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中间商赚差价

在中京的米芾最近很慌,他发现自己陷入了阴谋之中,等到辽国的出使结束回到大宋之后,就可能被秋后算账,彻底嗝屁。

不是说辽人对他如何威逼,恐吓,让他失了分寸,一不留神出卖了大宋的利益。

也不是因为自己自作主张,替大宋答应了辽国的无理要求。

而是……辽人太热情了,热情到有种要害他的地步。

哪有给使臣准备四驾的马车的道理?

难道辽国的鸿胪寺官员不知道这是王爵享受的荣耀吗?

米芾别的不清楚,对于皇家礼仪是非常熟悉的,根本就蒙不了他。当初,神宗做太子的时候,也就是坐四驾的马车,登基做皇帝了,改成六架的马车。

米芾越琢磨,越感觉不对劲,扭头看向了阮小二。他出使辽国,保护他安全就是阮小二。还带了一百禁军,不过这点人马在人家地盘,根本就掀不起风浪来。真要是辽人想要对米芾动手了,逃都逃不出去。

“小二,我觉得有人要害我。”

米芾神神叨叨的跑到阮小二的房里,大半夜的絮叨起来。

阮小二眯缝着眼,对这位总是疑神疑鬼的米大人颇为不解。只不过这位是苏轼的朋友,忘年交,他就是再反感,也得忍着。

阮小二无奈道:“谁?”

“辽人!”

米芾比划道:“你知道吗,今天我出门的时候坐的四驾的马车,就我这身份要是在开封府街头敢这么做,至少得一个僭越的罪过,运气不好就要发配沙门岛。”说完,米芾脸色惶恐,惴惴不安的看着阮小二。

“这不在辽国嘛?米大人,能不能别总是疑神疑鬼的,惹人笑话。在辽国有几个认识你的?再说了,辽人害你图什么?”

阮小二很费解,因为在他看来米芾不过是个废物。

也不是说真的废物,主要是不适合当官,更不适合做使臣。

这话米芾不乐意听了,撇嘴道:“兴许是辽人想要从我这里探听大宋机密。”

阮小二捂着脑袋痛苦道:“您信吗?您老是知道了都事堂的筹谋,还是枢密院的调动,更或者是北线十几万大军的布防?这些你都不知道,辽人就算是从你口中套话,能套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出来?”

“这倒也是。”米芾老脸一红,被阮小二驳斥的羞愧不已,可一转眼,又担忧起来:“会不会逼着我把你们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同州等地让出来,真要是我被辽人逼迫的时候,小二……”

说到这里,米芾无比的慎重。

眼神专注,语气严肃道:“万一,要是万一真的出了挽救不了的事!”

米芾仿佛做出了很沉重的决定似的,说到这里就说不下去了。

他也不知道哪个混蛋害他,之前他在五台山文殊院抄经书,除了没酒,没肉,日子过得挺舒坦。再说了,寺院里没有酒肉,但是镇子上有啊。真要是馋了,去打打牙祭,也没什么。

可没想到来到辽国……越来越让他没底。

阮小二明白了,读书人,文人追求的气节,就是怕疼,下不了狠心。当即拍胸脯保证道:“大人要以死成全气节,下官明白,定是心中难以割舍。放心吧,我的刀很快的,不会让大人受二茬罪。”

说话间,米芾被阮小二推出了卧房,然后在门背后落上了门栓,继续到头呼呼大睡。

米芾站在门口,觉得阮小二似乎理解错误了,他想说的是万一真的辽人害他,让阮小二保护她先跑,怎么变成了以死明志了?

想要继续拍打房门和阮小二这傻小子掰扯清楚,可是又怕阮小二恼了。

说起来,米芾有点怀念李云,比靠谱,还是李云要比阮小二靠谱的多了。可惜,李云在飞廉军中为将,对北线布阵非常清楚,他这样的将领是不可能来保护他入辽的。

翌日。

米芾在辽国鸿胪寺的馆驿中醒来,刚睁眼,就发现面前站着个人,揉了揉眼睛,心中默念:“红粉骷髅,今晚办了你!”

小姑娘还挺天真,根本就不知道面前的是头豺狼。

“大人,妾身服侍大人穿衣。”

米芾对服侍的女子很满意,比家里笨手笨脚的侍女要好很多。哪怕是蛮夷之国,鸿胪寺这等拥有宫廷背景身份的侍女,也非普通府邸的侍女能比。

“大人,北院大王已经在厅中等你。”

“北院大王?”

米芾瞪大这眼珠子仔细回忆了一阵,真没想起来这个北院大王是谁。

这些天接待他的人身份都高的吓人,以至于米芾也有点膨胀,觉得自己恐怕真有王爷的气度。

跟着北院大王来到一处府邸,进了院子,看到帷帐,舞女……米芾愣了愣,这很熟悉啊!似乎先喝酒,再看美女,然后放飞自我,这套路他熟。可转眼心头又担心起来:“国丧呢?这好吗?”扭捏的想要拔腿就走,可是双脚像是长在了地上似的,挪不动道。梗着脖子问北院大王:“辽主国丧,此事大不敬?”

