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太随便了吧?

按照行军速度推算,李逵率领的军队,只不过刚刚抵达兰州城下,就拿下了城池,这不合理。

再推算,因为兵力少,而且远道而来,李逵要是个懂得兵法的人,自然不会靠近城墙太近。如今李逵已经快成大宋军神了,没道理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继续推算,如果需要恢复士兵体力,斥候侦查,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会更多,两天总该需要吧?那么高俅带兵抵达之前,李逵不太可能有任何动作。

可恰恰是不可能,却变成了可能。

事出反常,必有妖。童贯不信邪了。

大宋宦官界第一兵法大家童贯说什么也不相信兰州城是被打下来的,他趴在粮车上,伸长了脖子,瞪着眼中子使劲地打量张川,宛如就像是被踩住了后背的土鳖。

张川虽说不太待见宦官,这源于他爹的关系。张舆是种谔的部下,以前就和宦官李宪闹地很僵,甚至还有怨言,认为是李宪才害死了大宋那么多的西军。可毕竟李宪是皇帝的使臣,监军,张川在面对童贯询问的时候也得做出表面功夫。

他拱手来到了童贯面前,躬身道:“蕃将不懂兵法,被李大人略施小计就俯首就擒,此战我飞廉军大胜。”

大胜毫无质疑。

兰州城都拿下来了,即便是蕃将弃城,飞廉军赶到之后,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城池,也算是飞廉军的功劳。就收复失地的功劳,也不是寻常斩首能相提并论的功绩。

童贯心里堵地慌,他认定张川骗他了,因为他是宦官,就不懂兵法?

当然,他也不相信李逵能凭借三千人就战胜一万多骑兵。他觉得自己肯定错过了什么,很可能是一场巨大的运气。至于说蕃将不懂兵法,这话也说得过去,反正这三千飞廉骑兵上下都被李逵买通了。文官不需要战功,李逵更不需要。

收复失地这样的战功,对李逵有用之外,其他的斩首功劳,对他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总不能李逵给自己上奏战表的时候,说自己斩杀多少人吧?

一个聪明的文官,是不会将这些攻来和自己联系起来的。当年王韶收复河湟之地之后,入京,执掌枢密院。但是很快就发现,文官不把他当自己人,武将把他当成抢功劳的异类,谁也不待见他,加上御史台中有人不满,没多久就倒台了,灰溜溜从枢密使的位子上被撸到了知州。

这肯定不是王韶文官做武将,带着西军在战场上厮杀的原因。

当初,王韶可是经常上阵杀敌,有过身中七箭,还逆转的场面。

要不是大宋的铠甲实在防护力不错,让他只不过是受了小伤,王韶早就战死沙场了。

王韶太惹眼了,加上他做过御史,锋芒毕露,给自己装饰的太华丽。

但李逵不一样,他基本上从来不写军报之类的奏章,反正以前有郝随的秘折,后来还有种建中,自然不用他帮忙。

而且,他从来不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奏章上。

最多写上三个字‘臣李逵’,这是表明这份奏章是李逵上书的,这就足够了。

以至于朝堂上不少大佬都以为李逵在战场上是摇扇子的书生,根本就不知道这货拿着大砍刀四处给人放血。

童贯也觉得李逵多半是个智将,儒将。毕竟,他也没有上过战场看到李逵大杀四方的样子。

认定了李逵走狗屎运的童贯冷哼道:“蕃将自然不懂兵法,算了,你给我说说,如何拿下的兰州城,咱家到时候也好写秘折。你只要告诉我斩首多少,首级在哪儿,咱家待人去验明。至于俘虏,就不用说了。”

这是正经事,童贯不敢耽误。

毕竟皇帝派他来西北,首先不是来抢夺军权的,而是充当皇帝在西军之中的耳目。将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原原本本的通过秘折送到宫中。

“这个……”张川犹豫了一下,对童贯躬身道:“启禀公公,斩首七八千吧?”

