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北巡木兰

僧王战败的消息传入圆明园,朝廷大乱,咸丰帝召集肱骨重臣密议。

“僧王兵败,洋人不日即将进攻京师,尔等有何良策?”咸丰帝焦急的问到。

“八里桥被破,京城已不可守,为社稷虑,请圣上出京暂避。”怡亲王载垣说到。这载垣一直主战,又是他带头将巴夏礼等人囚禁,如今战局失利,他便先喊着要跑,实是无耻。

“不可”工部尚倭仁说到。“僧王虽败,但我大清根本未伤。如今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仍然有精兵三万,满蒙汉八旗与绿营兵也有十余万,便是十个换一个,也可一战,为何要走?况且,不出十日,鲁、豫、陕援军便至,到时侯,上下一心,内外夹击,定可剿灭洋夷。”

倭仁是出了名的死硬分子,要按他的想法,那就得让咸丰帝上前线督军。众人对他的脾气十分了解,对他的主战宣言也并不感到惊讶。

“天子乃社稷根本,圣上乃大清基石,只要圣上无虞,则大清稳如泰山。万岁爷暂避敌锋,此策实为最佳”肃顺说到。

话毕,王公们纷纷附议。这些大人们,都为了自己小命着想,死守在这里,万一洋人破了北京,他们可就危险了。

“天子擅离京城,到时候,京师守军,失去统一指挥,再加之士气低落,恐怕更难抵挡洋人。”倭仁说到。

“无妨如今正是秋猎时节,圣上可以用去热河围猎的名义北上,那就不会影响军心。到时,京师再留一人监国,指挥统一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肃顺力主北逃。

倭仁被肃顺气得胡子直颤,却说不出话来反驳。

这时,一人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众人一看此人出班,都树起了双耳,准备听他是何意见。此乃是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祁寯藻。他为道光,咸丰两代帝师,尊崇无比。

“圣上,离京之事万不可为啊北京城高池深,拥兵近二十万,完全可以一战。若是弃京而逃,圣上该如何面对祖宗啊将黎民百姓留给洋人,圣上又有何面目面对天下臣民啊?”在咸丰帝的面前,只有他才有资格以训斥的语气说话。

看到咸丰面色微红,祁寯藻继续说到:“再说,若是北巡,京师必定留一人镇守监国。圣上年纪尚轻,皇长子刚五岁而已,必定只能留诸位近支亲王监国。恕老臣不敬之罪,这位被留下的监国亲王,若是无能之辈,如何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到时候,恐怕京师不保。不过,这还算为害尚浅。若是监国之人为一有才有能之亲王,由此人掌管京师防务,代天子行征伐之权,他日恐尾大不掉,王权凌驾皇权之上”

听了这话,咸丰帝脸色也不好看。咸丰心中也不想据守北京,他让群臣出谋划策,就是希望将逃跑的责任的推卸给他们。但是,听了祁寯藻的话,咸丰犹豫了。

一直以来,咸丰就对近支亲王十分防备。大清祖制,历来都有任命近支亲王中的有能之辈出任各部尚和军机大臣的习惯。但是,到了咸丰一朝,几个近支亲王却连一个差事都不委派,这些王爷就是每个月去内务府领几千两银子,然后日日斗鸡遛鸟。

咸丰素来就猜忌这些兄弟,这次听到祁寯藻提出亲王揽权的弊端时,咸丰帝本来坚定的逃跑之心都动摇了。

众位朝臣,又是争论许久,咸丰帝也举棋不定,天色太晚,咸丰决定明日再议。

朝臣退走,咸丰帝召来懿贵妃侍寝,这位懿贵妃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她本是道员之女,入宫之后,地位卑微。不过,自从咸丰六年诞下皇长子之后,她从兰贵人短短几年间越过嫔、妃,直达贵妃,地位仅在皇后之下。

懿贵妃向来多智,咸丰心中苦闷,就将前线之事和对亲王的疑虑,尽皆讲给了她听,希望能从她这得到点有用的建议。

懿贵妃听了咸丰之言,劝慰到:“万岁爷,奴婢乃是一女流,不通战阵的事情。不过,奴婢听过一句老话,叫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如果万岁连手足兄弟都不相信,那还能任用谁来为您效力呢?”

