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进献秘方

“刘伯,有京城来信吗?”

“李公子,还没有。”刘管家恭敬道,他已经把李逵当成了刘家的半个主人,自然主仆之礼不能废。刘管家迟疑了一阵,犹豫道:“要不李公子在家里多住些日子,老朽派人用快马去京城询问家主?”

李逵摆手道:“不用麻烦了,好在次去京城也就是半个月的光景。等到了京城,再做打算吧?”

“唉,老朽也帮不上公子的忙,也只能如此了。”刘管家颇为失望道。

自从来到临沂之后,李逵一边等待解试,同时又给京城刘府去了一封信。解试对李逵来说,并不复杂,而且顺利获得了解元的身份。但是让他一直挂念的是京城的来信迟迟没有到来。

按照他和刘葆晟的约定,皇帝亲政之后,找机会将雪花盐的秘方献上去。

一来可以彻底稳固刘家在朝堂的地位,同时也为刘葆晟踏上最后一步做准备。

他的目标就是国丈。

但是官家早就有皇后,刘清菁想要成为皇后,短期內不可能。那么只能是封妃子,这并不难。赵煦也早有打算。但赐封妃子,也需要等待时机。尤其是如何安排刘葆晟才是赵煦的难题。刘葆晟有功,他自然清楚。两年来,刘葆晟送入宫中的钱财是一笔天文数字,但他说不出口,也没办法说。没有功劳,刘葆晟总不至于因为女儿是妃子就晋升太尉吧?

真不把皇后当回事了?

按照李逵的谋划,这时候刘葆晟应该行动了,连带着自己也该在皇帝面前露脸了。

可是京城迟迟没有动静,让李逵颇为不解。难道是刘葆晟独吞了自己的好处?

但是他们李家如今还在制作雪花盐,各地的订单都没有断。尤其是京城的销量,越来越高。显然,刘葆晟根本就没有献出雪花盐?

心中存着这个疑惑,李逵带着李云和解氏兄弟踏上了去大名府的路。

沂州去京城,其实并不方便。一条路就是往南走,饶过下邳之后走沛县,去应天府,然后一路向西到京城;还有一条路就是往北走,抵达齐州之后,坐船从济水进入梁山泊,也成为大野陂的巨大湖泊,然后穿过梁山泊之后,进入五丈河。

五丈河也是汴梁的五大水系之一,直接能够抵达汴梁外城,上岸不到二十里,就能入汴梁城。这也是最方便的一条路。

还有一条路就夸张了,从沂水一路南下,直接抵达淮河边上的楚州,然后进入运河之后,抵达汴河,可以直接从汴河从汴梁水门直接进入城内。但也是绕路最远的,路上光坐船就要半个多月。李逵选了一条行程中等的路。

他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百丈村在济州等地招揽人手。五叔叔李林给他来信,告诉他似乎找到公孙胜的消息了,李逵试着去瞅一瞅,能否将这家伙抓住。

这才打算去一趟齐州。

一路上紧赶慢赶,且不说。

汴梁,皇宫,

且说在京城两年,靠着女儿贵为三品将军的刘葆晟,又一次参加了不属于他的朝会。

垂拱殿上,刘葆晟躲在武将区域的角落里,周围的将门、皇亲国戚都在说着京城的好去处,又有哪个艺伎才色双绝,大有夺取上元花魁的机会。或者说着各种的走马斗狗之类的取乐之物。而他,却被整个将门和皇亲国戚的团体给孤立了。

之前是因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没有人敢和刘葆晟走近。

如今,太皇太后薨了,都已经下葬了。可还是没有人和他亲近。这让刘葆晟一直非常郁闷,大清早鸡还没叫就爬起来,眼巴巴的等着朝会,谁能想到自己竟然在朝会上独自说过的一句话竟然是——谢主隆恩。

除了这句之后,只有‘臣等告退’。

刘葆晟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在淮阳军厮混。就冲他如今的官阶,淮阳军一把手恐怕非他莫属了。虽然地方次一点,也落魄些,但好过自己能说话,说的话管用。总比在京城做个木头人来的好吧?