“什么,七八……”童贯之前还气定神闲的打定主意,一定要给皇帝的秘折上好好编排李逵,这厮竟然连他都打。有道是打狗还看主人,他童贯虽说是个残缺,卑贱之人。但说什么,也是皇帝的奴才,哪里好随随便便的就白挨这顿打?

打他还不说,还要骗他,太过分了!

童贯忍不了。

可听了张川的话,顿时惊地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惊叫道:“七八……千。”

说完,嫉妒的接连吞了好几口唾沫,要是自己有如此功劳,岂不是……要连升十级?宦官升迁很容易,得到皇帝的恩宠,继续得到皇帝的恩宠,皇恩浩荡……然后就可平步青云。大宋因为受到皇帝恩宠而升官节度使的宦官也有不少。

“咳咳咳!”童贯之前担心李逵会不会杀良冒功?这在军中是大忌,可这种事也免不了。最容易得到的军功,会让任何一个武将都丧失了对战功的渴望,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魔鬼。

“算了,张川你还是说说俘虏的事吧?”

“俘虏有三千多,不到肆仟的样子。当时蕃兵被击溃之后,大人让人追击了一阵,加上战场上投降的,来不及逃走被堵在城里的,就这么多人。”

“来咱家边上说话。”童贯一直歪着脑袋和张川对话感觉有些吃力,于是伸手招呼童贯道:“你把骑兵如何抵达兰州城,如何进攻,蕃军如何大败,这些过程都好好给咱家说说。”

“是,公公!”

童贯毕竟是皇帝派来的监军,李逵能看不起童贯,欺负童贯。但是张川真没有这胆子,只好步行跟着粮车,从骑兵如何行军开始说起来:“我军急行两日,于第三日抵达兰州城下十箭之地。当时蕃兵将领以为我军疲惫,出城进攻我军。”

童贯颔首道:“兵法有云,以逸待劳,就是这个道理。”

张川也不在意,打仗就是这样,谁赢了,谁说话响亮。他继续道:“我军退城之后,蕃兵紧追不舍。我军就将计就计,牵蕃兵在野外寻找机会。蕃将见机,以为有机可乘,紧追不舍。却故意和我军拉开距离。”

童贯点头赞同道:“此乃老成持重之法。”

张川微微蹙眉,觉得有点怪异:“随后大战一触即发,我军开始冲锋,,蕃兵准备不足,被我军从中击溃,蕃将当时选择退兵。”

“一击不中,选择退兵,此乃良将之能。战场上先言不败,再言胜,此乃张驰之道。”

……

张川听童贯的评论,心里就更不舒服了。

这种心情上的不悦,很快就引起了童贯的警觉。他是从宫里出来的宦官,对于任何周遭的感知都要比寻常人强大的多。要不然,惹怒了不能惹的人,岂不是要一命呜呼?

童贯开口问:“张将军,是否不舒服?”

可童贯也纳闷了,蕃将哪里是不懂兵法的样子?反倒是李逵才是那个不懂兵法的人啊!

“童公公,为何你一直在夸蕃将之能,他要是有本事,岂不是我大宋飞廉军就要损失惨重?”张川接着阐明道理:“可我飞廉军斩杀无数,最后才是胜者。”

“张将军勿怪,童某身子不便,这才会错意了。”童贯只能用身体受伤来搪塞。

童贯这才警觉,好像自己夸错了对象。这等错误,童贯以前是肯定不会犯的,要不是李逵给他带来的压实和震惊实在让他匪夷所思,也不至于如此颠倒。

可问题是,童贯也是懂兵法的人啊!

以逸待劳,错了吗?

张弛有度,错了吗?

老成持重,错了吗?

为什么都做对了,却在战场上一败涂地?童贯糊涂了,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难道战术仅仅是勇气足够就行了?

