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求字

“正是小子,见过虞大人,小子是首次见虞老大人,当真是荣幸之至。对了虞大人,不知小子是否有幸,能请虞大人赐墨宝一幅?”

李跃对虞世南还是很崇拜的。

虞世南,字伯施,汉族,浙江人。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

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也是未来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虞世南是唐朝书坛的两位祖师爷,与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初唐“楷书四大家”,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李跃想要求字的原因。毕竟和自己同朝为官的褚遂良也是虞世南的晚辈,书技得到过他的指点,而薛稷又是褚遂良的学生,所以“四大家”有两个都和面前这位老人有关系。

虞世南除了做做教学工作以外,身上还有些秘书监的工作。

李二很欣赏虞世南,曾经赞许他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法”这五绝。

更何况李二是王羲之书法的“发烧友”,虞世南是“王体”在唐代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尺牍自己弄不来多少,要副老虞的字应该不难。

虞世南也是第一次见李跃,对于他一见面就要字这种操作很是懵逼,但随即笑道:“当然可以!你这位少卿能看得上老夫的字,也是老夫的荣幸。你的那些学问和赚钱的本事也早已传遍京城,奈何老夫一直无缘与你相见,今日你能看得起老夫,老夫说什么也得满足你一下。”

虞世南表现的很是和蔼。与李跃聊了几句之后,就很负责任的开始教授皇子、公主们的功课,讲一个时辰的课后,教习书法。

两堂课讲下来,整整两个时辰,态度认真严肃,很是让李跃佩服。

让他想起当年上大学时候遇到的那些值得让人尊敬的老教授,一样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一样值得让人钦佩的品性。

李跃就在角落陪着,默默听虞世南讲课。待上完课,虞世南道:“老夫今日的字迹实属一般,若是少卿喜欢,改日老夫可以再送你几副。”

李跃一听这话当即答应下来,虞世南的墨宝不要白不要。

更何况人家是真的书法大家。

虞世南死后,李儿能给予他“图其形于凌烟阁”的至高荣誉,并向魏征诉苦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与论书。”

李二说这话的时候,欧阳询还在世,而且他也学过王羲之的书法。

李二显然没有把他作为可以一起“论书”的知己,主要在于欧阳询虽然学过王羲之的书法,却“渐变其体”,这让仰慕王羲之的李二很不爽,在感情上自然也疏远了他。

欧阳询以楷书著称,字形瘦削,结构森严,笔力劲险,而且有“欧阳询八诀”的一整套书法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虞世南则继承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传统,立意沉粹,外柔内刚,笔法圆融,随意而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虞世南在给李跃写字迹之时开始与他讨论以往他给这些小龙人们讲的自然知识。

出于对其学识的敬佩,李跃很耐心的与他交谈了一番,所谓术业有专攻,旁门左道李跃是绝对的大佬,而虞世南本人也很有研学的态度,李跃一时间对其执着的精神感到很是钦佩,当下与他深聊了起来。

时间一晃过去大半天,李跃固定回到司农寺坐了一会,打卡下班。

李跃这样也完全是为了向身边的官员表示自己在上班没有玩忽职守。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李跃这个甩手掌柜完全就是做做样子,大家对于这个少卿日常消失也是见怪不怪。

李跃回到家,珍珠很是熟练的端上茶水,“侯爷您不是说今天要去看看你腌的果酱吗?不看了?”

珍珠这么一提醒,李跃想起来了,赶紧跳起来,奔厨房去了。

这果酱是李跃以前在短视频上学的,依稀记得是个美食博主,当时他对于这些东西有些偏执的爱好,刚好就看到果酱腌制,因为觉得喜欢,所以整个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制作果子的时候主要就是葡萄和梨子,各腌制了三大罐,然后就扔一边,没再看过,这会儿珍珠提起来,赶紧去查查。

跑去地窖查看一番之后,当初做好的三大罐果酱,能吃的,只有一罐,其余的都变味坏了。

李跃和当初一起跟他打下手的厨子站在厨房里,有些纳闷,沉默了一会李跃总结:“只知道理论知识,显然是不够的,看人家做,和自己动手做,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对了你有认识会做甜酱的人吗,到时候给面包上一抹,又是一道新菜。”

“侯爷,我虽然不认识,但现在长安有点本事的厨子就那么多,咱可以去找的。”

