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极寒的天气

现在也只能说颉利不思悔改了。

本来颉利可汗就处于山穷水尽的境地,他派执失思力入朝请罪,请求举国归附唐朝,并表示愿意入朝。

其实,他内心尚犹豫未决,意欲赢得时间,以苟延残喘,俟草青马肥之时,逃到大漠以北,以卷土重来。

如今看到唐俭和将军安修仁表现的唯唯诺诺,便慢慢的放下了对大唐的戒备。

李二给的封赏下来了。

李靖因军功进封代国公,增加食邑三千户,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等。

接到捷报时李二更是高兴的对大臣说:“汉朝李陵带领五千步卒进攻匈奴,最后落得归降匈奴的下场,尚且得以留名青史。

今李靖以三千骑兵深入敌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这是古今所没有的奇勋,足以雪往年在渭水与突厥结盟之耻。”

所有参与突袭的将士都受到了赏赐,但此时的军中李靖却和副将张公瑾争执了起来。

李二会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去抚慰颉利可汗,李靖揣摩到了李二这样做的真实意图。

便对张公谨说:“使者到了颉利可汗那里,突厥必定会放松戒备。

我们就乘此良机,选拔精骑一万,携带二十天的军粮,带兵从白道袭击突厥。”

张公瑾闻言瞬间弹了起来。

“陛下已经下诏准许颉利可汗归降,朝廷派去的使者也在那里,恐怕不宜去讨伐进击。”

李靖放下手中的水壶缓缓道:“如今正是用兵的良机,时机不可错过,这就是韩信之所以消灭齐国的道理。”

李靖没有直接说出牺牲唐俭的话语,谁都知道,一旦出兵被颉利发现,唐俭的项上人头必然不保。

等到李跃从草原里回来以后,他在军帐内见到承乾正笑嘻嘻的带着长孙冲和房遗爱打牌。

承乾旁边堆成小山一般的铜钱代表了他一上午的战绩。

见到这个场景,李跃觉得非常欣慰,自己把纸牌复刻出来的确是明智的行为。

不打仗的时候大家需要消遣,让他们去找军妓是不可能的,大家把注意力转移到纸牌上也能缓解战争带来的压力。

回到自己的军帐,李跃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完成,算算时间现在也是一月了。

李跃估计还有二十多天就要突袭突厥,他原本提出派遣十几个神策军的士兵跟着唐俭过去,直接来一波斩首战术。

届时没了主帅的突厥大军必然大乱,事后只要李靖带着大军平推过去就行。

没了主帅便不会遇到成建制的抵抗,突厥这些乌合之众,一旦没了强力的首领帮衬,他们就是一团散沙。

这话不用李跃说,恐怕在场的将领都十分清楚。

但这一想法瞬间遭到了李靖的否决,颉利活着抓回长安远比死了拉回去的价值要大,而且这样做也能给唐俭等人争取一线的生机。

斩首行动吹了,但李靖交代给他的军粮制作成了这两天必须要关注的事情。

大唐的士兵不是前世的那群可爱的志愿兵,但现有的物资的确没办法给弄出那么的花样出来。

压缩饼干依旧带上,李跃还打算制作油茶和香肠。

粟米,小麦和黄豆,研磨成粉,带上点盐,小火翻炒到微黄,牛油入锅,再加上刚刚翻炒好的半成品翻炒均匀就行。

新食物的推广在士兵当中反响很不错,甚至军中早上的菜谱里边也多上了油茶的名字。

李靖命令务必做二十天的伙食,现在的草原就是滴水成冰,大雪不仅掩埋了生机,也同样掩埋了那些可燃物。

他不知道将士们到时候会不会有热水来冲油茶喝,但前世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上,一把炒面一把雪就能在他们脸上添一抹微笑。

既然志愿军都不在乎,自己还考虑这些干啥。

香肠都是提前灌了蒸好的,就是不如后世用猪肉弄得那么好吃。

极低的气温使得所有做好的粮食刚拿出来就冻成了硬棍。

他感觉这些弄出来纯粹就是给士兵磨牙用的。

真的太冷了,李跃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依旧没有办法阻挡自己被冻伤的情况。

耳朵冻的起了几个小硬块,手背上也生出了几个冻疮。

他不记得前世的蒙口包的做法,但依稀记得这里前世有很多的煤矿。

鄂尔多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盟都有很多的煤矿,其中不缺乏露天煤矿,但他不清楚具体位置,只能派士兵出去碰碰运气。

