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姜还是老的辣

李庆也够胆,愣是指着‘市易坊’说成是‘保康门’。

三叔公识字虽不多,但也跟着颜夫子将就的学了一些。至少‘保康门’这三个字,他认识两个。市易坊,这三个字,他认识一个。而李庆呢?

这货读书一年,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三叔公都快气炸了。

因为读书没读好,被三爷揍得吱哇乱叫。看到这一幕,侯三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这像极了学渣被父母毒打的场面。至少山里的土匪和强人,不会因为读书没读好,成了睁眼瞎,被大头目拿着棒子在街头追着打。

可即便如此,身为见多识广的京城人士,三叔公这碗老酒,还是让侯三刚嘬了一口,就呛的受不了。

这位爷什么来历?

为何如此大的气场?

不过很快,侯三不再纠结了。因为三叔公带着人进了李逵的宅子,想来是探花郎的家里人。侯三不仅为李逵默哀不已,摊上这样的亲戚,即便是新科进士老爷,也恐怕也不容易吧?

院子里,无所事事的小娥正躺在软榻上晒太阳,最近黑了不少,但看着还算白净。

三叔公进门,咳嗽了一声,小娥如同见到了阎王的小鬼,吓得哆嗦起来。赶紧从软榻上起来,乖巧的站在一旁。三叔公也不说话,悠哉悠哉的坐在了软塌上,这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

在族里,小娥因为有李逵老娘张氏的撑腰,天不怕地不怕。可面对三叔公,小娥就算是有张氏的撑腰也没用。因为后台马上会倒戈,张氏也听三叔公的话,不敢打折扣。在李逵家里最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的不是别人,正是三叔公。不仅如此,三叔公在百丈村李氏的影响力,堪称土皇帝,是说一不二的主。

小娥要是碍了三叔公的眼,老头立马能给她准备十头黑猪,让她一个娇滴滴的小丫鬟去放猪。在大宋,萌娃有三放,放牛、放猪和放羊。

放牛容易,因为老牛识途,吃饱喝足了就回家。放羊也容易,只要记住头羊,照应着头羊,甭管多大的羊群,都乖乖的听话。只有猪非常闹腾,吭吭唧唧的叫唤一路,吃一路,拉一路,最后打也不动,叫唤也没用,最是累人。一般,放猪的萌娃,不仅要让猪吃饱了,吃舒坦了,还要担心猪闯进庄稼地里祸害庄稼。

不仅如此,还要打猪草,给猪晚上准备吃的宵夜。

可以说,放猪是最累人,也是最折磨人的活。小孩子只要做了放猪的营生,基本上天天是眼泪汪汪的哭着回家。这帮肥爷,太难伺候了。

面对无法抗拒的权威,小娥还是有眼力见的,乖巧的站在三叔公的背后,给老头捶肩。这待遇,在李家,也就是李逵的老娘张氏能享受的待遇了。

“三爷爷,舒服吗?”

“嗯,多使些劲,你自从来了李家,还是很识大体的妮子。以后家里有人找你麻烦,找三爷爷给你做主。”

小娥开心的双眼都成了月牙儿。这功夫,李林带着人都已经快安顿好了。却还不见李逵回来,嘟哝起来:“咱爷们要不去京城逛一逛吧!”

三叔公眼皮子都没抬起来,就断然拒绝了李林的想法:“一帮没规矩的乡下人,还想着逛京城,你是心里生出了不好的心思,想要找花巷里的娘子吧?”

李林被戳破了心思,尤其是在族人和小辈面前,闹了个大红脸。可三叔公压根就不在乎李林的面子,这不听话的孩子啊!甭管多大了,都要时刻的敲打。李林就是这样,作为百丈村最不听话的第二代,还是那种动不动就生出歪念头的刺头,三叔公是绝对不会放松对他的管束。

再说了,在三叔公看来,家里有不要钱的不用,非要去外头找,那就是浪费,是败家。

一句户,三叔公就让李林堵死了所有的歪念头:“你那力气使唤错地方了,最近又添了个丫头片子,你小子就不是有儿子的命。”

三叔公能这么埋汰李林,因为三叔公有儿子,还不止一个。

早年间,山里人不容易,很多小孩子都养不活。好不容易养活大了,是成年了,去深山老林里打猎,也有个闪失的时候。所以,老头如今身边就剩了一个儿子,七叔李洪。但气人的是,李洪也有儿子。唯独他李林没有。

“三叔,您老就不能说句吉利话?”

