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先知(本日第二更)

当下应酬了几句,告辞出来。回到据点里。起威镖局的孙掌柜已经等候多时了。不等他拱手称谢,孙掌柜已然拱手道贺。萧子山开支了一百两银子,作为谢礼。

“几位掌柜真是文物全才!”孙掌柜接过银子笑得象一朵花似的,“好功夫,好犀利的火器!我那几个徒弟师侄回来都说,见过救票的,没见过这么救得干净利落的。”

“不是起威的诸位达官帮忙,我们这外乡之人,多半还在抓瞎呢。”

“哪里哪里,起威也是略尽绵薄之力。”孙掌柜随手将银子交给身后的小徒弟,“我有一言,请萧掌柜斟酌。”

“好说。”

“这次救票虽然顺利,但是这里匪人已经来过,熟门熟路。要防着他们来报复。俗语说:有一日作贼的,无千日防贼的,老爷们这里财货众多,不可不小心从事。”

萧子山有点吃不透他的意思,刚才上了高狐狸的当,此时看孙掌柜笑容也好像狐狸似的。便警觉的一言不发。

孙掌柜见他不接话茬,只好开门见山的说了,意思是他们起威镖局愿意为这宅子值夜,也就是充当夜班保安。除了坐店,这是镖局在城市里最主要的业务。

值夜不是当护院,白天的事情,镖局是不管的。只有每天起更了,宅第内各房各院都落闩掌灯,镖师才进院巡逻。

“若掌柜们觉得不够方便。可买几个僮仆,我们替掌柜们调教几个好手出来贴身护卫。”

原来是推销保安服务。萧子山想夜间保安还是不要为好,这宅里的秘密太多,镖师又都是精明强干之辈,时间久了,难免要窥出端倪来。至于教练几个护卫倒是有用,但是这些事情他不便做主。

但是起威镖局这条线,执委会决定要充分利用的。眼下他们只有高举这一个代理人。社会接触面太狭窄。相比之下镖局是一个和社会各个层次都有交游的行业,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土匪混混,他们都熟悉、也打得上交道。穿越众日后开展工作会很方便。

相比于其他行业和社会阶层,镖局的从业人员是最具有传统武德的人,重信守义。一旦能为我所用,将是可靠的帮手。

要人为我所用,就得市恩。但是镖局的达官们和一般人不一样,虽然为了稻粱谋,和匪人“点春”“交朋友”――那只是为了吃这碗饭。实际上交友十分慎重。想靠出手大方来博取好感是不行的,搞不好好落个“秧子”的名头,给他们看轻了。

好在中国从来就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宗法的社会,亲戚宗族师徒之间的关系是最紧密的,在这上面下手要容易一些。

萧子山按照执委会的商量好的套路说道:“此次孙常出力甚多,我们几个商量了给他脱籍。”

“这可是莫大恩典啊。”孙掌柜站了起来,深施一礼――虽说脱籍对奴仆来说未必就是好事,特别是脱籍之后没有去处主家又不肯收留的话,简直就是死路一条――但不管怎么说,孙常即是他的宗侄又是他的师侄,屈身为奴,他这个叔伯辈分的也脸上无光。

“这个恩典也是他自己挣来的,”他故意撇了一眼在一旁端茶伺侯的高纤,“主子有难,不怕事,肯出头出力的,自然不能亏待。”

他接着说:“孙常的即脱去奴籍,但他忠信可用。若他愿意,我们还是留他办事。”

“孙常这孩子,您多抬举。”孙掌柜面露激动之色。镖局就算生意好了,能添上他这么一个镖师,也不过就是一辈子走南闯北护镖而已。若能留在澳洲掌柜们手下办事,日后的前途可比当个镖师强多了。

“以后他奔走办事,还要您这位长辈多多照应。”

“这个自然,”孙掌柜忙不迭的包拍胸脯,“掌柜们交待的事,就是起威的事。一定尽力。”

好,有点意思了,果然还是一家人的事情尽心的多。

他示意高纤退出去。才又继续说:“还有便是高弟。你也见过,此处的一个僮仆。吩咐他打听市面上的各种消息。他人极机灵,又聪明。但我担心他年纪太小,长期出没市井容易学坏了,再则他身上没个功夫也容易吃亏。就请起威好好训诫他吧。镖局虽然黑白二道交游甚广,却难得持正不邪,交到你们手上,我们放心。”

“掌柜过奖了。”孙掌柜精神焕发,澳洲的几个掌柜还真瞧得起咱爷们。

萧子山看火候差不多了,也不再多言,双方敷衍几句就散了。

萧子山当天晚上穿回去向执委会汇报了有关情况。是否让高举赊帐引起了争论,无论是同意的还是反对的,都有着极充分的理由,一时间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鄂水的发言却是来一个思路。

“那边现在是几月了?”