事实上,童贯虽然心神不宁,但一直以为自己是在夸飞廉军,没想到闹出了这个乌龙。可让细细想来,蕃将仿佛才是那个懂兵法的人,李逵这样的作死能手,不把自己害死,已经是老天开恩了。

童贯越想越乱,可是他不能不问。

等到入城之后,他就得继续和李逵掰扯。

文官带兵,他们有上奏的权力。监军同样也有上奏的权力。

前者上奏通过通进司,由通进司主官给事中上报给门下省,抄送中书省都事堂,再上报皇帝。而宦官监军直接越过这些官衙,给内省上书,直接会送到皇帝面前。

要是李逵和童贯的奏折南辕北辙,即便皇帝不说,也会不高兴。

因为两份截然不同的奏章说明前线将帅不和,拿大宋的社稷开玩笑。

这是一个双方需要坐下来好好谈判的利益分配过程,童贯寸功未立,这时候,他比谁都着急。

尤其是,在李逵明面上就给他穿小鞋的情况下,更是担心李逵到时候水火不进,不但不给功劳,还要在他身上踩几脚才开心。

他不得不防!

至于另外的,童贯也脑袋发昏,似乎蕃将做的要比李逵好得多,可为什么这厮就如此不耐打。不说别的,就是坚持到自己到战场,也好啊!

好在路上虽时间不长,但童贯总算是问清楚了战况。接下来的事有些需要童贯去观察,有些需要他派手下去查验。

进入兰州城的那一刻,他终于发现城头上为什么人头攒动了。

一队队蕃兵被看押着修城墙。

兰州城自从二十多年前第一次修建,自仁宗以后,第一个修兰州城的人是宦官李宪。之后经过大宋,西夏,青塘三家轮流控制,除了大宋有心修建城池之外,其他两家可都没有修一座坚固的城池的打算。

这导致兰州城破破烂烂,尤其是城墙,更是荒废不已,不修葺,几乎不能用了。

童贯之前也来过兰州城,他也清楚,修城墙是个正经事。只是见到李逵的那一刻,他心里还是膈应的不行,但即便这样,他还是脸上堆满笑容,恭贺道:“恭喜李大人收复兰州城。不知道李大人是否能将俘虏名册给咱家清点?

就李逵对他的态度,童贯说什么也不相信李逵会妥协于他。

甚至他担心惹怒了李逵之后,会引起李逵更猛烈的报复。毕竟,这厮的小心眼他也算是领教过了,现在后背还疼着呢?

“小二。”

李逵对着城墙上喊了一声,很快一道身影从城墙上飞快的冲了下来,跑到李逵面前:“少爷,你叫我?”

“俘虏名册呢?”

“在陆参军手中。”

“让他带着名册给童公公送去。对了,还有立功的名册也给童公公送去,让库房整理好首级,给童公公查验。”

李逵又不是头一次带兵打仗,自然清楚其中的流程,既然童贯来了,干脆就一并说了。

反倒是童贯又被吓住了,他总觉得李逵会给他下绊子,这才是符合李逵这厮的心思。突然间,李逵变得通情理起来,他反倒不习惯了。紧张的做出防备的姿势,还以为李逵要给他祸害他。可是直到李逵安排下所有的事之后,童贯这才发现,李逵竟然没找他茬,他顿时有点发贱起来,这不习惯呐?

“公公这边走。”

名册简单,反正俘虏跑不了。但是查验首级大有学问,毕竟一个首级关乎到几十贯的赏赐,三个首级可以让士卒升一级。

这可不是钱能够衡量的价值。

童贯捏着鼻子在库房里,看着堆积如山的首级,一个个惨白惨白的占着石灰,面目狰狞的让人胆寒。几个查验的仵作脸色发白的一个个查看下去。

童贯在库房门口,扶着墙吐到胆汁都尽的时候,仵作终于将查验的结果告诉了童贯。

“公公,总共七千五百二十七级。”

“没有错?”

