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节 五岛列岛

船上的中国人谁也没把他的所谓平将军后裔当回事――中国人对日本的历史即不熟悉又打小就熟悉这种攀附阔祖宗的把戏,所以也就姑且听之。相比之下,对家名和家族血脉传承十分感兴趣的日本水手倒是对此很感兴趣。

眼见前方福江岛已经渐渐浮现在海面上,一直凭栏而立,意图塑造其“历史性的一瞬”的平秋盛低声吟唱起一首日语歌来:

通りませ通りませ(通过吧通过吧)行かば何処が细道なれば(前进何处成为小道的话)天神元へと至る细道(至往天神的小道)ご意见ご无用通れぬとても(无需见解难以通过)この子の十の御祝いに(这孩子十岁的祭礼)両のお札を纳めに参ず(奉纳双符咒的拜祭)行きはよいなぎ帰りはこわき(去时凉风回时倦怠)我が中こわきの通しかな――(我心倦怠能否直达)紫川等一干随同前往五岛的归化民干部毕恭毕敬的听着平首长五音不全的歌咏――日本籍归化民显然毫无不适应之感,广东福建的归化民都带着奇怪的忍耐神情倾听着。

因为这次是商务合作,所以随行人员并不多。除了他自己的生活秘书,两名从特侦队抽调的护卫人员和几名商务人员外,还有一名叫乔田至的元老。

这位乔元老很年轻,在旧时空是个不成功的码农兼成功的宅男。乔元老当码农当得无聊,客串当黑客。不成功的黑客的结果就不得不跑路到异时空来免得被查水表。乔元老和所有的码农元老一样,D日之后就待在大图书馆里搞搞资料工作。也为执委会和各个部门写写程序代码。特别是企划院,对数据库的二次开发有很大的需求。

乔元老在图书馆默默无闻的打酱油打了三年,期间也买了个女仆,但是他很快就对女仆厌倦了――这女仆和他的想象距离太大了。无聊的工作外加乏味的女仆,乔田至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他决定要出去冒险,就报名参加了对日工作。幸好他有特殊的技能点:英语和日语。尤其是后者,虽然乔元老一天日语专业课也没上过,但是靠着多年的宅文化的熏陶,居然自学到能直接看动画和日剧的地步。

他们携带的只有很简单的药品、武器和一部电台。平秋盛自己是医学专业,后来又从事建筑业,除了日语还略通一些朝鲜语,在日本打造一个情报站的能力还是有的。这次正好借这个机会和周家搭上线,就坐坐顺风船。

五岛现在是福江藩治下。福江藩的藩主是五岛家。五岛家在九州是传承了几百年的海盗,或者叫水军家族。五岛水军从源平合战起就已经活跃在这一带,是典型的日本沿海的豪强国人,从元代开始渐渐兴起的“倭寇”中也不乏他们的身影。

五岛家族就这样干着半海盗半渔民的日子,一直传承了21代。第21代当主五岛玄雅曾经率领五岛水军参加过丰臣秀吉的朝鲜攻略。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合战中保持了中立,因而五岛玄雅得以庆长八年(1603),从德川家康手中获得了朱印状,正式成为福江藩初代藩主,成为15000石的外样大名。

平秋盛记得这个时候福江藩的藩主是二代目五岛盛利,这个五岛家的养子在十八年前的一场政治斗争中干掉了对手,初代藩主玄雅的亲生儿子大滨主水。为了巩固权力,整顿藩内家臣,盛利用了二十年,而今已经到了尾声。

平秋盛为他准备了一份不错的礼物,一把临高产的钢制装饰剑、一对椭圆梳妆镜和一尊玻璃佛像,作为一个一万五千石的外样大名,想必盛利大人是能够知道这份礼物的分量的。

平秋盛收起心头的思绪,船已经到了福江岛码头,一番忙碌后,终于上岸,早有一个年轻人在码头恭候,大船出发前已经差了一个通事乘一艘小快船回去通报,来人便是了。

“平老爷,我家老爷已经备下轿子。”通事一阵招呼,只见旁边棚子里出来一顶双人小轿,说是轿子,其实是日式的驾笼,看轿夫的身形与神态,想是倭人无疑了。虽说入乡随俗,但是平秋盛看看自己的肚子,最终还是婉拒了来人的好意,决定步行,一来听说周家的商馆距此不远,二则本时空的日本是头回来,沿途也好看看这里的市集。通事知道澳洲人的脾气,也不好要强,便随了这鬓人。

