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浮梁城

韦志俊原部被分为十二个营,出前就已经计议清楚,此时进了城,众人迅占领城楼要点,四处城门都被韦志俊部控制。

这时,朱衣点也现形势不对,正想命令本部人马戒备的时候,李明峰已经下令:“鸣炮”

火炮一响,众军得到信号,将浮梁城的原本守城的士兵全部砍落,四大城门立刻变为洋枪队控制。不过有些士兵见机的早,有的逃了出去,有的跑进了内城。

朱衣点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不过韦志俊是敌非友却是可以断定了。李明峰原本以为朱衣点见到城门被控制,洋枪队势力如此之大,定会投降。却没料想到,朱衣点在亲军护卫下从城楼上杀了下去,逃进内城,不但不降,反而组织太平军疯狂反击。

内城四门紧闭,朱衣点迅组织人手上城防守。这一切都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洋枪队进城到抵达四门,只用了不到两刻钟,斩杀四门守卫到朱衣点退入内城也不到一刻钟,实际上短短四五十分钟内,大部分太平军还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李明峰有点不知所措了。清代大城池都分内外两城,内城一般并不高,容易攻破,不过内外两城之间此时有数千户平民居住,其中夹杂着没来得及退入内城的太平军,和这些人巷战最是麻烦。

而且内城中最少有四千太平军,占据城墙的他们,完全有能力坚守几日。别说几日,哪怕一天之后,杨辅清明白了怎么回事,大军回调,洋枪队就麻烦了。

“安德鲁,帕兰德到你们表现的时候了,你们用普鲁士人留下的火炮将这城门给我轰开。”李明峰下令到。

洋枪队中的华人目前只训练过使用火枪,至于火炮,他们可不会用。

这边让洋人用火炮轰击内城,那边韦志俊也没停歇,迅在外城与内城之间大规模的清剿太平军。等到李明峰现局势不对的时候,韦志俊已经杀了上万人了。

李明峰迅差人叫来韦志俊,责问到:“你的下属已经杀红了眼,一些老百姓也被误杀了”

韦志俊坦然的说道:“不是误杀,我是下令无论军民,一律杀掉”

李明峰瞪大了眼睛问道:“你疯了?杀老百姓做什么?”

“太平军换了衣服和老百姓一样,我们必须将他们全部铲除,否则后患无穷。我军要是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慢慢的分辨军民,但是如今我们不能留下任何隐患,否则本就在兵力上占劣势的我们,如何能攻下景德镇?”韦志俊理直气壮的说。

李明峰虽然不是圣人,但也忍受不了滥杀无辜。本想再说几句,但是念头一转,也就闭嘴不言。韦志俊手握重兵,名以上是自己下属,实际上投清的太平军只听他的。再联想到他的亲哥哥北王韦昌辉,也是个好杀的角,杀了东王杀翼王,杀了翼王杀天王,李明峰这时候才感觉到,收编韦志俊这个大便宜也不是那么好占的。

韦志俊不清楚李明峰在想什么,他只关心战事如何。在铁血政策之下,两个时辰内城与外城之间的所有军民都被洋枪队屠戮一空,事后估算,起码杀掉三万人。

随军的十几门火炮都是普鲁士军舰用的,火力极猛,但精度却并不准。安德鲁和帕兰德带着八百西洋兵,两个时辰没轰碎内城城墙,反倒将城楼上的太平军轰死一群,远远望去,城内浓烟滚滚,看来火炮对内城的伤害也很大。

‘轰隆’一声,内城北城门北轰碎,没等韦志俊杀进去,朱衣点反倒满身是血的杀了出来。

朱衣点手执大刀,衣衫褴褛,双目尽赤,直视韦志俊,吼到:“韦十二你竟然背叛天王老子自从金田随天王起兵,就没想着活着,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子竟然栽在你这贼子手里今日老子和你拼了”

朱衣点的部队是洪秀全在金田起义的时候就拉起来的,最是忠诚,也最是善战,后来被分配镇守天京。石达开出走的时候,以中军主将的名义调他们出京,朱衣点岂敢不从?虽然内心仍然是忠于天王的,但是却被石达开裹挟着转战南北。

后来他又被分配到杨辅清部,助杨夺赣东北。杨辅清占了景德镇之后,向外宣布,从此回归天王指挥,拒绝石达开领导,朱衣点对这个决定是十分拥护,所以杨辅清才派他来守景德镇的北大门——浮梁城。

朱衣点手执大刀当先杀出,身后跟着上千太平军战士,李明峰虽然感念朱衣点忠义,但此时可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一声令下,一千六百条火枪响过几轮,朱衣点极其部署基本倒地九成,韦志俊虽然震惊于洋人火器如此霸道,却也没忘下令攻击。

进了内城,韦志俊也不得不听李明峰的命令,停止杀戮,单查太平军下落。直折腾了一晚上,到第二天天亮大局才算稳定,除了少数最初期逃出的长毛外,七千人基本全被肃清。

平民被杀也两三万,第二日早上,城内许多户人家都出去收尸。他们倒也没什么过激行为,自闹长毛以来,两江三省,减口七成,这种事生的太多了,他们已经麻木了。

点查我军损失,洋枪队众人自始自终也没上第一线厮杀,一个没死。新收编的韦志俊部,大约死两千余,伤数百。

救治伤员,整理城防,安民公告,大部分士兵允许就地休息,直忙到中午一切才逐渐安稳。

兵贵神,李明峰下令留韦志俊大将周景通及其麾下所属两营镇守浮梁,其他众军继续南下。

第265章 预谋裁军第325章 内乱第237章 密会第39章 毁约第236章 太阳城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59章 景德镇之战(一)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293章 阿克苏之战第71章 故人复东来第267章 来去自由第89章 战前准备第176章 小村谈判(上)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66章 翻脸第233章 应对之策第325章 内乱第9章 贪得无厌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23章 广州富商第78章 北上第300章 围困喀什第247章 常胜军入城第333章 朝法停战第31章 初会二相(下)第17章 霉运连连第21章 再遇秦诚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84章 再遇额尔金第三百六十四章第356章 江户城破第91章 激辩第86章 通州之战第195章 婚庆第72章 再会埃洛斯第49章 撤退第148章 钟粹宫第225章 曾国藩第224章 重逢司马第38章 靠山归来第234章 朝阳门第197章 麻烦第322章 大院君第332章 朝鲜局势进展(下)第255章 王爵封滥第99章 恭王府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59章 景德镇之战(一)第62章 景德镇之战(四)第288章 西征缘由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187章 老李亲征第185章 又一支洋枪队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87章 血战八里桥第93章 激战圆明园第168章 再入钟粹宫第346章 歇多万第327章 风俗第46章 厮杀第342章 小栗忠顺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58章 浮梁城第233章 应对之策第119章 跋扈的赞镶大臣第301章 嚣张的沙俄将领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15章 逃命第301章 嚣张的沙俄将领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130章 昌平城第4章 四国代表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323章 劝降第102章 上海纪事第345章 劝服载垣(下)第18章 再回林家第329章 反还是不反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52章 列强有多强第9章 贪得无厌第54章 夜谈(下)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270章 购舰计划第2章 留辫子的老头儿第140章 请罪第237章 密会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45章 抵达第三百四十八章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243章 洪宣娇第114章 鸦片馆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99章 恭王府第189章 诛杀第91章 激辩第235章 诛妖五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