“没有错。都是蕃兵,只是不知多少是正兵,多少是仆从。要是尸身在的话,可以通过手能辨别。但是这恐怕不太现实。”

“命人装箱,送京城兵部,报枢密院。”

“尊令!”

一路上,童贯开始心里面打起小算盘,逼着李逵让出利益,给高俅五百首级的功劳,有点多,但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

然后……嘿嘿,李逵,你再能打仗又如何,本公公才是写秘折之人。

找到李逵和高俅的时候,两人大鱼大肉的在吃饭,看到堆的食案上满满当当的肉,童贯立刻胃里翻江倒海的难受,捂着嘴就跑了出去。

好不容易恶心的感觉下去了,他这才走去了官舍。

等着高俅和李逵,吃饭当日肯定是吃不下了。

可左等右等,没等到俩人。好不容易,一个时辰自后,高俅打着饱嗝来到了官舍,见到一脸严肃的童贯,拱手道:“公公可是在等人杰?”

“他是主将,我是监军,战后要上折子,肯定要和他商议这折子如何写?”

“他没给你说规矩?”

“规矩!”童贯声调就尖了起来,他堂堂皇帝门下鹰犬,还要听李逵的规矩。可生气归生气,童贯怒过之后,却冷静了起来,问:“是何规矩?”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高俅悠悠道,颇为自得。

童贯咬文嚼字的细品了好一阵,这规矩……好像是山贼的规矩吧?你们休想蒙我?

第736章 要当爹了第705章 十三太保第188章 这么会是他?第201章 暴起第514章 佛靠金装第462章 折损大将高俅第155章 权宜之计第686章 李逵,你的事犯了!(求订阅)第387章 骑虎难下第694章 人人都爱李二郎第742章 书生从军第797章 和先帝情同手足第387章 骑虎难下第241章 师伯的死亡之瞪第287章 旧识第587章 带路党第177章 喊爹都没用第402章 官迷第643章 老夫有经验第653章 精铁?第743章 一步步迈入深渊第317章 托大了第308章 威逼,还是威逼第307章 害人不浅第142章 帮手第795章 下套第632章 东京快运第003章 老族长的野望第184章 吃定你了第350章 开启无敌模式第237章 近乡情怯第408章 给朝堂喂了一波药第390章 议亲第600章 耿直老种第372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286章 虎骨酒第536章 想当国师吗?第460章 凭你也想要抢功?第691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第347章 懵圈的李全第747章 现场教学攻城第734章 君辱臣死第501章 这很皇帝第608章 大宋新武器展第030章 烦人的东西第511章 你们需要帮手!第733章 妖孽附体第112章 露怯第687章 下官和他不熟第260章 你到底对我做了什么?第186章 穆氏兄弟第281章 小二第158章 涨价第301章 史阎王第481章 书生有毒第424章 西出崤关第610章 大起大落的厮杀关于更新第201章 暴起第232章 两年之期第734章 君辱臣死第390章 议亲第219章 马屁逵第496章 重金求子第622章 野心第036章 勤快的大郎第422章 李直秘,凉了!第241章 师伯的死亡之瞪第672章 狂的资本第742章 书生从军第647章 问话都事堂第479章 死穴第579章 猛将高俅第603章 打出来的才是实力第711章 大宋险恶的营商环境第401章 差点忽悠出一个帝师第018章 黑店第549章 硬不硬?第032章 贯日第688章 大宋失节文臣第一人第433章 香不香?第298章 兵败九龙滩第740章 老将出马第443章 逼人送死第198章 喧宾夺主第068章 龙出浅滩第721章 凶名赫赫第572章 请命第247章 李逵的科举后援团第476章 横空出世的大宋护国神器第288章 李逵护镖第231章 千古奇冤第108章 人人都爱苏学士第016章 欺人太甚第271章 绝交第746章 兵临城下第141章 奈我何?第385章 李氏凶猛第269章 送命题第360章 大宋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