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 庭院经济

白普庭原以为首长找他们谈过话就算是结了,没想到还亲自过来。▲∴,他还从来没招待过元老这样的“大官”,不由得慌了手脚。赶紧跑回去堂屋地里,叫老婆把出客的衣服拿出来。又一迭声的叫他的大女儿把鸡都给轰到笼子里去,再把院子给扫一扫。

正忙着,刘元虎送来了茶叶。这茶叶可不比寻常,乃是从县里买来得“黎母山乌龙”,据说这茶是首长们最爱喝的,当初范十二专门买来招待来下乡干部用得。想不到竟派上了用场。

韩道国皱眉道:“元虎,叫你看着那老货,你跑这里来做什么!万一给那老货跑出来怎么办?”

刘元虎道:“这不村长叫我送来的!我这就回去!”

“快去快去,看紧了!”韩道国生怕曹老太婆来个“拦轿喊冤”,那丑可就出大了。万一这首长好当个“青天大老爷”,那更是不得了。

刘元虎蹬蹬的跑去了,这边郧素济已经进门了,眼见这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白普庭又穿得干净光鲜,道:“你们也张罗的太细了,用不着这样嘛。”

白普庭哈着腰:“首长到俺家,那是俺祖上积德,这个……这个……蓬荜生辉!”

郧素济被他逗乐了:“想不到你还知道成语!”

“是,是,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

郧素济看了看这家“粮户”的院子,果然和别家不同!

要说庭院,其实并不太大。标准村都是按照几种图纸统一建造的。房屋从面积、结构到式样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是住宅按照每户人家人口数有大中小三种类型。白家因为人口多。分得是最大一型,宅基面积大约有150平方米。

标准村的住宅院墙即非砖石。也不是木板,而是速生的灌木组成的树篱,两三年下来都已经长得一人来高了。这些灌木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修剪下来的枝条作烧柴。

院子里地方不大,设计很紧凑,院中间坐北朝南的一排五六间房屋,都是砖瓦房,窗户上镶嵌着玻璃窗,亮晃晃的。前院不设厢房。院子正中是一条碎石铺成人走的甬道,两边的空地都开辟成了畦圃,一边大些的种着各种蔬菜,另一边却只有堆成垄的泥土――郧素济知道这是蚯蚓床,专门用来养蚯蚓的。

当中的甬道也没浪费,道路两侧立起柱子来,再用竹竿在甬道上空搭起遮荫棚架,种得是丝瓜。路两侧又用木板和砖块做成阶梯形的三层花架,搁着许多花盆。栽着金银花、茉莉花和萱草。

郧素济在这模范村前前后后进了十来户人家,还没见一户人家的庭院有这么精心伺候的,虽然庭院布局和种植显然是受过天地会的指导,但是户主若不是精心照料。绝不会有这样欣欣向荣的局面。

正房前面有一小片砖石铺地的空场,放着个白茬木的小矮桌,几把竹椅子。都洗刷的干干净净,让人瞧着便很舒服。郧素济点点头:“好啊。收拾的真不错!”他看到屋檐下还有个井圈,饶有兴趣的过去看了看。原来这不是水井,而是水窖,屋檐下的雨槽承接的雨水就排入这里。

郧素济赞道:“好,这法子好,有个水窖浇园子也方便多了。其他人家怎么没有?”

范十二赶紧道:“这是老白自家弄得。不是盖房子时候的配得。”

郧素济点头,又问:“大约花了不少钱吧。”修水窖要水泥,这只有天地会能弄,造价也不会低。

白普庭听得首长问钱的事情,不由有些紧张,含糊其辞道:“不少,不少。”

好在首长没再问下去,白普庭要请他堂屋里坐,郧素济把手一挥,“不急,你这里还有后院吧,咱们去后院瞧瞧。”

白普庭原以为首长坐下说说话就好,没想到要看这么细,他也不便推辞,只好带着郧素济从院子一边绕过去。

后院比前院要小一些,沿树篱笆稀疏的栽着几棵香椿树、枣树之类的乔木,一侧是用竹篱笆围起来的鸡舍,篱笆上爬满了南瓜藤。另一侧是个牛棚。郧素济第一次看到村里的养牛的农户,紧走几步过去瞧一瞧。

