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谁还没点黑历史?

堂堂大宋宰相,还会在乎一些大米吗?

可章惇真的在乎,他倒霉就倒霉在了是个南方人。到也不是吃不惯北方的食物,而是对南方的食物会有一种特俗的情感在里头。

当然,汴梁什么买不到,不就是大米吗?

淮南路的大米不香?

两浙路的大米就不是大米了吗?

高丽,安南的大米就做不出米饭了吗?

……

可这些大米有比得上老家村子里出产的大米吗?

别以为章惇矫情,做官的读书人,他从做官那一天起,回老家机会基本上都是数得着的日子。路过不算,只有丁忧的时候才会回到老家。除此之外,他自从考中进士之后,很可能此生都不会回到老家,有些官员长寿,活到了善终的年纪,乞骸骨,告老还乡,才会回到老家。

可那时候,已经是物是人非。贺知章就写过几首做官告老回乡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故土,物是人非。

就像是苏轼,他出川之后,考上进士之后没几年,父母相继过世,在家丁忧了六年时间,但除此之外,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苏轼在外,虽说是个乐天派,但他最高兴的时候,还是收到老家来的信,还有送来的土产。这是一份乡愁的记忆,在外的游子,对其尤为珍重。

所以官员会因为接到来自家乡的特产会欣喜,甚至说夸张点,是可以解他们乡愁的最好办法。

做梦都梦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还有故乡的市井和烟火气。

章惇二儿子送来的大米,一来他是南方人,喜欢熬米粥吃,小米粥不稠,也没有大米粥的香味浓郁。二来,他吃的不是大米,而是那份来自于故乡的乡愁。

章惇家的大米没有了,也就是说,宰相他老人家回忆寻根的道具被没收了。

正好李逵端着个砂锅进来穿堂过来,看到章惇的时候,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对章惇道:“叔爷,您老来了!正好赶上了,您家的风鸡够味,我还带来了点腊肉,切了牛肉,做了锅仔饭。这饭要热着吃,正好您回来了,要不然我得给您送去。”

章惇怒气冲冲的指着李逵,随即徒劳地垂下手臂。李逵一点也不见外,可架不住这家伙说话太客气了。

客气到章惇都没办法反驳。

可看李逵的架势,根本就不是要给宰相送饭的意思,而是吃完了,还要往家里带一点……李逵刚才说的,都是客气话。

客气话不能当补药吃,章惇却连生气的心思都没有。

堂堂宰相只能对儿子呵斥:“哪有让客人帮忙,还忙里忙外的道理,你们也不拦着些?”

章授这才放映过来,伸手从李逵手里想要将砂锅接过来。可是他试了几次,都被李逵躲开了。他也看出来了,这砂锅里的恐怕是李逵的宵夜。

章授咬着牙低声威胁道:“撒手!”

可惜,李逵在章惇府邸硬气不起来。他坚持了一会儿,还是在章惇如炬的目光下,败下阵来。臊眉耷眼的给章惇解释起来:“叔爷,这饭有讲究,叫煲仔饭,菜饭一起做,米饭吸收了菜的香味,变得风味十足。可惜,你家酱油差点意思。叔公我不是说你家的酱油不好,可你家厨房的酱油太不配你的身份了。”

章惇心说,你家的酱油好,但要是这锅米饭去了你家,我这一两个月就吃不上家乡的米饭了。

说话间,他才将端在食案上的砂锅盖子打开,蒸腾的热气,如同火焰般窜起,热气带出来的食物浓郁的香味,环绕着他散开,仅仅着香味,一下子将人的食欲激发了起来。章惇贪婪的猛吸着面前的热气,长长呼出一口,抬起眼皮对李逵赞扬道:“不错,你这水平可以去宫里当御厨了。”

要是不听这话,李逵还能忍受,可是听了章惇的话,不管有没有调侃和奚落的意思,但李逵却不乐意了。

他这直秘阁已经够惨了,要是差遣官的身份是御厨,他还活不活了?

直秘阁不是宦官,他不能进入宫城。宫城就是皇帝和后宫生活的地方,俗称后宫。还有大臣们办公的地方,成为皇城。合在一起,就是皇宫。

李逵的官职,只能在皇城里侯着,他不能去宫城。除非皇帝召见。但要是他成了御厨,他可以在大宋皇宫里横着走了。这绝逼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叔爷,你说吏部是不是弄错了给我的官职。我只有贴职的官职直秘阁,却没有差遣,朝廷总不能这么养着我吧?”李逵不满道。

他还真猜到了,章惇心说:“放你去哪里都不放心,还不就是养着你吗?”

其实李逵这话也在理,直秘阁虽然是个官职,且有品有级,但真要说做事,啥也不归他管。

即便去御马监管皇帝家的御马,也好过这直秘阁的闲散。

章惇根本就没有开口的心思,指了指锅仔饭道:“怎么吃?”

