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节 紫珍斋

广东向来土和气暖,虽然此时中国正处小冰河期,连雷州都曾经下过雪,然而寒冷在这五岭之南并非常态。寒潮一过,地气便接着回暖了,大地已经是鲜花繁茂的早春景象。上自豪门大户,下至小康之家,今年的新年仍然在欢乐中度过。除夕开始,满城鞭炮不断,到元旦五更时更加稠密。

然而去年福建连岁饥荒,广东也受了不小的影响,外来的逃荒灾民和本地饥民,麇集在几个设有施粥厂的寺庙附近的荒地上,每日讨饭的饥民络绎街巷,啼饥之声不绝于耳。幸而天气温和,尚无冻死之骨,但是天气温暖,赤贫人口集中的地方各种疫病便同样成了索命绳,每天各处都有保甲抬去城外化人场的。但是这情况并非今年所独有,大家习以为常,所以并不妨碍本城的繁华,更不妨碍大官、乡宦和有钱人家的新正欢情。

过了新正,就是一年一度的灯市。承宣街直到大南门约摸三四里长,沿路几条街全是灯市。照例灯市从每年从正月初十四日开始,到十六日结束,白天是市场,晚上看灯。在灯市场上,会集着各地商人,乘机叫卖着各种商品。白天黑夜,无时不刻的人流叫叫嚷嚷,呼呼唤唤,像锅滚似的。附近的许多街道和小巷在灯市期间都随着热闹起来晚上,一家家的店铺门前都悬着各式各样的灯彩,有烧珠料的、弹墨缂丝的、五色纱的、明角的、纸的、麦桔的和通草的。甚至还有极其稀罕的西洋玻璃灯和澳洲软片灯,这种澳洲软片灯是从去年才出现在市场上的,材质微微透明,质地轻软,色彩鲜艳夺目,成了本地达官富商的新宠。

特别珍贵的灯都悬在街边的彩楼上,供人远远的观瞻。这些街边的彩楼都是南北相向,朱门绣户,画栋雕梁。楼上有帘幕的多是本地的大官宦和缙绅眷属,每座彩楼的租价,一夜就得好几十两银子。

彩灯通宵不灭,可以整夜的赏灯,放烟火。烟火也是花样繁多,令人惊叹不止。各种乐队,各种杂耍,通宵演奏。另外,这儿那儿,舞龙队,舞狮子的,从晚到晓,通宵男女拥挤,人山人海。

正月十四日是灯市进入高潮的第二天。这天上午,有一个相貌不俗,已近老境的中年人,生着疏疏朗朗的三络胡须,穿一件半旧的圆领绸袍,戴着方巾,眉宇间含着几分郁悒神气,骑着一匹驴子,由西城来到东城,进了惠福街,在紫珍斋的大门前下了驴子,开发了脚钱,慢慢地往里走去。

这位商贾模样的中年人,本名沈范,自十二岁起便在广州有名的珠宝行学徒,兢兢业业二十余年熬到了大掌柜。在这个行当里干了一辈子,去年刚刚辞了东家,回乡下置点田地――年过半百也该是享点天伦之乐了的时候了。岂料天有不测风云,膝下唯一的爱孙不知得了什么病,倾尽积蓄遍请名医得来的也只是一句:寒疟入骨,无药可救。

这对沈老掌柜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他在子嗣上甚是艰难,膝下只有一子,早已故去,这个孙子是他的全部寄托和希望,现在却命悬一线。简直令他万念俱灰。

然而也不知怎得,孙子得病的消息,居然给孙可成孙掌柜知道了。孙掌柜因为镖局的生意关系,和珠宝玩器这行颇为熟悉。,一个自称郭逸的年轻人便经过他的介绍出现在他面前,声称可救爱孙的性命,条件是要他在预备筹建的紫珍斋出任大掌柜。对于一个素有声名的沈范而言,另投门庭可谓是犯了行内的大忌,但他本已退休不干,与原东家没了瓜葛,再出山另谋高就最多也就是同道背后有些物议而已。这个年轻人虽然看似样貌古怪,但相貌不俗,举止得体,应当不是什么鸡鸣狗盗之徒。虽然心里有些奇怪,但还是当时就应承下来。毕竟相比较孙儿的性命,自己这点虚名又算得了什么?于是便抱着死马当活马的心情,任由郭逸对孙儿用药。然而奇迹确实发生了,连续几天按照郭逸给的方法以清水吞服一些神秘的白色药丸后,孙儿的病情竟明显好转。惊喜交加的他再请大夫来为孙子把脉后,竟被告知已无大碍,只需静养便可。按约定,灯市一落,沈范便以履约,正式投到紫珍斋的门下。

可这紫珍斋也甚是古怪,沈老掌柜在同业那里打听到些消息,说这家铺子开张还不到一个月,似乎专做宅门的买卖,店铺门禁森严,大家对其中的关节都不甚了了。有同业劝他,这家店的东家和高家关系颇深,怕不是什么正经的来路,闹不好是哪家海上好汉的的后台也未可知。