牛棚修得合乎规范,一点不吝惜用料。里面养着一大一小两头西门塔尔牛和本地黄牛的杂交品种。西门塔尔牛是肉、乳、役均可的多功能牛。和本地黄牛杂交的品种是天地会重点推广对象。不过因为数量少,价格高,一般农户很少饲养,很多人还是饲养力大耐粗饲的黎区来得水牛。

因为是冬季,气温偏低,牛身上都披着稻草编的牛衣,正在慢悠悠的咀嚼饲料。

郧素济凑过去仔细瞧了瞧:牛毛皮滑溜,肌肉结实,大约平日里照顾的很精心。他随手捏起饲料槽里的饲料,在鼻端闻了闻,有一股带酸味的青草气息。他把饲料放下,问道:“你用得是青贮饲料?”

“是,是,天地会的农技员教俺搞得。牛爱吃,上膘哩。”

“用什么东西青贮的?”

“荒地上打得野草、地里种的红花草,河里捞出来的水草,还有杂粮的秸秆,就是多费点人工……”白普庭有点遗憾的说道,“俺这里地方小了些,青贮窖挖不大,牛棚也只能这么大了,也要不再养三四头牛也划得来。”

“养牛多了就能用上你想要的大农机了。”

“还不止这些好处,”白普庭说到生产的事情就来了劲道,“光起圈的牛粪就要多出不少来,沤熟了先到蚯蚓地里养蚯蚓,再起出来上到地里就是好肥料,即能养鸡,又能多打不少粮食!”说着他又摇了摇头,“可惜没地方!”

郧素济又看他家的青贮窖和沤肥用得沼气池,白家在种地上的可投入真不小!不过也从侧面看得出这户人家种地的收益也高得多。

回到前院,白普庭还要把他往里面让,郧素济道:“我看就在这里坐坐吧。”当下便在葫芦架下拉过一把椅子坐下,“通风又敞亮,说起话来也爽气!”

范十二和白普庭客气了几回,也坐下了。白家的大女儿端来茶水,郧素济见自己面前的是个细瓷的盖碗,还散发出一股乌龙茶的香气,知道是把自己当客人待,道:“你们又弄这个做什么?”当下把面前的盖碗推开,拿起个粗瓷茶碗,自己动手从茶壶里倒了一碗,喝了一口,却是山枣叶茶。他笑道:“这茶好啊,清凉明目。”

众人也跟着一起迎合,纷纷说:“好茶”。

郧素济道:“老白,我看你侍侯庄稼有一套,在老家也是个好把式吧?大约还是个粮户?”

提起往事,白普庭不由得叹了口气,道:“把式说不上,老家有几百亩地。地虽多,种地可比这里差远了。从我太爷爷开始生发,一代代土里刨食积攒起点家业,说是个粮户,其实也可怜的紧!风调雨顺一亩地也不过收个百十来斤,哪里比得了这里!”

“你家的庭院经济搞得好啊,我去过示范农庄,他们那里的庭院经济也不过如此。”郧素济赞叹道,“要是每家每户都能这样,那就是当之无愧的全县第一的模范村了!”

范十二尴尬的笑了笑,正要说话,白普庭道:“这都是天地会帮忙搞得,要不俺一个庄稼汉哪里知道这许多门道!就说喂牛的饲料青贮,在老家别说有人会,连听都没人听过――养牛吃料可不就是有青草的时候吃青草,没草的时候吃干草?谁能想到还能把青草存起来喂,牛还爱吃!张道长说得没错:首长们真是通天晓地的活神仙!”

“你们村里,像你这样自己花钱请天地会做指导的多不多?”

