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节 市长进城

说罢,头一歪气绝身亡。

吴光旨大惊,他在本地毫无根基,在军中更是没有势力,全靠银子维持。所以一直担心军心不稳,不惜大把的挥洒银子。没想到还是乱了阵脚。

他知道这一定是缙绅们煽动起来的。这帮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惜出卖君父的无耻之徒!

既然兵变了城已不可守。然而他把自尽的念头抛开,决定战死沙场以报君恩。拔出倭刀,叫道:“大伙随我来!尽忠报国就在今朝!”

他身边的几个亲信家人都是从陕西一直跟来的,此时都拔出腰刀跟他冲了出去。

守城的民壮和士兵都朝着县衙冲来,县衙外面原来护卫他的一小队官兵不战而溃。只有几个家人抵抗,顷刻便被杀死,尸体倒在大堂的台阶下。

吴光旨带着几个家人,没出二堂便和乱兵短兵相接,他虽是文人,剑术却很高明,在陕西又积累下不少战斗经验。毫不慌乱一刀便将个杂兵砍倒,顺手又捅进了另一个民壮的肚子。涌过来的乱兵见他如此勇猛,都不敢上前。反而被压下台阶去了。

然而乱兵人多,不一会就将他们主仆包围了,顷刻功夫他的家人全部死伤殆尽,吴光旨已经受了几处伤,满身带血,不肯投降,也无意自尽,仍然一路冲杀。这时候几个乱兵用长枪朝他乱戳,他又被刺中数枪,血流如注。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以刀柱地,朝北跪下,用嘶哑的声音喘着气说:“皇上,臣给您尽忠啦……”他的话还没说完,被人一枪刺中后心窝,登时倒下,在血泊中死了。

一个小时之后,石志奇接到了通讯兵的报告:攻克新安。

“……县令已经被杀。”

之所以特别提一句,是因为按照《广东占领纪要》。大明的地方官员只要被俘的,不论是投降还是被俘,一律登记造册和家眷仆役一起送往香港集中关押。军管会的要求是地方官员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下落不明的也要做好登记上报工作。

“我们的人有伤亡吗?”

“报告首长,没有!”

“干得好!”石志奇说着在地图上的新安县城上画了一个表示“已占领”的蓝圈。

从地图上的进展来看,从开始行动道现在还不到12小时,伏波军所到之处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少数零星的抵抗完全不成规模。大多是几个人自发起来战斗,成规模抵抗的只有一个新安县。看来传檄而定基本已成定局了!

对于广州和邻近各县的士民们来说,这是难忘的一天。澳洲人从海上过来,悄无声息,兵不血刃的夺下了南中国的第一大城。待到天色大亮的时候,城门口已经换上了身穿蓝灰短制服,拿着火铳的“髡兵”了。街上,一队队穿着灰衣的髡兵巡逻,整个城市安静而有序,不少店铺也开了门。百姓们既震惊有觉得新鲜:就这么一夜之间。广州便已经换了新主人了!

好在新主人并不陌生。澳洲人这几年在广州已经是半公开的存在,就算和澳洲人没什么生意劳务上的往来的人,多少也买过澳洲货:各式各样的“澳纸”、“澳火”、“澳布”、“髡袜”……这些小东西早就进入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过去,他们是持剑行贾的商人,现在,他们堂而皇之的成了这里的统治者。谁都不知道澳洲人会怎么统治这座大城。

有关澳洲人在临高的治世的传闻在这里多少都传播过,有许多人是不信的,认为这不过是海外奇闻,也有知道确切情况的人想看看:这澳洲人的手段,在这广州城里能不能施展:要知道这广州城里一条街的人口。就超过临高全县的百姓了。

正如刘翔在进入广州前给北上支队的队员讲话的时候说到的,这对元老院来说是一次“大考”。在在此之前,他们治理的都是一些半农业化的小县城,即使是琼州府城。放在大陆上来说也是不值一提的小城。广州不但是岭南第一大城,在本时空的中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名城。林佰光估计这里常驻人口少说也有五十万。

