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攻打庐州

李明峰得知武昌危机,心中焦急万分。当然,焦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老李忠于朝廷、心忧社稷;而是假如这次的安庆战役失败,胡林翼回援武昌的话,那李明峰所取得的地盘也将会失去。

假如胡林翼撤军回武昌,安庆之围得解,皖中的清军都将会处于长毛的包围之中。李续宜对桐城、舒城没有任何留恋,到时候,肯定也会随胡林翼回援武昌。那时,整个安徽长江以北的部分,就会单单剩下常胜军这一支朝廷的队伍了。

要想不被吃掉,李明峰必须得放弃刚刚取得的寿春及其附近的府县。

但是,李明峰既不想被吃掉,也不想放弃寿春!

要防止这些事情的发生,那就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胡林翼对武昌之围视而不见,继续猛攻安庆。

李明峰站在地图的前面,思考了许久,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要想让胡林翼继续围攻安庆,那就必须取下庐州!

庐州,是安徽省仅次于安庆的重地,庐州一城关系到整个皖中的安危。如果取了庐州,相当于克复了整个皖中。到时候,安庆将更加的孤立无援。

胡林翼如果见到这个局面,起码有八成的概率不会撤围。因为如果庐州、安庆两城都被湘军攻下,那整个安徽都将是清军的势力的范围。即使陈玉成取了武昌,不,就算陈玉成取了整个湖北,那也只是孤悬于外罢了!

到时候,陈玉成将会陷入朝廷的四面围攻之中,必可持久。

其实,就凭陈玉成的智慧,也能明白这个局势。李明峰有十足的把握,只要攻下庐州,向来聪明的陈玉成必然不敢在湖北纠缠,肯定要再度东进安徽,直接救援安庆。

当然,万事没有绝对的。李明峰一切的设计都是基于在短期内攻下庐州的基础之上。如果李明峰短期内没有拿下庐州,而武昌又告急,那胡林翼也挺不了几天就会回援武昌。事情再恶劣点,也许短期内长毛先破了武昌,那局势将会彻底的恶化。无论李明峰采取什么策略都将于事无补。

到那时候,别说胡林翼,就是李续宜、李明峰,甚至是江南的曾国藩的部队也必须撤出安徽救援湖北。

李明峰知道事情紧急,一边发文要求李续宜配合,一边亲自率军去攻庐州。

有句话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李明峰现在想说的是‘兵到用时放很少’。现在,常胜军六个营共有兵力一万七千多人,除去手中五个城池的驻守兵力之外,能调用的最多是一万人。

庐州有长毛两万,兵力占优,而且还占着地利的优势,常胜军要想取胜难度非常之大。虽然武器犀利,但是现在的技术水平,火炮对高耸的城墙能造成的损害还是十分有限。即使是英法联军,在面对北京城墙之时,也只能绕路而走。

但是,李明峰顾不得那么多了。四月中旬,李明峰从六个营各抽调一千五百人,总共九千人到寿春集合,这次,李明峰将所有的火炮三百多门全部带上,准备一举攻克庐州!

李续宜虽然气恼李明峰在阻截陈玉成事情上的阳奉阴违,但是在接到李明峰的求援信后,还是毅然出兵了。

李明峰和李续宜两部几乎同时到达庐州,在城外扎营之后,李明峰亲自去湘军大营见李续宜。

“李总兵,常胜军素来百战百胜,这次为何被淮南地区的小股长毛给拖累住了呢?”李续宜故作疑惑的问到。

李明峰尴尬的说到:“这个……这个…….长毛人数虽然少,但是他们擅长打游击战,总骚扰我军。最后,常胜军不堪其扰,只能暂时在寿春等地占住城池,以图先剿灭皖中地区的流寇之后再行追击。”

李续宜也懒得和李明峰讲这个理,他也理解李明峰的做法。毕竟李明峰手中就那么一万多人,如果拿去和陈玉成硬磕,换了谁都要心疼的。

两人不再谈论追击陈玉成的事情,开始了探讨如何攻庐州的办法。李续宜也同李明峰一样,不希望此战以撤围安庆而告终。假如此战前功尽弃,湘军势力全部退出安徽,那他这个署理安徽巡抚岂不是白白的挂了一个空名头?