“用调羹扒拉菜,先露出米饭,然后舀一勺酱油,不要太多,然后你看一眼着锅巴……”

“闻一闻。”

“米饭的那种焦香味融合在了腊味的独特风味之中。吃煲仔饭,就先吃米饭,还要大口吃。”

一口下去。就一个感觉,烫。

烫过之后,却是种完全与众不同的享受。滚烫的米饭被味蕾包裹着,香气在舌尖弥漫开,章惇享受地闭上了双眼,仿佛置身在老家八月的稻田里,那种风吹拂过稻田的沙沙声,让人近乎陶醉。

突然,他心头一紧,要是老夫以后吃不到这等美食,岂不是让人难受?

章惇问儿子章授:“厨房会做这样的菜品吗?”

“学了些,也不知道能学到人杰的几成?”

其实章惇的稻米可不是李逵一个人吃掉的,而是章家不少人都享用了。至于为什么要将锅扣在李逵的背上,谁让他饭量大?

章惇这才正儿八经的看了一眼李逵,气定神闲的问:“李逵,你就这么想要当差遣官?”

“不是想要当官,可当官总不能啥事也做吧?我还如何为朝廷效力?”

李逵双手一摊,颇为无奈。三观忒正,都说到了为朝廷效力,连章惇也不好反驳。李逵就是个闲不住的人,要不是开封府连个山贼的寨子都没有,他都琢磨着和御拳馆的一群学员去剿匪了。

东京城虽然繁华,但李逵能被繁华迷住双眼?

好吧,见识过也就这样了。

大宋的都城拥有这个时代最为疯狂的服务业,只能用疯狂来形容,毕竟西方的城市还生活在如同城中村一般的险恶之中,而汴梁却已经衍生出了无数专业的服务业。只要有钱,在东京城,几乎可以无所不能。

章惇面对李逵也有点头痛,和李逵这样的家伙打交道,他真没有太多的经验。这时候,他都想去给苏轼写信问一问,到底该如何面对李逵。这厮要是天天来,他家岂不是要和苏轼一样,无缘无故的养着李逵,然后眼巴巴的盼着李逵出京。

章惇想到这里,觉得这事不能等,沉吟道:“好吧,你想要什么,只要不过分……”

“老夫……要是你要求合理,可以考虑。”这算是走后门成功了。

铁面无私章惇,能够做到这样,显然已经败下阵来了。李逵这厮连章家漏雨的屋顶都能帮忙修了,明日说不定来修下水道,过几天……他们很有可能变成一家人了。李逵这家伙简直就是一贴老膏药,贴上去热乎乎的舒坦,撕下来,连皮带肉。

李逵终于等到这一步,眉开眼笑道:“叔爷,给个县令就成。”

“县令?”章惇酒足饭饱之后,捧着一杯热茶,微微颔首道:“这不难。直秘阁虽说是贴职,差遣给你也说不出什么来。想要你要做哪里的县令了吗?不过你要清楚,陛下对你另眼相看,想要出京城不太容易。”

“祥符县成吗?衙门也近,还能在城里办公。”

李逵刚说完,章惇的脸都黑了。

祥符县?

这小子还真会选,大宋一千多个县,二百多个州,近五十个府,要说开封府肯定是排名天下第一的府城,那么天下第一县就肯定是开封府的首县,祥符县了。要是在西汉,祥符县就相比是长安县,县令就是长安令;东汉的话,洛阳令。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能给一个啥做官经验都没有的官场新人?

章惇怒道;“你小子倒是会选,祥符县不能给你。”

“要不让我去老家吧?”

“大宋官员只能异地为官,这个道理都不懂?”

“找个山贼多的,我好这一口。”

李逵砸吧了一阵嘴巴,却让章惇犯难了。李逵不能离开京城,因为皇帝会不高兴。大臣即便权力很大,但哄皇帝还是不能落下的技术。章惇虽然天分不足,但好在架子大,皇帝对他又敬又怕,但平日里该哄的时候,还是得哄,谁让赵煦是皇帝呢?

章惇冷哼一声,脸色阴沉道:“你好这一口,但是满朝文武谁会好这一口?开封府周围都有山贼了,我这宰相是否要以死谢罪?”

说完,他语气缓和了一些,对李逵道:“人杰,天下很大,开封府很繁华,你为何不多去走走?”

“景灵宫我去了,贼驴们眼珠子都飘到头顶上去了,非达官贵人,都后殿后不让去;东西坊市我也去了,我对做生意没啥兴趣;大相国寺我也去了,放眼看去,都是人头,贼秃太势利,香油钱给少了,都不搭理人;虹桥我也去看了,汴河的水都臭了,也不让人管一管……”

章惇听着,不免头大,李逵这厮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为何看到的都是开封这座恢宏的都城里著名去处的缺点。你就不能发现这些地方美丽的景致吗?

似乎……

章惇这老小子突然坏坏的笑起来,李逵这家伙没有去过风月场啊!