寒冷的天气对人体危害特别大,一般来讲最容易得的就是感冒,伤风和冻疮。

像李靖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头重点就是风湿和关节炎。

老头每天靠着李跃给他泡的药酒缓解疼痛。

李靖的心情有些烦躁,等待突击的战士根本没有合适的冬装。

古代战争对天气依赖比较大,将军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这两句唐诗就形象地形容了冬雪天气对冷兵器战争的影响。

但是天冷,金属制的兵器就难以握持,冷到一定时候,手握住铁就容易粘上。

下雪,下雨的天气,弓箭也容易损坏。

弓是用胶粘合的,遇水会开裂,箭尾的翎毛也容易在冰雪里影响准度。

寒冷和北方的这些战斗民族是天然盟友,冷兵器时代拼的就是人体发达的程度。

天气寒冷和生长周期长的原因,导致这些游牧民族的身体更加强壮。

关中子弟和这些人有着天然的差距,前世光苏联和纳粹开战,因在寒冷季节开战的纳粹不适应天气等原因光是冻死的就不在少数。

李跃也想过办法,但光有树木取暖也没用,将士们关键是身上没有棉衣,总不能边烤火边打仗吧。

零下三四十度,几分钟就冻僵了。他以前在东北野外待过,烤火时,前面暖和,后背冻得不行,现在就是这种状态,对李跃来说,唯一能寄希望的就是士兵能把煤炭挖出来,他自己好去弄点地暖出来。

忍受寒冷的不只是他们,大家都相信几百里外的颉利绝对也是同样的状态。

第二百二十章 交易与李月澄第六十九章 酒只会越喝越冷第一百一十九章 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第二十三章 李二的震撼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唐的宵禁第三百零二章 李恪的请求第三百四十章 白糖第四十三章 新式的训练之法第五十四章 马邑城见闻第一百六十四章 给皇后长长见识第三百一十三章 冲突第七十三章 承乾继承皇位的合法性第二百一十二章 杂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王令来访第三百零九章 线索第一百一十五章 文章第三百零九章 线索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纲的战绩第一百七十二章 臣想要王羲之的真迹第四十一章 美食第三百五十三章 曲终人散第三百五十五章 孙思邈的发现第四十五章 物理超度第一百五十八章 阿拉伯数字与方程第八十九章 回归第六十六章 李跃的辅兵队伍第三百四十五章 慈善晚会第一百九十三章 标准第一百九十三章 标准第一章 逃婚的李家三公子第十七章 村里的耕牛太多了第三十二章 制冰与麻将第二百二十三章 报复进行时第三百五十章 卖出天价的玻璃杯第二百五十五章 长孙无忌第八十四章 杀戮第三百五十三章 曲终人散第三十六章 李二过份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皇帝必须面临的问题第二百七十六章 贱籍第一百一十章 工作餐第六十一章 突厥亲王的妙计第一百四十四章 砧板上的肉第一百零六章 老薛的烦恼第二百六十五 真正的实践第三百三十三章 这牛痘利国利民第一百九十七章 打狗第三百六十五章 感业寺第二百三十九章 学院的先生们第二百三十九章 学院的先生们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二的决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水泥第九十二章 占便宜的机会第十章 来自李跃的忽悠第一百三十六章 冰窖第四十六章 神策军第一百零七章 回家第二百八十一章 黄石的评价第一百二十四章 假少卿第一百六十八章 学问的出处第八章 这叫华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教化第二百五十四章 让利与厨具第三百一十四章 缺一个厨子第11章 制盐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夫真是枉做小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明珠第六十一章 突厥亲王的妙计第三章 舔盘子的程咬金第八十二章 差点成了生化炸弹第一百章 这就和人剪指甲的性质是一样的第三百一十章 唯一目标第二百三十九章 学院的先生们第二十三章 李二的震撼第三百三十二章 杜如晦的不良反应第二百四十九 姚思廉病了第二百四十章 理想化的结果第一百九十四章 谣言与太子之约第二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困惑第三百四十七章 拍卖第一百九十五章 水泥第一百五十六章 诱人的玻璃制品第二百五十六章 殿试第一百九十一章 医疗包第11章 制盐第二百八十四章 渠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青楼,晓得吗?第八十六章 义成公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冰窖第三百章 买丫鬟第二百一十八章 酒精与李二第七十七章 萧皇后可没那么胡来第七十七章 萧皇后可没那么胡来第二百一十二章 杂事第三十一章 老魏头的绝活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头的质疑第一百零一章 李二的善意第一百七十章 夜话第一百七十五章 侯爷难道您要去经商吗第三百三十三章 这牛痘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