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签订《北京条约》

李明峰从恭王府领了王命,坐轿子直奔圆明园而去。

在李明峰的不断催促下,当天下午,轿子到了圆明园附近。李明峰远远望去,就看圆明园浓烟滚滚,火焰冲天。

心中暗叹一声,李明峰双目之中,隐含泪水。虽然悲愤,却也没有办法,某位同志说过,落后就要挨打。英法联军还算不错了,起码在北京和天津都没有对普通百姓下手,仅仅是针对皇帝私产进行劫掠,比之东面某国要强上许多。

要想不让这种事情生,只能是让中国变强大。想到这,李明峰又叹了口气,心道,就凭现在的朝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使中国强大的。

这些事情,李明峰无能为力,想了半天,最后只能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轿子抵达了英法联军的临时驻地,李明峰下了轿子,直接去找额尔金。虽然谈判诸事是由普鲁斯负责,但是额尔金毕竟是联军的最高指挥官,而且李明峰知道,要找普鲁斯办事,还不如去求额尔金容易。

额尔金在临时驻地接待了李明峰,老李将来意说了一遍。事情出乎意料的简单,额尔金话,只要朝廷肯签约,万事好说。而且额尔金声明,只要朝廷肯彻底的落实合约上的条款,英法将会帮助朝廷剿杀太平军。

李明峰大喜,双方约定,两日后重新开始谈判。说是谈判,实际上英法的条款都放在那里,朝廷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彻底接受,一个是选择战争。只要朝廷能彻底的接受所有条件,所谓的和谈只需要一两天就可以完成。

李明峰当天就带着这个好消息返回了北京,奕?等人听到李明峰的汇报之后,心中的大石头可算放了下来。

接下来,事情进展的很顺利。额尔金两天之后亲自抵达北京,直接参与会谈。奕?也不再躲藏幕后,而是亲自出面谈判。

1860年10月24日,礼部大堂,奕?与额尔金两人签署了中英《北京条约》。条约规定,咸丰八年签署的《天津条约》依旧有效,在此基础之上,增加天津为通商口岸,并且赔付英军损失八百万两白银,割让九龙给英国。最后一条就是,允许华工出国。

第二天,也就是10月25日,朝廷与法国也订立了《北京条约》,内容与英国的基本相同,连赔的银子也同为八百万两。不过,法国人没要领土,他们要求允许法国人在中国购买土地,建造房屋。

李明峰见到条约签订,心中总算松了口气。过了几日,英法联军退出北京、圆明园,返回天津。

正当李明峰以为事情已经结束的时候,又一桩事情冒了出来。沙俄公使一直在联军之中替联军出谋划策,这次战争结束,沙俄也要求签署条约。

实际上,朝廷许给英法的条件,再给沙俄倒也无妨。但是,沙俄狮子大开口,不但要求英法的条件,他还加了一条,就是承认《瑷珲条约》

众位看官可能要问,这《瑷珲条约》又是从何而来呢?且听我从头道来。

沙俄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蚕食中国东北的领土。由于当时东北人口极为稀少,所以朝廷在那里根本没有设立强力的军事机构。尤其是最北面的黑龙江以北,军民都少的可怜。沙俄经过十多年的蚕食,最终在咸丰五六年间,从实际上掌控了黑龙江以北大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咸丰八年,英法联军的舰队抵达白河,逼迫朝廷签订《天津条约》。与此同时,沙俄趁火打劫,在东北展开攻势,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这个条约,明确写明了将黑龙江以北的土地割让给沙俄。

当时条约传回北京,朝廷震怒,奕山被免了职。朝廷拒不承认《瑷珲条约》,仍然主张《尼布楚条约》的有效性。

由于大清朝廷的不承认,直接导致了从法理上讲,这片土地仍然属于大清。这就成了沙俄的心病。

这次,英法联军进了北京,沙俄觑得便宜,趁火打劫,准备借这次机会让朝廷承认这个条约的有效性,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彻底的占领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什刹海,恭王府。

监国亲王奕?、东阁大学士桂良、兵部尚陈孚恩、九门提督文祥、内务府大臣兼礼部侍郎宝鋆、副都统胜保这六个大清王朝留守北京的大员聚集在了一起。

“王爷,你看俄国人的事该如何办理?”宝鋆问到。

奕?低头沉吟半响,说到:“准了此事,则关外千里江山要被割让,如果不准,又怕洋人再有反复。哎”奕?重重的叹了口气。

胜保说到:“如今黑龙江以北,实际上已经是俄国人控制了。那种不毛之地,大清要之无用,依下官看,不如让于俄国人得了,免得再生事端。”胜保此人临战后退,本被免职,但是还是因为满人的缘故,又被再度启用,深知洋人厉害的他,如今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再度和洋人开战了。

