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节 社戏(二)

戏台上的采茶戏此时正进入高潮,那丑角公爷,时而做矮子步围着花旦绕圈子,时而背着一条长凳满台爬行,逗得围观的乡民们哈哈大笑。那演三娘子的花旦更是了不得,不但身姿婀娜,眼含秋波,唱腔也是清脆无比,手中的花帕上下飞舞,好似一只花蝴蝶翻舞在台上。花旦一开口,乡民们便不住嘴的喊好,手里有些闲钱的庄户们也纷纷将铜钱扔上戏台。每有铜钱落地,那花旦便做一个媚眼向那个方向一瞥,一副风骚模样,引得更是喝彩连连。

金猪知道这演的是《三娘子戏公爷》,讲的是风流俏寡妇三娘子戏耍好色公爷的故事,此时才起更,唱得还算规矩,不过是唱作风骚。到打二更夜深,便什么Yin词艳曲都上来了,若是扔上台的铜钱数量足,别说媚眼了,更大胆的「表演」也是有得。有时演着演着,旦角便换人了,不问可知去了何处,都是乡民庄户喜闻乐见的事情。

故而起更之后妇孺们便陆陆续续的回去了,家里管教严的,连着未成婚的青年也要叫回去,免得看了「神不守舍」。

金猪顾不上什么「风骚」,只在人群中找着家人。李家围是附近几个村庄李姓祖祠所在,每年办的社戏都是最大,所以每次都吸引了附近各处的村民早早的便扶老携幼前来观看。此时戏台下早以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附近的树上、土围楼上也坐满了人。他生怕人多拥挤,让老娘和妻子有什么闪失。

人群中挤来挤去,不过片刻便挤的满头大汗,一圈下来还是踪迹全无,莫非是已经回去了?正踌躇间,却听得莲娘在呼唤自己的名字。顺声望去却间妻子和母亲都在人群外围,几乎到了土谷祠的台基上了。莲娘一边望着自己连声呼喊,一边将手中的手巾连连挥舞。

金猪刚挤到莲娘和母亲近前,还未及询问,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喊:「哎呀!黄仙姑显神通了~」

众人顺着那人所指,向半空中望去,正是那颗散发着丝丝红光的大星。这次留意,再仔细看了半晌,才发现,那里影影绰绰的有一个人影,足足有三四丈高,手中打着一个灯笼。原来以为是星光的,便是那灯笼内的烛火。那人正打着灯笼,架着云雾在半空中飘飘摇摇,恍忽间,那灯笼好像是红色的,这不是黄仙姑,还能是何人?

黄仙姑有求必应,她的大名早在这四里八乡的传遍了,当下便有人跪拜在场院内,有人打头,其他人也都跟着跪拜,纷纷跟着念叨着:「黄仙姑显神通了,黄仙姑显神通了。」就连台上的戏班也不演了,小贩们也不再叫卖,纷纷跟着跪拜。

金猪感觉有人扯自己的下摆,低头看去,莲娘一只手扶着自己的老娘跪拜在地,一只手抓着自己的衣摆。金猪只得也跟着跪了下来,一边拜,一边偷眼看着半空中的黄仙姑。

但见的那黄仙姑驾着云头,在半空中俯视着跪拜在地的乡民庄户,也不开口传法。过了半晌,那灯笼前突然又亮起了一个火点,不一会就烧成了一条火线,只扑地面而来。这个变化引起下面跪拜众人一片哗然,只听有人高声呢喃:「三昧真火!三昧真火!」众人们又嗡嗡的交流:「真的是三昧真火,黄仙姑的神通厉害。」

眼看着那条火线就烧到了庄外一处小丘陵下,紧跟着那里便起了火光。众人纷纷起身,向那起火光的地方涌去。跑到近前,这才发现,此处是一座年久失修的无名小庙,先到的人已经把火给扑灭了,还算及时,只是烧掉了一些幔帐窗棱,屋内的供桌香桉早已打翻在地。

