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干票大的再走

“弃官而逃,他咋想的?”就算是李逵分析的有根有据,可是高孝立还是觉得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大声的惊叫起来。

怪不得高孝立惊叫,大宋的官僚体系极其稳定,稳定的原因只有一个,朝廷不单把官员笼络住了,还把官员的子孙都笼络住了。条件就是子孙免税。这也是为什么大宋的大户,大部分都是官宦人家,很少家中没出过官吏,却能成为大户的人家。

丢弃官职,甚至官员的福利逃跑。这在大宋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蠢事。高孝立听到李逵判断贾道全等人要跑,第一个想法就是不可能。

“那么你告诉我,贾道全把所有的田产都变卖之后,他在颍州,除了不能变卖的官职之外,还有什么可留恋的?”面对李逵的质问,高孝立支支吾吾,确实难以说出有利的证词。似乎贾道全只有一个女儿……想到这里,高孝立似乎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他只有一个女儿。但是这官身他能说不要就不要了,万一过两年生儿子了呢?”

“辛苦大半辈子,就只有一个女儿。如果他的妻妾之中给他添丁了,才是最大的悲剧。”李逵觉得妻妾成群的壮汉,就只有一个女儿,本来就很奇怪。于是用他的聪明才智想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面对李逵的大眼珠子的威慑之下,高孝立有点胆寒起来。

心中一个劲的喊道:“不会的,不可能。”

好不容易守住心神,才略带怀疑道:“我还是不相信贾道全他们会放弃官职,毕竟给钱就能消除灾祸,何必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李逵埋怨道:“因为你的胃口太大了,他们怕喂不饱你!”

高孝立人都傻了,他们好像根本就不在谈论子氏的问题好不好?

人过中年,却没有继承人,官职也就失去了延续的可能。

李逵体会不到这种心态,甚至连李云都觉得这厮肯定要跑。反倒是邱掌柜等人露出凝重的表情,在大宋,做官和不做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阶级,一旦官员弃官,那么对他来说,朝廷给予的一切好处都将被收回去。比如说自己这辈子的免税,免徭役,后代也不能继承这些福利等等。

不同于其他朝代,只有官员活的的时候能够享受,大宋的这种对官员的福利制度,是延续到官员子孙。可以说,一旦做官了,获得了朝廷的恩典,就脱离了百姓,成为官宦阶级。和贵族没有两样,唯独官职不能继承。但是大宋朝廷也会针对官员的品级,给予子孙一定数量的恩荫。

比如说,苏轼,他的两个儿子获得了恩荫。

这是子子孙孙,只要中间没有断代,就能一直享受的福利,会将整个家族推高到普通人只能仰望的高度。

大宋的官员即便是被贬谪,也很少会放弃做官的身份,回去做个平头老百姓。这是无法想象的,除非有种人,官宦世家,建宁章家,寿州吕氏,都是一等一的豪门。家中进士就不说了,三鼎甲都出好几个的,比如说章家,状元就有两个,进士每一科都有族人斩获。中了进士,不做官的反倒是寻常。

生活在大宋的人,几乎每一个都是官迷。

甚至大宋百姓对当官有着一种近乎癫狂的执念。

做官!

做官!

不做官的人生是不美满的。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执念是因为,大宋的官员福利,一部分是可以当成遗产一样被下一代继承。比如说,田产免税,免徭役。任何朝代的官僚福利,和大宋相比,都是渣渣。甚至大宋有些人会因为想要免除徭役和田税,想出乱认祖宗的事,时常发生。

主要原因就是,大宋的纳税制度简直让人没法活。

表面上来看,大宋的田税是十五税一,但是大宋把征税简直玩成花了。

折粮,折钱,折盐……

关键就在一个折字,市价60文的粮食,官府征收折算成钱,就变成了30文计算,而丝绸、麻布之类的税收,会折算成盐茶之类的发放。朝廷一进一出,就先要赚一倍的利,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税收,可百姓对此却只能苦苦支撑。还有丁税,更是无法避免的大税。说大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不为过。

而官员,继承官员免税的官宦子弟,却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

他们拥有除了商税之外大部分的免税待遇。

大宋的冗官就是这么来的。要说大宋的官员,也就几万人,怎么可能成为拖垮大宋朝政的两大弊政?

贾家庄。

贾道全,孙卓,刘安,三人也算是曾经颍州有头有脸的人,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眼看就要收手的时候,出了这么个纰漏,导致三人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

放弃官身,对于他们这个阶级来说,将是无比痛苦的一段经历。

孙卓大口吞咽着酒,口中却苦涩无比。愤恨道:“我不甘心,爷们说什么也不甘心就这么灰溜溜走了,高孝立!狗贼,不得好死!”

表面上看,他们的绝境是因为高孝立的勒索引起的,但要不是他们自己作奸犯科,也不会沦落到这步田地。

贾道全没有看孙卓,而是看向了刘安,问:“贤弟,你想好了吗?”

