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节

?“今日攻打海阳会馆之事,实乃小人所为。听闻有人被打死,小人心中不安,且畏王法,特来投案。”

“你所为何事要雇凶来攻打海阳会馆?”

“海阳会馆里的米商,乃是小的不共戴天的仇人!”

慕敏知道他是来顶包的,也不以为意,随口问道:“哦?所为何事?”

只见那丘柯生面色突然变得通红,咬牙切齿道:“那何膏害得我家破人亡,我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丘柯生说他原是广州城里的米铺老板。一直从潮汕米商手里批买货物,前年因为家中遭了回禄,损失惨重。为了营生,便向一直打交道的米商何膏举债,借了一百两银子。说好年利三分。以丘柯生在城外的八亩鱼塘桑基作抵押。

“去年年初,小的因为生意不好,周转甚难,只好与他相商,请他再缓一年。到期连本带利再还清。那何膏也允了,只是年利要涨一分。小的没奈何,也只得允了。”

然而这几年市面不好,生意不好做,到底年底一盘,别说还债,还亏去了几十两本钱。

“……到了今年年初,那何膏要小的还钱,小的还不出,便与他商议,将抵押的鱼塘桑基卖出--每亩也值四十多两银子。得了银子不但本息都能还清,小的还能落下百多两银子可以营生。谁知道他非但不允,说我的本利已欠他六百多两,小的与他相争,被他指使手下打伤,他又雇佣匪人硬生生将小人的八亩鱼塘桑基霸去,将看守田地的小人儿子打伤,在床上躺了几个月还是没了!屋漏偏逢下雨,小人的孙儿没多少日子也得病去了,”说到这里柯生眼圈都红了,“儿媳眼见日子无着落,又没了孩子,便改嫁而去。我原来好好的一家人,就被这帮潮汕佬害得家破人亡。”说着说着触动情怀,不由得放声号哭起来。

慕敏原以为这老头来顶包,说什么“深仇大恨”都是瞎编的胡话,然而看他的言辞表情又绝非假话――她可是受过专业的人体语言训练的人,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犯人,知道他们说得话是真是假。

这么一来,倒有些扑簌迷离了,慕敏想了想,问道:“既是你指使,银子是从哪里来得?”

这一问,顿时将丘柯生给问住了,他结结巴巴道:“是,是,是小的卖了房子所得……”

“你家的房子这么值钱,能雇来如此多的人?我听说雇佣关帝庙人马可不便宜啊。”

丘柯生脸上流露出不安的神色来,然而他还是一口咬定:“就是小的卖房子所得。”

慕敏点点头,知道没有继续审下去的必要了。毫无疑义,这个小粮商即没这个渠道也没有实力去雇佣关帝庙人马干这么大一件事――再说了他是和何膏有仇,就算毁家报仇也应该对付何膏,不至于要打毁海阳会馆对付所有的潮汕米商。

不过,看似受害人一方的何膏,却还有这么一段往事。为慕敏深刻理解这个社会又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这***才叫达尔文丛林啊,弱肉强食习以为常,哪有半点传统社会的纯朴善良可言?

慕敏又审了几个顶包的,声称冲进会馆打死潮汕商人的就是他们所为。至于原因,都说和潮汕商人有仇。至于具体是什么仇,却都是如出一辙,不是抢了他老婆,就是奸了他女儿。至于一口咬定自己打死人的:足有六十出头,衰老的身子都佝偻了。看他颤巍巍的样子,慕敏心想这顶包还真不讲究:连个起码的诚意意思都没有。

她不知道本时空的司法实践在很多时候纯粹是形式主义的,死了人就要抵命,至于抵命的是不是凶手,官府其实并不关心。历朝历代都不允许顶包替罪,然而没有一个朝代能杜绝。明清的广东由于械斗成风,官府在处置大规模骚乱中允许顶包替死已经成了司法上的潜规则。

口供都是预备好的,顶包者只要上堂背一遍就是,谁也不会挑剔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这种套路化的口供毫无疑义,难怪林佰光对她说“不必问”。