治理五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就算在21世纪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说过去他们是在白纸上画画,那么现在就是要在一副早已涂抹的五色斑斓光怪陆离的画卷上重新绘制,既要抹去败笔,又不能让精妙之处受到破坏。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些难题。此刻正盘旋在坐轿子进城的刘翔脑中。

他原想乘坐公务马车进城,以彰显元老院的威仪,为此已经将红旗马车随船运到了五羊驿,然而林佰光却说城里走不了马车。城里除了几条主要大街之外,一般街道都很逼仄,马车很难通行。不仅如此,城中的桥梁完全没有考虑车辆通行的问题,全是台阶密密麻麻的高耸的拱桥。过去广州站曾经想在广州城内推行人力车,也因为桥梁的问题最终没有进行。

虽说刘翔也不反对徒步进城,但是他的下属们都反对:一是不利于保卫,二来堂堂的广州军管会主任,广州市长徒步进城,未免折了元老院的威风。

鉴于这个原因,大南门一带的轿行的二人抬小轿是不成的,幸而五羊驿中有现成的官轿,已经正式投降的驿丞赶紧收拾出来,叫来四个轿夫抬轿。他一心要讨好,把散居在大南门外的驿站里的各路牛鬼蛇神都找了出来。

“快!给澳洲老爷排道子去!”

刘翔走出来一看,全套的排场都已经摆好了。开道的铜锣、“肃静”“回避”两块牌子、各式各样的旗帜、仪仗摆设齐全,威风凛凛。各色人等全都穿着公服,在下面伺候。

驿丞见他出来,一路小跑的来到面前跪下,禀道:“大人!仪仗导子都安排妥了,请大人升轿!”

刘翔哭笑不得,这是封建大官的排场还真不小。当下关照道:“不用这许多人,准备一顶轿子就是了……”

自从投降以来一直百依百顺的驿丞这会却很坚持原则:“大人此话差矣。大宋光复广州,大人又是钦差,断然不可行事过简,否则易使士民有轻慢大宋之心,依小得看,这排场还小了些,不能彰显我大宋威仪啊。”

刘翔看周围的归化民干部和军人,也流露出赞同的表情。心中不由得感慨了一下。道:“这些花里胡哨的仪仗、旗帜,都是朱明的礼制,我如何使得?”

这话也算在理,驿丞想了想道:“既如此,开道的仪仗还是要用得。不然百姓不知冲撞了仪仗就不好了。”

刘翔也不便再拒绝,当下便“升轿”出发了。开道的锣夫不知道刘翔算大宋的哪一级官员,不敢乱敲,便问一个归化民干部道:“刘大人官居几品?”

归化民干部道:“刘首长是元老,尊贵之极,哪有什么品不品的。”

打锣的心道这就是“超品”了。一般都是有公侯一级的人物了。反正礼多人不怪,他便连敲了十三下锣。

在“大小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的锣声中,刘翔的人马浩浩荡荡的向城中进发了,开道铜锣和肃静回避牌后是迎风飘扬的启明星旗,三十名扛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的警卫,居中是一顶八抬大轿,轿子后面有人高举他的元老鹰旗,旗后跟着十多名归化民干部,最后又是二十名全副武装的警卫士兵。

刘翔去得是地方是广州府衙,这是他最关心的一个衙门。对于他这个广州市长来说,广州府和下面的番禹、南海两县的架搁库和那一干老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许多基本情况都要从这上面去获得。所以在制定占领方案的时候,他特别要求进入广州的国民军要首先占领这几个地方。

刘翔的行列缓慢的通过大街小巷,一时间观者如堵――已经从早晨破城的惊慌中缓过劲来得广州市民们已经知道来得是澳洲人的“广州知府”,人人都想看看这新任“府台大人”的风采。国民军不得不沿路布置,维持秩序。连带着广州城内一府二县的衙役们也来献殷勤,赶来开路喝道。一时间正是无限风光。

