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冯子材和马新贻

众人都是明白事理的人,李秀成绝对不能送进北京去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当地处理。

长毛和清军混战多年,互有胜负。但是曾国藩等人向朝廷汇报时,基本上都是报喜不报忧,而且即便是战败了,在承担责任方面也总是避重就轻,谁也不肯说是因为自己蠢而导致失败。假如让李秀成进了北京,在太后和议政王面前将湘军众将战败时的丑态抖露出来,那众人的脸面可就无处放了。

而且谁也保不住李秀成到时候会说些什么,假如他要是在朝会之上说曾国藩和他密谋反清——实际上一直有这种传言,那这事可就不好处理了。朝廷要是查这事,那必定会触怒湘军,若是不查,慈禧和奕?也不会放心,群臣更不会答应。

所以,众人都十分默契的决定将这件事情放在地方上处理。为了防止别人的口舌,曾国藩特意将李明峰、冯子材、马新贻、袁保庆等非湘军的派系的人全部请来,一同监督整个审理过程。

“诸位大人好”李明峰的大营距离湘军中军最远,所以也来的最晚。老李一进大堂,先给众人打了个招呼。

“给李大人请安”曾国藩拱了拱手,其余的人则鞠了个躬。

看到只空下了一个位置,知道肯定是留给自己的,李明峰也就没打招呼,大咧咧的就坐到了曾国藩的左手边。众人的座位排序也是很有讲究的,一共十个人,十把椅子并排放在一起,李明峰和曾国藩在最中间。

曾国藩的右边依次是左宗棠、李续宜、曾国华、曾国荃。李明峰的左边依次是冯子材、李鸿章、马新贻、袁保庆。各按品级坐定,没有丝毫差错。

李明峰坐定之后,对着旁边的冯子材和马新贻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

李明峰昨天在席上已经打探出了马新贻的来路,而且回去之后又从司马平那里问明白了冯子材的根底。

原来苗沛霖率军南渡淮河之后,下定决心反清。当时安徽巡抚福济率领二十万人马在凤阳一代驻扎,苗沛霖和董啸林里应外合,诛杀了福济,然后在凤阳誓师反清。福济死了之后,二十万人马死的死,逃的逃,数日之间,就烟消云散。

马新贻是安徽布政使,在安徽境内官职仅次于安徽巡抚。当时马新贻带兵在凤阳城外驻扎,所以才得以幸免于难。马新贻得知福济已死,而李秀成、捻子、苗沛霖配合围剿清军,他自度绝不是对手,所以带着麾下一万多人马逃了出来。

逃离凤阳之后,马新贻赶到天京城下,投奔了曾国藩。马新贻到天京之后,福济原本的二十万人马中也有少量逃脱出来的人马到此投靠了他。短短十余日,马新贻就在天京城下拉起了四五万人马的队伍。

朝廷得知之后,直接下旨马新贻暂时统领这部分人马,配合湘军围攻天京。马新贻此人虽然是汉人,但是却得到了朝廷的信任,他在此处的责任,不但是配合湘军攻城,还负责监督湘军,防止生异变。

至于冯子材,现在是广西提督。此刻他统领着天京附近的绿营兵,大约有三万人马。老李经过对司马平的询问才知道,原来冯子材也是个叛将。冯子材最初是天地会的成员,也是大成国悍将,在两广和清军厮杀,当初也算是个让朝廷头疼的人物。

但是后来他被清军围困,冯子材被朝廷说服,投降了清军。投降之后,冯子材反倒混的风生水起,在追剿长毛的战役中屡立战功,竟然做到了一品提督,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

司马平和冯子材同是天地会的成员,也都在大成国担任过职务,所以两人熟悉的很。昨天两人再次相遇,都惊诧万分,万没想到能在这种局面下重逢,当然也感慨万分。

看看身上穿着的满清官服,再想起年轻的时候,一起誓反清复明,驱逐鞑子时候的慷慨壮志,司马平和冯子材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心中肯定是充满了苦涩。