看来,还是在现场抓到的四十多个乞丐的口供更有价值一些。

慕敏命令道:“把审讯科乙组的人派去看守所,现场审讯。”

审讯科甲组是从临高带来的归化民警察,乙组是皂班留用的衙役――是专门涌来干严刑拷打的活计的。

审讯被捕的乞丐用不着太细致的讯问,所以她就把这事交给乙组去办了。乙组的留用皂隶都急着要在新主子面前“卖好”,一个个摩拳擦掌,挺胸叠肚的拿着刑具到了看守所,就在办公的正堂上摆开了架势。

“三老四少们,”乙组的组长阴笑者,“兄弟今日是公事在身,身不由己。你们自己都要识相――这澳洲人的牢饭可不是好吃的。”

说着一声令下,手下众衙役齐声吆喝,将刑具劈里啪啦的往院中一投,只见什么板子、麻花鞭子、棍子、掌嘴的拍子、拶指……最后是一副夹棍。这玩意一拉一拽,就是最厉害的江洋大盗要拗不过。

这番阵势一摆出来,已经被刚才的刺刀吓破了胆的众丐一个个屁滚尿流。提上堂来问什么答什么。

多数被捕的都是听本窦口大骨安排来干活的,据说代价不过是事前事后“吃犒劳”,每人再给三百钱。头目待遇稍好,可得一两银子。

然而他们口中却没什么有用的消息,这些人都是听人差遣,只说大骨关照了来打海阳会馆,打死人不碍事,自然有人顶罪。

被抓的人个个自称都是普通乞丐,听人吩咐而来。慕敏并不相信,关照将人分开审问,很快就把其中的头目都揪了出来――里面还有一个大骨。

大骨不但是群丐的头目,还有自己的地盘“窦口”,在关帝庙人马中相当于“诸侯”的级别了,掌握的消息比一般乞丐要多得多。

慕敏命令先审大骨。他过去替人上过好几次堂,据说什么刑都熬得住,号称“杀打不怕”。然而那是在衙役用刑放水“照应”的前提下,如今无人放水,夹棍收到第二把,便再也熬不住,开口招认。

他招供说攻打海阳会馆的事情是文澜书院的管事师爷史题第出面办得。

“史师爷找到高爷那边,高爷便吩咐小的这边出人办事。小的不敢欺瞒。”疼得脸色煞白的大骨趴在地上,断断续续的招供道。

“史题第是什么人?他即是书院掌事,为何要攻打海阳会馆?”

“这个,这个,小的就不清楚了。”大骨哀求道,“小的只是听高爷吩咐办事。”

慕敏再三讯问,还是只问出这些来。不过既然有了嫌疑犯,就有了侦查方向。她立刻下令捕人。

史题第还在文阑书院里办事,被突然出现的警察抓了个懵懂――怎么抓到自己头上了?不是已经预备了“投案”的人了么?慕敏也不废话,叫人直接给他上了夹棍,第一把没拉完史题第便涕泪俱下的招认是这事史题及介绍来得生意。

“小的只是居中介绍,此事和小的无干啊,啊啊啊……”

“史题及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攻打海阳会馆?”

“他是我哥子,”因为夹棍还没松开,史题第哀叫着,“求大人饶刑啊……他……他是何老爷的师爷……”

再问下去,原来何老爷是牙行的会首。这么一来,整个攻打海阳会馆的证据链就算齐全了。

慕敏向林佰光汇报之后,当即请刘翔签发了拘捕令。警察和侦缉队全体出动抓捕涉案的牙商。

张毓这会已经上了床,生意好,干活让他劳累不堪。天一黑,街道便宵禁,街闸也关了,象他这样的普通百姓人家便只有**睡觉了。

他的眼睛还没合上,忽然远远的听到警笛长鸣,接着便有人在吆喝着要更夫开街闸。

“天都黑了,怎么有人要开街闸?”要知道这街闸一关,便是缙绅财主也不会轻易叫闸。张毓不觉得好奇,悄悄的从床上起身,在窗户缝里看出去。只见一队黑衣警察提着灯笼从街闸那边跑了过来,一个个脸色紧绷,显然是在办差。