讨论来讨论去,也只要强攻这一个方法了。当即,二人约定,明日上午两军同时攻城。

第二天上午,天刚蒙蒙亮,李明峰就下令三百多门火炮对着庐州疯狂开炮。虽然不能轰塌城墙,但是依靠着强大的火力,庐州守军也不敢在城墙上露头了。

在炮火的掩护下,上午八点多钟,李续宜命令手下两个营五千人马架云梯攻城。湘军士兵由于有了火炮掩护,所以在冲锋的路上几乎没有伤亡。但是当湘军攻到了城下,为了避免误伤,常胜军也停止了炮火攻击。

火炮一停,长毛又从城头上冒出了头来。滚石、檑木、热油、沸水这些歹毒之物都从城墙上倾泻下来。被滚石、檑木击中的士兵,轻则跌落,摔个残疾,重则直接殒命。被热油、沸水淋中的,更是惨不忍睹,此处就不细表。

李明峰下令‘宜’‘翰’‘忠’‘景’四营六千人马到城墙之下,配合湘军攻城。

这六千人马开到距离城墙两百米处,瞄准城墙之上进行射击。这个距离虽然火枪杀伤力依旧,但是准确性却不高。六千人分三轮进行排射,两千人一轮,这一轮下来,两千发子弹射出去,能有几十发打中长毛就算不错了。

虽然对敌人的损伤不大,但是却有效的压制了长毛。城墙上的长毛再倾泻滚石檑木的时候,都变的小心翼翼,不敢再明目张胆的在城墙上挺直身子进行作战。

李续宜见到这个情况,又加派一个营两千五百人前去助攻。

城内长毛毕竟有两万之数,兵力雄厚,两军一直杀到中午,庐州城也没见到有被攻下的迹象。

李明峰见此局面,知道今天自己也要出点血了。当即,下令吴长庆和刘铭传两人率领麾下的‘庆’字营和‘铭’字营三千人马协助攻城。

这两人都是悍勇之辈,毫不怕死。接到命令,两人身先士卒,手执令旗亲自冲锋。两军攻到城下,刘铭传第一个上云梯,爬城墙。

wωω☢тt kān☢℃O

蔡宜群等人见到这个常胜军新来的统领竟然如此悍勇,生怕他出意外,连忙命令手下军士,重点掩护刘铭传与吴长庆两人攻击的部位。

刘铭传靠着火力压制,爬上了城墙。此刻,庐州城头有上万长毛,清兵却单单只有他一个。刘铭传处此危局,却也不惧,拔出钢刀,与长毛进行肉搏。刘铭传一身的武艺,加之正处在体力最好的年纪,一人独占十几个长毛,也丝毫不落下风。

这边上去一个厉害角色,立刻就搅乱了一面城防。附近的云梯都得以架好,湘军、常胜军都纷纷上了城头。盏茶时间,此处登上来上百清兵。

见此情景,清兵军心大振。李续宜亲自带领剩余的一营人马前去攻城,李明峰也下令远处掩护的六千常胜军也跟着爬城。

长毛主将赖文光在城头上见到有士卒惊慌失措,便亲自手刃数人,高呼:“今日众将即使战死,也可得入天国,永列仙班!如此,死又有何惧哉?”

众小长毛听后,也觉有理,死了还可成仙,那死又有何惧?顿时,众长毛都坚定了赴死之心,越战越勇。湘军与常胜军虽然上了城,但是长毛太过顽强,仍然是苦战不胜。

赖文光鼓励完手下士卒,经过观察,发现大势已去,就偷偷的下了城头,不知去向。

随着爬上城头的清军越来越多,局面也越来越有利于清军。一直杀到了太阳落山,长毛死伤大半,清军占领了城墙,仅有少数长毛退入城中,准备进行巷战。

常胜军和湘军控制了城墙,李续宜让李明峰负责城防,他率领残余的湘军进城围剿剩余的长毛。

李续宜憎恨长毛在皖中围杀亲兄,所以对长毛绝不手软,进了城之后,湘军挨门挨户的搜索长毛,遇有貌似的,一律杀掉。

到第二天天亮,也不知是百姓还是长毛,反正至少杀了三五万人。

吴长庆就是庐州人,见到这个局面,心痛不已。心中暗想,如此作为,这湘军又与长毛匪徒何异?

“大人,不能再让湘军继续这么做了,留下如此恶名,以后湘军与常胜军都无法在皖中立足了!”吴长庆厮杀了一夜,浑身狼狈不堪,此刻正跪在李明峰脚下替庐州百姓求情。

李明峰也觉得李续宜做的太过,便安慰了吴长庆几句,他自己则亲自去见李续宜。

要按李续宜的想法,非要屠尽庐州才肯罢休,但是如今李明峰开了口,李续宜也不好驳他面子,只能应了下来,停止了杀戮。

庐州城内稳定之后,一经查点,庐州百姓与长毛死了六万多人。湘军此次出兵一万,死了两千,重伤不能再战者两千,剩余的六千多人也都多多少少带点轻伤。常胜军这次也死伤超过三千人,这一战,也算的上是苦战了。

