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爆黑料

“所以,你应该多去宫中的老人跟前走走!”

“你是说老祖宗?”

“除了他,还能有谁?”

童贯呵呵一笑,他这是对郝随释放善意,同时也告诉他,他已经做出了决定,不会光说不做。如果郝随有意回京,陛下跟前的殿前押班,郝随就有机会了。

想到此处,郝随不由摸了摸鼻尖,他嗅到了腐朽的宫廷气味,还是他喜欢的那种味道。与胸有大志的童贯不一样,郝随的志向是做一条狗,只不过主人是皇帝。他压根就不想去西北,更不想要什么战功,这玩意对他来说完全就像是撞大运一样,他根本就无法预料,这次走运之后,下次是否该倒霉了?

郝随扶着食案,低头怔怔地看着杯中的倒影,仿佛自己的容颜都在西北的风沙之中,有了一丝衰老……他还能回到皇帝的身边吗?这个问题他不想多问,但按照宦官的规矩,对方放出了诚意,自己必须也要放出足够的诚意。

“童老弟,你知道的西军如今兵强马壮,你去了,恐怕难以服众。”郝随悠悠叹气道。

童贯拱手对郝随请求道:“小弟恳请兄长解惑一二。”

这不是服众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人听他的意见。在永兴军路下辖的几个军路,掌舵的是什么人?

章楶,龙图阁直学士。

范纯仁,观文殿大学士。

还有一个蔡京,哪个是容易对付的角色?

童贯即便是带着皇帝的恩宠去了西北,也多半一事无成。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听一个宦官行事,即便是皇帝来了,要是不和他们的心意,还是要丢面子。

童贯看到了郝随严重的疑惑,手捏着下巴上的胡须,真没几根了,而且手感还一般,但这是他的骄傲,不能丢。试问,天下的宦官之中,哪个能像他这样,保住胡子的猛人?心中衡量一阵之后,童贯当即表示:“郝兄,我试着去和贤妃娘娘提一嘴你有意回京,不知意下如何?”

“此事不急,为兄先给你说说西北的局势。”郝随脸色微微得意,贤妃或许在童贯眼里是他唯一的筹码,但是郝随不需要。就算是需要,让程知节去不是更好吗?即便程知节不成,不是还有刘太师嘛!他们如今一起做生意,可说白了,这钱可不是程知节一人拿的,而是孝敬给太师府的心意。

让贤妃的亲爹去说,可要比童贯这个奴才更有说服力。

郝随开口道;“如今西军,主要分成三个阵营,环庆路、鄜延路和秦凤路。都不要对付,就说环庆路吧,章学士的厉害你是清楚的,这些年大宋能在西北和西夏屡战屡胜,都是赖章学士的功劳,而且你也该知道,章学士是章相的族兄。”

童贯根本就没有打章楶心思,也琢磨不起。果断放弃道:“环庆路就不想了,有章学士在,根本就没有我说话的份。”

童贯倒是精明,他的身份不过是宫里头的大宦官,皇帝身边贤妃的亲信,派到西军之中的话,他的身份和郝随一样,肯定指挥不动环庆路的兵马。

毕竟一个德高望重,屡战屡胜,且还是状元出身的大佬,根本就不是自己这个残缺之人能左右得了的。他心知肚明自己的能力,在章楶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环庆路他没想过。

但是鄜延路呢?

要知道,这次西夏和西军大战,随后西夏大乱,鄜延路的表现冠绝西北六路。去鄜延路,对童贯来说是最有可能获得军功,让皇帝重视的机会。而鄜延路的当家人是范纯仁,老头子威望还在,但是根基已经动摇了。没办法,谁让范纯仁是保守派的大佬,而保守派如今在朝堂节节败退。他似乎觉得有一点点希望。至于周元这个延安府知府,根本就没让童贯放在眼里。

童贯期待的问:“鄜延路呢?”

“鄜延路?”郝随干巴巴的复述了一遍,随后看童贯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眼神,心说:“你也配在鄜延路捞功劳?”