厨子一脸严肃的拍了拍胸脯表示会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

然后李跃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是潇洒的带着唯一好的那一罐果酱走了。

厨子有些蒙圈,他感觉哪里好像有些不对,但自己却一时间说不上来。

李跃把唯一剩下的一罐果酱带走,盛出一些,先给家里人做了一份果酱夹心面包片,请李靖和红拂品尝。

酸酸甜甜的葡萄酱,得到二老的高度赞赏,随后李跃又给珍珠吃了点,老是跟着自己的老钱老钱分了点,便把剩下的果酱装到小罐子里去。

明天带给李二吃吃,反正这家伙是个重度甜食爱好者。

计划结束,李跃又开始将最近学院建造的进度查看了一番。

这个工作目前主要是老钱一般这种管理上的事情,交由老钱打理最为合适。

正和老钱说过年给工人放假发红包多少合适时。

老王在外面道:“侯爷,永兴县子府上来人,说他们老人答应送您两幅字,奉命送过来。”

“永兴县子?我好像没和这号人物有过交情吧?”

李跃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老王的喘息顿了顿,道:“侯爷,永兴县子就是虞世南虞老大人。”

“哦,快快有请,好茶赶紧上去,我马上过来。”

李跃赶紧换了衣服出去,走进客厅,厅里坐的是个华服锦袍,文雅清瘦的中年男子,李跃见过他,这不就是褚遂良大人吗。

第二百二十九章 我只管输钱,太上皇负责高兴第一百九十七章 打狗第九十一章 牛鼻子穿环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是说晚上再走吗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子入股第三百一十五章 宴会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会有事的第三百二十章 李跃的反击第二百七十八 砖窑第一百一十章 工作餐第一百六十四章 给皇后长长见识第二十一章 鲤鱼当然是用来吃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要厨子第三百零三章 李恪的忠告第三百二十九章 牛痘接种第一百二十六章 农业的发展第三百六十三章 鸡鸣狗盗第三十二章 制冰与麻将第一百零九章 将李跃送入宫中求学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世上没有幻术第三章 舔盘子的程咬金第九十六章 读史的意义第三百六十八章 李跃的政治智慧第一百六十章 那些都是沙子烧出来的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徒第三百一十二章 唐俭来访第一百七十二章 臣想要王羲之的真迹第二百九十一章 熊孩子第一百章 这就和人剪指甲的性质是一样的第九章 这是猪肉吗第二百五十一 清明第一章 逃婚的李家三公子第二十章 李二的小心思第二百九十二章 处罚第一百二十章 李二的忧虑第二百四十章 理想化的结果第一百七十二章 臣想要王羲之的真迹第三十九章 厨子的独家酱料第五十五章 客栈里边还有好康的第二百五十一 清明第九十五章 李跃的作业第一百零三章 平康坊第二百九十五章 回信第一百四十章 又见面了安离兄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字印刷第九十七章 司马迁的半服第二十六章 关于抑制世家的想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香水第四十六章 神策军第一百零七章 回家第九十七章 司马迁的半服第三百五十六章 合同第一百四十九章 跳车!第七十章 压缩饼干的制造第四十四章 军营里的怪事第一百零二章 我在想发财的事情第三十九章 厨子的独家酱料第三百零二章 李恪的请求第11章 制盐第二百四十九 姚思廉病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脱罪第一百六十三章 难道你喜欢高阳?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跃的建议第二百八十四章 渠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要厨子第二百二十章 交易与李月澄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穷第一百三十三章 郡主的轿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谣言与太子之约第二百四十三章 死人身上的东西第九十一章 牛鼻子穿环第一百九十五章 水泥第三百一十六章 聪明人与傻子第四十二章 斗破苍穹的故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宫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旧事物第三百零四章 李泰的成果第十五章 臊子面第三百零六章 小黑屋第八十六章 义成公主第二百四十章 理想化的结果第一百三十五章 鬼市第二百三十章 赌钱朕可从来没有输过第三百一十四章 缺一个厨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花第二百九十三章 学院的教育模式第一百三十章 奇怪的老板第三百四十章 白糖第三百六十章 和尚走尸第二百二十八章 长孙救场第九十四章 混乱的足球第二百二十四章 青楼,晓得吗?第二百一十五章 虞世南第一百九十一章 医疗包第二百三十四章 朕给你找几个学生支持一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孙伏伽第一百六十四章 给皇后长长见识第六十章 解放定襄的计划第一百二十章 李二的忧虑第二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