福江岛是福江藩藩主居城所在,人烟相对稠密些,市面也比较繁荣,道路平整,看得出是花了些功夫的。沿途不时有些草棚,摆放着零星的渔货和蔬菜,没有看到有肉类――日本人自从南北朝以后,上层贵族受佛教影响不再吃肉,渐渐得闹成了全民不吃肉。所以沿途商贩的形貌,虽然不至于饿肚子饿得形销骨立,但显然营养不良,形容枯黑而消瘦,男子身高大多都在1.6米以下,妇女更矮,许多人只不过1.4米刚过的模样。

不过日本自从丰臣秀吉之后,已经几十年没有全国性的战火,社会稳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似大明到处都是衰败的气象。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虽然不高,但是没有担惊受怕,朝不保夕的惊弓之鸟一般的神情。这让平秋盛不胜唏嘘――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果真如此啊。

棚子后面是一些大些的日式房屋,都只有一层,从样式上看倒像是商馆,不过并没有临高的热闹气象,连此时东亚一般港口的气象也没有。往前大概五百米,平秋盛注意到右手边的一片长屋,看样子里面倒还有一进。

“这里是本地代官的所在么?”

“这是武家老爷们的住所。”通事答道。

“怎么倒像没人居住?老爷们平日都不在这里么?”

“这倒不是。庆长19年藩主居城江川城被烧毁之后,兵部大人就在石田那边修筑阵屋,要家臣们都搬到新修的石田阵屋那里去。这里自然就没人了。”通事对平秋盛的问话并不奇怪,“前面便是我家老爷的馆舍了。”

果然,在前面五十米不到正是一个院落。这院子很是显眼:传统的中式建筑倒和这里的建筑有些格格不入――十分的突兀。

通事将他们一行人引领到门口。门院门打开,一个小厮迎了出来,用有点别扭的南直隶官话道:“老爷已经恭候多时了,请澳洲来的老爷先去花厅少坐。”

进得院子,倒是别样风情,本时空中式建筑的样式配上日式的庭院和植物,让穿越众暗道精致。花厅就在第一进院落,虽然是中式建筑,确是按照日式庭院的布局。从里间落座,外面其实就是大门,但是中间用一些植物进行了隔断,反而看不到外面的情形。两名特侦队员站在身后,平秋盛整理了一下思绪。仆人们照例上了些茶水。不多时,见有两个小厮摸样的簇拥着一名老者出来,看老者岁数大约有六十多岁,两鬓苍苍,虽然服用保养看得出还算精致,但神态中自有饱经风霜之感,看来此人定是周性如了。

两下坐定,也无太多虚礼,周性如听回来的通事说起这澳洲人也自称海商,但行事确与海商大不相同――这些日子来船上伙计在济州岛眼见澳洲人修城筑路,造渠开荒,通事也都一一禀明了老爷。这周老爷也是经过些事的,知道这伙海商的所图非小――别得不说,直冲着他们直接强占济州岛,就这份魄力就在当年的王直之上了。

李朝当然不是什么厉害角色,但是澳洲海商能下这样的决心,做这么大的事业,绝非凡人所能为。

有这样的认识,周老爷自然言谈谨慎,多有察言观色,不时也问起澳洲之事和平秋盛的祖上。

周老爷是南直隶出身,见识自然比福建的海商多得多。他深知自己根底浅,在海商中又是外人,难以抵挡后起的福建、广东海商,所以很早就走幕府的门路,获得了幕府的朱印状,随时可以以日本商船的面目出现,这种可以变换身份的好处是别家海商难以企及的。所以他能够长期在中国东海此起彼伏,纷乱如麻的海商海盗团伙中保持自己的份额。