刘翔端坐轿中,看着这一幕,心中滋味万千。所谓大丈夫生当如此,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自己一个被导师蹂躏剥削的博士生,如今成了起居八座的地方大员,个中滋味岂是平民百姓能体会的……

在单调的锣声中来到了广州府衙。在照壁前落轿。刘翔下得轿子,跺了跺有点麻木的腿脚。只见眼前的照壁呈凹形,高五米,宽二十多米米,用青砖砌成,砖上有“广州府城”、“广州府”的砖铭。再看对面的大门前的八字墙,青砖墙体内各镶石碑四通。不知道镌刻着什么内容。

还没进入衙门,就这大门口便已觉得气势不凡了。

第一百二十一节 伏击第一百八十六节 利益问题第一百七十二节 中元节的计划第十节 秘宅二百七十二节 鲸吞第二百三十六节 秋赋(一)第二节 在船上第七十六节 甜港风云--收买第七十一节 发财致富第九十三节 人体解剖四百五十六节 另觅巢穴第五十六节 阴谋第二百八十八节 三亚之现状(二)第三百一十四节 洗脱第一百四十五节 广州纺织品市场(四)第二百三十一节 占城第二百七十五节 宣传攻势第一百一十五节 芳草地参观记--失落感第九十二节 新体制(一)第一百八十九节 出卖第六十五节 苟家庄(二)第二百七十二节 革除弊端第三十九 水泥第二百三十七节 棘手的口供第一百八十九节 解问东第四百一十二节 嫌疑犯第四百五十四节 髡学达人第一百节 俘虏带来的后续三百五十一节 执照第三十五节 索尼亚(十四)第一百九十五节 满盘皆输第四百五十节 澳书三百五十三节 “舞弊”第一百三十三节 礼仪第四十一节 情报局的阴谋第一百四十一节 试生产第三百四十一节 张溥第一百九十八节 停业整顿第一百一十八节 浔峰夜宴第一百二十六节 被围第十九节 敌在料罗湾第一百九十七节 风雅之事第一百三十六节 佛山之行(二)第一百三十三节 王寡妇的韵事第三百三十三节 南门关厢二百三十九节 除旧布新(二)第一百六十七节 鼓舞士气第四百二十五节 任天堂第八十八节 六脉渠第三百一十三节 潜流第二百一十八节 威逼利诱第二百九十三节 间谍第二百九十五节 三亚的商站第三百九十五节 案件三百八十三节 起航第三百六十四节 木偶剧和思想工作(二)第四百六十三节 专供大世界的核桃酥第三百四十一节 新版执委会第九十一节 未来规划三百五十九节 分钱方案第二百五十三节 秋赋(十八)第二百四十六节 秋赋(十一)第一百二十节 收复连山第六节 机构改革(四)第一百五十五节 重伤号第二十五节 恩威并重第一百六十三节 新版病历第四百六十四节 水运优势第八十节 剥丝抽茧(一)第二百八十三节 京师(四十)第四十六节 调查三百九十三节 名单第八十八节 军队的算盘第十六节 会议――机械与化工三百零九节 身世第三十节 抛髡投明第二十八节 黄雀会三百六十一节 广告册第三百三十六节 运用新规则的大会第二百二十节 硝田第四百八十节 披云楼宴四百一十六节 崔道士论道第四节 机构改革(二)第九十节 电力之歌(一)三百三十六节 财税局局长四十九节 城铁上化工谈话第二百一十七节 使者和坛主第四百零三节 萨拉热窝事件的延续第二百四十九节 榴弹试验第五十三节 黎区工作(三)四百零六节 随喜(二)第一百四十三节 东沙岛的船票第二百零一节 情报局的临时工第四百二十七节 联络图第二百一十二节 家事第三百六十四节 木偶剧和思想工作(二)第六十三节 新式武器第一百四十六节 科技部第十四节 心猿意马第七十九节 髡贼的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