李林捂着脑袋蹲在了地上,自从百丈村李氏发达之后,老李家的男人学坏了不少。李林这样的都纳了两房小妾。可纳妾并不一定就能开枝散叶,李林在后代方面,成了整个李氏的笑柄。而始作俑者就是三叔公。

面对三叔公的嘲讽,李林有心无力,因为老头虽然嘴很欠,但说的是事实。

再说了,老头占着理:“你小子,打从你爹走了之后。就不学好,打猎是把好手,但手里稍微有点钱,就开始不学好。你以为老头住在山里的时候就不知道你每次去蒙山镇卖山货的时候,顺带干了什么?”

“你这是把汗珠子洒在人家的地头,荒了自己家的地,懂不懂?按照庄稼人的说法,你是傻到缺德冒烟了。”

“三叔,您老就别说了,给俺留点面子,俺也是有头有脸的人了,小辈面前说多了,多不好意思?”

“我呸,你要什么脸面。做了不要脸的事,还想着要脸,你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你看你,自从手里有点钱了,就看不上蒙山镇的小寡妇了,嫌对方岁数大,你倒是找了年轻的,可年轻的有小寡妇好用吗?”

“看看人家,刚改嫁就给王木匠生了个儿子,把那小子给乐的,嘴都笑歪了。”

……

李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好不尴尬,最后只好耷拉着脑袋,对三叔公道:“三叔,我错了。”

“错哪儿了?”

老头喝着小娥刚给沏上的茶水,润了润嗓子,一副管教小辈的痛心疾首之后,反而是悠然的神清气爽。

“哪儿,哪儿,都错了!”

三叔公这才嫌弃的对李林摆摆手道:“安顿族人,然后安排人去把李全给我叫来。对了,还要找找李逵,也不知道这娃科举怎么样了?可看府邸的冷清劲,估计没当上官。”

小娥站在边上大气不敢出,可是当三叔公说到了自家少爷,顿时鼓起勇气道:“三叔公,我家少爷考上了进士,做官是迟早的事。说不定过两天,就有公文来任命我家少爷了。”

“考上了?”

三叔公猛然一惊,扶着软榻就要起来,可软榻躺下去容易,爬起来可费劲。三叔公如同被翻个的老鳖,四仰八叉的划拉了一阵,气地直骂李林:“你个死人,还不快扶我起来?”

李林压根就不想帮忙,他见三叔公就心烦。可架不住老头掌控了族里的所有权力,只要李逵没有想要当主事人的心思,三叔公绝对不会让出族长的权威。毕竟,老头很传统。他认定的接班人,只要没有成长起来,他就一直会护着。说起来,李林之前在族里挺受宠,原因就是三叔公就想把李林培养成为他的接班人。

可惜,李林这家伙扶不起啊!

让老头失望了一次又一次。

按理来说,老头有自己的儿子,也有自己的孙子,他要是有点私心的话。李洪就该成了百丈村李氏的真正掌权人,可三叔公就是认为李洪守成有余,能力不足,不配担当大任。

就百丈村当初那穷酸样,当初三叔公想要给村里人谋福,想要送李全去当兵,可全村人都凑不齐送礼走关系的落魄劲,只能最后作罢。哪有什么‘大任’可担当的?

可即便这样,三叔公也把李洪所有的心思都给镇压了。

自家的儿子,他还能管不了,如何让族人服气?