拿下庐州,李明峰与李续宜都写信给胡林翼,将这个好消息通报给他。胡林翼接到捷报,本来坚定的撤军意志又动摇了。兹事体大,胡林翼不敢独断,遂给屯兵长江南岸的曾国藩写信请求指示。

祁门,曾国藩大营。

曾国藩帐内幕僚将胡林翼来信念完之后,曾国藩问到:“众位有何看法,尽可提出。”

曾国藩话音刚落,就出来一个年约三十七八岁的中年将领说到:“大人!最近长毛虽然猖獗,但是若论整体实力,还是远远不如朝廷。往常长毛四处流窜,我军总寻不到他们主力,依我看,这次不如将计就计。咱们大军猛攻安庆,吸引他们主力前来,在安庆城下进行大决战,一次就彻底的解决长毛之患!”

说这话的是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此人素以打苦仗,攻坚城而闻名江南。

曾国荃说完,又出来一个员战将,这人五十左右年纪,矮矮胖胖,面目慈祥。单从外表上看,任谁也猜不出他就是素以勇悍著称的左宗棠!

左宗棠说到:“大人!长毛围攻武昌,无非是吸引我军撤去安庆之围罢了。我军与长毛势成水火,岂能遂了他们的意?依末将看,曾国荃大人所言极是,只要我军猛攻安庆,不怕他不来安庆救援。到时候,我军便和长毛一决高下。”

众人议了许久,基本都同意加大围攻安庆的力度。

曾国藩听众将的意见,与他心中所想也是不谋而合。遂下令,调鲍超部六千人、曾国荃部两万人自祁门北上,参与围攻安庆。曾国藩本部也拔营启程,将大营从祁门移至东流,就近指挥,直接参与围困安庆。

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又被朝廷受命总管大江南北两岸所有军事,此刻,曾国藩就开始使用他的全力了。

四月底,曾国藩调长江水师提督杨载福率所部两万水师往攻安庆,又从湖南调多隆阿部两万人来援。

这样一来,安庆面临的将是近二十万马步水三路大军的直接围困,形势危机至了极点。

再说湖北这边的局势,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本想等忠王李秀成的部队到湖北之后,再行攻击武昌,哪知一个月的时间竟然局面变化如此之大!围困安庆的清军不但没有解围,反而攻的更猛的。

陈玉成此刻也等不急李秀成前来助阵了,五月初,陈玉成率军十余万,再裹挟乱民五十余万东进,直奔胡林翼驻所安徽太湖城!

与此同时,李秀成、杨辅清、刘官芳、李世贤四路江南大军也发现形势不好,都各率大军北援安庆。

此刻,洪秀全也坐不住了,五月初,天王洪秀全令干王洪仁玕、章王林绍璋率天京城内精锐天军五万,直接援助安庆。

很明显,太平天国立国以后的最大规模的战斗即将爆发,胜,则太平天国将控制整个江南。败,天京上游将会无险可守,天京就成了一座孤城。

第三百六十四章第167章 隐秘第131章 谋划第180章 苏天福第23章 广州富商第189章 诛杀第186章 丧命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8章 再回林家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323章 劝降第275章 水师学校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01章 恭王府议沙俄第25章 北上第121章 醇郡王第340章 黄金之国第76章 密谈第236章 太阳城第123章 落难第65章 景德镇之战(七)第198章 朝廷的反应第71章 故人复东来第127章 破绽第131章 谋划第88章 北巡木兰第260章 袁家后事第120章 罢工第36章 再遇故人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116章 充满变数的未来第45章 抵达第20章 启程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129章 逃离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322章 大院君第131章 谋划第139章 覆灭第340章 黄金之国第231章 全才第332章 朝鲜局势进展(下)第110章 刘铭传第83章 老熟人第121章 醇郡王第41章 趁机扩大第75章 英国首相第359章 遇袭第43章 交易第5章 兵进广州第102章 上海纪事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258章 忠义军第125章 慈安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182章 初战(中)第208章 战第296章 挑拨第44章 请缨第77章 出乎意料第232章 群策群力第95章 礼部第125章 慈安第29章 授权谈判第256章 李昭寿和李秀成第234章 朝阳门第277章 到达嘉峪关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钟粹宫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114章 鸦片馆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37章 故人惨事第52章 陈年旧事第129章 逃离第68章 各方觊觎第289章 输血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75章 英国首相第198章 朝廷的反应第247章 常胜军入城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40章 护关洋枪队第284章 战斗第41章 趁机扩大第107章 攻打庐州第30章 初会二相(上)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261章 太师府第159章 投资和留学第328章 惊变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5章 兵进广州第325章 内乱第243章 洪宣娇第52章 陈年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