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古之金陵人

“人没病!”

安钟阳差点脱口而出,健壮如牛的身体,要说有病,这是侮辱他的职业。他虽说是太医署内不受待见的边缘人,但也有太医的名头在,有病没病还能看不出来吗?

可……一万贯啊!

一万贯!

这钱要是在自己眼前溜了,自己下半生非哭死,不用下半生,出门就该哭晕在大街上。

可是昨天自己还答应了王进,不能见财起意,故意隐瞒。才一晚上就变卦,自己的人品也太经不起考验了。

朱家桥瓦子、仙洞桥的娇娘岂不是要和自己无缘?

安钟阳脸上强作镇静,甚至为了掩盖内心的焦虑,故意紧锁眉头,做出一副很难办的样子。这让王进和周侗紧张起来了。李逵不紧张,李全的状况最差也就是个智力低下的傻子,也不算太傻,没耽搁他娶媳妇生儿子,相比三餐不继的底层百姓,已经幸福到天上了。

毕竟,他如今也混上了顿顿吃肉的好日子。

周侗紧张地问道:“安老弟,可有疑难?”

安钟阳摇了摇头,随即又长叹了一口气,继续诊脉。他能说什么?武人别看被文人鄙夷,但能在御拳馆里当教头的武人,能是易于之辈?

不说别的,就说普通的草药药理,他们都能看出些门道来。

可是医者看病,不出药方,谁相信他真能将病人治好?更何况周侗身后还站着个李逵,这人面黑,恐怕不太好相处。尤其是李逵一言不吭就能拿出一万贯来作为诊金,要是出了岔子,他安氏父子要有血光之灾。

别以为,大宋的京城防范严密,驻军衙门星罗棋布,将东京城塞的满满当当。可要说治安,开封府的治安可能是大宋最差的一个府。

没办法,十几万没仗可打,平日里连操练都能敷衍的汉子,加上街头到处无所事事的无赖子帮闲,这城内治安好才怪了。

也就是内城,皇城,还有内城边上的几片区域,治安才好一些。

咕咚。

安钟阳用力的吞咽下一口口水,琢磨着该从什么方面介入,既要把病人的病症说的很难办,同时也不能引起李逵的戒心。这可难死了安钟阳。

王进看安钟阳的样子,真担心这厮会做出没品的事,自己可是中人,安钟阳父子要是没治好人,骗了钱拍拍屁股回老家,自己御拳馆的差事做的好好的,总不能走吧?

有道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到头来,自己却要承受李逵的怒火。

不对,应该再加上一个周侗。周侗认下了李逵做师弟,那么对他来说,真要是安钟阳骗了李逵,王进很可能要承受李逵和周侗两人的怒火。不用故意使绊子,就是天天找他比武,他都会被虐死在御拳馆内啊!

比武误杀,在地方上都不会太大的重责,最多也就是发配三千里。

而在御拳馆,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岂不是要让爷们给这对没品的父子背锅至死?想到这里,王进吓出了一身冷汗,拉着安钟阳道:“安老弟,这病要是能治,你说句话。要是不能治,你也说句话。莫要故弄玄虚。”

安钟阳正想对策呢?

没来由的被王进给打断,气地冷哼道:“聒噪!刚有点眉目,被尔打断了。王兄,你这是来请我治病的?还是来给我添堵的?”

随后,他又摇头晃脑的自言自语起来:“不对,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这话已经不是医者诊断时候说的话,有点像是仙洞桥附近摆摊算命的江湖骗子诓钱的手段。要不是这时候动手,可能让周侗不快,王进恨不得一巴掌掀翻这害人的安钟阳。

心里一阵叫苦不已,想着万一……真要是有了万一……爷们恐怕也要跑路!

不去别处,就去你江宁老家守着你,你要是不来就罢了,要是来了,爷们非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王进也是发狠了。

可是安钟阳却摇头晃脑的继续表演,其实他更想让自己的儿子来诊断一下。在外,儿子安道全太年轻,医者又是个混资历的行当,嘴上没毛,说话都不带响的没底气。再说了,儿子上阵,岂不是说老子没本事?只有安钟阳自己清楚,儿子的医术已经在自己之上了。

自己要是没看出症结的病症,儿子上手要是再看不出来,他们父子就该乘兴而扫兴而归了。但要是自己看不出来的病症,儿子要是能看出端倪来,这钱就算是站着挣着了。

一万贯,就算是死,也不甘心呐?

