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节 俘虏营地

易浩然随他来到三合嘴校场,只见校场外围竖起了澳洲人的铁刺篱笆,密密层层。还建起了几座木结构的塔楼。悬着灯笼,上面是荷枪实弹的哨兵。易浩然不禁暗暗蹉叹。

入口处有岗楼有拒马,但是盘查并不严谨。常青云有出入的腰牌,拿出来亮了一亮,又对哨兵说:“这是我在城里的一个账房朋友,到营寨里有笔账要收”,哨兵亦无盘问,只是一点头便将他们放了进去。

防备松懈!易浩然暗想,如此说来,这里有机可乘!

进得营寨里,却如同进了一座小镇相仿。原本的营房自然都拨作了宿舍,安置俘虏。连校场上也用木料稻草修筑了长屋来收容俘虏。这些长屋用得都是梧州战后清理废墟的废料修建,很是简陋。但是容积率却很大。

长屋、营房划分成大小不一的组团,各组团之间用一人多高的竹篱笆分隔开,顶部削尖烤硬。每个组团都单独有门,有岗楼。组团之间由小路连通。布置的井井有条。

从入口进来,便是一条笔直的大路,用河沙铺垫,两边是一个个组团的竹篱笆墙和门。每个组团的门口都悬有水牌,大写着组团的编号和收容人数。

门口有岗亭,或坐或站几个丁壮,都穿着过去官兵号衣――只是前后布缀上的墨字从“勇”变成了“治安”。这些人或带铁尺,或挎腰刀,岗亭里还有长矛盾牌,但是看他们的模样却很是松懈,一个吊儿郎当,说闲话的,打叶子牌的,趴在桌上打瞌睡的,不一而足。

各处组团的大门都敞开着,只见人进出,也无人盘问。倒是几个看守大门的壮丁认得易浩然,他走过的时候与他打招呼。

易浩然心里暗暗高兴。他见各组团里人际寥寥,道路上更是行人稀少,有也是匆匆忙忙的。便问道:“人都去哪里了?”

“现在白天,都出去干活了。”常青云道,“澳洲人不给人白吃饭……”

“都干什么活?”

“你不都看到了?修城墙,清理废墟,都是我们干。如今还叫他们去伐木、挖沟、装卸货物……”

“等等,你说装卸什么?”易浩然忽然打断了他。

“装卸货物。”常青云不耐烦道,“这有什么奇怪的?”

“装卸什么货物?”

“当然是澳洲人的货物了。”常青云说澳洲人最近每天都有船队到梧州来,运来许多货物,如今都储存在三总府里。

“老友,你说澳洲人运这许多货物到梧州来做什么?”

“那还用说,自然是前线打仗之用。”

“可是这梧州城里,髡贼虽说增兵,也不过几百人而已。为了几百人,需要这般大量运货么?”

常青云没想过这个问题,他想了想道:“大约是为了打广西之用。”

易浩然点点头,如今梧州商旅不通,澳洲人忽然大量运输货物过来,只可能是为了战事预先囤积――看来熊督凶多吉少。

一路走来,却见前面是个十字路口。原来这营地由南北两条道路垂直贯通,作为干道。这里明明是俘虏营,十字路口却居然有十几个摊位,有卖小吃的,有卖茶酒的,还有代笔书信算卦的……粗一看,倒似是乡下的集镇。

“这里还有做买卖的?!”易浩然这下可真吃惊了――久闻澳洲人最擅商贾之术,没想到居然做生意做到了这个地步!

“澳洲人最擅长不就是做生意么?”常青云见怪不怪,“这些摊位都是澳洲人准许开设的,卖得货物也是澳洲人提供的……”

“可是这不都是俘虏么,哪来得钱?”

