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电报费与雇工联合会

天色渐晚,萧大哥颇有些失魂落魄地从城外往城内的客栈走。

现在的京城城门,到了晚上依旧会落锁,但落锁的时间推迟到了夜里戌时末,换算成现在的二十四小时制,就是差多晚上九点左右。

现在太阳才刚下山,城墙附近的地带最是热闹。

其中一家挂着“珍珠奶茶”板车铺子前,队伍排得最长。这种奶茶他听说过,用得都是从身毒运来的一种劣质红茶泡制,单独喝又苦又涩,几乎没法下口,必须加上奶加上糖一块喝,好处就是价钱便宜,闻着特别香,非常受那些脚夫、苦力的欢迎。

原本在广东福建一带最先开始流行,后来被南北货商人运到北边,特别受蒙古和女真人的喜欢,就这么渐渐的,北方人也逐渐开始爱上用身毒红茶制作的甜味奶茶。

萧大哥作为萧家未来的掌权人,自然不会去喝那种“下等人”才会喝的劣质红茶,

让自己的小厮凑过去瞧了瞧价钱,小厮凑过去瞧了瞧,小碗的两文,中文的三文,大碗的四文,需要加木薯小丸子的,则再加一文钱。

萧大哥这会有些饿了,闻着那又香又甜的味道,实在有些忍不住,便说来两碗加小丸子的。

趁着小厮去排队的空档,他又在附近转了转,忽然又发现一家电报铺。

电报这东西他也从幺弟口中听说过,据说是通过一根特殊的铜线传信。据说过去的两年里,皇帝花大价钱从应天府修了一条线路到京师,传信当天就能到。

当时他还去参加了制造水泥桩子的招标大会,可惜萧家不会制水泥,他就是去瞧个热闹而已。

现在应天府衙门的官员就是通过这个什么“电报”与京师的六部通信,这事儿还是他那嫁给一位应天府官员为妾的妹妹告诉他的。

可惜民间暂时还享受不到,不成想京城这儿已经建成了民用的电报线了!

怀着强烈的好奇,萧大哥走进了那家“电报铺”。

没成想,太阳都下山了,里头还有那么多人。

电报铺子挺大,里头摆放了四排长桌,桌上的笔筒里放了炭笔和卡纸。

门口大大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价格表:

“电报发送费按字计费:两个字一文。

站点费:

发往一级电报站加十文;

发往二级电报站,加二十文;

发往三级电报站,加三十文。

信件派送费:

城内派送十两;

出城十里以内四十两;

十里以上,每多一里加五文;

自取则免派送费。

帮写信五文。”

然后下面还附带了一张大大的地图,上面标注了所有站点,目前就只有京师到山西和京师到天津的两条线路。

黑板边上还站着三位身穿统一服装的姑娘,胸前别着一块黄铜制的牌牌,上头刻着她们的名字,还有一个号码。她们全部都在帮助头一次来的顾客计算送信的费用。

其中一位顾客一瞧就是个不怎么富裕的书生,面对铺子里的漂亮的姑娘,他显然有些不自在,只支支吾吾说了自己家乡在真定府下辖的行唐县,想要给家乡的未婚妻和母亲分别送两封信。

“都住在县城里头么?”姑娘问道。

书生摇头:“我母亲住在城外。”

那姑娘立刻道:“这样,不如您把给您母亲的信一并送给你未婚妻,再拜托她将你母亲的信给她,这样比较省钱。”

书生犹豫了一瞬,问道:“分别送的话,需要多少钱?”

那姑娘立刻用炭笔在一张豆腐大的小纸片上写着:“灵寿县没有站点,距离最近的就是九十里外的一级站点真定府。送到灵寿县城的费用就是十文站点费,加上四百四十文派送费,加起来一共四百五十文。您要是分开发送的话,就要再多出四百五十文来。”

“这……这么多啊。”那书生呆了呆,最后又掰着手指想了想,道:“那还是一块发吧。”

那姑娘立刻指着那四排桌椅道:“您这边请,写好了,交给三号柜台就成了。”说罢还不忘提醒一句:“除了方才的派送费,还有电报发送费是每两个字一文钱,您可想好了写哦!”