有人不顾屋内的余温,在庙内翻翻捡捡的找些什么。不一会便用一块破布垫着捧出来一个烟熏火燎的物什,嘴里还喊着:「都来看看,都来看看,这是个什么?」说着,他用那破布擦了擦那个物什,众人这才看清那物什是一座生铁铸的铁塔,有一尺来高。那人手捧铁塔,翻来覆去的看着,突

然又叫道:「这上面还有字,还有字啊!」众人听得这铁塔上有字,不由的更好奇了,纷纷又向前围了几步。

旁边一同救火的八仙会二师兄马进似乎是认字的,拿过铁塔来,借着火把的亮光看了几眼,然后大声的念:「李广元,李广元,玉皇派你镇四方。送你宝塔当号令,封你托塔李天王。哪个不听你的话,愿杀愿砍理应当。」

人群中就有人开始议论:

「这准是李老爷带领大伙在庄子里起了坛,要捉髡妖,玉皇看他敢干,才封了他的。」

「玉皇既然下了旨意,看来这事准成了。李阿伯也让封了神——这不是封他「托塔李天王」了吗?」

「真要是这样,往后咱们只要的跟着大爷好好干,一准有好报。」

「这铁塔,是玉皇赐给族长的宝物,咱们赶快给族长送去吧。」

众人纷纷点头,簇拥着手捧铁塔的马进,又回到李广元的庄院前。马进将铁塔高举过顶,跪拜在李家门口,高声喊道:「李天王,李天王,玉皇给你送来了镇妖塔!李天王,赶快出来收宝塔了。」

众人们也都跪拜在马进的后面,跟着大声附和着:「李天王,收宝塔了!」

金猪也跪在人群之中,他被这种种神迹惊的脑子里浑浑噩噩,不自主的跟着大家一起喊着:「李天王,收宝塔了!」

不多时,李天王——李广元便在一干人的簇拥下出来了。脸上还有些许的懵懂。前几日,黄仙姑给他看面相的时候就和他说过,他眉宇之间有几份仙气,只需机缘便可得道。又给他攀扯了好些八仙的故事,说这机缘最是妙不可言,总之只要是多行善事,做神仙认可的事,肯定就有机缘来临。没想到这机缘竟然来的这么快,看着跪在面前满庄乡民,他突然有了一种天命在我的感觉,浑身上下突然有了使不完的力气,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当年刚及弱冠,正想像自己接替了李姓族长挥斥方遒的模样。

李广元接过马进献上的铁塔,将它托举在胸前。霎时间,李家围社戏的最高潮,绽放在李宅的正门前。

李家围的这一幕,很快便传遍了临近各村各墟,连带着县城里也有耳闻。临近各村的百姓们受到散步在各处的神棍们的扇动,纷纷涌到李家围去「拜神」。

「发现」铁塔的小庙如今修缮一新,李广元铁塔供奉其中,因为各处都有人在暗中扇动蛊惑,每日里去进香的百姓不计其数,香炉里灰都来不及清理,每日香烟缭绕,好不热闹。至于功德箱里,每日里都被供奉的钱财塞得满满的。连着供奉的粮食、点心、花果、布匹、绸缎……堆满了小庙的两边檐廊。

李家还在小庙旁的树下支起了凉棚,砌上了土灶,给来拜神的人供应饭食和「神药」。一时间李广元是「仙人」下凡的消息不胫而走,喧嚣尘上。

这眼看着要下雨了,莲娘一边收拾着菜叶,一边偷眼看着自家男人和团丁们一起搭棚子――来得香客愈来愈多,原来的棚子不够用,又要搭新的。

男人现在入了八仙会,不用出远门,每日只要操练半天,再干些杂活有一份份例,若是额外再干些其他杂活,还有赏赐。这可比累死累活的去逍遥墟上打短工轻松多了。

金猪当了团丁,连着莲娘也得了好处。因为香客众多,管事的便将莲娘拨了去庙里帮厨,虽然没有工钱,但是吃饭不要钱,晚上收拾完了还能分些剩饭剩菜,连着婆婆的饭食也解决,每个月又能省下好大一笔嚼谷。她心中暗暗盘算,这样用不了几个月她就再能存些钱出来。

