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景德镇之战(四)

黄人柱余部绝大多数都投降了,可杨义清却不敢大意,将黄部七千多长毛全都缴了械,关押起来。

杨义清此时就成了景德镇外,江西境内长毛的官职最高者,野心勃勃的杨义清,迫不及待的召集令给赣东北各县,几日后,方圆几百里的长毛迅到鹰潭集合。

数日之后,各县长毛全部聚集在鹰潭,杨义清既然将部队召集了起来,就没打算放他们回去,他是准备将这些人马变成自己的部队。杨义清将所有来援长毛彻底打乱,将黄部长毛也打乱重新分入队伍。

有不合作的将领,全部格杀,中低层将领全部由杨义清嫡系人马担任。

在杨义清的铁血手段之下,虽然太平军内耗严重,但是他却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了太平军的指挥权。

1858年12月24日,整合全军之后,杨义清亲率大军一万五千人马去援景德镇,杨义清手下将领钱同生率军三千,镇守鹰潭。

这十几日的时间,深知景德镇不可硬攻的张运兰,萧启江,李明峰,韦志俊四人,都一致同意硬耗杨辅清。

四个主营,每日里西洋火炮,大清土炮,投石车等等各色远程攻击武器不停的射。虽然攻不破城墙,却也给长毛造成不小的损失。

杨辅清几次率军出去劫营,都由于四部清军防卫严密,兵力充足而无功而返。

这日里,四部主将都在李明峰的军帐中研究下一步的具体策略。忽有小校前来报信,说是杨义清率大军来援。

这些日子里鹰潭生的事情,李明峰等四人也都知道到了。长毛内讧,四人本该高兴,但长毛的指挥权统一了,却是四个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互不隶属,来援长毛今日来三千,明日来两千,都很容易歼灭。但是如今杨义清大军有一万五千人马,集中来援,要想一口吃掉他,那是不可能的。

四个大营,平均每营人马都是一万多些。杨义清只要硬攻任何一个营,那个营就会守的很吃力。

杨辅清在城内见到援军,必定率军冲杀出来,到时候,两面一夹,合围之势立破。一个营破,其他三营也必定站立不住,到时候就前功尽弃了。

最后经过商议,四人决定要将杨义清阻截在半路。韦志俊和杨氏兄弟有仇,主动请缨,张萧李三人,各怀心思,都同意如此。

韦志俊率领本部人马一万,从李明峰大营的降清长毛中调出三千,又带了三千湘军,共计一万六千人马,前往乐平,堵截杨义清。

韦志俊大营由张萧两营各派三千人马补上,湘军将领王开化负责镇守东大营。

之所以让韦志俊前去战杨义清,四人各有算计。韦志俊本人,一个是因为和杨氏兄弟有仇,另一个是想要立功,张萧二人对他的敌视,在这些日子中他已经明确的感觉到了,要是没有足够的功勋,韦志俊很难立足。

张萧二人对李韦都不认同,韦志俊曾经斩杀湘军名将罗泽南。罗泽南是曾国藩的救命恩人,也是湘军最早的创始人之一,由此可见,韦志俊和湘军可以算是死仇,虽然韦志俊已经投降,但是湘军将领都对当年的事念念不忘。现在韦志俊主动请缨,张萧二人都高兴的很,胜了,韦志俊也要损耗不少人马,败了,弄不好刚投降的老韦有生之年是见不到朝廷的封官嘉奖了。

李明峰也有自己的盘算,浮梁一战,韦志俊拒绝服从李明峰不杀平民的命令。之后的日子,李明峰也感觉到了韦志俊的桀骜不驯。可是李明峰也没办法,所谓的客大欺店,韦志俊手中人马要比他多十倍,自然不甘心于其下。

投降李明峰是因为当时附近就这么一支清军,如今虎入深山,龙入大海,韦志俊心中不安分的念头又起来了。只要努力立功,韦志俊自认将来在朝廷照样能混的如鱼得水。

李明峰也看出了韦志俊的想法,所以才同意他去和杨义清死拼,消耗他点力量,将来就好管束多了。

对于从天京方面来增援的太平军,张萧李都十分顾忌,不过随后传来的一些消息就打掉了诸人的疑虑。

三河镇大捷之后,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三军齐进,连续夺回桐城,舒城,潜山,太湖等城。当时局面,除了都兴阿占领的宿松之外,整个安徽已经全是太平军的地盘。

