李济初、韩三石、韩五石全部找来,动员他们各自军中亲信骨干的人手,协助赵万永调查。尤其是李在朝所在的捕盗厅,本身就有捉捕盗匪,维持市面的职责。

只要大军不开进汉阳,等闲来几个捕盗兵都是小事。除此之外也要留意城外,毕竟城外草市以及城郭下的那些聚居区官府的力量相对更薄弱一些。混乱庞杂的街道也给了许多人隐藏躲避的机会,现在就当是整顿城外市容了呗。

几人已经知道了揭帖的事情,又得知了洪景来那个一文钱的悬赏,都笑话那些宵小不自量力。金士龙容不得别人污蔑洪景来,他们几人自然也是不允许的,若果不是洪景来下令,怕是李在朝已经调动捕盗兵在城内大索了。

处理到这一步,洪景来也觉得差不多了,毕竟整个朝鲜人口千万,地方三千里,旦夕间需要处理的事情多了去了。不可能为了这么一张小小的揭帖大动干戈,洪景来是个会记仇的俗人不错,但是同时洪景来还是个知道要办事的,不会为了私情就耽搁了朝廷的事情。

照常登殿,照常上值,在殿上李甚至还问了问这事,毕竟揭帖贴在了汉阳街道上,李虽然身在宫中,但是外面的宗亲肯定会把消息传进宫来。洪景来也不拘束李的自由,只要不是出城,在城内活动的话都不会说什么。

现在宫廷和外朝一团和气,李对于这样污蔑国家执政的事情也很不满。毕竟骂执政,也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暗讽李这位君王不会用人,没有选拔名望高深,持身严正的清流名士出来担当国家的重任。

他也说一旦捉捕到“凶徒”,必定要远流三千里,送他去济州岛喝海带汤!

洪景来到是无所谓流放不流放的,洪景来只希望他们在台面上哔哔,听听反对意见,尤其是那种没有半点杀伤力的反对意见还挺好的。起码能随时警醒自己,还有人在蹦跶,不要松懈了,不要自大了。

两人正谈着,外面小碎步挪进来一名内官,带着喜色,向李禀报。说是之前书写并张贴揭帖的儒生自首了,现在人已经到了汉阳府,赵万永已经急忙赶去对他初审。

这倒是让洪景来有些稀奇,只敢在半夜里贴大字报的人,居然会自首?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不应该啊,难道不是听到风声,就远遁他乡,避一避风头什么的吗?

难道是觉得现在自首,能够搏一场大名?

李那也是一路政治斗争外加军事斗争才继位的“人杰”,一时间也没摸透这个写揭帖的人的想法。现在出来自首,不是直接撞在洪景来的枪口上嘛。眼下就算洪景来不处理他,李也会下令把这人给流放济州岛的啊。

既然人已经自首了,这大小也算一个政治事件,便去瞧瞧吧。洪景来这便告退,准备去汉阳府瞧瞧赵万永是怎么审理此案的。不想李也有想法,他也准备去瞧瞧,毕竟宰相们之间互喷那见的多了,一个白衣儒生敢于骂执政的机会不多见。

人家开了口,洪景来也没什么理由拒绝,反正也不现身,就是在后堂旁听而已。李这便换了一身常服,洪景来也将公服脱了,换上道袍大帽,护卫着李一道骑马去汉阳府。

汉阳府的公人那都是眼神明快的妙人,只是看到洪景来的那些从骑,便立刻迎了上来,又见洪景来居然还护着一名二十岁上下的贵公子,更是不露声色,只是悄悄把人往衙门里面请。洪景来自然吩咐他不要声张,只管把人引到后堂旁听即可。

那公人百般殷勤伺候,把人引来安坐,又是热茶又是点心的,还派了人去知会赵万永,告诉他洪景来在后堂旁听。

大堂上的赵万永也只是刚刚开始,毕竟他刚刚任了吏曹判书,事务繁杂。只不过这边汉阳府的基本盘不舍得丢,赵家经营几十年的阵地,现在交给赵原永还有些为时过早。

堂下的儒生正在自报家门,洪景来听得不甚清楚,这人的汉语有些外地腔调,像是全罗道或者庆尚道地方出身。朝鲜士人两班虽然都说汉语,但是连清国自己都带方言,朝鲜当然也是如此,汉阳的汉语和外地还差别挺大。

不待赵万永开问,堂外突然鼓噪起来。竟有百十人皆自称是揭帖的作者,前来自首。

30.今上大王称善之24.嘉庆问话似平常13.樟脑一丸觑变化29.我为宗亲不修学5.李家宗亲颇寒酸15.暂宿荒村野店中4.教旨明发天下惊12.萨摩虽大却穷困27.王师飞檄复南北26.金斗吉寻得出路20.对半入股做生意2.铁山有人伸手来29.汉阳有使传信来16.空想无智改革者36.间宫伦宗结善缘45.因地制宜善民力13.豆板倭银新出炉44.英吉利不好相与25.旅途困顿摧人折22.雇得鞑兵做好戏24.状元探花齐做贼5.不在嘉山多淹留20.继位礼成大业定2.满院飘香一百两17.柳大房里通外国1.登坛誓师出兵去13.黄海苦旱民难存30.林尚沃携款来投14.为官清廉金常明28.古邑诚然真大胜10.训练营至大同江26.铺装枕木安铁轨41.大监戏言愿通榜14.大灾之年丰收年28.大监可识蒸汽机1.东莱巡海备倭判25.凤凰巡检有女儿15.疑心军中有内鬼21.外军入城止兵戈5.当年拣择有情由32.小洪未加知制教15.终究再世何为人18.殿上因纸起争斗34.我与尚沃论财计35.被指恶逆非道孙9.再遭铁拳一重击27.百十条只为练手12.萨摩虽大却穷困23.清欠亏空真能吏4.洪妃教我查拣择(为昨日仗剑加更)3.不惜血本小白菜27.似有波涛再兴事24.嘉庆问话似平常7.洪母教子论时僻34.堂堂正正用阳谋5.不在嘉山多淹留31.细究景来错三连16.赵万永借故离京2.党内意见归一致18.半路杀出程咬金12.开足马力磨细面37.沈焕改判敦宁府26.再裹行囊向汉阳6.议政府学习行走8.漳州口似可轻取16.可惜宣纸不经用14.却把桔梗做山参23.竟有神仙来助我13.金斗吉精明会算52.囚徒困境寻真相7.竟使李作说客44.贞纯王大妃薨逝32.走马上任常平司42.菱刈金山可续命3.院中一番口舌争26.崩溃从内部开始34.裹挟民壮谋瑞兴19.身在局中却无力3.李伸手图金矿15.竟为盗贼所欺骗32.小洪未加知制教43.一力破开汉阳雾11.不做清官做循吏52.囚徒困境寻真相1.我今穿越入朝鲜17.天平一朝换倾倒4.丁若镛承办轮船7.钟匠说打发条簧12.金芝淳三路进兵26.一哭能解万般难11.九人蒸汽机小组43.惊闻荷兰大消息5.不在嘉山多淹留25.惠庆宫惠嫔洪氏5.赵万永不可小觑29.京仁铁路始通车16.无人可得自由生28.日本国王作大君2.洪妙妊一语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