当然,这话不能明着说,明着说就得罪了童贯。

不过,说起鄜延路,也算是郝随的福地,他在西北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鄜延路,自从他离开之后,貌似权力上有了缺口,可他在鄜延路的时候,是求爷爷告奶奶的悲情小人物,哪论的上他说话?

至于童贯,比他还不如。

郝随长叹道:“童老弟,你不明白鄜延路是谁当家啊?”

“难道郝兄另有指教?”

“指教不敢当。”郝随笑眯眯地摆摆手,像是个老太太似的蠕动着舌头,仿佛嘴里有东西咀嚼似的得意:“老弟呀,你看不透这里面的道道。你以为鄜延路就那么简单?鄜延路有绥德军主力驻扎,还有程将军的禁军,还有张舆的兵马,三支大军是主力。老弟去了,恐怕连张舆都指挥不动。”

“张舆不过是个小小的都指挥使而已,他还敢和小弟叫板?”童贯有种被冒犯似的拧起眉头,似乎张舆这样的地方禁军,不过是不入流的小人物,随意他拿捏的货色。

可郝随却掰起手指头说了起来:“张舆这支禁军是神宗之后的招募军,能征善战,你不否认范相手上总该有一支兵马吧?”

童贯点头,不带迟疑。谁也不敢架空文官,即便这个文官已经不得宠了,但毕竟是范仲淹的儿子。还做过宰相,即便是童贯这样的宫中红人也不敢架空范纯仁。

郝随再次说道:“绥德军是借调,但是战斗力最差,基本上挡不住西夏大军,只能守个城……”

“等等,你说绥德军已经堕落成这样子了?”童贯心头一凉,当初他跟着李宪在西北的时候,绥德军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郝随无奈摇头道:“每次大战都是首当其冲,加上永乐城之后,绥德军似乎被针对了,如今就比厢军强点,也强不到哪里去。你要是去的话,倒是能收这支军队,但是基本上没机会捞功劳。”

“那么飞廉军呢?”

“飞廉是最强的,也是最傲的禁军。但是你想要害死程将军吗?真要是让他有点损伤,即便是你跟在贤妃娘娘服侍多年,这情分也抵不过贤妃娘娘的怒火啊!”

童贯急忙解释道:“郝兄误会了,我是听陛下的说过,似乎有意调程将军来京。他要是离开了西北,这支军队岂不是无主之军了吗?”

他想的挺好,等程知节离开,自己上赶着接手,然后西北第一强军就在自己的麾下。实现当年李宪大总管的权威就算是走出了一大步。

可惜,郝随根本就不看好童贯,告诫道:“这支军队是陛下的心肝宝贝,是陛下亲政以来组建的唯一一支禁军,而且从无败绩。你要是带着这支军队败了一次,陛下可要恼了。再说了,即便程将军离开了飞廉军,但你也没机会。这支军队其实程将军都管不住,只有李逵能管。要不然,你以为偌大的战功是哪里来的?”

“李逵不是延安府通判吗?”

“谁说通判就不能带兵打仗的?之前的吕惠卿管不住他,即便是苏相在延安府的时候也管不住他,他能谁都不告诉,押着被他抓到的李秉乾就去了西夏。苏相当时在府衙都骂娘了!”

“不会吧?”童贯傻眼了,苏辙会骂人,这位在文坛也是名宿级别的大佬,怎么可能骂娘?但李逵这家伙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郝随接着道:“飞廉以前不强,但是金明寨一役,李逵率领五千步卒,两千骑兵大败西夏五万大军,你以为经过这一战之后,飞廉军上下还能认谁?”

童贯古怪道:“可小弟听说此战是程将军指挥的啊!”

程知节是在,可是他掉链子了,这能怪谁?

