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不学有术的糟老头

三叔公神不神?

挺神的。

这是大部分李氏族人的切实感受,一个山里的老头子,没多少见识,以前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能让李氏族人偷逃朝廷的赋税和徭役。一心为已经在生死边上的族人谋出路,如果他老人家真的绝望了的话,可以想象,京东东路必然会延绵一场兵祸浩劫。

不同于颍州的富户贾道全之流的造反,如果李氏族人造反,他们可是会大唐神策军军阵的山民,彪悍异常,还有李逵李全这样的猛将,蒙山镇一天就能拿下。

沂水县根本就挡不住如同李氏修罗般的匪徒。

一旦打下了沂水县,李氏就有人有钱有装备,沂州能挡得住李氏的肆虐吗?裹挟全境的李氏族人,作为军队的核心,乱民为炮灰,李氏能够在短时间内拉起一支在京东东路横行无阻的大军。

不仅沂州城根本挡不住,不但挡不住,还会被很快就打下来。

沂州是什么地方,州城。

大宋造反年年有,但是能打下州城的造反,在大宋立国之后的百年时间里,一个巴掌都能数的清楚。这绝对是能上达天听的大事件。而且州城被打下来之后,李氏能够获得组建大部分军中的武器,匠人,还有物资。而且京东东路的地理位置又很适合造反,这地方秦汉时期叫青州,自从秦汉以后,就一直是造反的福地。真要是朝廷的实力不足以控制地方了,各地造反的头子,必然有青州的一席之地。

山多路险,大军围剿极为困难。

朝廷围剿的军队多了,大不了跑山里去躲一躲。要是朝廷围剿的大军来的少了,顷刻间就能被灭的干干净净。

一旦朝廷平叛大军失败,等于是给全天下的反贼们发布了一个利好消息,造反要乘早。

三叔公在李氏族人都那么艰难的时期,为什么还不造反?

还要压着李氏族人,一点点朝着朝廷靠?希望用走出山林的办法,来缓解李氏的生存压力?他老人家难道没有看出来,李氏族人的心思都不在打猎和种地上了吗?做生意又没有本钱,还不会。做官,根本就没有希望。

他之所以压着,是因为他看不到造反有好结局的希望。

除非来一场席卷京东东路的大灾。

要不然,他老头子就只能压着族人,让他们做大宋的顺民。除非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得不铤而走险。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李逵的异军突起,让他看到了希望。

结果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族人很快就走出了山林,并且在县城,州城,乃至整个京东东路都站稳了脚跟。而执掌整个李氏家族的人,并不是李逵,恰恰是三叔公这个看似老态龙钟,没有多少见识的山里老头子。

三年时间,将李氏发展如今这样的模样。海量的金钱投入的原因,同时也有三叔公老谋深算的手段。

当然,三叔公也不是一直英明神武,无所不能。他老人家也有昏聩的时候,也有被骗的丑事。

但总的来说,三叔公的手段,已经不差于不比哪些高门大阀的当家人差了。唯一不足的是,他的手段过于自我,不入流,甚至给人一种粗俗的感觉。

三叔公肯拿出他管理家族的经验和赵煦分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在赵煦的身份高贵。老头子鬼精鬼精的主,怎么会突然对和他差五六十岁的孙子辈的小娃娃说这么多话?还不是看着赵煦公爵的面子上,觉得对李逵是个不错的助力,才肯下在老爷子的身段。

不得不说,赵煦和三叔公的水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三叔公示好,是有原因,有目的,甚至准备将赵煦在关键时候当成杀手锏的打算。

可赵煦呢?

他肯定不会在乎一套茶具,他是皇帝,富有四海,这大宋的天下都是他的,怎么可能会因为一套茶具而觉得三叔公是故意骗他?