“明白!多谢!”书生道谢后往桌椅处走,没走两步路,他又折返回来,挠着头问道:“姑娘,若是我那未婚妻子去府城取信,是不是就不用多花那四百五十两?”

姑娘点头笑道:“当然!您可以在信里与她约定,每个月定期给她送信,让她自己去取。”

“那以后就省钱了!”书生高兴地笑起来,坐公共马车从灵寿县到府城才四十五文,一个来回也就九十,不如让她自己去取!多谢你!”

那姑娘服务完那位书生,立刻就注意到了还站在告示牌前头研究站点和线路图的萧大哥,她双眼一亮,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上来,问道:“您是第一次来么?”

萧大哥有些拘谨地点头:“是。”

那姑娘道:“瞧您一身富贵,想必是行商的老爷吧?若是您家里在线路沿途有分号,需要经常联络,咱们这儿还有包月服务,您想看看我们的套餐么?”

“套……套餐?”萧大哥有点不明白。

那姑娘将他引到另一处茶台,一边给他倒了一杯淡淡的清茶,一边说道:“若是您家里有频繁送信的需求,我们这儿是有优惠的。”

说着,她拿出一张画了花样子还描了金的小册子给萧大哥看:“老爷您瞧,套餐一,是每月三十封信,每封信不超过四百字,按照正常的自取价格呢,送到一级站点需要六两三钱,但只要您定了这个套餐,每个月付五两就够了。合同是一年,您一次性付过一年的钱之后,我们会给您一张年卡。”

她拿出一张印着漂亮花纹的铝制卡片,上头有个写名字的地方空着,下头还印刻着九位数字。

那姑娘道:“年卡用起来也很方便,到时候我们会约定一个密码,或是谜语,您来了,报上这卡上的数字,对上谜语就能使用了。”

萧大哥挑了挑眉毛,想想,若是自家的生意用电报传消息,每个月三十封信恐怕不够。

他目光移到每月两百封信的套餐上,按照一级站点计算,单买的话,每个月需要四十两,但买了套餐的话,每个月才三十二两,跟他们现在在通信上的花费比起来,确实太有诱惑力了!

那姑娘瞧见萧大哥心动了,面上的笑容更加真切了两分:“老爷,您瞧,这套餐的价格可不是不变的,我们也是第一个月开始卖这种套餐。咱们电报站人手有限,这种套餐咱们限量就卖一百套,卖完可就没了!您若是有需要,可得抓紧!”

萧大哥这才十分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家生意在江南……”

姑娘面上划过一丝掩饰不住的失落,不过她很快再次笑起来,说道:“不要紧,通往江南的民用线路,陛下已经在搭建了。您那儿定然不久就能用上!”

萧大哥叹道:“但愿如此吧。”

他背着手,站起身来,不住地摇头叹气,那姑娘将他送到门口,还客气地说了一句:“老爷慢走,要是可以的话,麻烦帮我画个好评!”

萧大哥一转头,这才注意到门口还有一块更小的牌子,上面写着员工的名字和他们的工号,牌牌下头摆着两只小印章,一只是靛蓝色三角形,一只是红色花朵形。

牌牌上头用大字写了一句:好评盖花花哦!

仔细看才能看到,下头还有一行小字:“不满意我们的服务,请盖蓝色印章,我们会改进!”

萧大哥顿时眼前一亮!

这东西可以用在自家酒楼里头啊!

他面上一喜,给方才那位叫阿玉的姑娘盖了一朵小红花。

他忽然想起什么来,转头问了一句:“姑娘,你们每个月月钱是多少啊?”

说起这个,那姑娘笑弯了眼,颇为自豪地:“二两五钱!”