相对武官们的‘闲情逸致’,文官占据的大殿左侧,简直热闹的如同坊市,还是那种有人吵架,一大群人拉偏架的样子。

从变法的定《青苗法》开始吵,都已经吵了大半年了。

期间还包括定太皇太后的谥号的拟订。

每次都是争的唾沫横飞,恨不得撸起袖子就要掐架。

刘葆晟倒是想看戏,他在朝堂上太没有存在感了。甚至连皇帝都觉得他的这位老丈人有点怂。见到章惇连头都不敢抬起,见到其他文官也是如此。

以前是争论法度的问题,刘葆晟也听不懂,反正听着都像是那么一回事。但今天有点特别,是谈钱。

两年前,西夏在大宋边陲蠢蠢欲动。

龙图阁待制章楶也就是这个时候被派遣去了大宋边疆的环兴路担任经略使,同知庆州。同时,将葭芦、米脂、浮图、安疆四座城割让给西夏。原因也很简单,当时太皇太后的身体不好,无法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国战。

当然,她即便身体好的时候,也不敢打。

作为女人,甭管她身份多高,权倾朝野,面对战争,还是无法做出一个大国决策者该有的底气和强硬。

高氏只想把大宋王朝好好的,原原本本的交给自己的孙子,完成自己的使命,仅此而已。从这一点来说,她又做的很成功。府库充盈了,国家还算安定,等到孙子赵煦亲政之后,他又有了可施展才华的底气。

可惜,西夏人很贪婪。

还遇到了百年少见的梁太后,两个女人对阵的结果是,西夏梁太后很强硬,大宋太皇太后很怂,加上西夏的军队比大宋边军要强一些,按理说结果很好猜,必然是西夏大获全胜。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梁太后被大宋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文官章楶按在地上猛锤了一顿,差点成为西夏建国以来第一个被宋军抓住的太后。

此战之后,西夏想着报复以雪国耻,大宋心中的底气足了。

但朝堂上的争论,影响着边疆的作战。是打出去,还是坚守,成了朝堂争论的焦点。

打出去,自然风险很大,而且需要大量的军费,这让保守派难以接受。好不容易积攒了这么多钱,却让一群白眼狼来潇洒,这恐怕是保守派最憋屈的事了。

苏辙作为顾命大臣,面对国战之前的争论,只能撩起袖子下场:“陛下,臣以为,西夏之困不过癣疥之疾,如今河湟之地吐蕃人与我为敌。当初的边境榷场已然荒废,原先每年我朝可以从河湟之地获得战马一万五千匹,钱粮无数,足以支撑兴庆路作战。”

“但如今,青塘吐蕃仇恨我朝,战马贸易更是断绝。于西夏交战,战马损失一匹,国朝就少一匹能用的战马。且青塘吐蕃也不排除趁着我大军在兴庆路作战,背后偷袭我朝秦凤路,将有腹背受敌之困。臣以为,守虽不能大胜,但所需士卒不用太多,可以给秦凤路准备更多的士卒,以备不测。”

“荒唐,青塘吐蕃本已臣服,要不是司马光撤回大军,让其自立。我朝哪有什么战马之困?”章惇见苏辙出面,他也忍不住开口了。但他知道,关键不是别的,是钱:“户部无钱,可以从其他地区调拨府库。我泱泱大国,何惧反复小国之威胁?”

“陛下,臣以为我天朝覆灭西夏,西北军费将减少七成有余,我大宋支出每年将少两千万贯。此乃长远,非鼠目者不能明也!”刑部侍郎刑恕跳出来,一脸正气的模样不容质疑,但是在场的文武百官都知道,这货就是个伪君子。

果然,刑恕一开口就别有所指:“臣听闻近两年出现了一种叫雪花盐的盐,价比白银,却以上等盐45文一斤售价为计税,何其荒谬也!臣倡议,将此盐税增百倍,以儆效尤。且我大宋盐铁茶皆为官造,臣以为,此盐畅销,却不受户部节制,此为非法,还请陛下下旨,将其非法所得收缴,判处主犯……”

刘葆晟一开始还没在意,突然听到似乎自己被人惦记上了,顿时气地怒目看向邢恕,爷们是刨了你家祖坟还是咋地?竟然如此害人?

不仅刘葆晟,武将群中不少人都恨得咬牙切齿。这雪花盐可是他们的最大的生意了。像是占份额大的曹家,一年少说也有三五十万贯的收益。

差一些的一二十万贯。

最差的也有几万贯的收入。

将门不同于文官,文官拿着俸禄什么都可以不管。但是武将不能,他们需要豢养武师,训练亲卫,甚至赡养曾经为他们出生入死的部下,开销本来就很大。要是连这笔钱都要收走,岂不是让他们吃西北风去?

说话间,高公绘怒了,指着邢恕的鼻子大骂道:“雪花盐按照大宋的商税缴纳足额的税收,大宋还没有因为一家商号挣钱多,而将其治罪的道理。朝廷不是强盗,做不出这等腌臜事来!”

邢恕也挺胸正色道:“自从元丰改制之后,户部统筹三司使,但专税收入越来越低,蠹虫何其多也!”

邢恕这个人吧?