九门提督文祥说到:“关外乃是大清龙兴之地,割之既损国威,又坏气运。依下官的意思,还是赏些银子了事,何必割地。”

文祥向来是瞧不起胜保,现在见他出言要求割地,文祥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胜保说到:“如果不割,洋人再打入京城,那就不仅仅是烧个园子的事情了”胜保话中的含义很明显是在暗示,如果惹怒了洋人,则大清基业都难以保住。

宝鋆说到:“依下官看,洋人毕竟只是肢体之疾,长毛才是心腹之患洋人要的是千里不毛之地,长毛要的是大清的万里锦绣江山如今朝廷危机,长毛借着洋人入京的机会,在江南屡屡取胜,若是朝廷再纠缠于洋人,恐怕长毛会趁势而起”

听了这话,奕?点了点头说到:“宝大人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桂中堂,陈尚您二位看该如何办?”

兵部尚陈孚恩心中也拿不定主意,他本是力主作战的,但是现在有点被打怕了,不敢轻易开口了,只好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意见。

桂良捋了捋那几根稀疏的胡子,说到:“割地,那是要在青史上留骂名的老夫看应该慎重行事。那个李明峰,虽然和洋人厮混在一起,但是老夫与他有过几次接触,看他还算有几分报国心,依老夫看,不如召他前来,看看他如何说?”

没等奕?张口,文祥先冷哼一声,说到:“那个假洋鬼子还能怎么说?他替洋人卖命,自然是力主割地桂中堂要召他来,干脆直接说您老人家是支持割地的,就完事了何必遮遮掩掩?”

听了这话,奕?有些不快,桂良毕竟是自己的岳丈,这文祥竟然当着自己的面驳斥他,也太不把自己放在眼中了。幸亏奕?知道文祥就是这个火爆脾气,要是换了其他官员,奕?直接就能免了他的职。

“桂中堂说的十分有理,本王看那李明峰也是不错,那天他听到圆明园被火烧了,激愤的神情不似作伪。我等对洋人了解有限,不如召他来议。文大人,你看如何?”奕?目视文祥,缓缓说到。

文祥听到恭亲王单单问自己一个人,就知道刚才的话惹的王爷不快了,他哪敢反对王爷的提议,虽然心中还是不快,但是仍然满口子的“王爷英明”

第201章 河南战局第137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232章 群策群力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93章 激战圆明园第196章 意外 绝对是意外第309章 朝堂暗斗(上)第207章 继续追杀第342章 小栗忠顺第15章 逃命第196章 意外 绝对是意外第18章 再回林家第300章 围困喀什第83章 老熟人第333章 朝法停战第61章 景德镇之战(三)第197章 麻烦第142章 入宫第26章 议和大臣第123章 落难第175章 容闳来投第52章 陈年旧事第134章 火器初显威第296章 挑拨第189章 诛杀第56章 整编第93章 激战圆明园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第197章 麻烦第241章 太平门第114章 鸦片馆第185章 又一支洋枪队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298章 血战阿克苏第240章 决战前夕(下)第133章 各路援军第327章 风俗第204章 围杀第246章 巷战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77章 出乎意料第232章 群策群力第175章 容闳来投第293章 阿克苏之战第77章 出乎意料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96章 贪财的龚半伦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56章 整编第293章 阿克苏之战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24章 票号第159章 投资和留学第21章 再遇秦诚第353章 川西大战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46章 巷战第15章 逃命第155章 保定第232章 群策群力第243章 洪宣娇第94章 入京第86章 通州之战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144章 醉仙楼(上)第30章 初会二相(上)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239章 决战前夕(中)第184章 营破第147章 廷辩第110章 刘铭传第214章 保甲连坐 清乡运动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89章 战前准备第62章 景德镇之战(四)第312章 李氏朝鲜第283章 改变战略第161章 弗兰克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284章 战斗第59章 景德镇之战(一)第133章 各路援军第74章 出访欧洲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94章 入京第305章 回家第79章 刑部第45章 抵达第23章 广州富商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90章 北京城下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65章 景德镇之战(七)第122章 追击第354章 江户城下第350章 幕府内斗(下)第262章 乾清宫大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