可继续拖延下去,要露相,安钟阳心里也着急。

诊断之法:望闻问切。

望,肯定没问题,李全看着目光清澈,但身体哪里像是有病的样子?目光红润,体态健壮,甚至行动也自如。

闻,是听气息。李全的气息悠长且有力,牛病了,这人也没病。

切,他都已经诊脉了,都快一柱香过去了,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

这要是能说到一些,还能有脸拿个出诊的钱。好事什么都没看出来,岂不是百忙这半天?

唯独问,简单了一点。几年前大病一场,就变傻了。

烧坏脑子了?

这病真要是这么说,就没得治。

安钟阳觉得要是用问病情来拖延一番,或许能够想到两全的对策。想来想去,只能装出无奈的样子,对李逵道:“令兄的情况你没有实说。”

这并非是李逵故意刁难安道全,虽说没有说清楚,但问病灶的缘由,李逵自己也说不好。但安钟阳既然问起来,李逵也含糊,直接将当初他和李全吃过的方子写下来,递给了安钟阳:“只有这张方子,最为可以,家兄之前练武就是吃的这张方子上的血药。”

安钟阳要装高人,而他儿子安道全配合老爹装高人。

急忙双手接过之后,递给了老爹。

安钟阳看了方子,一头雾水道:“除了狼血、兽血,其他没问题。这方子看似凶猛,但应该是一点点增加剂量的方子。吾没有练过武,不知道这和病有什么关联?”

“有一道关卡!”

李逵沉声道。别人说不清楚,他最清楚这方子的霸道之处,他和李全是亲身经历,自然印象最为深刻:“此方吃下去,全身如同塞在火炉里难以忍受,只能疯狂练武,脱力之后,才能有所好转。但长期积累在身体内的毒,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爆发。因为武人气息悠长,內腑气息运转生生不息。平日里无碍,可一旦在关键时刻出现阻碍,这股气息十息之间就会变得暴虐起来,在五脏六腑之内横冲直撞。症状的话,应该是发烧,痉挛,不省人事。”

“发烧,不是外邪引起的内感?”安钟阳疑惑道。

武功这些安钟阳真的不了解,周侗和王进却连连点头道:“不错,此方子,我等练武之人绝对不敢吃。”

安钟阳琢磨了一阵,觉得有点可惜,自言自语道:“要是能改良,或许是个良方。”

李逵拿出来的方子,虽然药材靡费,但可是能够造就高手的方子。真要是变得无毒无坏处的方子,大宋的武人岂不要高兴地疯了?

王进忍住心头的怒火,心说:“安钟阳这厮又掉钱眼里了,找你来是看病的,不是研究药方的,本末倒置,肯定是束手无策。”

可是李逵没有发话,他也不能替李逵做主。

安钟阳开始对李全的內腑诊断,这种诊断方法,很多医者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听声,敲击,摸骨,按压……反正手法都不尽相同。

李逵业没有问,只是看着安道全有点奇怪,这家伙几次想要开口,因为碍于自家老爹没有发话,这才忍了下来。

李逵故意和安道全攀谈起来:“兄台贵姓?”

“姓安,贱名道全。”

李逵心中琢磨不定,不会是那个‘安道全’吧?

随即又问:“不知兄台仙乡何处?”

“古之金陵,今之江宁府。”

安道全说起老家,眼神顿时有些暗淡不已,他们父子这算是走了麦城,好端端的要从京城逃回去。也不知回到老家之后,会是怎么个境遇。

金陵可能是江宁府人内心深处最为有感触的一个地名了。

金陵之名来源于战国,其名字就是当年钟山之名,当时钟山叫金陵山。楚灭越之后,在此地建造城邑,名金陵。后来金陵有了很多的名字,秣陵、丹阳、建业、建康、升州……不少还是国都,但是作为大宋江宁府人,还是更加喜欢用金陵人自居。

金陵,安道全?

