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阿拉伯数字与方程

李跃想了一下,来回的时间不到十五秒便道。

“12为兔数,23为鸡数,王爷看我答得可对?”

听到答案的那一刻,李泰瞬间震惊了,这个问题自己一直研究了好久都没有解出来。

后面自己也是受不了了,找国子监的老头问出的答案。

至于李跃提前知道题目那是不可能的,自己这道题目是上个月这些人新研究出阿来的。

论新颖程度绝对是第一,因此李泰也不担心李跃会提前知道题目。

毕竟李靖只是在兵部有影响力,李跃还只是个司农寺少卿,国子监可不会轻易把这些题目弄出来给外人看。

“李跃,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李泰强忍住震惊,连忙追问起来。

“让我猜猜看,你们用的方法是不是用脚数的一半减去头数,随后求出兔子的数量,再用头数减去兔数就求出鸡数,是这样吗?”

李泰张大了嘴巴,吃惊道:“李跃,这可是国子监的不传之秘,你是怎么知道的?”

“就这?什么我怎么知道的,我本来就会好吗,孙子算经里不是有机记载吗?这有什么难的?”

李跃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孙子算经里边就有这道题的解答方法。

其中的解题思路也很是新颖,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鸡就变成了独脚鸡,兔子则变成了独脚兔。

这样鸡和兔的脚数就缩小为原先的一半。

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一,这样就会存在稳定的差值。

只要简单运算一下就能求出来其中的数量。

一想到李跃可能看过孙子算经里的内容,李泰的嘴角又不禁撅了起来。

眼看李泰不服,李跃淡淡道。

“其实我还有另外一种算法,不知越王可有兴趣一观。”

李泰这个人自我认知很高,因为他从小就发现有太多的东西是人所不知道的。

而好奇心导致了他的求知欲会越来越强。

每当他面对一样让他很感兴趣东西时,他便会很想了解这种东西的功能。

李泰对于新的知识和学问永远都是来者不拒的状态。

一见起了效果,李跃便将小学时折磨了自己很久的方程拿了出来。

“李泰你看好了,其实还有一些更为简单的方法,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说罢,李跃便开始再地上那木棍写出了阿拉伯数字。

“李跃,你这写的是什么东西?”

“李泰,这玩意叫阿拉伯数字,里边的一横一竖都对应了我们现在的一二三四五,这可是我师父他老人家当初从皇宫里边偷出来的。”

“真有这么神奇?”

李泰闻言半信半疑道。

“从现在开始,你认真听着就行,只要你理解了这些数字的应用,很快你就能在算学里边打开新的天地。”

给聪明人上课就是感觉省心不少。

李泰这只肥雀的确有是有够灵光,很快便掌握了阿拉伯数字的组合以及运用。

随后李跃便把设置方程的思路讲给了李泰,并且带着他手把手算了一遍。

看着地上的不同符号,李泰差点陷入了沉思。

随后李跃又将题目给变了一下,毕竟很多的题目自己是刻在脑海里边的。

给出了一点思路和参考,李泰便很快将题目算了出来。

看着拿着树杈在后院乱跑的李泰,李跃也是松了口气。

要是眼前这个王爷找他讨论儒学什么的,自己可能就要陷入背诗和背词的尴尬境地了。

“怎么样,李泰现在方程你掌握的如何了?”

李泰拿着木棍道:“想不到这算学竟然如此之深奥,我好像发现里边还有很多自己从来都没有接触的东西。”

“没事,你要是以后喜欢这一门了,我们可以多去探讨一下,皇家的孩子里你是最聪明的那个,记得到时候会去把这阿拉伯数字教给大家还有国子监的那些人。”

李泰闻言直接将手中的木棍丢下,“哼,他们经营国子监多年也不见得推陈出新,李跃你又何必将这等学识直接教授给那些人!”