他正看着,差点叫了起来,原来队伍的最后,提着灯笼的正是李子玉!他穿着黑色的警服,戴着铜盆帽,腰里还挂着一根红白相间的短棍。虽然服装有点怪,人倒是很精神。只见他也扳着脸,一声不吭的跟着队伍快走。

警察队伍经过了核桃酥铺子门口,一路过去不多远,停在了何老爷家门口。

何老爷他是知道的,是个牙行的商人,家里很是有钱――他家的太太小姐都爱吃张毓家的核桃酥和干点心,张毓常去他家送货。也见到过几次合家的老爷太太,人都挺和气,每月结账给钱也爽气。有次张毓去送货,何家太太一高兴,还赏了他几颗挂绿的荔枝――这东西可金贵。

第四十四节 新农庄(一)第一百零四节 一段乡村恋情第一百六十九节 酒话第一百零九节 埋伏(三)第三百二十九节 各路人马(中)第二百五十五节 各怀鬼胎(六)三百零七节 进入议事日程第十节 意外的偷渡者第九十六节 败走第二十节 路边闲聊第二百四十九节 京师(六)第一百四十八节 舰队启程第二十七节 来了新人第二百八十五节 宴会第二百一十七节 讨价还价第二十节 贸易调整备忘录(二)第三十九节 突入阵地第二百二十六节 大炮第九十五节 普济堂第一百六十六节 董家小铺第二百五十五节 秋赋(二十)第一百一十四节 传统第六十六节 黎唐和安玖第二百零一节 不完美的结局第一百五十四节 煽风点火第三百零七节 融资(十二)第一百五十九节 发布会常师德对其指控的答辩第二十一节 进村四百零八节 黎遂球回城第二百六十五节 安平的交易第四十二节 议和(一)第三节 掘金--高举之惑第十九节 锻炼锻炼三百零六节 立项第一百二十二节 马袅私集第三百九十一节 潜移默化第四百四十六节 家务事二百一十四节 蛇踪第十节 意外的偷渡者第二百四十八节 流着牛奶与蜜的土地第二百二十六节 账本第四百二十五节 任天堂二百四十三节 除旧布新(六)第三十二节 调查续第一百四十节 虔诚的人兰度第一百零九节 海一般的关怀第九节 元老婚姻与继承法(三)二百二十节 活尸第十八节 海关第十四节 心腹之患第一百八十七节 巫师第一百五十二节 跑马圈地第一百七十六节 调查(四)第二百二十一节 及时的增援第十节 秘宅第一百六十六节 董家小铺第六十三节 夺回安平第四百二十六节 平户之行第二十四节 下水第九十八节 白银和明胶第二百八十五节 宴会第一百五十五节 东莞的暗流第四十一节 船只(一)第一百九十五节 满盘皆输第二百二十八节 节外生枝三百四十九节 开店二百二十七节 润世堂旗舰店第一百五十三节 四娘还乡第六十五节 建厂方案第七十六节 点卯三百一十一节 成功潜入第二百四十六节 最后环节第一百八十七节 人心难测二百二十七节 辽东方向的合作第二百四十节 新的线索第七十三节 苟循礼的归来第一百零八节 依法办事第二十八节 奴隶买卖第一百一十六节 窥觊济州岛第二百六十五节 听证会(三)第四十一节 情报局的阴谋第六十六节 登州溃围第五十二节 科技就是生产力第三百八十二节 海上第二百零六节 庄内庄外第四百五十七节 社学的学生们第一百零四节 基层建设第一百三十五节 金立阁的使命第一百四十五节 抚局初现第五十七节 群众工作第二百五十七节 秋赋(二十二)第八十八节 主动出击第二百零三节 逃出生天第三百一十六节 游行第一百六十二节 逼良为娼三百六十七节 文化祭第二百六十二节 43号店铺第二百八十六节 府城二百二十一节 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