“四月三十。”

“是天启七年四月三十。”于鄂水点点头,“再过十八天,熹宗皇帝就会在祭祀方泽潭后到西苑游乐,结果风吹翻船落水。虽然被谈敬所救,但是身体就此每况愈下。”

“他要到八月才驾崩,难道叫高举把建生祠的事情拖到八月?恐怕你装神弄鬼也不可能让他有这么大胆子等皇帝死吧。”反应快的人已经明白了他的思路。

“呵呵,你太小看官僚的对政治风向的灵敏度了。”于鄂水说,“魏忠贤凭什么当上九千九百岁,不就是靠着皇帝对他的宠信吗?他的一身荣辱都取决于熹宗皇帝的生死。天启本身身体就不好,这次落水之后一直没有恢复。皇帝一死,必然是信王即位,魏忠贤就算不倒,也不可能象天启朝那样弄权了。既然这样,官僚们就不会在这样局势不明的情况下急于表态。

“这个杨公公既然本来就不是魏忠贤一党,不过想乘这个机会去讨好一下,如果局势忽然变得不明了了,恐怕他第一个要推迟此事。不去出头建生祠,也就是维持现状;建了,万一皇帝驾崩,新主即位事情十有八九要翻过来,他不是给自己添堵?”

“难道魏忠贤就眼睁睁的看着信王即位?我们知道天启以后是崇祯,那些官僚可不知道。”

“天启没有子嗣的,当然只能传兄弟。”有人解释了。

“其实天启一共有过三个儿子,但是都未成年。根据史籍记载和现代史家研究认为,皇子很可能是为魏、客二人所害的。到天启七年的时候,他最小的儿子已经殇了二年。皇帝一旦生病不起,可传位者只有兄弟信王由检了。

“天启虽然昏聩,但是对他的皇后张氏和五弟由检注重情义。魏忠贤曾经企图制造大案,构陷皇后的父亲张国纪‘谋立信王’,由此打击异己。司礼监太监王体乾知道皇帝的脾性,力劝说:‘主上凡事愦愦,独兄弟夫妇间不薄,如有不测,我辈没命了’,魏忠贤听了大惊失色,赶紧取消了计划。可见熹宗皇帝对皇后和信王的信任众人皆知。除非天启又有了子嗣,否则皇帝驾崩,信王即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官僚们都十分清楚。”

“皇帝一生病,魏忠贤这只大明股票市场上的绩优股就会岌岌可危,信王这只潜力股自然就被大家看好。这个时候还会有人去大量买进说不定明天就会跌破发行价甚至干脆停牌的股票么?”

“那我就通知高举拖过五月十八了?”

“消息没这么快吧?北京的消息传到广州最快也得十来天吧。不如通知他拖到五月底自见分晓。”

“呵呵,虽然我不赞同装神弄鬼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上,可以小小得显示一下预测能力――明确说出五月十八朝局即有变。预测未来对任何人来说都有很强的诱惑力,何况预测这样重大的朝局变动。一旦验印这个杀伤力可是很大的。虽然不至于能让别人倒头便拜当小弟,也能充分增加我们是顺应天命的气氛。”于鄂水笑着说。

这个解决方法不仅奇特,而且大大满足了穿越者们充当“先知”的嗜好。一时间还有人出主意说要于鄂水充当“先知”去和高举和小杨公公面谈,另有人干脆建议于鄂水进京找曹化淳的,说不定以后崇祯那里就有了拥戴之功,穿越者就可以用现代科技和理念直接改造皇帝,把中国带入民主、和谐、发达的大明盛世……