而且,李逵是文官,真要是把武将的功劳给抢了,那岂不是驴子不是驴子,马不是马,文武两边都要得罪,两边都要怪他出风头?干脆李逵也没要这份战功,就要了文官监军的功劳。

反倒是李逵在西夏无所谓,随便他怎么玩。

毕竟李逵在西夏的时候,是拿着西夏人杀西夏人,大宋谁都指望着李逵多祸害些党项人。

童贯沉默了,他发现自己好像心急了,去西北并没有自己发挥的机会。留下个秦凤路,当家人是蔡京,也不好惹。而且,在京城的时候,童贯就是知道蔡京的脾气,是个说一不二的主,他去了,只能被蔡京束之高阁。难道自己的精忠报国的信仰之火就此要熄灭了吗?

童贯是真急了,眼瞅着西北的隐患要被一群文官瓜分完功劳,要是自己连一口汤都喝不上,这得多让人颓丧?

郝随偷偷瞄了几眼童贯,他吃不准童贯的心思,看到此时童贯脸上流露出的落寞和沮丧,他这才相信童贯之前说的话是真心话。他们都是宦官,官宦怎么可能轻易相信宦官说的话?

可郝随也犯难了,要不要帮他?

也许秦凤路是个机会。

蔡京的黑料自己就有,还不少,可童贯抖露出去,和他抖露出去有什么两样?蔡京在秦凤路做的事,也只有他这个西北情报头子能知道,即便最后扳倒蔡京的是童贯,但谁都知道是他郝随提供的黑料。可不帮忙,万一童贯死赖在京城,岂不是自己还得去西北?

心中权衡之后,郝随决定为了能留在京城,他决定冒险。故意拖长音,显得自己好像很为难的样子道:“对付蔡京倒是容易,可是他胞弟是右执政,我要是帮你,就是害你呀!”

对付蔡京才有饶不去的一个人,尚书右仆射蔡卞。

“害我?”童贯也是在宦官堆里一路趟过来的很角色,很快就想透了郝随的打算,咬牙道:“还请郝兄一定要仗义出手。”

既然去不了鄜延路,秦凤路的话,也能考虑。童贯毕竟在皇帝身边,他能感觉到皇帝赵煦有心对付青塘吐蕃控制的河湟之地。但一年内恐怕无法出兵作战,毕竟西军这两年一直在打仗,将帅疲惫肯定少不了。物资也要提前准备,细细琢磨一番,这倒是个机会。

“晚些我让府里的人将东西送到你府上。”

“不,我和你一起去!”

童贯是个果断的人,已经决定的事,绝对不拖延,免得夜长梦多。更何况,让手下人送这么重要的材料太不安全了,他当即决定自己去拿。

“好吧!”

郝随无奈决定。

当童贯在郝随的书房之中拿到了蔡京扣押军马牟利的证据之后,感谢道:“全赖郝兄帮忙。”

这时候,郝随倒是不好意思了,对付蔡京的代价不小:“童老弟,你要想好蔡卞可是尚书右仆射。六部掌其三。真要是惹怒了他,恐怕你在西北也不安稳。”

“好在他不管户部,只要我带着钱去,没道理收买不了人。”童贯自信道。

蔡卞确实是个威胁,但不同于蔡京,蔡卞的节操还在。如果明知道蔡京中饱私囊的话,肯定不会出手对童贯下手。甚至还会因为兄长的过错,而向皇帝请辞,甭管是否真心,姿态肯定会有。

临走之际,郝随有点不忍心,干脆送童贯一份好礼:“童老弟,你既心意已决,那么为兄就送童老弟一份礼。去了西北之前,恳请将高俅手下的三千兵马控制在手中。这支军队也是李逵训练的,不少校尉都参加过金明寨之战,至少不会拖累贤弟。”

“多谢兄长厚赐,他日小弟必有重谢。”

