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困惑

“对了,你今天过来找我怕不是单纯的来找我吃饭说侯将军要嫁女儿给你的事情吧。”李跃眉头一挑,看着李承乾笑道。

李承乾面色一僵,随后叹了口气说道:“还记得去年的灾民吗?”

李跃点点头,“知道啊,当初我记得事情也是我走以工代赈的操作去处理的。”

李承乾嘴角苦笑道:“我最近在研究去年的救灾情况,自己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也看出来了一些弊端,我就把弊端说了,被父皇......”

李承乾说罢,脸上露出苦笑之色,一脸的无奈尽显无疑。

看着李承乾的脸色也有够糟糕的,李跃直接说道:“然后陛下是不是收拾你小子了?”

“到没有那么严重,不过一顿骂还是免不了的。”李承乾摆摆手道。

李跃看他的样子,突然了来了兴趣,“这都小事,其实陛下说你也是怕你走了弯路而已,太子殿下可否与我说说以工代赈的弊端呢?”

李跃看着承乾,心中的好奇升了起来。

这以工代赈可是罗斯福的操作,一方面间接救济穷人,另一方面拉动就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也可维护社会的稳定,一定程度降低社会犯罪率。

这以工代赈属于救济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单纯救济,其特殊性在于救济与建设的结合与统一,它是救济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公共工程的建设而获得赈济物或资金铁一种特殊的救济模式。与一般的救济相同,以工代赈资金是无偿的,其差异在于它是有附加条件的,要求贫困地区群众通过出工投劳来获得赈济。

以救济为手段,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为内容,以缓解和最终消除贫困为目的,通过实物投入方式,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为其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刺激其自我发展。

李承乾努努嘴道:“我总感觉以工代赈的全面推行,会让地方官府苦不堪言,让他们做事没有多的钱财可以支撑,此举有时候不仅不能救助灾民,更是加重了地方官府的负担。”

“更何况以工代赈是用灾民代替工人的做法。但灾民可不一定是合格劳动力,首先粮食的采购成本会上升。

本来灾民可以吃粥,但现在因为干活必须上白米饭,这就加大了成本。而且重体力劳动消耗更大,对粮食要求更苛刻。”

“其次,工程的规划设计材料采购又要增加成本,这又增加了投入。而施工需要监控,需要保质保量,这找人盯着又需要钱。工程竣工了,效益怎么样?如果常年亏损维护这又是一笔钱。”

李跃听到这话,算是明白李承乾的困惑,心中也不由的对眼前的太子爷高看了几分。

“太子能想到这一步实际上已经是可圈可点,但是所有事务你都要有全局的意思,所谓入场先看局。

当然了“以工代赈”并不是一用就灵的“神药”,太子殿下到也是提醒了我,此事后面我会给陛下讲明。

我们先来看看以工代赈,他需要我们的政府有着广泛的动员能力和大工程组织能力,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是一项非常高效和低成本的策略。与单纯赈济相比,这个策略的明显好处之一就是提升人们的就业!有就业就有组织,有组织就有控制,人,闲着是会生事的,特别是吃饱了还烦的时候。

而且这种事情你不能低估我大唐朝廷的能力,以大唐核心的能力,不存在组织不起这么多人的事情。其次,很多时候闲散人员的数字没有你想的那么好看,工程核心是解决问题,不是让他们出去给我们做事。第三,这个过程中,组织者不可避免的要从大唐的国库里分掉大部的钱,但这些人不需要我们再去支持什么。

你就像我一开始只问陛下要了三千贯就处理了三千的灾民,不管是我做的也好,还是其他大人做出的成绩也罢,但都有一点核心,这些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你可以搞一些工程,但你一定是运力不足,解决运力,让人们不要在周边闲出事才是核心。”

李跃说完连忙拿起桌子上的茶壶一饮而尽,断断续续讲了快半个时辰,李承乾是学到了,但他的嗓子却难受了。

一旁的李承乾听李跃说完,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今天李跃给他说的太多了,后面还需要他自己回家慢慢消化一下。

李跃看看承乾忽然道:“对了承乾,你以后想不想当好一个皇帝。”

李承乾楞了一下,快速回应道:“当然想。”

李跃闻言紧接着问道:“那你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皇帝吗?”

李承乾刚刚张开的嘴巴一下子就停滞了,这些事情他好像真的没有想过。

李跃继续慢悠悠说道:“太子殿下,未来是打算开疆拓土,还是开创盛世,还是要来一个二者兼备。”

“你看这打仗要花钱,要男丁,那就有以下几个问题,你能否把控好出兵的时机?判断好敌我情势?你拨一两银子、一石军粮,有多少能到士兵手里?除了贪污,路上损耗怎么办?需要多少钱粮?国库收支如何?打仗了,少了几万十几万壮劳力,生产怎么办?其他需要钱的地方能不能顾及?你该选谁为将?怎么掌控好他们?怎么应对突发状况?

我相信这时你一定会说,我不还有手下人嘛,那你如何保证他们提供给你的情报是真实的?从前线送到京城的情报可能是一个月前的事,你怎么保证决策效率?

