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好大一家子

第106章 好大一家子

景宁三十六年元旦。

皇后崩逝已满一年,京城在这个新年显得极为热闹,像是要把去年的热闹一并补上似的。

年初一,梁氏身为二品诰命夫人,起了个大早按品大妆,要进宫去请安。

她寅初就起了,沐浴洗头。两尺多长的头发晾干需要好久,天微微亮的时候才把头梳好,跟宋大人一道简单用了早膳之后就要往宫门去。

为了不在宫里上茅房,水亦是不敢多喝一口的。

没了皇后娘娘,今年元旦的宫宴由陈贵妃和孟淑妃两位一品妃子共同主持,刚升妃位的惠妃虽然如今也算是身居高位了,但她出身实在太差,皇帝不可能用她下那些老臣、功臣的脸面。

宋清月还没嫁给李昭,所以这样的宫宴,她还没资格参加,也就免了那一通折腾,她起来后就听白嬷嬷又兴奋又絮叨地说梁氏的大妆了。

“诶哟,姑娘,您是没看到夫人那一身的气派哟!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换来那么一身呢!”

宋清月打着哈欠,笑道:“日后嬷嬷说不定也有那样的福气呢!”

“姑娘别胡讲了,老奴哪儿来那样的福气?下辈子吧!”

“这可不一定呢。”

宋清月听说有些宫里的老嬷嬷被封了有品级的女官之后,就有资格穿凤冠霞帔,她想着,日后白嬷嬷也不是没有机会的啊。说不准有机会给嬷嬷弄个什么尚司、尚仪、尚宫的做做。

一大早,大厨房那热闹得不行,隔着老远就听到猪的惨叫,宋清月穿好衣裳也不去别处,就去厨房看那热乎气。

北方的厨子过年时一定要做杀猪菜的,猪骨、头肉、手撕肉、五花肉、现做的猪血肠,还有全套猪下水跟着酸菜一起下锅炖,咕嘟咕嘟的,站在厨房院子门口就能闻见满院子的香气。

可惜现在还没有粉条,今天是来不及做了,宋清月想着日后有机会她要把红薯粉条做出来,一块炖才好吃呢。

南边来的厨子一旁看着觉得还是不够丰富,非要再放些鱼丸、豆腐皮还有新发的豆芽进那锅杀猪菜里不可,两边的厨子争起来,院子里的肥鸭也跟着嘎嘎乱叫,没一会就被放血拔毛下了锅。

宋府请了戏班来,从元旦开始连唱三日的堂会。

都是元杂剧,不难懂。

宋清月最爱看的一出是《宝剑记》,讲得就是高俅、童贯怎么欺负林冲一家子,林冲最后又是如何反抗,如何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宋清月自己虽然胆子又小又怂,可她就爱看武生耍枪弄棒,没有特效剪辑的年代,打得都是真功夫,好看着呢。

宋雅馨爱看《琵琶记》,宋雨汐爱看《荆钗记》,都是这个时代的言情剧,宋清月顶不耐烦看这个。

不过这不妨碍她在边上吃瓜子唠嗑。

宋老太爷是去年大年初五过世的,所以那边宋府依旧冷冷清清的,倒是几位婶婶、嫂子领着孩子们上这边宋府一起热闹。

因为宋建鸣始终没把家里的孩子们的齿序跟自己那两个嫡出弟弟的孩子们排在一起,所以这边宋家公子、姑娘们的排序比较简单。

但宋家嫡支那边可复杂了,直到去年宋老太爷过世,宋老太爷这一脉八房人才分家,有四房无官无职经济窘迫的,已经回江陵祖宅去了,剩下的四房,多的有十多个儿子,少的也有五六个儿子,算下来跟宋建鸣同辈的堂兄弟就有三十四位,不算嫁出去的堂姐妹家的表小姐、表少爷们,这三十四个堂兄弟的孩子们加起来有两百多人!

若是加上那些个表小姐、表少爷们,能有近三四百人!

宋清月想想宋老太爷也是憋屈的,算上回江陵去的,一共八个儿子,五十多个孙子,愣是全体被自家老爹踩了一头,就连用宋家顶级资源培养起来的宋建烁最终也因为皇帝想要重用自家老爹而被压制和埋没,确实是件足以让他活活郁闷死的事。

今年的宋建鸣府上可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从两位年少有为的公子,到三个得嫁高门的姑娘,人人都想来这座府邸刷刷脸,认认人。

当然,也不能几百号人全都来,来的基本上只有嫡出子女,或是比较出色的庶出男孩,就这样也有近百人。

从元旦开始到年初三,宋雅馨、宋雨汐和宋清月姐妹三人光是认人就已经够让人头昏眼花的了,其中一大半都是姓宋的,名字跟绕口令似的,根本记不住。

梁氏是最辛苦的,除了元旦一早需要随宋大人进宫朝贺以外,她是当家主母,家里一下子来这么多人,不说宴会能办得多么出彩,光是为了不出乱子,她就已经忙得脚不沾地、焦头烂额了,家里下人不够用,还从嫡支宋府借了百来仆妇过来帮忙。