也就是靠着这份硬气和公允,三叔公在百丈村积威甚重,说一不二。

至于李林,三叔公曾经也想过,要是让这货当家。百丈村以后的主业,可能就不是打猎了,而是打劫。但只要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一步,绝不能让族人靠着刀口舔血过日子。有道是人失足容易,可想要再次爬起来,就难了。这也是三叔公当时想要把族人安排进入军队的原因,有道是兵匪一家人,真要是李林一时糊涂,也能给百丈村留一条后路。

之后的事就简单了,李逵崛起了。

崛起的那么突然,那么让人匪夷所思。

于是,山村版太子李林,失宠了。

李林说不出的难受,同时也费解不已。李逵自从跟了个秃驴学功夫之后。才两年,李林看到李逵就心里头发虚,打怵。有种要阴沟里翻船的紧张。可当时李逵多大年纪?

十二岁。

等到李逵十四岁的时候,一对一百二十斤重的鬼王斧,被他耍地虎虎生威。李林那时候见到李逵就绕道走了。根本就没心思比较。不服气,只能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结果。

可让人绝望的是,李逵不仅武力值超群,独霸百丈村。到了十四岁,大病一场之后,脑袋还开窍了,还被县令收为弟子,开始读书,成了名副其实的士子。这变化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说好了大家一起把脑子练成肌肉,你丫却半道上耍阴谋诡计,李林就更歇菜了。

这回百丈村人来京城,其实就是为了李逵的婚事。这话之前不能说,也不好说。毕竟早年间说好的事,因为双方地位不对等了,悬殊了,悔婚的比比皆是。刘家已经是太师了,如果李逵中了进士还好,但要是一场省试什么也没捞着,连三叔公心里都没底。

可小娥说什么?

李逵中了。

甭管中什么,李逵还真个给百丈村族人争气。

三叔公在李林和小娥的搀扶下,去了廊下,一张老脸笑的如同菊花般灿烂:“小娥,快说说,李逵中啥了?”

“我就少爷中进士了,哦不对,是中了进士及第,殿试第三名,探花郎。听老夫人说,少不了她老人家的一副诰命。”小娥比划着想要告诉三叔公探花郎又多厉害,但是她比划了好一阵,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可为何家里如此冷清?”三叔公不解道:“按理说,他中进士了,还是探花郎,也就是当官了。可家里连点当官的样子都没有,连个送礼的都不来?”

小娥急忙解释道:“三爷爷,您老不知道,新科进士很忙的,天天都有人请吃酒。前几日,皇帝还吃请了呢?”

“没见识的傻妮子,那叫琼林宴。”三叔公说到痒痒处,得意的眉飞色舞起来。

三叔公笑呵呵道:“这娃儿就是争气,我李家发达有望。怪不得带路的那个帮闲说巷子里出了个探花郎,原来是我李家要兴旺,今早我还听见喜鹊叫,原先还不在意,原来是给老汉报喜来了!”

李林心说:“哪有什么喜鹊叫?码头上人来人往,啥鸟都被吓走了。”

随后扭头对李林道:“你想要出去见识一番京城的繁华,就多带些族人去,吃独食最遭人恨。想要服众,就要同甘共苦,别想着吃苦在一起,享乐就忘了人,要是在战场上,会背后被人捅刀子的。还有,别省钱。别一个个都土包子似的,让京城的勾栏娘子笑话我李氏不上台面,本来就土气,要是没钱壮胆,就更没底气了。走族里的账上,让族人跟着乐呵乐呵!你三叔也是讲道理的人。”

李林这才明白,刚才为什么被三叔公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原来根本就不是他行为不检点,而是……他完全是替李逵这小子当了三叔的怒火。

三叔公还以为李逵落榜了,这不一肚子的不满只能落在了自己头上。显然是遭了无妄之灾。

李林为自己暗暗叫屈,可有什么办法呢?

老头在族里地位超然,而且,自己似乎被骂习惯了。

想到这些,李林就更憋屈了。

可好在三叔公心结打开,没有心思和自己过不去之后,老头还是很通情达理的人。

不过,去城里耍之前,还得跟着小娥将李全找来。

李全的院子距离李逵的院子并不远,不到一柱香,李全就提着跟镔铁棍,脸上带着憨笑走进了院子。他还在装傻,即便是胖春要临盆之际,他都没转过弯来。

许是装傻习惯了,李全嘿嘿地喘着气,对三叔公傻笑道:“老头,吃肉!”

