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劝服载垣(下)

载垣也不笨,李明峰提出看重的就是“八大顾命大臣之”的头衔之后,载垣也就明白老李的意思了。

既然知道李明峰对他有所求,载垣心情也放松下来了,思维逐渐的敏捷了起来:“我身无一物,也就这头衔能对太师提供些帮助了。不过,太师又该用什么好处来换取我的帮助呢?”

李明峰将准备好的说辞都端了出来:“你我二人合力推翻慈禧、奕?,然后你继续做你的辅政大臣,我做我的太师。京城之内的一切事务由你决断,东北和直隶事务归我,南方曾国藩、左宗棠、刘坤一、骆秉章等人也各据原位,互不相害。”

载垣听了这话,默认半响才道:“太师大人要起大军攻北京,岂能只求保住原来地位便可?世间的事情千变万化,你想做你的盛世太师,可是很多人是不会同意的。你率军进攻北京,这是要触怒整个满族的。一些地方大员也绝对不会承认你动的政变,即便你推翻了慈禧暴政,但是以后满族和地方大员纷纷起兵反对你,你想不剿灭他们都不成”

李明峰眯着眼睛望着载垣道:“那怡亲王是什么意思?”

载垣缓缓说道:“常胜军破了北京之后,你撤离东北、直隶,带兵入西北。今后以潼关为界,东边归朝廷,西边归你,互不相犯。满族人都在京师、辽东,你去了西北,便没有了和满族人生矛盾的机会。今后你在西北,本王奏请圣上封你为秦王,官爵世代继承,李氏一族永镇大清西陲”

李明峰又问道:“那地方大员的怒火呢?该如何解决?”

载垣微笑道:“你放心,到时候地方大员只会把怒火泄到我的身上。”

李明峰有些不解的问道:“什么意思?”

载垣面带诡异微笑解释道:“只要常胜军帮我破了北京,我就召集旧部,重新建立朝廷。”

略一停顿之后,载垣语调逐渐提高,朗声道:“先帝让我做八大辅政大臣之,但是如今八人去了五个,剩下的两个还成了你的手下,昔日的辅政体制已经不可行,本王当效仿多尔衮,就任摄政王,以强硬手段统领朝廷,这才能保我大清江山万年永兴”

李明峰听了这话,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老李万没想到,这载垣竟然也有这么大的野心。

“好,一言为定”李明峰懒得理会将来的利益如何分配。反正载垣手中无兵无卒,到时候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老李索性先答应载垣。

“好,太师大人果然爽快”载垣大笑道。

常胜军有精兵十万,还占有东北三省和直隶两大重地,论军事和经济力量,常胜军虽然不能说对朝廷占据压倒性优势,但是起码也能算势均力敌。老李之所以忌惮朝廷,怕得不仅仅是朝廷,还有满洲朝廷背后的蒙古力量和湘军、淮军、楚军等地方力量,这些力量加在一起,常胜军就处于绝对劣势了。

再算上老李因为新疆的事情,和世界第一强国大英帝国弄得十分不愉快,直接导致外援缺乏,所以老李一直以来都能忍则忍,绝不主动犯事。

不过,载垣的出现,能替老李解决很多难题。

慈禧太后占据了政治主动性,她是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所以才能调动蒙古、湘、淮等军。不过,要从法理上面来看,载垣才是合法的掌权者。

咸丰皇帝驾崩以后,将政权移交给了以载垣为的八大臣掌握,咸丰为了防止八大臣专权,所以又留下“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给同治小皇帝和慈安太后,用以挟制八大臣。因为同治帝年幼,所以他的印章由慈禧太后保管,慈禧因此就在咸丰帝死后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皇帝年幼,皇叔却正值壮年,咸丰帝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帝位,所以没留给恭亲王奕?、醇亲王奕澴任何权力。不过,咸丰如此做,彻底伤了奕?、奕澴的心,所以他二人勾结慈禧太后,动辛酉政变,夺取了八大臣的权柄,开启了“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新局面。

从封建礼法上说,实际上这场政变是非法的,是违背先帝意志的。但是因为在短短几日之内,八大臣之中载垣不知所踪,杜翰、焦佑瀛投降,景寿倒戈,肃顺、端华、穆荫、匡源身死,八个人没有一个能继续坚持战斗的,所以以八大臣为的整个官僚体系就轰然倒塌了。

蒙古诸王公本来是支持八大臣的,曾国藩等汉族官僚也和开明的肃顺等人关系极好,但是慈禧猝然难,导致八大臣没有利用好外援,直接就崩溃了。这样一来,蒙古王公和地方汉族官僚也只能选择表态赞同铲除八大臣。

李明峰算计着,如果能把载垣带回大清,那常胜军就大有可为

载垣和蒙古王公关系紧密,只要载垣能让蒙古王公在短期内找到借口按兵不动,那就算胜利。南方的曾国藩、曾国荃、袁保庆、左宗棠等人也和老李关系匪浅,老李不求他们相助自己反清,只求他们拖延进京勤王日期,这样就算成功。

如此算下来,朝廷可用的力量除了驻扎在丰台的荣禄统领的十万新军和京师、奉天的十万八旗兵之外,在地方上就只有目前屯扎在山东、江苏的李鸿章的淮军可用了。四川的骆秉章、广西的冯子材、广东的刘坤一、福建的沈葆桢虽然也是站在朝廷一边的,但是他们毕竟远在万里之外,如果常胜军率先动手的话,这几路人马肯定在两个月内无法赶到。