“大哥,我做不了寨主,也没有想过……”刘安想了想,目光坚定道:“我还是想带着家眷去泉州,日后……日后可能去做海商吧!”

“海商?”孙卓扭头怔怔的看着刘安,要是以前,他会很没底线的嘲讽一番,然后告诉刘安:“你做不了!”

可是相比海商,山贼更不是他愿意选择的道路。

因为没办法了,才背井离乡。但毕竟他们是官宦子弟出身,这辈子恐怕都没有想过和朝廷站在对立面。做海商,虽说是搏命。但大海之上的生意,利润要比在陆地上丰厚的多。作为三人之中,本钱最少的孙卓,心动了。

他手中的钱,招兵买马就别想了。

但是做海商,勉强还能凑出一条船的本钱。

想到这里,孙卓也认同道:“大哥,我也想好了,做海商!”

贾道全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厌恶,但他没有发作。反而堆起满脸的笑容,对孙卓和刘安道:“也好,泉州是个好去处。海商利厚,风险也大,你们要小心一些。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件大事要做。”

“什么大事?”刘安不解道,他们除了逃命,还有什么事算得上大事?

贾道全蛊惑道:“我们被逼无奈离开颍州,难道你们心里就没有丝毫愤恨之意?这一切都是拜一人所赐,都已经准备走了,难道我们还要忍气吞声不成?”

贾道全咬牙道:“我们不好过,也不让高孝立不好过,要不然这口气我绝对忍不下。”

“大哥,我们听你的!”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不同于孙卓和刘安,贾道全为了将自己彻底变成颍州一霸,甚至不惜耗费多年组建了一支庄丁,其实就是私人武装。足足有八百人,这些人拖累着只能让他选择山贼的勾当,而无法去做海商,最大的原因就是,这帮人到海上,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但是在陆地上,战力肯定不俗。

他选择了山贼,就不能在用以前的办法可以掩盖这支私军的锋芒。

这一次,他要亮剑颍州,而祭旗的那个人他也想好了,高孝立。

想到这里,贾道全站起来,将手中的酒碗重重的仍在了地上,暴喝道:“攻破高家庄,活捉高孝立,用他的血为我等开拔祭旗!”

第452章 出城第398章 您老不想活了吧?第321章 惜败第036章 勤快的大郎第331章 小子,认命吧!第786章 山贼的春天第046章 恶意满满的大宋文臣们第599章 黑脸汉子不都是及时雨第431章 魔王出渊第650章 姑爷被扣了第397章 急着当姐夫的皇帝第552章 恭请无敌神武大将军第400章 不学有术的糟老头第395章 小林子的初恋之死!第171章 没杠杆,不欢乐第546章 黑水军归顺第508章 出塞第488章 平夏五策第146章 跋扈第049章 正主没来第244章 官官相护第621章 分领地第803章 此子有亡国之相第349章 被盯上的麻烦第299章 立功心切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第478章 子由,哥哥快罩不住你了!第364章 简单粗暴第408章 给朝堂喂了一波药第017章 人上人第272章 为何你如此优秀?第104章 家族发迹第409章 下聘第169章 低调中开业第144章 史文恭第731章 道兵第112章 露怯第566章 弟子服其劳第138章 不甘心第233章 定情信物第339章 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蛮横第492章 土匪式反驳第500章 皇城之内皆朋友第353章 榜下滞销货第368章 高俅立志当太尉第272章 为何你如此优秀?第285章 扫地出门第816章 三日不封刀第720章 铁憨憨第679章 官字两张口第471章 白脸的宋奸第415章 肥羊第181章 神捕李逵第329章 情敌出现了第277章 目标京城第438章 阴险第105章 岀盐了第527章 伏击第369章 师师是个品牌第528章 又一个假的文官第156章 惨遭打脸第758章 初生牛犊第178章 第一个破产的倒霉蛋第430章 误入战场第514章 佛靠金装第272章 为何你如此优秀?第577章 一山不比一山高第463章 铁鹞子第684章 元长,你办事我放心第339章 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蛮横第570章 科学已死第456章 援军被围第447章 捞一把就走第696章 大宋要出圣人啦!第623章 西征人选第350章 开启无敌模式第575章 业界良心第289章 将功折罪第238章 龙子龙孙第656章 缺个得力的帮手第136章 死局第055章 羊入虎口第210章 大买卖,又黄了!第228章 诗言志第798章 米亲王第447章 捞一把就走第601章 可怕的天赋第632章 东京快运第036章 勤快的大郎第555章 辽国出手了第033章 英雄不超过三秒的大郎第645章 人生三大喜之洞房花烛夜第061章 诚实可靠老公公第087章 人身攻击第640章 叛徒第436章 快到爸爸的炮口来!第818章 雄兵十万第349章 被盯上的麻烦第101章 爆款书生第496章 重金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