说完,童贯匆匆离开,要对付个龙图阁学士,真不是简单的事。童贯也需要谋划,需要找靠得住人的御史。

几天后,御史黄安上书秦凤路蔡京挪用战马谋私,皇帝倒是很平静,只是让有司核查。但是章惇为首的变法派却怒了,他们以为是苏辙指使人干的。

可苏辙,根本就不知道蔡京的罪证,接连好几天在琢磨他的仇人,数遍仇人,都找不出谁在害他。

他说什么也想不到,竟然是两个宦官下的手。

这主要是郝随回京之后,竟然办起了火油铺子,找店铺,雇伙计,活脱不像是个宦官该有的样子。他也乐得被人忽视,只是偷偷去见了冯世宁。这位可是宫中宦官界的传奇,送走过四个皇帝,如今是第五个。就连当年的神宗皇帝想出宫,却被他拦住,死活不让。皇帝的面子都敢不给,完全是靠着年纪活成了传奇。

这日,门人禀告他:“老爷,有位姓李的书生求见。”

“姓李的书生?不见。”郝随说完,他如今忙着火油生意,却没有太好打开名气的办法,心里烦着呢。不过,随即又变了心意,要是自己得罪不起的府邸来的门人,吃了闭门羹,岂不是糟糕,忙问:“哪家的府邸来的?”

“是李逵李老爷府上的书生。”

“还不快请!”

李邦彦陪着十二分的小心,来到了郝随的面前,躬身道:“见过郝公。”

郝随摆手道:“子美,你怎么来了?”

李邦彦苦笑,他自从没有跟着李逵去西夏之后,就被派到了京城,然后被李逵忘记了……

第584章 大王莫慌第057章 银样镴枪头第160章 外戚刘氏第142章 帮手第222章 舐犊情深第581章 还是信不过咱家啊第298章 兵败九龙滩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第724章 爹,你老糊涂了第445章 友军不好惹第327章 保康门赌王第815章 轰开一片新天地第688章 大宋失节文臣第一人第173章 沉船第214章 钦差第40章 乞丐版皇亲国戚第744章 鱼儿上钩了第704章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第185章 豪门底蕴第060章 刁民的气质第128章 在商言商第058章 不和傻子一起做生意第105章 岀盐了第458章 祭旗第267章 心头好第128章 在商言商第042章 抽他第210章 大买卖,又黄了!第720章 铁憨憨第682章 蔡京要夺权第784章 儒道、王道和霸道第121章 学生冤枉啊!第755章 李逵不见了!第024章 大老爷抓现行第348章 又逢一年送考时第693章 禽兽之学第093章 大闹临沂城(1)第396章 谢谢你全家!第576章 老阴货第164章 立场不坚定第199章 应战第002章 俩傻子第614章 首功之论第036章 勤快的大郎第240章 县试第537章 投名状第445章 友军不好惹第384章 杀生成仁第319章 人老成精第075章 不务正业第388章 妖道,哪里走?第574章 书生的奋斗第111章 心刺第422章 李直秘,凉了!第805章 扬帆远航第784章 儒道、王道和霸道第651章 脑子被门板夹了第635章 红发的那个丑鬼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537章 投名状第663章 李逵式筹钱第322章 我家二哥是解元第183章 我真鄙视你!第263章 老夫会照应你们的第536章 想当国师吗?第166章 钱生钱的游戏第192章 不对,这厮要跑!第805章 扬帆远航第353章 榜下滞销货第288章 李逵护镖第208章 同行何苦为难同行第530章 强势的大国师第322章 我家二哥是解元第034章 围观打老虎第579章 猛将高俅第323章 李全的转机第789章 好汉佣兵团第626章 索大官人第457章 决战之前第252章 鸡飞蛋打第020章 李捕头第111章 心刺第561章 汗血宝马第425章 蓝田吕氏第208章 同行何苦为难同行第811章 将是兵之胆第717章 是母机,不是母鸡第373章 人生如戏第403章 你这个叛徒第741章 心态崩了第353章 榜下滞销货第636章 归来还是少年第480章 老夫和你换!第545章 问心第480章 老夫和你换!第582章 老种,要努力啊!第709章 韭菜们又要迫不及待了(求月票)第170章 火爆第246章 县试第一第792章 爱兵如子王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