而且,京城有很多地方,比风月场更让人向往。

他想到当初自己来京城赶考,那时候他还年轻,面容英俊,气色红润,刚进入开封的时候,双眼就被眼前的繁华给迷住了。

走到浚义桥附近,他被一辆华丽的马车给吸引住了,吸引他的当然不是马车,而是马车上的人。薄纱随风起,若隐若现的看到一个朱衣女子,结環鹅颈,肤如凝脂,双眼桃花,尤其是那股子媚意撩拨的如同春日的柳絮。女子回头对他浅浅一笑,百媚众生,年轻的赶考士子章惇,情不自禁的跟着马车去了。

然后进入了一座大宅子,里面女子一个个燕廋肥环,妖娆无比,美食,温柔乡,章惇自甘堕落的陷进去了,只是一连几日,他都被关在了府邸,不让出门。时间长了,身体有点吃不消。三天后,对方良心发现,他扶着墙走出了这座魔窟。

李逵听到章惇说的往事,双眼放光,唏嘘道:“后来呢?”

章惇有点上头,他想要告诉李逵,京城很美好,有些地方很值得李逵去碰碰运气。没想到李逵却当故事听,拿他老人家的回忆当消遣。

“浚义桥,是个好地方,你该去多走动走动。”章惇突然不想说了,指着李逵问:“你知道我刚才说的是什么吗?”

“那地方宦官的宅子多。叔爷,原来你是被借(种)啊!宦官娶了老婆没办法生儿子,找人来生。要是官员,恐怕真做不出这等腌臜事来。这种不要脸的事,也就是宦官做得出来了。李云这小子听说过,天天去大街上晃悠,也没有遇到这等好事。叔爷,你运气太好了,快说说,当年你坚持了几日?”

李逵团座在席上,大腿蠕动了几下,凑近道:“我嘴最严了。”

章授在一旁目瞪口呆,他想出来自己的老爹还有这等黑历史?

章惇后悔的想要扇自己个嘴巴子,没事给李逵这混蛋小子说这些干什么?他能说自己坚持了三日,差点累死吗?

真要是说了,李逵这厮岂不是要笑话死他?他这小身板,怎么可李逵这铁牛般地硬茬子比?

恼羞成怒的宰相很恐怖,他命令禁军将李逵给赶出了府邸,关上大门,对府中在场的人沉声道:“以后李逵来不许进门。”

临了,等奴仆散去,章惇威胁的眼神盯着儿子,咬牙切齿道:“老夫的事,不要说出去。”

章惇也觉得丢人了。

以前,他可没有这等想法。

实际上,都几十年过去了,章惇每每想起那座府邸,都会给他带来一种美好的记忆。可这段记忆,被李逵一搅和,如今让他作呕。章惇有点后悔了,他直接将李逵这厮赶走不就完了吗?

非要说些个没用的。

现在倒好,以前美好的记忆不仅不美好了,还让他感到恶心,章惇无奈的长叹,开封留给他最好的记忆,幻灭了!

第756章 神一样的男人第307章 害人不浅第778章 幸福的烦恼第308章 威逼,还是威逼第518章 又冒出个祸害第804章 奔向大海的山贼第725章 火神之怒第168章 交易所第476章 横空出世的大宋护国神器第725章 火神之怒第251章 金莲不姓潘第271章 绝交第027章 给穿越者丢人了第308章 威逼,还是威逼第366章 小李探花第415章 肥羊第622章 野心第365章 完成小目标第773章 欺负朕老眼昏花?第522章 野路子第544章 黑旋风第351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233章 定情信物第175章 大宋府库第809章 贞节牌坊第377章 差点儿子上万第256章 差点成神第373章 人生如戏第472章 你爹不傻!第148章 英雄胆第313章 宰相了不起啊!第652章 大科学家李逵第446章 破城第744章 鱼儿上钩了第696章 大宋要出圣人啦!第495章 殿上虎第797章 和先帝情同手足第645章 人生三大喜之洞房花烛夜第768章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第087章 人身攻击第688章 大宋失节文臣第一人第723章 惹祸的千里眼第612章 一半是云,一半是雨第010章 试身手第379章 马上取功名第214章 钦差第111章 心刺第033章 英雄不超过三秒的大郎第067章 膨胀的老娘第099章 绝户老书生第275章 对子第140章 激怒老实人第593章 旋风斩第068章 龙出浅滩第046章 恶意满满的大宋文臣们第697章 李圣人出关了第462章 折损大将高俅第042章 抽他第419章 老夫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第672章 狂的资本第284章 命换命第226章 欺负小孩算什么本事?第031章 土豪第123章 自救第617章 这是信不过老夫啊!第674章 道德沦丧,人性扭曲第026章 考验第178章 第一个破产的倒霉蛋第348章 又逢一年送考时第782章 太子,江山为重啊!第107章 懵圈的周元第571章 李大善人第379章 马上取功名第728章 妖道该死第146章 跋扈第607章 欺负老头子第705章 十三太保第412章 离京的理由第276章 进退维谷第543章 贼叛军第013章 大老虎来了第692章 这不是一般的脑回路第472章 你爹不傻!第710章 魔镜第396章 谢谢你全家!第012章 大力出奇迹第598章 卖军功第662章 兵统局的新员工第236章 苏门下场第015章 信誉破产风波第059章 奔向平原的山民第392章 晃眼已成庞然大物第515章 被通缉了第763章 文化霸凌第732章 排枪一响,尸横遍野第506章 小心眼的探花郎第300章 风头被抢事件第763章 文化霸凌第203章 一言不合就开大招第733章 妖孽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