“出去干活,澳洲人会给你计分,”常青云是二进宫了,对澳洲人这套非常熟悉,“然后给你一种票,在营地里可以当钱用……”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寸许的纸片。

易浩然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张白纸条,上面宋体“代用券”,下面楷书的“一分”。

“这儿的烧饼摊上卖的烧饼就是三分。”常青云说,“花两分可以买一碗素米粉。营寨里虽然管饭,可是不管饱,也不管好。干活多饿得快,有这个可以买些吃的,多少也添补添补若是积攒得多了,叫个女人来做生意也不是难事。

“此地还有烟花女子?!”这下易浩然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倒也不算过了明路的。”常青云道,“算是暗门子,不过澳洲人知道了也不过问。”

易浩然哭笑不得。在他看来既然是当了俘囚,被驱去干活那算是天经地义的――去干活,好歹有碗饭吃,至少不会饿死。

没想到这里不但有吃有喝,连妓女都有。这哪里还是俘虏营!难怪这俘虏营里几千人,居然能太太平平。

“髡贼假惺惺,假仁义尔。”

“此言差矣,”常青云摇头,“澳洲人并非假仁义,实乃是算计精明。以鞭扑驱使,人人以怠工为能事,你要配多少监工才能让人卖劲干活?如今他有这计点发酬,你若要多吃些,多享用些,自然就卖力了。即少用监工,又不使工人心生怨恨,岂不高明?”

“老友,看来你这髡贼的俘囚做得倒还有滋有味。”易浩然语含讥讽。

常青云亦觉失言,干咳几声道:“一点心得而已。”

走过十字路口的“集市”,常青云带着他转进了一座组团的大门。这组团里有五栋长屋,还有几栋独立小屋。虽然仔细看都是极简单的废旧材料加上竹竿茅草修建的,但是外表却还规整。

这里的人要比前面多一些,而且还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和前面看到的组团里以男性青壮为主皆然不同。

常青云一进来,便有人和他打招呼。常青云一路招呼。

易浩然觉得这里的房屋似乎要比前面他看到的组团里的房屋要好些。

“说得不错,此地拘禁的都是各处被俘的官吏和家眷。澳洲人对他们比较看重,很少叫他们干活,房子也好那么一些。”

“老友住在哪一栋里?”

“就在此处。”常青云指着旁侧一栋独立小屋,“既然都来了,就到舍下坐坐吧。”

常青云住得这栋分为东西两件。他住西面一间。门是竹片编得,墙壁是芦席的,推门进去,泥地上只有一张竹榻,一张书桌,一张旧椅而已。可谓简陋到极致,只是里面打扫的干干净净,不论是竹榻上旧毯子,书桌上的文房四宝,还是挂在墙上的斗笠蓑衣……都归置的整整齐齐。

最让易浩然奇怪的是,这屋子中间居然摆着一张硕大的画案,上面摆着各种画具纸张,十分考究。

“想不到你这里居然如此齐整!”易浩然做梦也想不到这澳洲人的“牢营”里面居然是这般模样!他虽说没蹲过大牢,但是多年为幕,见多识广,见识过的各种监狱牢房。无不阴暗潮湿,脏臭难耐。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干净整齐的牢房!

“看不出老友是个好干净会收拾的人……”易浩然赞叹道,“而且还有雅兴!”

“呵呵,”常青云苦笑着示意他坐下,“我好干净是真得,会收拾哪里谈得上!过去都是小厮伺候――如今常庆虽然亦在营中,却不能时时伺候我。澳洲人最讲卫生,若被他们查出个‘不应’来,少不得在十字路口被扒了裤子挨鞭子――我丢不起这个人,只能自己好好做了。”

易浩然点点头,他对常青云小屋里的画案很是感兴趣,围着画案转了一圈,却见桌上有好几轴画卷,桌面上平铺着一幅未完成的花鸟。

常青云擅书画,易浩然是知道的。当初幕府里也有不少人和他诗画唱和过。不过现在他是蹲大牢,澳洲人就算优待他也不会专门给他去弄颜料画纸。

“老友雅兴不小,苦中作乐啊。”易浩然笑道,说着拿起旁侧的一卷画轴便要打开。

“小心!小心!”常青云见他要打开画轴,忙站起来道。

“怎么?”易浩然莫名其妙。

“须得小心才是。”常青云将他手中的画轴拿下,小心翼翼的铺开在画案上,“髡贼极看重这些画,若是污损了可就要了我的命了……”

易浩然心中一凛,常青云这么说,显然这画是某个髡贼的,否则他不会如此小心。而这画案画具,多半也和这画有关!