不会真的是他吧?李逵心中暗道。可是安道全不是金陵的医者,并不是什么御医世家出身啊!甭管是什么朝代,有了御医的名头,开药铺,开医官,生意肯定会兴隆不已。反倒是放弃御医身份,重新打拼,岂不是舍本逐末?

再说了,从王进的口中,李逵还得知,安家父子颇为好财。

这就更让他疑惑了,难道自己认错了?

李逵觉得接下来应该继续试探一番,或许能够看出些端倪来:“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金陵之美,在景,在人,亦在怀古。”

李逵念的这首诗,正是作古快十年的前宰相王珪的《金陵怀古》。要是羁旅在外的金陵人,不少都能吟诵。

当然,贩夫走卒和军户不在其中。

并非是鄙视劳苦大众,而是穷人有穷人的生活,他们忙着找饭吃,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去吟诵诗词歌赋?

再说了,大宋底层百姓和军汉,识字的也不多。

但是医者这个职业非常特殊,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医儒合道,走到了一起。读书人喜欢研究医术,医者不仅要学习药性医理,读书认字也是最为基础的技能。久而久之,医者中出现了不少隐士身份的特殊人群。

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这是读书人在无法施展一生才学和抱负之后,最好的一条退路。

安道全认字,他家再怎么落魄,老爹也是当过太医的门庭,诗词歌赋才学虽然一般,但也能说两句。他还以为李逵对他的金陵人身份有所怀疑,或者有其他的原因。王珪的这首《金陵怀古》他自然读过,也能吟诵。

但是读书人有一种通病,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喜好,有的人喜欢豪放,有的人喜欢婉约。

王珪的诗词并不招安道全喜欢,他更加喜欢周邦彦一些,毕竟这人很有意思,作为继柳永之后,写闺情最为精妙的文坛新秀,确实有不少拥趸。当然,人品很难说,三七开吧。

主要是因为周邦彦并非科举中进士的文官,起初是个刚入京城的太学生,但身份有点尴尬,他发迹于对神宗皇帝的一次拍马屁。当年他在太学读书的时候,恰逢变法刚开始,阻碍颇多。于是写了一首《汴京赋》,进献给了皇帝。

一句‘天命有德,主此四方’让皇帝龙颜大悦,命宦官寻找周邦彦的官身,最后落得个太学生的身份,神宗皇帝一瞅,这哪行?大笔一挥,提拔当了周邦彦为太学正。

而周邦彦就因为这首拍马屁的赋,从学生摇身一变,成了太学的老师。太学正虽然是小官,但进士之中非才学惊艳之辈,不能得也!

苏轼,苏辙等人都是中了进士之后,也在太学做过太学正的官职。

周邦彦由此也开始走上人生巅峰。

当然,周邦彦拍马屁有一套,仅仅凭借一篇模仿汉赋的文章,就让他少走了科举中进士的弯路,让旁人嫉妒的恨不得想敲他的闷棍。

只不过神宗死后,他的运气也到头了。靠着拍马屁皇帝的恩宠,在太皇太后高氏眼中,自然是势利小人,而且还是个不知死活的变法派,必然被一脚踢的远远的。说起来,周邦彦的变法派身份挺冤的,他跟着皇帝走,将皇帝奉承高兴了,难道也有错?

说白了,周邦彦根本就不是什么变法派,只是神宗喜欢他会说话,免为其难的将他算在了变法派之中。其实,周邦彦在变法派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朋友。

当然,他在死硬的保守派面前更不受待见了,反正就是受夹板气。想着等皇帝再大一些,继续写几首奉承的诗词进献,说不定又有转机。

不过在此之前,周邦彦已经被贬谪快十来年了,这位在大宋各地浪荡,少不了放纵自己的艺术追求,一不留神走了柳永的路数。

安道全很喜欢这两位的词曲,要是让江淮来的女子唱起来,就像是细白软香的柔荑轻轻挠他的心尖子似的,让人欲罢不能。等李逵说完,他就接了一句词:“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正是周邦彦最近几年写的一首金陵怀古的曲子,刚说了两句,觉得好像不对劲。

他家父子,因为行止不端已经饱受争议,如今好不容易遇了金主,还流露出本性,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他心中忐忑之际,李逵却笑道:“清真居士的词别有风趣,言景,喻情,汴梁的娘子们应该都喜欢吧?”