“不多,”白普庭道,“一般人家拿不出钱来――这倒其次,天地会有贷款,俺当初就是贷的款。可大伙不愿意借,生怕还不上丢了地。这里许多人家原本是佃户出身,没自个的地,好不容易首长给了地,看得都和心尖子似得。”

“还是你胆子大,有闯劲。”

“俺胆子不大,就觉得老和从前那么种地有多大出息?”白普庭觉得这位郧首长讲话特别实在,说得又都是庄户人的话,不由得话也多了,“当初大伙去县里参观天地会的示范农庄,俺就想天地会也是人,俺也是人,凭啥人能做到我就做不到?天地会宣传农贷的时候大伙都怕拉下债还不上。我倒是另外有个想头:首长们千辛万苦把俺们从冰天雪地里救出来,给吃给穿,送到海南岛上又盖房子又分地,坑咱们图个啥?你老说是不?”

郧素济笑道:“对,对。”心想这人怪不得能在老家当地主,到了这儿又成了大户,心眼就比一般农民高一截。他又问道:“你现在还欠天地会的农业贷款不?”

“今年夏天就还清了。”白普庭兴致勃勃,“要不是这累进税,俺还想再贷一笔款,开个几十亩荒地哩!”

第十四节 殖民地计划第二百五十九节 招待会第一百四十三节 销金看色第二十八节 水与电(一)第二百七十节 法律地位和民事关系第四百三十九节 朱四和郑月娥二百一十节 紫明楼的扩张之路三百七十六节 风俗税第一百二十五节 诡计第一百四十四节 佛山之行(十)三百七十三节 经济罪案调查处第二百八十三节 老朋友李华梅(五)第五十七节 面料商店第四百零三节 萨拉热窝事件的延续二百八十八节 公务员考试(七)第三百五十节 送礼第一百三十八节 佛山之行(四)第一百一十三节 后勤集训队第二百五十五节 京师(十二)第三百七十七节 太白天文台第一百零七节 焚楼(二十二)三百八十七节 两个关心归化民婚姻问题的元老第一百一十七节归家之后第一百三十七节 讨价还价第二百四十八节 秋赋(十三)第三百零四节 突入第一百二十四节 广播体操第一百一十六节 孤军奋战(二)四百零七节 一亩三分地第二百五十七节 去梧州(六)第十一节 奴仆(一)第九十九节 大明海盗船第一百四十五节 商人们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一节 打狗山上第一百六十一节 打狗山上第一百六十七节 占领虎门第十八节 肇庆光复(四)第四百一十四节 晋江县二百六十六节 身体力行第一百六十二节 郑明姜第二百一十节 夏末第二百三十五节 翘南村的秘密第九十四节 焚楼(九)第一百六十四节 可疑分子第四百三十七节 市场第一百五十三节 拉拢第二百二十二节 斗法第二百二十六节 香灰第一百一十八节 学制第一百五十七节 干部培养第一百三十四节 筹备建厂第一百八十节 后门第三百六十四节 公判大会第八十九节 广州特别市警察局第十七节 肇庆光复(三)第二百零四节 团队价格三百一十五节 兄妹第一百四十二节 最后的王牌第四节 时三百二十五节 卡片复制三百一十一节 数据中心的归化民第二百七十七节 抢险救灾第一百九十五节 新的紫明楼二百四十二节 除旧布新(五)第十二节 突破第七十一节 吕易忠第一百三十二节 传说三百零八节 林百户第二百五十节 京师(七)第六十二节 新的教育第一百六十七节 占领虎门第四百节 指纹第九十四节 电力之歌(五)第四十四节 总督德?卡蓬蒂尔第一百七十七节 专案第一百六十节 方庙祝第四十九节 信用(一)第四百六十七节 金五顺的下落第五节 扫清障碍第二百一十八节 教育基金会第八十三节 抽丝剥茧(四)第一百二十一节 葬礼第一百四十五节 抚局初现第二百四十八节 京师(五)第一百二十节 续空谈第一百六十六节 粮食流通券第二百八十二节 老朋友李华梅(四)第二百八十八节 挑衅第三百四十八节 林业部第二百二十六节 被捕第四百五十二节 搁浅第七节 贸易的讨论(三)第二十六节 迎战第四百三十八节 买“货”第一百零七节 训练第一百零三节 凤凰山庄会议三百八十节 家务事第一百八十一节 义塾第四百三十六节 撤退第一百七十五节 前往三良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