“米大人误会了,我们辽人不同于你们汉人,并没有那么多讲究。再说了,仅是文会而已,又不是纵情声色,这点还是要区分的,放心,不会让米大人为难。”

北院大王故意用说的轻巧,实际上辽国国丧也学了中原的法度,禁娱乐。

不过对米芾属于特事特办。

再说了,即便是大宋国丧期间,真以为所有的娱乐活动都没有了吗?

只不过大家背地里偷偷玩,不让人知道而已。勾栏还是那个勾栏,姑娘还是那群姑娘,只不过营业时间和场所改了。

米芾懂了,文会,他参加的还少吗?

想当年在京城,驸马都尉王诜是他们的金主,苏轼是他们的领袖,跟着一起做了不少荒唐事。米芾这才脸色转晴,笑道:“一切都在不言中。”

“一切都在不言中。”北院大王一把年纪了,心态上肯定跟不上同龄人的米芾。这就是武夫和文人的区别,都是做腌臜事,文人拔出了新高度,武人只会下作。

才两天功夫,北院大王受不了了,跑到耶律延禧跟前去诉苦:“陛下,这个米芾应该没有任何价值,为人荒唐,我们不用在他身上费事了。”

耶律延禧不信,他怀疑北院大王没有尽心尽力。

先皇帝的盟兄弟,如今大宋皇帝的叔叔辈,怎么可能是个酒囊饭袋?

还以为北院大王有情绪,换成萧平去陪伴。

没过多久,萧平要回来了,尴尬的告诉耶律延禧:“陛下,如果我们继续款待米芾,我怕他到时候不想走了。”

“这……怎么说的?”

耶律延禧颇为惊诧,心说:“难道自己估算错了?”

萧平无奈道:“臣已经竭尽全力,可是宋国文人的习惯,恐怕臣真的无法理解。”这话说的,仿佛就像是告诉耶律延禧,陛下,米芾已经触及臣的底线了。

耶律延禧沉吟片刻,还是想要试一试:“萧平,你去问问,如何能使宋辽暂时罢战。还有,萧常哥传来消息,宋国坚决不给岁币,以后皇族恐怕受损要严重了。好在宋国并不想断绝榷场贸易,只是没有了岁币,交易就难了。”

辽国征税的机会不多,辽国的财政大部分是朝贡制。也就是说,哪个部落每年给朝廷缴纳多少牛羊,多少特产,从而获得大辽的庇护。

但这里有个问题,如果皇室没有这些部落需要的物资,他们能如此听从皇帝的命令吗?

比如茶叶,就是辽国非常需要,却只能依赖榷场交易的物资。

辽国朝廷将榷场交易死死的攥在手里,就是为了扼住部落们的物资供应。

萧平是有能力的,至少在辽国是如此。

可是对于宋朝官员来说,尤其是施政上,甭管是西夏,还是辽国,都无法和宋朝中低级文官相提并论。

因为,这个时代的宋朝文官从科举制度之中,一步步的选拔,没有任何思想禁锢的荼毒,每一个都是时代的精英。

萧平带着任务来问米芾,当然,也是酒宴过去,纵情之后,米芾心灵仿佛被放空了似的瘫坐在榻上,双眼呆滞且迷离。

“米大人,明日我大辽皇帝将在宫中接见你,作为朋友,我不得不提醒大人几句。”

萧平假装关心道。可目光一直落在米芾的脸上,不曾转移。

米芾扭头抬手想要拱手,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却有点徒劳道:“多谢萧大人盛情。”

“我朝想要继续和大宋恢复岁币贸易,不知道米大人可有办法?”

萧平紧张的看向米芾,深怕惊扰了对方。

可是米芾却为难道:“这事我不管啊!再说了,以往榷场都是随着岁币送达开始,期间有一个月的时间交易,如今你们辽国背信弃义,攻打我大宋,这个岁币恐怕以后没有了。”

“岁币没机会了吗?”萧平暗道。

随即笑着问:“米大人,如果榷场如期开放,我没有本金,怎么办?”

“榷场交易的有茶叶,瓷器,丝绸……这些大宋的商品。这是你家里自己用,还是转手卖人?”米芾做官也二十多年了,他虽然比不上蔡京这等对财政非常有手段的文官,但是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毕竟,他也做过税监。

而且大宋的大环境,容不得他不接触这些。

“不是自用,而是买卖。”萧平心说,这大概是皇室控制榷场的手段了,不过没有本金确实难办。总不能赊账吧?大宋对辽国的贸易,从来不赊账,就怕辽人赖账。

米芾笑道:“没有本金,还想要赚钱。这个简单,你做中间商。把想要卖货的卖家联系好,让他们将货物送到你们指定的库房,等到榷场开了之后,带着买家来库房看货物,当面点清之后,交易完成,换成卖家需要的货物。这一进一出,你不仅能赚买家的钱,还能赚卖家的钱,如果两头都有买卖需求,你甚至能赚四份钱。”

米芾撇了一眼萧平,笑呵呵道:“不过萧家怎么可能没钱?你们没钱,铺子、宅院、田产肯定有吧?用这些死物抵押给人,一样能凑出本钱来。放到国家,比方说,辽国皇帝想要体面些,就可以将辽国不怎么有用的城池抵押给大宋嘛。城池还是辽国的城池,租出去,每年缺能进钱,多好!”