这么一说,倒让这沈掌柜心里犯了嘀咕。但是转念想到孙可成这个人向来以老成可靠著称,他总不会胡乱介绍东家给他。便决定先到起威镖局看看――顺便摸摸新东家的底。

孙可成倒也毫不忌讳,一五一十把郭逸的来路都说了,无非是澳洲海商,手中有些奇货,想到大明来谋发展赚钱之类。至于有哪些奇货,沈范不问也知道:高家的铺子里卖出来的各种澳洲奇货大概就是这郭逸手中出来的。这倒还真是出乎他的意料,原先只以为他是外省的有钱人,想到广州这块风水宝地来赚一票,原来手里还真是有些好东西。沈掌柜知道所谓的澳洲货不但倍极精巧,而且外人几乎不能仿制――他原先的东家曾把他请回去一起研究过市面上的各种澳洲奇货,珠宝行里的能工巧匠们都说,如果只是模仿外观和结构,倒也能作得差不离,就是其中的一些材质无法知晓。

沈范本来对出任紫珍斋掌柜的事情就是无可无不可,知道他们是澳洲货物的流出地,做了一辈子奇珍异宝的他好奇心大起,出任掌柜的事情就此定了下来。这些天,他正忙着在同业、客户中拜访,初步建立起紫珍斋的业务关系。

门前的二个小伙计,见掌柜的来了,忙丢了扫帚,过来迎接,搭手搀扶。

“东主在么?”

“在后面的账房里和起威的孙掌柜谈事。”内中一个小伙计恭恭敬敬的回答着。这是郭东家的家生子高弟,人很伶俐。沈范知道高弟一家都在府里当差,是所谓贴肉的家人,虽然只是个小伙计,私下里很受郭东家的重用,和起威镖局的联络也是他一手在跑。

实际上高弟眼下还不止受重用这么简单。沈范做梦也没想到,这个还象小孩子一样的少年,如今却是郭逸的主要耳目之一。

在文德嗣离开的那段时间里,除了在镖局练武,每天照例搜集各种货物的行情之外,还不断的通过以往在高家游玩时结识的发小,收集高举家的材料。他颇有心计,知道文掌柜和高家是貌合神离,互有防备。后来萧掌柜来了,看了他搜集的材料。这位萧掌柜笑而不语,不置可否,但是赏了他银子――让他高兴了好几天,不是为银子,而是自己的工作被认可了。

萧掌柜走了之后,来了郭掌柜――高青和高纤对澳洲海商频繁的换人很是不解,也有些不适应,但是高第却多少有些明白,文掌柜、这澳洲人不是一个二个,而是一伙人,文掌柜萧掌柜只不过是里面的头目而已。他们家并非谁家的奴仆,而是澳洲人的爪牙。

为此,他最近愈发积极了,在郭逸的指示下,高弟除了当伙计学习着怎么承应铺子里活计之外,每天还继续着情报活动。他现在已经从原先儿时玩伴中发展了三四个手下,每人每个月能从他这里得到二百文钱――这钱是从以前文德嗣规定的每月给他一两银子的活动经费里开销。郭逸认为一个情报头子不仅要善于搜集情报,还得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包括对手下人员、财务的管理。所以并不给高弟更多的费用。

事实证明,过年才十五的高弟对某些事情还是颇有天赋的,现在不仅高家的举动郭逸一清二楚,濠畔街、乃至广州城里的街闻巷议,郭逸都能及时的知道。

郭逸的下一个目标,是在广东全省建立起初级的情报和贸易网络,眼下是依靠起威镖局。在他的策划下和财力支援下,孙掌柜扩大了起威镖局的外柜规模,在全省主要水陆码头、交道要道和商品集散地都安置了各种产业,收购田庄、开设客栈,车行。孙可成是即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现在农村凋敝残破,自己的徒子徒孙、同乡亲谊在乡下混不下去了投奔他的人很多,郭掌柜的要他大办外柜正好解决了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忧得是他从没见过人这么做买卖。第一家字号都不知道能不能赚钱,第二、第三家就接二连三的开出来,而且这势头,怕是全广东都要布上字号,花出去的钱让他心惊肉跳――仅仅对雷州的布局,前后就花去了一千两银子,郭掌柜还再三吩咐:多买土地田庄和榨坊,能买多少买多少――这么折腾,就是文掌柜家有金山银山都不够使啊。

他心里犯嘀咕已经好几天了,新年一过便急着来和郭逸商量,是不是把扩张的步子收小一些沈范走过前院和正厅,穿过一道由镖师把守的月洞门。内里是个清新雅洁的小院,院里有三间正房,便是紫珍斋的账房了。长窗都开着,只见郭东主和孙掌柜正在其中说话,孙可成满面忧愁,确又连连点头。沈范是二十多年的伙计当过来的人物,当下放缓了脚步,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郭东主看到他来,忙起来招呼他,孙掌柜见他回来,也起身告辞走了。