用一套茶具换一个人一辈子的经验,他也不觉得亏。

既然不是骗,那么肯定是能拿出点干货的主。

皇帝赵煦优雅地展露着皇家的礼仪,这从坐相上就能看得出来,松弛,却不失威仪。他抬手邀请三叔公道:“老前辈,本公洗耳恭听,还请老前辈不要藏私。”

韩德勤吃惊的看着皇帝,随后转过脸,拿衣袂掖着,他觉得皇帝太年轻,随随便便就被个老头子给哄骗了。

但让他去给皇帝拆台,他可不愿。

郝随是宦官,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宦官因为和皇帝的亲疏关系而多半有点狗仗人势。他不怕给三叔公上眼药,指着三叔公道:“老贼,我家……公爷,多高的身份,就你一个小小的李氏家族,还敢和我家公爵府相提并论,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郝随,退下!”

“陛……公爷,奴才是怕公爷被人骗了!”

皇帝赵煦不高兴了,挑眉冷哼一声,语气轻慢道:“本公说的话,难道也不管用了是吗?”

郝随这才诚惶诚恐的站在一边,对三叔公怒目相对,仿佛对方是自家的生死大仇似的。他这么做,源于宦官们的生存法则。韩德勤是臣子,他可以在一旁看热闹。反正赵煦没有生命威胁,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但宦官郝随不一样,他是宦官,皇帝的走狗。

狗不管什么时候,连叫都不会叫了,主人还有养他必要吗?

好在三叔公并不在意,连看都没有看郝随一眼,开口道:“不知公爷家中奴仆几何?田庄几何?商商铺美宅又有几何?”

这个问题在大宋,并不算失礼。

风气如此,人人都以钱财丰厚自鸣得意的时代里,问你家有多少钱,不仅仅不算是冒犯,还能是装一波的机会。

可赵煦有点为难。

他能说大宋幅员万里,都是他的吗?

这不就露馅了吗?

想了想,赵煦想到了主意,并没有正面去回应,而是说了另外的一个问题:“田庄美宅皆有专人管辖,管事还算尽心,只是家中管事大都不合,让本公爷忧心不已。”

这话确实是真话,皇帝也是人,他也喜欢清净,也想躲在皇宫里玩地飞起。但是朝堂上的争论,自从他亲政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歇。他虽然秉承着不下场,不拉偏架的原则。只是把自己看不顺眼的人都赶走了,但如今章惇等人还是不满足,想要对变法派赶尽杀绝。

这件事上,赵煦其实是犹豫的,并没有像他要重新恢复变法那么迫切。

一来,变法派很激进,甭管是章惇,还是曾布、蔡卞,都是眼里不揉沙子的大臣。而且赵煦也看出来了,他们对自己的尊敬,似乎就像是庙里一群不怎么虔诚的和尚,对大殿里佛主的态度可想而知了。这让他开始担忧起来,自己万一控制不住朝堂,岂不是成了被人控制的木偶?

有过这样经历的皇帝赵煦,对这样的结果,肯定是无法容忍的。

但让他无奈的是,他正一步步的走向了这个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如今他保持中立,甚至和稀泥,也无法缓和双方的矛盾。可一旦朝堂上只有变法派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他这个皇帝对朝政的彻底失控。

赵煦不认为三叔公能替他解答怎么困难的问题,因为这个困局,连他这样从小接收帝王教育的皇帝都无法处理,更何况是个从山林里走出来的糟老头子?

三叔公却丝毫没有那种小民的觉悟,咧嘴笑道:“留一手,永远都不要让人看出你的真实想法。只要你总有让底下管事害怕的手段作为后手,你就不用担心,管事会因为彼此之间的不合,而忽视你的建议。”

留一手?

这话听着似乎有点耳熟。

且不说高俅,对三叔公算是最熟悉些,也觉得三叔公神神叨叨的有点像是街头算卦的大师。留一手,就是为了骗人。

这个回答,皇帝赵煦并不满意。他轻轻摇头,随即表现出了不耐烦。

他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但在最近几年,他年纪越来越大,而宣仁太后还是不把朝政交给他的时期,达到了顶峰。

有些小习惯,自己不会感觉到。反倒是外人却能一眼看出来,三叔公撇嘴道:“还有,你不耐烦了,不要让你心里的想法让人看出来。这是上位者的大忌。如果你无法控制内心的想法,流露出来,你就成不了一个让人畏惧的家主。”

“比如老头子,平日里可以是个糟老头子,但关键时候,族人要是三心二意,老子让他后悔从他娘的肚子里爬出来!”