——两个月,够做很多事了。

而且自己一方还有载垣这张牌,慈禧可以污蔑李明峰是反贼,老李也可以利用载垣指责慈禧、奕?违背先帝遗诏。到时候地方上忠于朝廷的官员们也会不知所措,因为双方都是朝廷正统势力,帮哪面都不能算绝对正确。

而且载垣不仅是一个人,他代表了当年被推翻的八大臣势力当初被推翻的八大臣之中除了载垣之外,还有当时权倾一时的肃顺、端华兄弟,还有执掌军机处大权的匡源、穆荫、杜翰、焦佑瀛等人。辛酉政变后,不但八大臣倒了,八大臣遍布朝野的亲信们也受到了排挤。如今载垣回来了,这些数以百计的郁郁不得志的前高官们,必定会跃跃欲试,为推翻慈禧、奕?一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到时候,北京城内必定也不会是铁板一块,李明峰算计着,很可能自己大军一到北京城下,北京城门就被这些内奸们给打开了

所以,载垣一旦站到常胜军这边,那整盘棋局就活了虽不能说大事一定能成,但是起码可以一搏了。

目前李明峰所需要顾忌的,除了朝廷的军事实力之外,就只有两点:一个就是朝廷是否能等到自己解决完日本战事之后再动手,第二个就是西方列强的态度

如果朝廷军事准备完成的快的话,常胜军在无准备之下受到攻击,可以说是必输之局;如果西方列强都站在清政府一边的话,那常胜军也死定了。

所以老李一边派出情报组探子破坏朝廷的军事准备,一方面也在寻找一切机会挑拨西方列强关系。老李现在基本上是彻底的得罪英国人了,所以老李只能寄希望于沙俄、美国、法兰西等国的支持。

如今日本内战,一方是萨摩、长洲支持天皇重新掌权,一方是德川幕府希望延续百年基业。英法美等国虽然都纷纷表态中立,但是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英国人给萨摩、长洲军队提供了大批先进武器,而幕府方面却得到了法国人的支持,幕府军队的军事教官就是法国人歇多万,此人在江户幕府中权力极大,他也是除小栗忠顺之外的幕府“主战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

从歇多万的态度就能看出法国人的态度,歇多万主张强硬对抗京都方面,那法国人也一定支持江户幕府武力讨伐明治天皇。

除此之外,美国人也隐隐表示支持幕府方面。但是在鸟羽、伏见之战后,美国人立场转变成了观望。至于沙皇俄国,大手还没有伸到日本,但是老李却不担心沙俄,因为沙俄和英国可是不死不休的仇敌。

十几年前,沙俄在克里米亚被英法联军击败,其后俄国和英国就龌龊不断。沙俄本是个对领土有嗜好的国家,但是因为英国的威胁,去年沙俄竟然忍痛割爱,将广袤的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佬。所以俄罗斯方面,完全不用老李担心,凡是英国人反对的,俄国人必定支持所以常胜军目前外交工作的重点就是挑拨英、法关系。

正当李明峰算计着该如何挑起法国人和英国人之间的矛盾的时候,门外亲兵就前来通传,说是有洋人求见。李明峰一听,不禁喜上眉梢,暗道“天佑我也”

第127章 破绽第198章 朝廷的反应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272章 再见龚橙第132章 奖赏第148章 钟粹宫第337章 抵达神户第30章 初会二相(上)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18章 再回林家第24章 票号第105章 庐州战役(三)第241章 太平门第345章 劝服载垣(下)第100章 签订《北京条约》第333章 朝法停战第241章 太平门第169章 毒计第195章 婚庆第177章 小村谈判(下)第228章 韦志俊的劝说第175章 容闳来投第43章 交易第324章 初次谈判第261章 太师府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三百四十八章第4章 四国代表第254章 《资政新篇》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68章 各方觊觎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三百六十四章第345章 劝服载垣(下)第294章 叶海亚第85章 天子上谕第186章 丧命第241章 太平门第28章 初入天津第146章 围攻崇文门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惨童年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50章 渡江第353章 川西大战第131章 谋划第125章 慈安第239章 决战前夕(中)第57章 大战前夕第72章 再会埃洛斯第125章 慈安第101章 恭王府议沙俄第284章 战斗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19章 家法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238章 决战前夕(上)第336章 日本国内局势第317章 政治挂帅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78章 北上第76章 密谈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52章 列强有多强第283章 改变战略第8章 贫寒的广东巡抚第322章 大院君第183章 初战(下)第48章 赴死第67章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第5章 兵进广州第227章 提审李秀成第202章 末路第233章 应对之策第320章 密谋算计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161章 弗兰克第292章 埃米尔第200章 飞速发展第248章 洪氏诸王第331章 朝鲜局势进展(中)第148章 钟粹宫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225章 曾国藩第121章 醇郡王第232章 群策群力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22章 广州城第265章 预谋裁军第69章 新形势第249章 遇刺第226章 冯子材和马新贻第72章 再会埃洛斯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244章 蒙时雍第279章 初战受挫第256章 李昭寿和李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