沈范将这几天拜访客户和同业的状况一一向他作了汇报。照理说这样的业务问题是不需要汇报东主的,但是紫珍斋和别家店大有不同,一是沈范到现在也不知道本店到底准备销售些什么东西。他唯一能做得就是拿着店里的名帖和折子四处去拜访城里的大户。

“东主,这是我去拜访起折的名录。”沈范从袖子里取出一个折子递给郭逸。郭逸现在已经完全成了明代人的打扮,连发髻都留了起来。

随手打开折子,梅红纸上,一栏一栏的用端正的小楷写着许多名字,旁边还有小字的注解,什么百鲜楼的东主、总督衙门的幕僚、陈记粮栈的掌柜、公兴典的东家、番禺的赵进士、南海的马乡宦……非富即贵,再不就是某豪门的大管家,某大官的姨太太之类的人物。草草一看,总有八九十家之多。

“这么多?”郭逸有些吃惊,因为沈范和他说过,他预备去投帖起折子的人家,大多是这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每年花在珠宝玩器上的钱,少得几万,多得十几万,几十万。

“回东主,这还都是最大的大户,还有些稍小些的没去拜访。”这边高露洁送来茶和手巾。沈范取下帽子,擦了下额头上的细汗,“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只是有一件事得讨东家的示下。”

“说吧。”

“东家的销得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玩器,同时做这许多大户,本钱上周转有没有问题?”

紫珍斋既然做得宅门的生意。就要按宅门生意的做法。按规矩,这种大户人家选购珠宝首饰是不付现款的,只在珠宝行里起个折子,看中什么,在折子上登记盖戳就可取货了。结账则是在每年的端午、中秋和除夕三节。

这么一来,对店铺的本钱要求就非常高,珠宝玩器不比他物,动辄成千上万的银子,即使有很大的本钱,也很难同时做如此多的客户。沈范怕这海外之人不深谙其中的关键,一味贪多求大,将来一败涂地。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节 法律地位和民事关系续四百零三节 新生活的开始第一百六十八节 重整旗鼓第九十七节 重工业中央实验室三百八十六节 归化民婚姻问题方案第一百六十三节 鳖子门第一百一十三节 后勤集训队第三百零四节 融资(九)第九十一节 夜袭第八十三节 人市(一)第四百一十六节 殖民和贸易部长第一百四十一节 共建和谐临高(二)第2729章 京师(八十二)第一百八十节 闹鬼的衙门第七十八节 赵老爷第一百八十九节 能卖什么二百二十七节 辽东方向的合作第二百八十二节 老朋友李华梅(四)第一百四十七节 发行前夜第二十九节 索尼亚(八)第三百六十节 动摇和坚定第九十七节 起威栈二百六十六节 身体力行第九十节 凤凰山庄第二百节 破门而入第二百一十节 斩首计划第十三节 新田独镇三百零九节 打孔卡第四百四十二节 帝王学第十七节 临高-澄迈-琼山第二百六十九节 京师(二十六)第四百八十二节 吟诗作赋二百六十一节 移风易俗的难处第一百节 财政难题第四百四十六节 家务事第一百零一节 焚楼(十六)第六十四节 骡机二百七十五节 公审第二节 整顿家业(一)第二百八十八节 挑衅第二百五十四节 各怀鬼胎(五)2770.第2770章 京师(一百二十三)第二十节 路边闲聊第2827章 查房第一百六十一节 移交第一百七十一节 搞臭他第二十六节 索尼亚(五)第二百六十一节 秋赋(二十六)第五十五节 门路第八十四节 文化书店第四百四十八节 消毒第九十四节第一百零七节 深入斗争三百七十五节 忆苦思甜的小会第九十二节 南京第十七节 百仞滩(一)第三百五十四节 人事异动三百九十一节 交汇第七十八节 红夷大炮2769.第2769章 京师(一百二十二)三百八十三节 起航第一百二十二节 人力分配第二百九十五节 奉公队第五十二节 黎区工作(二)第一百六十节 原则与从权三百五十六节 近乎圆满的尾声第一百三十五节 消失的疍家小艇三百七十四节 聚会(四)二百一十五节 深夜出击第一百节 财政难题第三百七十二节 内务安全会议第五十五节 眼红第二百七十三节 清丈田亩第七十八节 第二次会议第二百一十七节 射击场第一百八十九节 能卖什么第二十二节 索尼亚(一)第二十一节 对外政策之争第三百七十一节 工作网第二百四十二节 秋赋(七)第一百九十一节 勋素济当官第三百零二节 融资(七)第七十一节 重建第四十九节 商务员的报告(一)第五十八节 甜港风云--越南大米第三百零七节 融资(十二)第2812章 大雅村(三)第二百六十六节 优势第四百二十六节 家务事第六十八节 尾声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三节 石翁第一百七十五节 调查(三)第三百一十八节 难民收容队第六十七节 走马观花第2710章 京师(六十三)第一百七十九节 清理债务第一百三十三节 荷兰望远镜三百七十四节 聚会(四)二百一十六节 抓捕(一)第一百三十四节 诱之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