早年间就劣迹斑斑,刚中进士就因为搬弄是非惹怒大王安石,然后被一脚踢到了地方上。更倒霉的是,他被委任的那个县竟然还没等他赶赴就被撤销了。按理来说,这位应该凉了。可七八年后,这货竟然被人想起来,又一次当官。

期间着实做出了几件大事,比如说神宗皇帝病重的时候,参与立储的阴谋,可惜高公绘和高公纪被太后高氏训斥一通,不得不放弃。

新皇登基之后还帮着高氏兄弟写了一封奏章,请封皇帝的生母朱氏为太妃。按理来说,皇帝的生母应该是要被封太后的,封太妃是打皇帝的脸。太皇太后也不想皇帝的生母有太多的话语权,虽然朱氏最后还是被封了太妃,让母子身份不匹,但这家伙作为背后的谋主还是被贬谪了。

可以说,邢恕的官场很不顺,但这家伙也是越挫越勇的人。

这次被章惇和蔡卞想起来任用为刑部侍郎,是有把邢恕当成马前卒将旧党撕咬住不放的意思。

可邢恕是什么人啊!

他哪里甘心做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事?

他给自己加戏了。

先把皇帝拉下水再说。

赵煦虽然聪明,也善于伪装。但问题是他才十六七岁的少年,在一群老狐狸面前,很多事都隐瞒不住。就比如现在,他愣是没表态,不但引得章惇等人颇为被动,连带着保守派也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于是,他跳出来逼着皇帝表态。

但用的办法,却让赵煦恨不得将这货给撕了。

雪花盐他能不知道吗?

这虽是刘葆晟的产业不假,同时还有他未来连襟李逵的份子。更重要的是,刘葆晟挣的钱大部分给了刘清菁。而刘清菁的钱,又是她和赵煦一起花。太皇太后在的时候,高氏崇尚节俭,也从来不给赵煦有花钱的概念。穷惯了的皇帝突然发现钱的好处,自然对刘清菁更加依赖。

眼下,突然邢恕对自己老丈人发难,可真正的目标是自己。这让他恨得牙痒痒,就差没把邢恕轰出皇宫。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让赵煦一张苍白的小脸上被气出了潮红。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他不用担心臣子真的冲上来和他不死不休,可刘葆晟却吓得半死。他摸着袖子里的奏章,都放了一个多月了,就是没敢递上去。

第010章 试身手第067章 膨胀的老娘第675章 苏门的以德服人第550章 梁家的废物第128章 在商言商第286章 虎骨酒第413章 密谋第641章 皇帝飘了第753章 心痛到想死!第038章 送钱第492章 土匪式反驳第187章 还是太年轻第065章 早就有人惦记上了第195章 猛虎出栏——扑了第311章 京城规矩大第546章 黑水军归顺第617章 这是信不过老夫啊!第059章 奔向平原的山民第086章 大保镖第075章 不务正业第585章 彞叔,认命吧!第634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469章 进阶名将之列第440章 窃喜第617章 这是信不过老夫啊!第277章 目标京城第187章 还是太年轻关于更新第026章 考验第353章 榜下滞销货第523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第177章 喊爹都没用第591章 冤枉呐!第720章 铁憨憨第273章 范老挖坑第633章 做宰相公子太难了!第765章 谨慎第467章 将门的信念第385章 李氏凶猛第052章 座下第一猛将第684章 元长,你办事我放心第259章 小养由基第448章 大救星!第229章 灵魂歌手第368章 高俅立志当太尉第573章 爆黑料第381章 要发达的太史局第643章 老夫有经验第416章 死囚第590章 公公,莫冲动!第563章 绝户计第40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第672章 狂的资本第317章 托大了第076章 这弟子还能要吗?第727章 花荣回来了第709章 韭菜们又要迫不及待了(求月票)第654章 技法之争第802章 饲养员焦挺第768章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第051章 破家的县令第621章 分领地第581章 还是信不过咱家啊第169章 低调中开业第658章 局座第018章 黑店第115章 暴露了学渣属性第673章 不讲武德第041章 大气第036章 勤快的大郎第315章 旧党门下第一走狗第721章 凶名赫赫第026章 考验第001章 李二第713章 从此节操是路人第264章 范老的提点第378章 实力坑人第595章 绞杀第034章 围观打老虎第318章 一不小心砸了场子第507章 小名不是瞎叫的第409章 下聘第333章 东京小霸王第592章 这是看不起谁呀!第762章 产假引发的惨案第366章 小李探花第099章 绝户老书生第638章 给富婆跪了第796章 不办人事第467章 将门的信念第532章 大宋三大假象之二苏轼要发达第673章 不讲武德第722章 要被玩坏的禁卫军第137章 莫须有第215章 布衣宰相第178章 第一个破产的倒霉蛋第744章 鱼儿上钩了第713章 从此节操是路人第339章 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蛮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