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辽东半岛

在会见了各国公使之后,李明峰率军启程北上了。

李明峰所带领的,可不仅仅是五万常胜军和两万忠义军,随行的还有十几万军人家属和十万直隶工匠,三十万直隶移民。

这一行人足有五十万人,一路上浩浩荡荡,队伍最前头和最后头相差上百里。常胜军一路向东北方向行进,从喜峰口过长城,出关十日之后到了盛京。盛京之内的文武百官得到消息之后,都出来迎接。

盛京是留都,其中也比照着北京设有各中央办事机构,有兵部、刑部、礼部、工部、户部,只是没有吏部罢了。

盛京是除了北京之外的,清朝的最大的军事基地。有六万八旗兵,四万绿营兵,这十万人马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所有大规模战争,都调动了盛京的八旗兵参战。

盛京的八旗,算是满族人的看家本钱,各种武器和训练都是最好的,所以朝廷才放心李明峰到奉天来。

“太师大人移师来此,真是可喜之事,有太师的精兵驻扎,想那老毛子也不敢再度南下蚕食我大清土地了!”一个四十左右岁的,戴着双眼花翎、大红顶戴的中年官员在盛京城下笑呵呵的说道。

此人正是盛京将军崇厚,崇厚是满洲镶黄旗人,曾任兵部、户部侍郎,直隶总督等职,四年前被调到东北来担任盛京将军。

虽然他是从一品,但是老李可不敢小瞧他,崇厚管理东三省和内外两蒙古,所管辖面积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大清。其麾下直辖东三省精兵超过二十万,而且他还可以向蒙古各部王公征调超过五十万的蒙古大军。其权势、地位、影响力,丝毫不逊于李明峰这个太师。

李明峰对着崇厚抱了抱拳,谦逊的说道:“崇厚大人客气了,有大人在此,老毛子也不敢南下。若是他们再敢进犯,想必那就是崇厚大人您的立功机会啦!哈哈”

崇厚没理会李明峰的吹捧,叹气说道:“哎,老毛子太过猖狂,我哪敢想立功的事情,能不落下奕山那样的下场,我也就知足了。”

奕山现在可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卖国贼,受尽了朝中各派人物和民间、士林的声讨辱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奕山就接替了林则徐,处理广东战事。当时奕山看到洋人的火炮几乎炮炮命中,他就认为洋人会邪术,否则断然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

奕山采用了幕僚提出的“以邪制邪”的蠢办法,收集了广州城内老百姓的大便小便,女人经血等污秽之物,然后用桶装着,放到木筏之上,然后再用木筏去撞英法军舰,希望能以此破敌。

结局当然不用说,这么白痴的办法除了能让洋人当成笑话来谈之外,没有任何用处。接着就是奕山的连连战败,英国逼迫朝廷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事之后奕?被朝廷免职,但是赋闲了十几年后,奕山再度得到启用,被任命为黑龙江将军。

说实话,这奕山运气确实不太好,他到黑龙江的时候,正碰到沙俄开始在东北发动侵略。奕山又败了几次之后,他背着朝廷,被老毛子逼着,私下里和洋人签订了《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了老毛子。

此事败露之后,满朝震惊,奕山被免了职,至今赋闲在家。虽然因为他是皇族,没有受到刑事处分,但是他的名声可真是臭到家了,全国上下,谁提起奕山来,都要骂上几句。

东北也算是经常发生战争的地区了,崇厚在这里要直接面对沙俄的侵略,也是时时刻刻的谨小慎微的,生怕哪里做错了,再度走上奕山的老路。

李明峰听了崇厚的这些话,也觉得有些尴尬,连忙干笑了几声算是应付了过去。

两人客气了几句之后,又将所属的官僚介绍给了对方,然后才进城。当天夜里,崇厚在盛京摆宴,招待常胜军一行人。

第二天,李明峰再度启程赶赴旅顺。十日之后,常胜军一行人抵达旅顺口。此时已经是同治四年的五月初了。

旅顺口,是著名的不冻港,在辽东半岛最南端,扼守渤海要道,是守卫京津的门户,大清有数的重要战略地点之一。旅顺的名字,在中国可以说的上是家喻户晓,旅顺的名字几乎就是和海战联系在一起的。但不幸的是,在旅顺发生的海战,没有一次是能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甲午战争时期,中日在旅顺发生大战,北洋水师战败。随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中竟然将满清的发源地——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人。幸亏英法诸国干涉,才没让日本人的野心得逞。

三年后,沙俄军舰强行夺取旅顺口,第二年旅顺被清政府“租借”给了沙俄。

有趣的是,清政府肯割让土地,但是日本政府却不答应。六年之后,也就是1904年日本军舰突袭旅顺港,引发日俄战争。随后沙俄战败,日本成了旅顺港的新主人。

二战之后,日本投降,旅顺重新落到了老毛子的新政府——苏联手中,直到十年后,也就是1955年,旅顺才被重新交给中国人自己管辖。

旅顺作为保护京师的大门,北方海军第一战略要地,竟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可见中国当时之孱弱。

但是老李却不希望这种情况再发生,从今以后,旅顺就是常胜军的地盘!任谁也休想在这里猖狂!