“可不是……如今汴梁的勾栏娘子们奉其为小柳永,恨不得丢了这破官在花楼久住下来……在下要是有这本事……”安道全用力吸了吸嘴角的涎水,他平生最羡慕柳永和周邦彦,前者就不用说了,汴梁的花界娘子,哪个不爱?而周邦彦并不比柳永差多少,几乎是能不花钱,就能在勾栏界混吃混睡的前辈高人。

安道全经常独坐的时候感慨,自己要有这本事,少活几年也心甘情愿。

可惜他只会治病,就算是苦学妇科杂症,也不被这些一掷千金都瞧不上一眼的花界传奇的眷顾。

感慨了半天,安道全傻眼了,刚才还说要好好表现,为什么李逵一带他,他就要往沟里蹦?

再看李逵,这厮虽然浓眉大眼,可是脸黑心更黑,动不动就给人使绊子。

腾地一下脸涨地绯红,不敢看人。安道全用开口说话化解尴尬,开口道:“病人的症状可能是淤塞之症,身体无恙,许是病灶在头,能让我看看吗?”

头上的病,对于医者来说,是最难诊断和治疗的。

再说,安道全的年纪也不大,按照王进的性子,呵斥两句赶走算了。可是没想到,李逵认定了安道全就是那个安神医,如果此人是真的话,李全很有希望治愈。李逵随即点头道:“有劳了!”

第257章 神魔九变第364章 简单粗暴第643章 老夫有经验第625章 谁说青塘不服王化?第516章 劫富济贫第320章 北地枪王第467章 将门的信念第124章 你也有今天?第760章 膝盖好酸!第022章 大放厥词第036章 勤快的大郎第349章 被盯上的麻烦第698章 理学的覆灭第352章 宝藏男孩第355章 炼体小成第193章 干票大的再走第692章 这不是一般的脑回路第011章 药方的秘密第057章 银样镴枪头第571章 李大善人第545章 问心第482章 挖自己人墙角第593章 旋风斩第129章 任性第105章 岀盐了第126章 好兄弟,有福同享第008章 激第498章 读书人的雅事第510章 夏奸第390章 议亲第622章 野心第372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705章 十三太保第299章 立功心切第032章 贯日第032章 贯日第124章 你也有今天?第201章 暴起第502章 比倒霉第336章 圣旨到第434章 不走了!第745章 都是好演员呐!第566章 弟子服其劳第013章 大老虎来了第548章 黑大帅第601章 可怕的天赋第242章 读书人骂街第335章 戏弄第111章 心刺第558章 压力第562章 讲道理的人最没道理第679章 官字两张口第663章 李逵式筹钱第404章 杀手锏第572章 请命第542章 有勇有谋李人杰第636章 归来还是少年第729章 梦里的事能当真吗?第651章 脑子被门板夹了第434章 不走了!第101章 爆款书生第388章 妖道,哪里走?第001章 李二第746章 兵临城下第498章 读书人的雅事第147章 打草惊蛇第398章 您老不想活了吧?第158章 涨价第132章 你的铮铮铁骨呢?第706章 出人头地武二爷第654章 技法之争第351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631章 青塘事了第062章 认个干爹吧!第026章 考验第360章 大宋要完!第138章 不甘心第392章 晃眼已成庞然大物第587章 带路党关于更新第539章 混入护国寺第688章 大宋失节文臣第一人第594章 决战来临第176章 意气风发第813章 义无反顾章三爷第188章 这么会是他?第256章 差点成神第337章 二哥,不要怂,就是干!第190章 人艰不拆第807章 迟来的挂印辞官第648章 输定的战争第390章 议亲第551章 世间大恐怖第084章 你来凑什么热闹?第442章 杀俘第768章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第718章 大宋禁卫军第310章 东京汴梁第122章 眼光清奇的苏仙第024章 大老爷抓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