陈玉成当时就想乘三河之威,直取宿松,攻下此城,退可保安庆无虞,进可取九江武昌。李秀成听了陈玉成的计划,并不赞同,他认为都兴阿,鲍等拥兵上万,固守宿松,要想攻下,十分困难。

而且宿松背靠湖北,无论湘军还是绿营,救援都能及时赶到,所以李秀成劝陈玉成停军不前,静待时机。

陈玉成刚刚大胜,心高气傲,不听人言,仓促进兵,结果兵败宿松。

遇到挫折,陈玉成不思反悔,反倒变本加厉,再度猛攻。李秀成无奈,总不能看着陈玉成独自进军,只好出兵响应,结果太平军又败于二郎河。

二郎河之战,长毛被斩杀上万,陈玉成,李秀成两军士气大损,退回安庆,不敢再进。

此战之后,太平军主力被牵制在安庆,李明峰等人在江西的压力减少了很多。

得知太平军无兵来赣,张运兰,萧启江,李明峰都振奋异常,更坚定了拿下景德镇的决心。

韦志俊出堵截杨义清的第二天,李明峰,张运兰,萧启江,王开化就聚在张运兰大帐之中讨论如何攻城。

“大家都知道了,四眼狗败在都将军手上,如今无力南下。如此时机,真是千载难逢,我看不必再如此围城了。否则以景德镇的粮草器械,维持个三五个月是没问题的。等到城内没粮的时候,恐怕长毛的大军也该到了。”张运兰说到。

李明峰皱眉问到:“要是强攻,恐怕我军损失太大啊”

萧启江叹了口气说到:“哎攻城略地,哪能没有损伤,湘军之中都是邻里乡亲,我和张大人是最舍不得进行死战的。可是如此时机,稍纵即逝,我们不能再拖延了。”

湘军三将,同气连枝,李明峰看他三人攻城之意甚坚,也只能同意。四人商议决定,明日辰时,四门同攻

ps:今天大年三十,俺也稍微休息一下,今天一更得了。今天比较倒霉,赶上大年三十封面推荐,今天是整个网站人流最少的一天。哎,大家多支持下。

第361章 东山密谈第281章 再战第103章 庐州战役(一)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四十八章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86章 丧命第57章 大战前夕第98章 暂居林家第248章 洪氏诸王第283章 改变战略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161章 弗兰克第158章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07章 继续追杀第130章 昌平城第350章 幕府内斗(下)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钟粹宫第99章 恭王府第266章 内部矛盾第17章 霉运连连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119章 跋扈的赞镶大臣第65章 景德镇之战(七)第226章 冯子材和马新贻第362章 来使第107章 攻打庐州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337章 抵达神户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248章 洪氏诸王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52章 擒获第204章 围杀第86章 通州之战第327章 风俗第343章 再见载垣第139章 覆灭第20章 启程第87章 血战八里桥第122章 追击第67章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第284章 战斗第284章 战斗第118章 朝会第160章 容闳第136章 困境第75章 英国首相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198章 朝廷的反应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惨童年第225章 曾国藩第350章 幕府内斗(下)第91章 激辩第40章 护关洋枪队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5章 兵进广州第67章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第261章 太师府第149章 垂帘之争第116章 充满变数的未来第91章 激辩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23章 落难第295章 犯险第53章 夜谈(上)第65章 景德镇之战(七)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19章 家法第274章 新疆叛乱第149章 垂帘之争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68章 各方觊觎第115章 谁是谁非?第160章 容闳第21章 再遇秦诚第136章 困境第39章 毁约第260章 袁家后事第281章 再战第330章 朝鲜局势进展(上)第47章 攻营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71章 故人复东来第63章 景德镇之战(五)第33章 再会二相第16章 林家父子第231章 全才第97章 回京第180章 苏天福第228章 韦志俊的劝说第119章 跋扈的赞镶大臣第104章 庐州战役(二)第228章 韦志俊的劝说第253章 洪仁玕第99章 恭王府第216章 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