大宋的不少商人,就是这么办事的。

比如说将门的管事,仗着门阀的身份作为信誉,可以两头通吃。米家也是顶级将门,这种生意他从小就见过。没本钱,照样赚地盆满钵满。

萧平满意离开,回去告诉了耶律延禧,这位辽国新君顿时惊为天人,心虚的对萧平嘀咕:“这个米芾不简单呐,张嘴之间就能解决寡人困扰多日的难题。你说他留在我大辽,是否可能?”

萧平吓了一跳,赶紧阻止:“陛下,米芾还说用被宋国攻占的城池租赁给宋国。如今宋辽之间的谈判迟迟没有进展,就是我们不能让出同州、易州等地的属权。可是宋国却不想让出他们攻占的城池,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对如今的大辽非常不利。”

岂止是不利,而是很可能会被拖垮。

大宋和西夏作战也进入到关键时期,可是迟迟没有进展。大宋也无力和辽国开战。

但是辽国一样是如此,耶律延禧面临的是一个风雨飘遥的大佬,东部的叛乱一直困扰着辽国。北方也不安稳,再加上一个宋国,这简直压地耶律延禧快喘不过气来了。

当即拍板:“就按照米芾说的办,同州、易县、应州,我们租给宋国。租金的话,每年一百万两白银。”

几天之后,在大宋京城谈判的萧常哥接到了中京快马送来的秘折,让他用新的建议,让大宋出钱。

参加谈判的章惇在萧常哥的提议下,有点懵圈,这辽国租赁城池,古往今来从来未有听说过。可是这种感觉很奇怪,章惇似乎还挺熟悉。

这日回到家里,他问儿子章授,章授笑道:“父亲,这是贼卖爷田不心疼,辽人顾全了面子,还得到了好处。而大宋如果不想继续开战的话,这也是个好选择,毕竟钱不多的话,完全可以答应。”

“哼!”

章惇冷哼:“朝堂之事,你位卑言轻,不是你说话的地方。”

章授看着扭头离开的老爹,张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章惇这才想起来,怪不得这么熟悉,原来这是败家子买祖产的套路。不过一开始败家还得遮掩,都是从租赁产业开始的。

他心里琢磨着,也不知道谁给萧常哥出的主意,要是大宋的官员的话,算是立功了。

第596章 不信邪第371章 三叔公进京第625章 谁说青塘不服王化?第638章 德胜门前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第065章 早就有人惦记上了第320章 北地枪王第818章 雄兵十万第349章 被盯上的麻烦第797章 和先帝情同手足第489章 致命的缺陷第445章 友军不好惹第507章 小名不是瞎叫的第261章 二姐夫第108章 人人都爱苏学士第003章 老族长的野望第710章 魔镜第343章 被逼婚了第695章 痛打落水狗第162章 李逵是个好孩子第637章 兴龙节第792章 爱兵如子王敬之第378章 实力坑人第535章 抓住机会就翻盘第434章 不走了!第417章 牢霸抑郁了第580章 志向远大第257章 神魔九变第421章 攻陷刑部大牢第174章 旺火烹油第804章 奔向大海的山贼第577章 一山不比一山高第382章 武举开考第681章 师伯要送仙缘!第311章 京城规矩大第636章 归来还是少年第564章 送瘟神第728章 妖道该死第287章 旧识第253章 偏心第198章 喧宾夺主第272章 为何你如此优秀?第423章 绍圣第一人第656章 缺个得力的帮手第301章 史阎王第233章 定情信物第679章 官字两张口第171章 没杠杆,不欢乐第494章 心系百姓,奈我何?第707章 两员虎将第323章 李全的转机第323章 李全的转机第182章 恐吓皇亲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爷第062章 认个干爹吧!第684章 元长,你办事我放心第721章 凶名赫赫第526章 被种地耽误的党项大军第505章 大人,您就从了吧!第318章 一不小心砸了场子第507章 小名不是瞎叫的第336章 圣旨到第155章 权宜之计第392章 晃眼已成庞然大物第447章 捞一把就走第496章 重金求子第703章 拉他下水第516章 劫富济贫第099章 绝户老书生第022章 大放厥词第262章 解氏双雄第181章 神捕李逵第555章 辽国出手了第311章 京城规矩大第783章 来时好好的第539章 混入护国寺第443章 逼人送死第269章 送命题第787章 梁山匪首聚东京(求订阅)第724章 爹,你老糊涂了第225章 首阳书院第395章 小林子的初恋之死!第550章 梁家的废物第203章 一言不合就开大招第277章 目标京城第392章 晃眼已成庞然大物第141章 奈我何?第509章 黑水城第144章 史文恭第400章 不学有术的糟老头第575章 业界良心第738章 公报私仇第573章 爆黑料第101章 爆款书生第661章 打劫第491章 招黑第695章 痛打落水狗第720章 铁憨憨第259章 小养由基第175章 大宋府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