他仔细看过去,之间这是一幅小尺寸的写意花鸟。绘得是兰花。

实话说,即使以易浩然的眼光来看,这画的水准不高。不会是常青云的手笔。而且笔触纤弱无力,倒似是女子的手笔。

因为画上即无题跋落款,也无诗词,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这……”易浩然用探寻的目光看着常青云。

“不知道是何许人所绘,”常青云摇头道。说着把自己前几天的遭遇说了一遍,“昨天刚取回去,又送来了新得。我看了看,居然全是兰花,倒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说着他又打开另外几卷画轴。

第十节 作战计划(一)第三百七十九节 郭怀一第四十八节 出城第一百八十四节 小恩小义第十二节 黄顺隆家的客人三百二十四节 河源街第一百六十节 从大员到打狗第一百三十节 奇怪的胜利(一)第一百零五节 试炮第一百六十二节 东沙岛第一百二十四节 目标第二百六十三节 言者无心二百九十六节 报喜第六十节 甜港风云--风暴降临第九十一节 成果和展望第二十四节 东门市游记第二百九十二节 农业公司(二)二百八十五节 公务员考试(四)第八十七节 紫明楼第二百六十四节 秋赋(二十九)第三十九节 总结二百七十节 新得工作第八十八节 军队的算盘第五节 丰生和丝厂三百二十八节 寻找表姐夫第三百五十五节 石人“流血”第三十五节 组织处新来的年轻人第十九节 贸易调整备忘录(一)第一百九十九节 抓典型第二百八十四节 海上的虚荣心第四百零九节 一网打尽第一百四十九节 驱虎吞狼第二百四十五节 几则“好消息”四百零三节 新生活的开始第一百二十二节 马袅私集第五十一节 殖民和贸易部第一节 全体大会三百二十六节 查错的数学理论第一百八十九节 能卖什么第一百二十四节 目标第二百六十四节 秋赋(二十九)第二百三十节 奇袭梧州第三十九节 于鄂水的研究第七十八节 杀人立威二百二十六节 条件第二百九十二节 侯爵第三十四节 财会制度第十一节 羚羊峡口第七十八节 开业大吉第一百四十七节 选址第一百三十八节 水着杂志常师德对其指控的答辩第五十一节 城里的情报三百零六节 金门岛上的买卖第一百八十三节 巡回下乡第一百七十六节 大会(三)第三十二节 破城第一百五十三节 教育下一代二百七十九节 公审大会第二百六十七节 听证会(五)第一百节 财政难题第一百四十二节 最后的王牌第四百零二节 消灭第一百二十二节 百图村远征第二百零一节 问题的关键第一百三十四节 三角布第八十五节 宽严并济第四百零四节 姐妹们第三十六节 雷州站的人们第八十七节 阅兵第一百五十三节 生意(二)第二百三十二节 潜艇三百六十九节 额外的装备第二十七节 深入合作第十六节 李永薰的侦察第二百五十三节 去梧州(二)第四百七十四节 西江航线第一百三十八节 火头军第三百三十八节 辩论三百四十六节 鼓动第二百六十七节 秋赋(三十二)第二百四十四节 京师(一)第八十六节 发动机落幕二百一十四节 还乡(四)四百三十一节 人才史弥思第一百三十三节 质子第八节 台湾还是海南第六十六节 黎唐和安玖第九十一节 未来规划第二百一十七节 各自计划第四百八十二节 吟诗作赋第二十四节 邬德的新任务(二)第二百七十二节 革除弊端第九十四节 电力之歌(五)第十二节 火攻船第二百一十节 真人第一百四十五节 商人们的心思第四十八节 贸易第二百一十四节 财政官第一百七十一节 猪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