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广州城

当天夜里,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行到了从化县。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明峰和秦诚一致决定不进城内,直接在野外扎营休息。

林婉儿是个女子,李明峰就把马车让给她休息。一夜无话,第二天大清早,李明峰等人再度启程,直奔广州城。

从化距广州只有区区一百多里,不到两个时辰马队就赶到了广州城外。李明峰遥遥的望着古旧的广州城墙,眼眶都湿润了。在这个无依无靠的年代,只有这里才能让李明峰有点家的感觉。

正当李明峰感慨万分的时候,先走一步进城报信的秦诚已经飞马奔回。

“总督大人亲自出城来接您了,大人”秦诚气喘吁吁的说到,从他语气中明显可以听的出惊骇的意味。

李明峰早就知道这个结果,这次被天地会掳走,责任全在柏贵,这个老鬼目前还得仰仗洋人鼻息,得罪不起自己,听到自己回来的信,肯定会巴巴的跑来。

李明峰虽然瞧不起柏贵为人,可是他身处广州,这位总督大人的面子无论如何都是要给的。吩咐小校搀扶,李明峰一手扶着马车,强自站了起来。

盏茶时间,远处就隐隐见得数十兵勇衙役簇拥着一顶四人抬绿绒轿快步赶来。柏贵坐在轿子里早已急的恨不得自己下来跑了,嘴里直催轿夫快走。

见这阵势,李明峰硬是挤出了几滴眼泪,在小校的搀扶下,一边跌跌撞撞的向前走,一边干嚎到:“柏贵大哥啊,你可算来了,老弟差点就见不到你了啊。”

柏贵停了轿,快步上前,一把扶住了李明峰,脸上悲痛懊悔的表情一点不亚于李明峰:“老弟啊,这次全是哥哥的罪责,让你误陷贼手,所幸老弟福大命大,得以脱困,假若老弟有个三长两短,那哥哥就是百死也莫赎其罪啊。”柏贵从袖子里拿出一方锦帕擦了擦眼角,就好似他真的流泪了一般。

知道李明峰的腿上有伤,柏贵将他让到轿中坐下,这边刚要起轿进城,就听的人声嘈杂,撩开轿帘一看,原来是广州将军穆克德讷和其他大小官员全都赶来。

极其无奈的和众人寒暄许久,直到中午时分,李明峰才和源源不绝赶来的官员打完了招呼。中国官场几千年下来就是一个吃字,清代也不例外。

总督衙门摆宴,从大堂到天井,足足摆了三四十桌。有了上次的经验,柏贵早早的就将上千绿营士兵部署在了衙门外边。这次来赴宴的不是达官便是显贵,广州城里有点地位的都来了。

李明峰本想回城就好好休息一番,哪知道却是这个结果。要不是柏贵派人唱名登记来客送的压惊礼金,李明峰早就甩袖子走人了。

这些日子李明峰已经习惯了带假穿长衫的装束了,有句话叫入乡随俗,如果自己再奇装异服,恐怕也很难和这些当地的士绅交往,既然如此,李明峰也就索性一直做此打扮了。

酒过三寻,在众人闲聊之中,最近的局势李明峰也弄懂个大概。洋人自拿下广州后,略做修整,再度扬帆北上,这次广州城只留了一千多英军维持治安。

从谈话中,李明峰也能听出柏贵等人的忧虑,这次洋人北上,若是战败,则广东光复指日可待,将来他这投降之举没准哪天就被人翻出来攻击一番。若是战胜,洋人更是会霸着广州城不走,那他们这大小官僚也只是有名无实,事事需要听洋人的吩咐。无论什么结果,他们这些人都不愿意看到。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次宴会又收了人家这么多钱,李明峰虽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是安慰开导人家几句也是应该的。

“众位大人莫要忧心战事。”拿起手帕,擦了擦满嘴的油渍,李明峰侃侃而谈,“众位大人的意思我也明白,内怕朝廷怪罪诸位大人投靠洋人,外惧洋人长久霸占广东不肯离去,这些明峰都是晓得的。明峰吃的是洋人的饭,若是洋人失势,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明峰,可是诸位大人看,明峰可曾惊慌?”

众人都皱眉沉思李明峰这话的意思,这时坐在别席的一个乡绅低声问到:“那李大人的意思是说,洋大人这一仗是胜定了?”