这话说的阴森森的,可三叔公的本意并不是这样,而是另有所指:“老夫说这话,并非是真的要动用雷霆手段,而是让人相信,老夫有动用雷霆手段的能力。刀架在脖子上并不可怕,因为那时候,你已经输了。输家就不要抱怨运气,实力,甚至天时地利。刀只有握在手中,刀刃在刀鞘里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刻,是否会血溅五步,还是过过场而已。”

说到这里,皇帝赵煦开始陷入了思考之中。

能当上皇帝,隐忍肯定会,而且都不会差。至于智慧,也不会缺少。可他却看不到真实的例子,有点吃不准,三叔公是诓他,还是真的有这份实力。

赵煦的态度收敛了傲慢,对三叔公道:“请老前辈指点!”

三叔公扬天长笑,哈哈哈,好不容易收敛了笑声,才开口:“老夫有什么能指点你的道理?老夫只是来给自家的孙子辈李逵求亲的乡下糟老头子而已,等到聘礼下完之后,老头子就该回去了。”

赵煦颇为失望,他真愿意相信三叔公是有大智慧的老者,没想到就是嘴皮子利索点,差点被被骗。不过,既然问到了下聘的彩礼,赵煦随口问道:“不知小子可否一观?”

“也没什么,老夫给人杰准备了黄金万两而已。就在后宅之中,想看随便去看。”三叔公随意道。

没等他说完,李林跳起来了,指着三叔公质问道:“三叔,你不是说家族没钱了,黄金万两,得十几万贯了吧?您老这钱哪儿来的?”

“老夫的钱哪儿来的,还用告诉你?”三叔公冷着脸,刚才还和颜悦色的样子,这一刻就成了阴云密布。

可李林不服啊!

老头太可恶了,说好了不藏私的,族人都可以知道族产的多少。可一转眼,这老头竟然背着族人,竟然藏下这么大一笔财富。李林反抗三叔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次,他觉得自己站在道义之上,一定要给三叔公一点好看。最次也要落下三叔公的脸面。

可三叔公呢?

只是冷笑着看着李林,等到李林心里被三叔公看地一团乱毛的时候,他老人家才开口了:“李林,老夫有点私房钱,就不用你惦记了,族老都知道,你还没有资格。但是你的小金库,老夫只要想断了,你转眼就找不着信不信?放到族里大会上,老夫凭这一条,就能将你放到长山岛吃海草去。”

李林愣住了,他……气咻咻地转过脸,骂骂咧咧地出门去找自己的手下晦气:“叛徒,肯定你给我身边安插了叛徒,这帮不要脸的东西,老子平日里好吃好喝的养着这帮混账玩意,竟然还出卖我!”

“啊啊啊——”

出门之后,还能听到李林这货近乎疯狂的鬼叫。

三叔公不动痕迹的给皇帝赵煦上演了一幕什么叫‘留一手’的手段,而且‘留一手’不是目的,捏住把柄也不是目的,关键时刻,就是让反对者对自己的怒火转移到别人头上,这才是他此举最高深的境界。

但赵煦也有些担心,毕竟他来之前,高俅给他说了不少李家人的情况。

李林的身份,有点像是族长三叔公的亲卫头子,地位和皇帝跟前的韩德勤有点类似。而且这段时间,一直是李林保护三叔公。万一,李林因为被三叔公捏住把柄,回乡的路上,起歹心怎么办?

想到这里,皇帝赵煦忍不住撑起上半身,轻声问道:“老前辈,你就不怕你的哪位侄子因为被你拆穿了隐秘,而对你不利?”