于鄂水顿时就倒了胃口:这帮人难道以为东厂和锦衣卫是聋子的耳朵?这样妄言帝王生死的“妖言”,不马上给抓到诏狱里去品尝公公们的酷刑才怪。就算曹化淳愿意听这疯疯癫癫的话,信王这会正韬光养晦,连近侍都不大见,还见什么“先知”!真要出了这个决议,谁愿意当先知谁去,他可不凑这个热闹。

幸好头脑发热者不算多,这个异想天开的决议没有通过。于鄂水这才有出了一些细节上的主意:如不要说得太明白,以免吓坏了高举,恐惧会引起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说五月十八必有大变就可以。而且不能说是自己知道的,要说有人夜观天象云云,反正就得云山雾罩。

“有一点千万记得,不要说魏忠贤会倒台或者皇帝什么时候会死。这样事关重大的话,高举肯定会去告诉小杨公公,以这些人的禀性,不为立功就为了避祸也会马上把你告发拘捕!”于鄂水最后对他们强调着。

三百五十八节 退路第二百四十三节 小店主和艺术家第一百三十四节 三角布第一百七十七节 调查(五)第四百零五节 巡诊第三节 整顿家业(二)第七十四节 密谋第一百九十一节 招供第一百五十九节 发布会第二百三十二节 合作对象第一百五十一节 紫明楼娱乐有限公司第一百二十五节 上任第一百四十八节 舰队启程第九十九节 玻璃干板第一百七十二节 琼山县办事处第一百零一节 孟贤第四百二十三节 双管齐下三百九十四节 名单第二十七节 深入合作第三百八十节 重要的消息二百三十七节 新年贺词.第二百八十二节 人口普查和抓浮浪第一百零九节 海一般的关怀第六十八节 角力三百一十节 移民第四百五十九节 髡贼的生意经第一百七十三节 竹筋砼第一百九十一节 自相残杀第一百五十七节 赊叶第三百五十二节 防务第九十一节 收购大昌第一百七十九节 两真人第四百零三节 萨拉热窝事件的延续第二百零一节 问题的关键第一百三十七节 义庄第三十二节 混合式方略第四十三节 新军服续第一百五十五节 宣传工作第二百零一节 问题的关键第二百二十一节 及时的增援第四十节 北部湾的渔民和海盗第四百七十三节 三桌席面第二百二十九节 南下顺化第一百四十四节 广州纺织品市场(三)第七十节 重返广州第一百四十九节 佛山之行(十五)第二百四十节 军犬三百二十四节 河源街第四百六十二节 奴隶市场第二百一十九节 汇报第三百二十五节 毛承禄第一百八十三节 巡回下乡第一百八十九节 广州风水学第九十九节 玻璃干板第三十六节 恋情的意外结尾第一百一十节 刘四中计第二百五十四节 秋赋(十九)第一百五十三节 后续的问题第一百七十一节 水灾第七十二节 甜港风云--破解之策第一百五十一节 楚河和任佑梓第一百三十七节 陈清的秘密第四百三十节 送礼第三节 掘金--高举之惑第二百九十八节 新装备试验场第一百零九节 焚楼(二十四)第五十三节 破城二百八十九节 公务员考试(八)第十节 蒸汽机和锅炉第七十三节 苟循礼的归来第三百三十一节 恩主第二百九十一节 贺新第一百七十一节 搞臭他第一百五十六节 澳门游三百二十二节 新工作第一百三十七节 检疫营里的五个人二百九十二节 放榜第二百三十三节 普法式打官司(三)第一百二十节 学生第四百四十二节 帝王学第四百五十五节 反髡志士二百一十一节 还乡(三)第六十一节 舆论准备第二十一节 对外政策之争第一百九十八节 博铺造船厂第二百二十节 艾丝美拉达号第一百九十六节 真正的敌人第一百七十九节 清理债务第三十七节 战斗部署第一百四十二节 各怀鬼胎第一百一十八节 几多欢喜几多愁三百八十七节 两个关心归化民婚姻问题的元老第八十七节 阅兵第二百五十三节 各怀鬼胎(四)第二百六十五节 安平的交易第七十七节 去杭州第一百三十四节 筹备建厂第十三节 癞子头第一百六十七节 公考咨询三百二十一节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