“胜却不见得能胜,但是败却是不可能”李明峰微笑的答到,“这次来的英法联军,仅有不到五千之数,战力如何,诸位大人心中应该有数。假使这次北上,朝廷上下齐心,击败洋人倒也不是不可能。可是英法两国乃是西方大国,两国有精兵百万,你便是能击败五千联军,惹怒了英法,到时候两国再派十万大军来袭,大清还有何军可抗?”

众人听到这英法两国竟然有百万大军都吓的背后冷汗直冒,心道这洋人幸亏国土离甚远,否则后果当真是不可想像。

不理会众人惊骇的目光,李明峰自顾自的说到:“洋人虽强,众位大人却也不必害怕,因为洋人也有三点致命缺陷。其一,此次来袭的洋人分成四国,虽然此次一起攻我大清,但是实际上是貌合神离,取得一定战果的时候,四国之间的矛盾会爆出来。其二,也是诸位大人都知道的事情,洋人之国离此有万里之遥,要想占领大清,却是千难万难。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洋人根本无意吞并大清。”

一个乡绅起身再度问到:“大人,您说洋人无意吞并大清,这话我们是信的,可是既然洋人早晚得走,那将来朝廷接管了广州之后,我等还是难逃责罚啊。”

шшш▪тт κan▪¢ Ο

“这个你且安心,就是洋人走了,朝廷也不会翻你们的老帐的。依我看,朝廷和洋人也并非是死敌,洋人侵华,纯粹为利。朝廷一旦失利,只要不动摇大清的国本,十有**要和洋人合作,许其以重利,换回火枪火炮等利器用以剿灭长毛。等到华夷亲善的那一天,朝廷又怎会追究你等的责任?”对历史有点了解的李明峰知道,清政府才不在乎出让点主权呢,只要能打败太平军,坐稳江山,叫它割地赔款都肯。

很显然,这些封建官僚士绅对朝廷也是十分了解的,如果洋人真肯卖火器给朝廷镇压太平天国,那么和洋人谈判合作,甚至是割地出让主权,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想通此节,众人具都如释重负,兴致高涨,纷纷向李明峰敬酒。李明峰早就注意了场上众人的表情,现包括柏贵在内的几个人听到朝廷很可能和洋人合作的消息丝毫没有动容,很明显,这几个家伙都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果。尤其是柏贵,他肯和洋人合作,一方面是洋人势大,不可抵挡,另一方面也是看出,将来朝廷和洋人必然合作,他只不过是先行了一步罢了,没准将来还落个中西交流第一人的美名呢。

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29章 授权谈判第238章 决战前夕(上)第272章 再见龚橙第75章 英国首相第36章 再遇故人第50章 渡江第186章 丧命第92章 巴夏礼来信第293章 阿克苏之战第259章 绩溪胡家第114章 鸦片馆第308章 热情的北京市民第86章 通州之战第232章 群策群力第293章 阿克苏之战第20章 启程第53章 夜谈(上)第147章 廷辩第310章 朝堂暗斗(下)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207章 继续追杀第33章 再会二相第60章 景德镇之战(二)第131章 谋划第39章 毁约第117章 避暑山庄第62章 景德镇之战(四)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233章 应对之策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07章 攻打庐州第78章 北上第29章 授权谈判第343章 再见载垣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146章 围攻崇文门第313章 再遇弗兰克第333章 朝法停战第294章 叶海亚第34章 约成第152章 列强有多强第238章 决战前夕(上)第319章 主战和主和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160章 容闳第12章 大成国第26章 议和大臣第216章 反复第48章 赴死第285章 中弹第133章 各路援军第68章 各方觊觎第三百六十四章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123章 落难第111章 自相残杀第306章 内宅第305章 回家第21章 再遇秦诚第101章 恭王府议沙俄第273章 劝降洪仁玕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187章 老李亲征第175章 容闳来投第55章 池州密议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342章 小栗忠顺第116章 充满变数的未来第317章 政治挂帅第39章 毁约第116章 充满变数的未来第87章 血战八里桥第90章 北京城下第75章 英国首相第86章 通州之战第196章 意外 绝对是意外第294章 叶海亚第271章 辽东半岛第246章 巷战第134章 火器初显威第318章 镇夷堂点将第22章 广州城第246章 巷战第1章 外国精神病患者第320章 密谋算计第328章 惊变第6章 城破第330章 朝鲜局势进展(上)第317章 政治挂帅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76章 密谈第6章 城破第265章 预谋裁军第260章 袁家后事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34章 约成第32章 龚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