嘶!

萧大哥倒吸一口凉气。

这月俸可着实不低!

江南大户人家的一等大丫鬟,每个月也才能拿到一两多折色银子呢。

于是他又问了一句:“来这儿做工可需要什么人引荐或是保举?”

那姑娘摇头:“倒是不需引荐或是保举,不过得有昭月小学的毕业证。来应聘的人挺多的,他们择优录取,所以毕业的时候成绩还得是优秀才成。”

“难怪都是女子了……”萧大哥嘀咕,他方才看了一眼,八个柜台,只有三个柜台里头坐着小哥,其余都是年轻的女孩子。

昭月小学虽说也有男女混校,但总的来说还是女校偏多。

他是不知道,这京师的昭月小学现在可难进了。从一开始学校求着大家把孩子送来上学,到现在整个京城已经开了五家分校了,每年招生的时候,大家还要为了名额挤破头。

现在百姓都知道了念书的好处,有昭月小学的毕业证,就有各种好机会。

像是电报铺的工作,可不比去大户人家做丫鬟更滋润?

虽说这里不包吃不包住,但自由啊!不仅保有良民身份,还不会被主人家随意折辱打骂,甚至搞得性命不保。

萧大哥不知道的是,现在京师大户人家的丫鬟、小厮们的月钱都不得不跟着水涨船高,而且愿意签死契的人越来越少,他们不仅要的月钱高,而且还会要求主人家不得随意打骂,或是动用私刑。

就说去年下半年,仅仅六个月的时间,顺天府衙门接到的仆从告主家虐待的案子就有七十多起,其中十几起还是好些个仆从联合起来集体告发!

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据说京城成立了一个“雇工联合会”,专门帮助那些仆从跟主家打官司。

而且据说这个雇工联合会是由平阳公主的独子黄大少爷黄怀德,以及孟侯府那位著名的纨绔七爷主持。

甭管对上哪家达官显贵,这二位混不吝的可当真是谁都不怕。

就说这个雇工联合会早先是牛和生建立的。

那时候也不叫什么雇工联合会,也就是他召集了几名科举不利,又没啥数学天分,但富有正义感,且穷得叮当响的书生,为京城的百姓和穷苦人做义务讼师。

在得到宋清月的首肯后,他从学校的预算里,拿出一小部分钱给几个穷讼师发月钱。

他从前就爱帮人打官司,若非他现在校长的事情忙,好几起性质恶劣的虐待案,他真恨不得亲自上场帮人。

大约是去年七月,他们接到一个丫鬟被主家虐打致残的案子,把官司打赢了,从此在京城的仆从圈中名声大噪,越来越多的做丫鬟、仆从的,受不了主家的虐待后,求到他们跟前,请他们出面帮忙打官司。

随着官司越打越多,参与进来的讼师也变多了。

宋清月干脆让他帮忙成立了一个“雇工联合会”,还把京城的牙人们请来吃了顿宴,让他们在这件事上多多留言,该帮忙的时候要帮忙,还暗示他们这事儿是太子妃属意的。

她也知道牛和生的力量不足以跟那些达官显贵抗衡,而且他事情多,也忙不过来,这个联合会必须请一位身份背景足够硬的人来主持大局。

李昭最早想到的便是孟小七。

太后她老人家整日在他耳边唠叨,要他给小七找个差事。

这不是正好么?

不需要小七做什么,只要他圆滚滚地往雇工联合会的办公室一坐,就能震慑住那些想要跑来挑事儿的宵小。

但太后一听自家小七要去帮助一群奴仆打官司,立刻板下脸来表示强烈反对!

正好,黄怀德被他母亲平阳公主拎到李昭跟前,希望李昭给自家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一一一份差事。

这不是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来了么?

黄怀德顺利拿到了这个差事,为此,平阳长公主得了几次与皇兄共进午膳的机会。

不久之后,平阳公主还被升了爵位!升成了长公主!