自到灶上帮厨,连带着黄仙姑都对她客气了几分,连她继续修法也不用钱了。这可又是少花了一块钱!莲娘这些日子心里都是喜滋滋的――这是自打她嫁给金猪这是最好的日子了。她现在只祈望着黄

仙姑能一直长住在李家围,族长家也一直打头把这八仙会办下去那该有多好呀!就是男人太倔,莲娘几次劝男人去黄仙姑那里拜拜,求个平安符,毕竟天天不是刀就是枪的,有黄仙姑的一张符要稳妥点,谁知道男人就是「哼」、「哈」的答应一声扭头就忘,说他多了,就黑着一张脸瞪着眼吓唬人,也不知道黄仙姑怎么得罪他了。

莲娘想着,只要自己怀上了,自家男人和黄仙姑这段莫名其妙的冤仇到时候总能了解了,毕竟到时候男人要去给黄仙姑还礼的。只是现在符水也喝了,黄仙姑传她的功法也不敢耽搁,肚皮却不见起色。有次她偷偷的去问庄子里一起修法受孕的妇女,都劝她这事不要急:心诚则灵,时日到了机缘就会来了。

第十一节 奴仆(一)第三十五节 索尼亚(十四)第一百二十八节 400料广船二百五十九节 柳嫂子的话二百九十节 公务员考试(九)四百三十一节 人才史弥思第五十五节 盐场(一)第二百六十五节 安平的交易第三百八十一节 到台湾去第一百六十二节 郑明姜第一百一十节 某男人第二百七十一节 秋赋(三十六)第十五节 李洛由来了第七十九节 承宣大街第十六节 贸易摩擦第一百五十九节 非买不可第二十八节 水与电(一)三百三十六节 甄选第一百四十九节 玻璃第八十六节 电台第三百五十节 送礼第一百四十节 佛山之行(六)三百九十二节 捞出大鱼第二百三十一节 擒获解髡第三百一十三节 发动机启动第二百六十八节 听证会(六)四百零三节 新生活的开始常师德对其指控的答辩二百二十节 活尸第四百三十九节 接风洗尘第一百八十八节 邪术工厂第十一节 商站第一百三十四节 平靖阳山(一)第一百二十一节 房荒第十八节 海关第三百六十七节 群英荟萃第一百九十二节 超额完成第三十五节 组织处新来的年轻人第一百九十七节 风雅之事第七十节 送行第三十节 煤气车间第八十二节 作战方案第二百七十节 秋赋(三十五)第一百七十九节 奸细第二百九十六节 合作者第四十五节 山海两路第二百三十二节 潜艇第三十八节 组织体系第一百五十五节 海关第二百三十二节 合作对象第九十二节 南京二百七十五节 公审第二百六十七节 包衣第一百三十八节 新出炉的说客第四百八十三节 熊式招安第2045章 招兵买马第四百一十六节 开价问题第一百二十一节 房荒第二百零六节 进香第一百二十七节 绝境第一百四十七节 夜谈第六十七节 甜港风云--古家海盗第七十二节 满目疮痍第一百一十八节 粮食供应第四百七十节 参谋旅行第二十八节 葡萄弹第一百二十五节 大有前途第一百一十节 刘四中计三百四十三节 军指定茶社第一百六十三节 软硬兼施第八十三节 抽丝剥茧(四)第五十七节 甜港风云--米价和糖价第一百一十九节 赖大被擒第一百七十一节 水灾第九十节 甜港风云--尘埃落定三百一十节 移民第一百二十二节 两个县令第一百九十一节 调查(十九)第一百八十八节 小商人们四百三十六节 往事不堪回首二百九十四节 面试(一)四百三十七节 新的线索四百零六节 随喜(二)第九十五节 电力之歌(六)四百一十五节 收效甚微第一百八十节 闹鬼的衙门三百三十三节 分类机的运用第一百四十七节 发行前夜第十四节 初见成效第一百七十八节 破寨之后第一百三十八节 水着杂志第二百八十七节 争斗二百零三节 广州站的人们第二百八十七节 三亚之现状(一)第一百零六节 标准化船第一百三十节 集村并屯第二百九十四节 合伙人(二)四百二十九节 杜宋之辩第四百二十九节 沈廷扬第八十九节 土堤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