三叔公淡淡的笑了笑,神情怡然自得道:“捏住手下人的把柄,不是为了惩戒他们,更不是为了让他们畏惧。把柄这玩意,用不用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告诉你的手下,你不傻,还有就是让他不要越过你的底线,这才是把柄的最厉害的用处。就像是当官的被贬谪,都贬谪了,就是说明他们失败了,甚至连希望都没有了,那么他们还有什么顾忌呢?另外,李林敢对我不满,但是不敢对我不利。因为对他来说,老夫当族长,总好过其他人当族长,毕竟老夫是他亲叔叔。”

“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告诉他,他有罪,需要戴罪立功!”

咯咯咯……

说的得意之处,三叔公笑的贼欢快。

而赵煦更好奇了,这些比他老师程颢交给他的帝王绝学强大的不是一星半点。好奇道:“老前辈,这些都是你从哪儿学来的?”

“一部分是琢磨出来的,另外就要说几年前,老夫在市集上遇到了一本宝书。”

赵煦心中有点激动,恳请道:“还请老前辈让晚辈一观。”

”颜松,拿我的宝书出来。”

家有珍宝,最高兴的时候,当然是让人观宝的时候。颜松拿出那本被三叔公视为珍宝的宝书,摊开之后,赵煦看了一眼,脸有点黑:“只见上面三个字,《帝王术》让他心头愤懑难平!哪个无良书商把如此紧要的书胡乱印出来卖钱?该杀!”

第298章 兵败九龙滩第262章 解氏双雄第40章 乞丐版皇亲国戚第299章 立功心切第119章 扎心的高俅第573章 爆黑料第756章 神一样的男人第001章 李二第030章 烦人的东西第170章 火爆第714章 调教第260章 你到底对我做了什么?第024章 大老爷抓现行第339章 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蛮横第209章 太欺负人了(求订阅)第207章 三千破十万第695章 痛打落水狗第684章 元长,你办事我放心第502章 比倒霉第327章 保康门赌王第002章 俩傻子第134章 大宋商业鄙视链第009章 嫉妒第167章 不是打劫第585章 彞叔,认命吧!第325章 古之金陵人第612章 一半是云,一半是雨第685章 小人得志第428章 又一个文彦博?第635章 红发的那个丑鬼第423章 绍圣第一人第088章 宫中来人第057章 银样镴枪头第251章 金莲不姓潘第544章 黑旋风第494章 心系百姓,奈我何?第618章 佛不争,和尚不能忍第102章 醉酒第535章 抓住机会就翻盘第720章 铁憨憨第227章 大诗人——李逵第241章 师伯的死亡之瞪第208章 同行何苦为难同行第232章 两年之期第637章 兴龙节第530章 强势的大国师第710章 魔镜第337章 二哥,不要怂,就是干!第287章 旧识第294章 义字当头第068章 龙出浅滩第334章 这厮有前途第098章 大闹临沂城(6)第356章 朕会罩着你们的第384章 杀生成仁第364章 简单粗暴第508章 出塞第424章 西出崤关第142章 帮手第394章 歪主意第340章 二楞第289章 将功折罪第469章 进阶名将之列第481章 书生有毒第151章 天下第一票第447章 捞一把就走第465章 宋军的大炮坏了!第229章 灵魂歌手第616章 来吧,互相伤害!第348章 又逢一年送考时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第259章 小养由基第435章 火铳第737章 你爹有的是钱第105章 岀盐了第018章 黑店第702章 琉璃大窃案第165章 挑动新旧之战第344章 人渣第692章 这不是一般的脑回路第021章 说真话没人信第395章 小林子的初恋之死!第159章 商人的嗅觉第413章 密谋第619章 攀比之风要不得第710章 魔镜第524章 你想当皇帝吗?第480章 老夫和你换!第783章 来时好好的第385章 李氏凶猛第631章 青塘事了第327章 保康门赌王第466章 退意第706章 出人头地武二爷第748章 武器变了,战斗方式也变了第024章 大老爷抓现行第118章 训徒弟第456章 援军被围第338章 见驾第130章 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