虽说公主爵禄在实际发放过程中,有极大可能性被内务府的老头子拖欠,或是克扣,但是她这位长公主在京中的地位立刻跟着水涨船高的有木有!

这下子她可成了姐妹里头唯一的一位长公主!

孟太后眼瞧着平阳跟皇帝两人兄友妹恭,相亲相爱,臭着一张老脸便也让小七去那什么雇工联合会做事了。

没法子,孟家现在太不受皇帝待见了,不得不跟皇帝低头。

她跟皇帝提了多少次,要把保定侯府升成公爵府,要给世子找个好差事,皇帝总是当面满口答应,走了之后就再无音讯,明摆着不愿意遂她这个母后的愿望!

现在她眼睁睁瞧着平阳升了爵位,老太后忽然就又燃起了希望。

对皇帝跟李昭来说,这差事交给黄怀德跟小七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简直就是绝佳的废物利用典型!

皇帝若是看谁不顺眼了,也能借着这个“雇工联合会”的手,给那些个大臣找找茬,简直秒极了,嘿嘿嘿!

第67章 她出名了第502章 卫生准则第390章 庙会第456章 官邸第165章 第一次月考第138章 天仙下凡第412章 颁奖典礼(一)第340章 小表妹第29章 胖成猪头的废太子第128章 跟皇帝一起吃午饭第97章 肃王府的势力第185章 徐家九姑娘第316章 爆发的宋二姐第292章 运筹学第528章 《朝闻快报》(一)第483章 熊孩子的八百个心眼子第343章 贪官的下场第54章 李晵其人第511章 电报专员培训第437章 舞弊第255章 李昭死讯第53章 心悦第159章 整顿内务第352章 大周第一场算学考试第352章 大周第一场算学考试第1章 小哑巴突然说了话第443章 周岁宴第533章 精英小学开学典礼第78章 新太子选谁第20章 明轮船和球鼻首第266章 贷款业务和教育事业第169章 跟着媳妇儿跑第191章 吓唬第455章 买不起房的帅司长第389章 狐仙庙第25章 太子被废第15章 鸡娃高手第326章 王成林见架第163章 西域易物司【二更】第362章 土地与统计学(一)第296章 月月的损招第46章 渣男怨女旷世大作第486章 兄弟姐妹第359章 购地税(二)第438章 农学试题第312章 刘瑾公公的下场第297章 年号天启第483章 熊孩子的八百个心眼子第117章 出嫁的姐姐们第328章 狼狈第125章 大婚四(二更)第383章 被刺激了第61章 压寨夫人第218章 姑嫂好朋友第198章 接风宴第428章 蒲家媳妇的计划第58章 姐妹第131章 回门第115章 挖到矿的媳妇儿第63章 姐夫人选第509章 识字班小队第140章 水处理系统第387章 科学学院的藏书楼第496章 连环画工作室第101章 煤炭第451章 出气第455章 买不起房的帅司长第392章 见不得光第390章 庙会第248章 李炟,你不要脸!第214章 大猪蹄子第450章 慈善风尚第145章 来自公爹的礼物第286章 京城近况第4章 再遇佚事第141章 干了这碗老陈醋第472章 手搓电风扇第398章 四妹妹的亲事(二)第446章 第一次阅兵仪式第327章 棒状唇膏第496章 连环画工作室第103章 真正的男主第304章 先有萝卜再有坑第238章 郭芸儿献茶第127章 新媳妇敬茶(四更)第117章 出嫁的姐姐们第20章 明轮船和球鼻首第73章 一正两侧第152章 余嬷嬷第301章 孟晚枫出山(一)第343章 贪官的下场第110章 探病第340章 小表妹第239章 社会人的日常第143章 跟内务府的第一次合作第216章 绿茶配渣男第9章 运气逆天第278章 围城(二)第460章 明天再做男子汉第269章 鬼工船与黑社会大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