这些你都得心里有数。

再比如集权吧,你一登位,没有权臣倒很幸运了。如果你壮年即位,那倒也有人望。但如果是一二十岁的孩子呢?

你面对的,很多人都是混迹官场几十年的人。这些实权派你该如何处理?

杀不能乱杀,动不能乱动,一不留神就是被反杀的节奏。

扶植新人?你该如何找到合适的人?识人之明就很重要了。人心隔肚皮,你很难和一帮老江湖正面刚。再识人不明,到时政令不行乃至阳奉阴违,怎么办?

任用身边人?你赋予身边人权力,又该怎么掌控这些人?近之不逊远则怨,历史上佞幸、宦官专权可是动摇国本的事。你想当好皇帝,那就不能只懂权谋,万一动摇国本该如何是好?

想为民谋事,那士大夫的利益、地主的利益该不该考虑?过于偏向一方会得罪另一方。贫富官民哪一方处理不好都会有大问题。

再说收税,贪腐、损耗都还是小事。你得到的民情、数据很可能全是假的。怎么办?严惩主事官员?换了一个又来一个。改制度?得罪人的事。一帮老头会以天命祖宗压你,乃至以死相逼,你能放任不管?得罪他们,事又让谁做呢?

奏章?天下最不能信的就是奏章,但除了奏章,你该怎样获得更真实的情报呢?每天天不亮起床,一直忙到白天的大有人在。你不忙,就有人帮你忙。你太忙,肯定又做不好。怎样平衡?

你的后宫、子女往往都和你不是一条心。那种"父慈子孝"的事数不胜数。你不仅要考量子女本身,还要考虑他们的出身、背后的支持者、彼此关系等等。做好当孤家寡人的准备。

还有很多事要考虑。想当混日子的皇帝也许行。但想当一个万古流芳的好皇帝,难。”

“跃子,我到底该怎么办?”李承乾听到李跃说的这些,整个人也是不由得头皮发麻。

李跃见说教已经起了作用,缓缓道:“很简单,当好一个皇帝很容易,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

第十九章 关于军犬的构想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词第三百五十六章 合同第二百一十章 要好处第一百五十六章 诱人的玻璃制品第三百三十二章 杜如晦的不良反应第二百二十二章 臣就是想多做做沟通第11章 制盐第三百四十七章 拍卖第二百五十五章 长孙无忌第一百五十二章 侯爷咱们赶紧走吧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字印刷第三百三十一章 没收银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李渊找人第一章 逃婚的李家三公子第五十章 太子殿下的到来第七十四章 纷争与战略第二百七十五 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长安第三百二十八章 牛痘问世第一百六十八章 学问的出处第六十二章 宿主,我可以帮你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纲的战绩第六十五章 李靖的仁慈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们这是碰到能人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文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工具人与重度麻将上瘾者第一百六十三章 难道你喜欢高阳?第三百零二章 李恪的请求第二百八十七章 长安风雨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征来访第一百二十八章 将相和第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二百九十四章 机关锁第一百六十三章 难道你喜欢高阳?第三百二十六章 孙伏伽第三十七章 得找个机会撮合一下他们第八十一章 雪屋第一百四十九章 跳车!第一百零三章 平康坊第二百八十四章 渠道第二百章 高府来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困惑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世上没有幻术第二百八十三章 孙思邈的改良第二百零一章 舆论的压力第二百六十八章 皇帝必须面临的问题第三百零六章 小黑屋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城子第十六章 这是牛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宴会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旧事物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头的质疑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纲的战绩第三百六十三章 鸡鸣狗盗地一百九十六章 受伤的珍珠第九十八章 赌博第七十一章 矮小的战马第三百二十七章 无奈行事第80章 极寒的天气第二百七十七 李恪的研究第二百二十六章 脱罪第一百零四章 长安第二百九十五章 回信第二十八章 好心情从喝酒开始第三百一十章 唯一目标第二十章 李二的小心思第二百三十四章 朕给你找几个学生支持一下第五章 这是人吃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难道你喜欢高阳?第五十一章 新军的战力与太子殿下的训话第三百四十九章 拍卖第二百七十三章 求助的和尚第一百二十八章 将相和第三十四章 知节你觉得此子如何第一百六十章 那些都是沙子烧出来的第七十四章 纷争与战略第二百五十章 诊病的原理第三百五十一章 倾销第九十六章 读史的意义第一百一十五章 文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贱籍第三百五十章 卖出天价的玻璃杯第三百五十六章 合同第三百五十二章 琉璃销售计划第一百四十章 又见面了安离兄第六章 贞观年间真的这么苦吗第二百六十七章 教化第一百七十一章 朕的几个皇子如何第二百二十二章 臣就是想多做做沟通第六十六章 李跃的辅兵队伍第三百六十二章 栽赃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人到访第一百四十四章 砧板上的肉第一百六十二章 长孙的病第三十章 这叫内裤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恪的烦恼第三百二十六章 孙伏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