但是郑芝龙在对日贸易中渐渐露出的唯我独尊的气势,使得周性如倍感压力。自己和幕府关系的确很好,但是郑芝龙和幕府的关系也很铁。更何况郑芝龙的实力――不管是财力、军力还是船只数量,都远在自己之上。

如果老郑要吃独食,自己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现在莫名其妙的突然冒出来个澳洲海商来,而且直接在济州岛就待下不走了――周老爷很清楚,济州岛也好,李氏朝鲜也好,都没什么值得这伙人下大本钱的地方,他们下这个本钱,所图只有是中日贸易这块大肥肉。

(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节 广州行(一)第一百零二节 铸炮(一)三百四十节 港库二百八十五节 公务员考试(四)第五十四节 贸易协定第二百五十四节 去梧州(三)第二十三节 郭芙第二十八节 奴隶买卖第一百零六节 教堂的另外一个作用第一百七十九节 清理债务第四百五十八节 小本买卖第三百一十三节 发动机启动第五节 丰生和丝厂第一百一十九节 怀集分兵第一百八十二节 调查(十)四百零三节 新生活的开始第十九节 敌在料罗湾第一百七十六节 突破防御第六十九节 战前(一)第三十四 战后(一)二百零八节 海上party(四)第一百六十七节 长盈仓的米第三十九节 宁六斤第三百二十五节 妇女问题第二百五十九节 各怀鬼胎(十)第一百七十四节 漕帮第十八节 田独的奴隶第二百六十二节 京师(十九)第二百八十七节 三亚之现状(一)三百四十一节 调整第四十四节 寻人第一百四十七节 前路茫茫第六十节 作战计划第二百五十七节 秋赋(二十二)第七十七节 妇女合作社第四十四节 集训队第九十六节 江南总号第四百一十八节 平将军第二百四十七节 儋州开发研讨会第二百三十八节 新得主人第一百九十九节 张机器和林显明二百二十六节 忙碌的刘市长第二百五十六节 京师(十三)第六十七节 甜港风云--古家海盗第三百二十节 融资(二十五)第一百三十五节 平靖阳山(二)第一百五十二节 郑保的战与和四百三十五节 重逢三百五十四节 窍门第八十五节 广州先遣站第四十五节 准备出发第七十二节 高定客户的异样第一百五十九节 韩乔姐第四十一节 茶社的拍卖会(二)第九十四节 传染病四百零九节 髡贼之术第一百二十一节 举兵之议第七十二节 甜港风云--破解之策第一百五十七节 海天号第八十六节 另辟蹊径第二百三十一节 擒获解髡第二十九节 高炉(技术文!)第三十七节 清底第六十五节第二节 整顿家业(一)四百一十六节 崔道士论道三百八十四节 黄平的三亚日记三百一十六节 路灯四百零七节 一亩三分地第一百五十六节 澳门游第十七节 百仞滩(一)第七十二节 甜港风云--破解之策第五十一节 黎区工作(一)三百九十二节 捞出大鱼第一百八十九节 解问东第二百九十八节 新马圈第一百六十八节 定级和津贴第一百九十六节 调查(二十四)第一百零八节 国家库存代码第二百四十六节 最后环节第二百四十八节 流着牛奶与蜜的土地第四百四十五节 任命二百二十八节 临高的文事三百八十一节 梁府第一百一十二节 胜利的后果第一百六十五节 大角、沙角之战第八十三节 岚山头第三百零八节 说服四百五十六节 另觅巢穴第二十一节 中西古今合璧的双桅帆船(二)第一百零四节 基层建设第三百四十九节 独孤事件的尾声第三百一十三节 融资(十八)第三百零一节 内应第六十节 商务员的报告(三)第八十九节 军队的婚姻第一百四十五节 商人们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二节 闺阁的秘密(一)第一百四十一节 死者三百五十节 曲线救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