“那不至于。”

李跃劝了一句。

唐代是封建社会鼎盛时期。

朝廷在国子监设算学馆,置算学博士、助教指导学生学习,为宋元时期数学发展高潮拉开了序幕。

以他这个现代人得眼光去审视国子监明显是有失公允得。

国子监目前作为大唐得的最高学府,其中的算学,相当于后世的数学天文学和经济学院。

这里学习算学共30名学生,被划分为两个专业,每个专业15人。

修完全部课程时间,均为七年。

教材主要是十部算经(《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古》)

第一个专业,侧重于理论,主要培养数学、天文学方向的研究型人才。主修《缀术》、《缉古》两部教材。

另一个专业,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工程技术、经济、军事等领域培养专门人才。

同比于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国家,目前大唐得的数学水平,远远领先于现在得世界。

无论是代数,还是几何。大唐已经进入用代数学解决几何问题的时代。

直接去喷他们很明显是不太合理得,毕竟同时期得欧洲还在打仗,像专门管理数学得机构压根是有都没有。

想到这些,李跃缓缓道:“青雀,知识得积累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得,同样几代人得努力不是一代人就能轻易超越的。”

“我们的古代文明,从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口口相传,到结绳记事,再到壁画,后来到文字的产生,到造纸术,印刷术,书本的普及。

这些技术都让我们的后代,可以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作为起点,而无须在从头开始走上那么一遍。

青雀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将它开拓出更深的道路,让后人未来也可以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再去进行开拓。

所以你无需对国子监里的算学先生介怀,他们现在已经做到了最好的程度,后面的事情还需要我们自己去一起进行开拓。”

第三百三十二章 杜如晦的不良反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学院的先生们第一百九十四章 谣言与太子之约第二百八十七章 长安风雨第二百二十二章 臣就是想多做做沟通第12章 这是厕纸第三百五十三章 曲终人散第二百六十八章 皇帝必须面临的问题第三百五十八章 杨氏六十三章 逐渐神化第二百八十六章 鬼话第二百五十五章 长孙无忌第七十九章 传承筷子的意义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词第二百零七章 劫天牢第二百一十二章 杂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梁上君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模特第二百八十章 酒精第一百零五章 图书管理员与宴会第七十一章 矮小的战马第十四章 不速之客扰了李跃清梦第一百二十九章 要活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报复进行时第二百八十三章 孙思邈的改良第11章 制盐第三十七章 得找个机会撮合一下他们第一百八十六章 狩猎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吐蕃来使第二百三十四章 朕给你找几个学生支持一下第三百零三章 李恪的忠告第六十二章 宿主,我可以帮你第三百五十六章 合同六十三章 逐渐神化第一百七十五章 侯爷难道您要去经商吗第二百六十二章 入了份子钱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我只管输钱,太上皇负责高兴第一百七十九章 赏赐第二百一十六章 求字第三百一十二章 唐俭来访第一百四十章 又见面了安离兄第三百零五章 物尽其用第十五章 臊子面第三十二章 制冰与麻将第三百五十二章 琉璃销售计划第一百二十七章 上巳节第二百五十章 诊病的原理第六十章 解放定襄的计划第一百六十章 那些都是沙子烧出来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城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长孙的病第一百九十三章 标准第80章 极寒的天气第二百零四章 做生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孤就来这里!第三百六十一章 占城稻与沼气第六十一章 突厥亲王的妙计第五十四章 马邑城见闻第一百七十三章 交易达成第一百四十九章 跳车!第二十六章 关于抑制世家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我发现了一伙盗墓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臣就是想多做做沟通第二十九章 独家的凤酒震惊了李二第一百章 这就和人剪指甲的性质是一样的第二百二十七章 李渊找人第七十九章 传承筷子的意义第二百九十二章 处罚第二百章 高府来人第六十二章 宿主,我可以帮你第七十六章 萧皇后与油泼面第六十四章 事情的原由第五十四章 马邑城见闻第八十三章 大军的提前出动第三十二章 制冰与麻将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见李跃第二百六十五 真正的实践第二百一十章 要好处第八十三章 大军的提前出动第七章 拔一毛而利天下第一百零七章 回家第五章 这是人吃的?第二百零八章 规划用地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们这是碰到能人了第九十五章 李跃的作业第一百五十六章 诱人的玻璃制品第三十八章 长安城的趣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世上没有幻术第二百三十三章 倔强的李二第四十章 大唐的军营从讲卫生开始第二百六十三章 候将军好像真的有想法第九十五章 李跃的作业第五十四章 马邑城见闻第三十九章 厨子的独家酱料第一百零二章 我在想发财的事情第二百零二章 舆论的压力第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三百二十六章 孙伏伽第三百一十章 唯一目标第四十四章 军营里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