好在家里几个姨娘也都是能干的,就算平日里相互之间有点什么小不痛快,这时候也知道要齐心协力,把事情做周全了,不能丢了自家阁老的面儿。

宋雅馨和宋雨汐还算认得一些同辈的姐妹们,平日里两边宋府来往还算是挺频繁的。但宋清月总在忙自己的事,去年一整年,她都在北边忙羊毛工坊的事情,常常不着家,也就没什么机会去嫡支那边认识人。

不过背诵过皇室族谱的宋清月却是知道,她有一位堂姑婆,还有一位堂姐也是嫁入宗室的。不过那位堂姑婆比较惨,三十几年前嫁过去之后没多久,那位郡王就因为犯错被削了爵。

而那位堂姐,也是大堂伯父宋建烁的嫡长女,则是嫁给了太祖的玄孙,第三代康郡王的三公子,说起来比自己高一个辈分。

不过这没什么,二姐嫁给江远潮以后也比自己高一个辈分呢,认真算起来,江远潮是肃王殿下的姑表弟弟,也就是李昭的姑表舅舅。

王府的人过年可比她们辛苦,因为宗亲人口比宋家还要庞杂,那位堂姐她肯定是没机会在新年的时候见到的。

除了这两位以外,剩下来真正需要记住的其实也就是几位有诰命的伯娘和婶婶,和几位嫁入高门的堂姐们。

但门第再高,也高不过宋清月和宋雅馨去,一位嫁的是亲王府世子,另一位嫁的是公爵府世子,而江家既有位长公主,本身还是武城侯府,二姐姐嫁过去就是四品诰命,三层buff叠得高高的,就算是个续弦也叫人羡慕,所以只有别人巴结她们的份儿。

宋家这姐妹三个,只要把礼节做足,态度客气些就可以了,实在记不住人,也没人会责怪她们。

(本章完)

第373章 蜡烛第39章 我祝姑娘得偿所愿第392章 见不得光第62章 订亲第501章 小道,君子不为也第201章 小枣儿【二更】第490章 禁止“保小”第154章 生辰宴(一)第124章 大婚三第479章 孤单的小世子第368章 分而化之(二)第335章 鸳鸯第22章 嚣张的沈大姑娘第191章 吓唬第433章 塞满监狱第390章 庙会第123章 大婚二(四更)第6章 宋四郎的事业心第266章 贷款业务和教育事业第362章 土地与统计学(一)第526章 变天的京城第253章 最后的平静第493章 担不起责任第57章 变数第386章 小心眼的男人第182章 冬至一起包饺子呀第523章 怼人小能手第223章 林万福受罚第81章 祭奠肃王妃第486章 兄弟姐妹第68章 拜见徐皇后第476章 蒸汽动力水泥厂第235章 没说出口的训斥第66章 进宫第62章 订亲第487章 铁器贸易第143章 跟内务府的第一次合作第73章 一正两侧第427章 婴儿辅食第395章 土地与统计学(三)第322章 谭洪恩第290章 临行叮嘱第160章 旬休以及加班费第82章 情深几许第74章 皇后崩第142章 要啥自行车第121章 逃跑(二更)第255章 李昭死讯第330章 打地主分田产第436章 新思潮第332章 祭灶神第306章 小王爷们的住房补贴第540章 娱乐花边小报(二)第182章 冬至一起包饺子呀第145章 来自公爹的礼物第41章 守株待兔等男主第74章 皇后崩第74章 皇后崩第423章 求人办事的态度第538章 娱乐花边小报(一)第545章 刁民造反啦!第157章 生辰宴(四)第422章 补习中心(一)第74章 皇后崩第458章 苦逼的乙方第263章 射程翻倍第244章 李昭出差和漏泽园第538章 娱乐花边小报(一)第267章 BB发夹和指针温度计第22章 嚣张的沈大姑娘第208章 心魔第287章 妇科医院和赤脚医生手册第247章 未成形的蒸汽机第216章 绿茶配渣男第403章 审计司(一)第433章 塞满监狱第314章 孕吐第151章 随军伺候?第277章 围城第8章 过新年第311章 宁家当何去何从第81章 祭奠肃王妃第437章 舞弊第345章 庄家兄妹第475章 河祭(二)第241章 小太妹宁越瑶第505章 一脚天堂一脚地狱第81章 祭奠肃王妃第334章 除夕宫宴第407章 合身第335章 鸳鸯第275章 开战(二)第260章 找茬的老尼姑第429章 小兔崽子第172章 河西走廊【二更】第405章 宫中有人好办事第163章 西域易物司【二更】第18章 月考嘿嘿第291章 昭月小学第163章 西域易物司【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