老李毕竟还没有被授权管理北洋水师,所以李明峰只在旅顺口附近留下了一个团,两千多人的兵力之后就抵达了金州。

金州就是后世的大连金州区,距离旅顺不过百里距离,是辽东半岛南端最大的城镇。当然,这个所谓最大也没有多大,只比内地省份的县城大一些罢了,还是无法容纳如此多的移民和军队。

此时距离朝廷发布鼓励移民令和筹建北洋水师令已经有大半年之久了,旅顺有数万民夫在扩建港口,修筑军营。而金州附近也有不少从关内慕名而来的移民。

李明峰仗着手中还有些银子,所以在金州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随军到达辽东的直隶移民、工匠、军属都参与到了扩建金州城的运动中。

李明峰知道,未来的战争,城墙基本就没有作用了,所以索性扒掉金州的城墙,直接修建民居、石板路、军营、各大衙门。

金州以前是厅,不是正常的行政级别,李明峰上奏朝廷之后,朝廷下旨改金州厅为金州府,任命杜翰的弟弟杜乔羽为知府。

杜乔羽一直跟随在杜翰身边,曾经做过户部的主事,在直隶的时候,他也在布政使衙门任职,这次李明峰将他提升为独当一面的人物。

辽东半岛,盛产煤、铁,李明峰在控制辽东半岛南部之后,又重新向北推进,让蔡宜群率军进驻营口,让宋庆率军进驻鞍山,让李秀成进驻辽阳,让韦志俊进驻本溪。这样一来,整个奉天的中南部,就都是常胜军的地盘了。

本溪盛产煤矿,鞍山盛产铁矿,营口是《北京条约》定下的通商口岸,辽阳是辽东半岛上仅次于盛京的大城。有这四个城池在手,李明峰有信心能依靠奉天的丰富资源,再建立起一个类似于保定的工业基地。

而且辽东半岛上都是大平原,土地异常肥沃,适合耕种。目前奉天居民人数只有百万,根本无法耕种这么多土地,所以老李即便带来了五十万的新移民,也没有对当地的经济带来任何破坏,反倒是积极的推动了辽东的发展。

在李明峰抵达辽东一个月后,奕?也从北京来到了旅顺,他要亲自看看旅顺口的建设情况。随行的,还有朝廷刚刚任命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日昌。

丁日昌也是办团练起家的,他是广东人,他的团练主要在江西作战,所以李明峰和他没有见过面。而且他的实力也只算是中等,手中只有三四万人马,比袁保庆都要弱很多,以前一直没有引起李明峰的注意。

太平天国覆灭之后,丁日昌因功被封为苏松太道,兼管上海海关,戴二品顶戴。丁日昌很配合朝廷,在天京被攻破之后,丁日昌主动的要求将手中兵权上缴朝廷,所以此人深得朝廷信任。这次组建北洋水师,朝廷特意提升他这个只能算是二流人物的家伙来主管。

现在的格局是,地方大,中央小。地方上,南方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骆秉章,北方的李明峰,都有自己的军队,朝廷是对此无可奈何。

但是朝廷为了尽量避免出现叛乱的行为,所以还是不停的扶持新的有能力,有资历的官僚,希望能形成地方之间的相互制衡。丁日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崭露头脚的。

第180章 苏天福第181章 初战(上)第107章 攻打庐州第100章 签订《北京条约》第244章 蒙时雍第27章 龚半伦第328章 惊变第311章 密议第15章 逃命第139章 覆灭第58章 浮梁城第80章 探监第289章 输血第311章 密议第265章 预谋裁军第284章 战斗第295章 犯险第169章 毒计第69章 新形势第97章 回京第53章 夜谈(上)第153章 柏葰案第334章 东洋消息第124章 小宫女第53章 夜谈(上)第313章 再遇弗兰克第197章 麻烦第16章 林家父子第42章 淘汰品第129章 逃离第209章 张皮梗 本领强!第285章 中弹第236章 太阳城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220章 单方面屠杀第47章 攻营第30章 初会二相(上)第149章 垂帘之争第224章 重逢司马第66章 翻脸第305章 回家第247章 常胜军入城第46章 厮杀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313章 再遇弗兰克第195章 婚庆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200章 飞速发展第228章 韦志俊的劝说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342章 小栗忠顺第292章 埃米尔第33章 再会二相第46章 厮杀第223章 安庆城外第169章 毒计第200章 飞速发展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331章 朝鲜局势进展(中)第298章 血战阿克苏第217章 安徽战事第48章 赴死第120章 罢工第77章 出乎意料第141章 回銮第127章 破绽第63章 景德镇之战(五)第279章 初战受挫第3章 身负血海深仇的大清贵族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02章 上海纪事第48章 赴死第68章 各方觊觎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54章 江户城下第337章 抵达神户第244章 蒙时雍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49章 撤退第238章 决战前夕(上)第198章 朝廷的反应第362章 来使第132章 奖赏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24章 票号第261章 再见慈禧第28章 初入天津第166章 大败第47章 攻营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204章 围杀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31章 初会二相(下)第104章 庐州战役(二)第53章 夜谈(上)第121章 醇郡王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15章 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