李明峰坐在椅子上,心中暗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算起来大多是身不由己。”

李明峰看着和自己并排坐着的九个人,心中暗自盘算着力量对比。

实际上天京城下有七支军队,可以大概分成四股力量。这七支军队是李明峰的常胜军、曾氏兄弟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冯子材的绿影军、马新贻的安徽皖军、袁保庆的袁家军。

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实际上都是湘军班底,而且李鸿章和左宗棠也都把曾国藩当成老师,对其唯命是从,所以湘、淮、楚三军算作一股力量。此刻苏南地区湘军有二十五万人马,淮军有五万人马,楚军有五万人马,这股力量总计三十五万人马。

马新贻的安徽军和冯子材的绿营兵都是听命于朝廷的军队,算是一股,都属于朝廷的力量。马新贻的皖军有五万人马,冯子材的绿营兵有三万人马,这股力量有八万人马。

还有就是谁也不归属的袁家军的了,袁家军经过**一战,现在还有八万人马。

最后一股力量就是常胜军,此刻常胜军五镇有五万兵马,再加上老李刚刚收编、使用冷兵器、归司马平指挥的八千“锋锐军”,约有六万人。

在人数上,常胜军兵力最少,但是却没有人敢小觑常胜军的战斗力。毕竟在两个月以前,常胜军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能将固守庐州苗沛霖十万人马歼灭,这等战斗力,谁又敢小觑?

尤其是众人不是亲眼见过洋人的军队战斗,就是亲眼见过常胜军战斗。众人深知,五万使用西方火器的常胜军足可以对敌二十万以上的普通士兵。如果是在有利于火器挥的地形和天气下作战,五万常胜军甚至可以对抗三四十万冷兵器军队。

李明峰正在思考着苏南地区的力量对比,审判却已经开始了。

“带李秀成上来”曾国藩看到众人都已经到齐,下令道。

“带伪忠王李贼秀成过堂”堂下站着的亲兵听到曾国藩的命令,连忙高呼。

第362章 来使第20章 启程第117章 避暑山庄第19章 家法第1章 外国精神病患者第63章 景德镇之战(五)第312章 李氏朝鲜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190章 受降第258章 忠义军第16章 林家父子第103章 庐州战役(一)第10章 心忧天下第89章 战前准备第67章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第79章 刑部第336章 日本国内局势第216章 反复第188章 投诚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270章 购舰计划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135章 白银攻略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261章 太师府第185章 又一支洋枪队第233章 应对之策第117章 避暑山庄第17章 霉运连连第281章 再战第102章 上海纪事第225章 曾国藩第155章 保定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8章 初入天津第143章 乾清宫第47章 攻营第320章 密谋算计第119章 跋扈的赞镶大臣第79章 刑部第229章 逃了!第115章 谁是谁非?第9章 贪得无厌第15章 逃命第149章 垂帘之争第360章 俘虏第6章 城破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314章 贝尔蒙多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86章 丧命第47章 攻营第153章 柏葰案第184章 营破第223章 安庆城外第19章 家法第258章 忠义军第47章 攻营第153章 柏葰案第255章 王爵封滥第51章 韦志俊第356章 江户城破第259章 绩溪胡家第36章 再遇故人第342章 小栗忠顺第182章 初战(中)第32章 龚氏父子第106章 经略寿春第223章 安庆城外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83章 初战(下)第329章 反还是不反第17章 霉运连连第135章 白银攻略第19章 家法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153章 柏葰案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8章 再回林家第57章 大战前夕第137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40章 护关洋枪队第281章 再战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242章 夺门第217章 安徽战事第24章 票号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280章 刀客杨嘉第345章 劝服载垣(下)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256章 李昭寿和李秀成第149章 垂帘之争第79章 刑部第306章 内宅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129章 逃离第73章 抵达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