咸丰听了这话,皱眉思考了半天,才叹了口气说到:“哎大清立国以来,一直任用亲王辅政。不过,先皇在的时候,一直想要立老六为太子,几次想要废掉朕。朕对老六实在是多有戒心,不敢放手任用。”

“如今圣上的同胞兄弟,只有敦亲王,恭亲王和醇郡王、钟郡王、孚郡王五位王爷而已。三位郡王爷,最大的刚十九岁,当不得大事。敦亲王又生性淳朴老实,从不理事,如今能够任用的,除了恭王爷,却也没有别人了”懿贵妃劝到。

咸丰思虑良久,最终还是游移不定,懿贵妃怕咸丰怀疑其与恭亲王勾结,也不敢再劝。

第二日,被强制带回来的僧格林沁醒来,麾下部将把具体事情讲了一遍,僧王滴下几滴英雄泪。知道战况紧急,僧王也不再作儿女情长之状,连忙写了奏折递到圆明园。

咸丰帝接到僧王奏折,打开来看,现原来僧王也主张退至热河。僧王有此行为,并非惧战,而是僧王想到,万一天子留守京师,洋人破了北京之后,整个大清王朝那就彻底完蛋了。

僧格林沁是满蒙第一将,是大清王朝的基石,僧王的意见,咸丰帝实在是不能忽视。更何况,咸丰本意就想‘北巡木兰’,于是咸丰又下旨召集众臣讨论此事。

因为僧王也主张北巡,所以一些主张皇帝留守京师的大臣也动摇了,最后,撤离北京的意见众臣全部接受。当即,咸丰帝下旨,起驾北巡。留恭亲王奕?监国,桂良、文祥、宝鋆(鋆念云)、胜保协助。

要说咸丰,到了此刻仍然是小肚鸡肠。在这两日的讨论之中,根本没有让恭亲王参与,最后的结论却是让恭亲王监国。至于留下的桂良等人,也全是平素和恭亲王关系紧密的,或者不得咸丰喜爱的大臣。或许,咸丰帝反倒希望,洋人一举破了北京,将这些他猜忌的人全部消灭。

九月二十二日,八里桥决战的第二天,咸丰帝下旨离开圆明园北巡。由于走的匆忙,所带物品甚少,出了京师众人才觉未带粮食,咸丰帝整整一日就吃了两个鸡蛋。

随行大臣连忙又派人回京去收购粮食,这一回京,消息走漏,京师大乱,物价飞涨,官民皆逃,北京城留下的人口不足往日的三成。

皇帝北逃,天子蒙尘,这一路上吃的苦不必细表,再转过来看北京的乱局。

第37章 故人惨事第93章 激战圆明园第119章 跋扈的赞镶大臣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319章 主战和主和第332章 朝鲜局势进展(下)第2章 留辫子的老头儿第60章 景德镇之战(二)第233章 应对之策第301章 嚣张的沙俄将领第129章 逃离第285章 中弹第71章 故人复东来第145章 醉仙楼(下)第51章 韦志俊第129章 逃离第53章 夜谈(上)第230章 意外第176章 小村谈判(上)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358章 救还是不救?第259章 绩溪胡家第199章 南书房议新军第122章 追击第104章 庐州战役(二)第58章 浮梁城第132章 奖赏第252章 擒获第208章 战第127章 破绽第74章 出访欧洲第46章 厮杀第24章 票号第202章 末路第121章 醇郡王第356章 江户城破第362章 来使第320章 密谋算计第60章 景德镇之战(二)第47章 攻营第294章 叶海亚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268章 阅兵第181章 初战(上)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99章 恭王府第75章 英国首相第79章 刑部第290章 近代医学鼻祖第3章 身负血海深仇的大清贵族第134章 火器初显威第115章 谁是谁非?第300章 围困喀什第244章 蒙时雍第197章 麻烦第331章 朝鲜局势进展(中)第197章 麻烦第149章 垂帘之争第42章 淘汰品第310章 朝堂暗斗(下)第42章 淘汰品第199章 南书房议新军第17章 霉运连连第354章 江户城下第134章 火器初显威第107章 攻打庐州第16章 林家父子第123章 落难第238章 决战前夕(上)第25章 北上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252章 擒获第298章 血战阿克苏第37章 故人惨事第217章 安徽战事第133章 各路援军第69章 新形势第361章 东山密谈第270章 购舰计划第261章 再见慈禧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99章 恭王府第329章 反还是不反第320章 密谋算计第314章 贝尔蒙多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50章 渡江第84章 再遇额尔金第145章 醉仙楼(下)第4章 四国代表第353章 川西大战第144章 醉仙楼(上)第235章 诛妖五策第61章 景德镇之战(三)第147章 廷辩第74章 出访欧洲第250章 圣库第31章 初会二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