以前他在村子里就这么说话。

见到三叔公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以前的样子,说话的口吻,语气,都差不多。

可三叔公却歪着脑袋对李全瞅了瞅,眸子里觉得有点狐疑,甚至看李全似乎已经不像是李全了。突然,三叔公指着墙根脚下道:“李全,看,老鼠骑着猫遛弯呢?”

李全要当傻子,自然别人说什么他都要相信,要不然怎么成傻子呢?

可很不幸的是,李全遇到了三叔公。三叔公一开始就觉得李全变了,但变在哪儿他不清楚。直到他说了个正常人都不信的事,让李全去判断。按理说,李全的判断没错,他是傻子,他要相信。但李全忘记了,他是个武力超群的傻子,六感比普通人强大了不知道多少。

一只猫走过,他能不知道?

而且,傻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选择相信与否,都按照自己的判断。

如今的李全,让三叔公看出了破绽。就在他回头的时候,三叔公手中的鸠仗就劈头盖脸的落了下去。李全的病好了个大概齐,明摆着有人要揍他,还是打他脑袋,能让三叔公如愿吗?

他躲。

再躲。

还躲。

三叔公气喘吁吁地盯着李全,拄着鸠仗站在院子中间,抬手对李全骂道:“李全,你装傻子要装到什么时候?”

李全愣住了,扭头看向跟着他一起来的岳父。李全吓得都快哭了,他干娘都没看出来,你这老头怎么就如此的嘴欠,干什么啊!装傻子多不容易,你知道吗?

第605章 中兴之像第160章 外戚刘氏第126章 好兄弟,有福同享第653章 精铁?第384章 杀生成仁第636章 归来还是少年第174章 旺火烹油第205章 个个淳朴可爱第521章 李大师第041章 大气第760章 膝盖好酸!第662章 兵统局的新员工第633章 做宰相公子太难了!第419章 老夫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第650章 姑爷被扣了第229章 灵魂歌手第060章 刁民的气质第635章 红发的那个丑鬼第252章 鸡飞蛋打第428章 又一个文彦博?第392章 晃眼已成庞然大物第472章 你爹不傻!第635章 红发的那个丑鬼第675章 苏门的以德服人第287章 旧识第379章 马上取功名第779章 没钱了!第228章 诗言志第692章 这不是一般的脑回路第347章 懵圈的李全第719章 越丑越好第119章 扎心的高俅第307章 害人不浅第816章 三日不封刀第765章 谨慎第019章 发财计划受阻第214章 钦差第704章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第555章 辽国出手了第266章 小爷的牛肉喂狗了第742章 书生从军第532章 大宋三大假象之二苏轼要发达第763章 文化霸凌第591章 冤枉呐!第710章 魔镜第120章 莲藕炖排骨第036章 勤快的大郎第680章 跟对主子的重要性第668章 大魔王第768章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第431章 魔王出渊第809章 贞节牌坊第726章 后装才是王道第437章 热武时代第421章 攻陷刑部大牢第755章 李逵不见了!第118章 训徒弟第017章 人上人第234章 一年之后第179章 着火了第417章 牢霸抑郁了第641章 皇帝飘了第023章 科举学区房的优势第058章 不和傻子一起做生意第737章 你爹有的是钱第618章 佛不争,和尚不能忍第089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272章 为何你如此优秀?第210章 大买卖,又黄了!第633章 做宰相公子太难了!第078章 无中生有第327章 保康门赌王第452章 出城第399章 高出天际的水平第205章 个个淳朴可爱第546章 黑水军归顺第608章 大宋新武器展第162章 李逵是个好孩子第726章 后装才是王道第098章 大闹临沂城(6)第070章 大王不好了!第651章 脑子被门板夹了第111章 心刺第569章 大科学家——李·因斯坦·逵第563章 绝户计第816章 三日不封刀第316章 御拳馆第119章 扎心的高俅第389章 失败的投靠第638章 给富婆跪了第743章 一步步迈入深渊第029章 大郎回来了第539章 混入护国寺第230章 又到分离洒泪时第226章 欺负小孩算什么本事?第765章 谨慎第053章 李爷面前耍大斧第132章 你的铮铮铁骨呢?第538章 入虎穴第007章 灵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