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节 真理办公室

张好古的工作很多很复杂,从大的方针来说,真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澳宋历史及相应科技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史;设定各部门科技界限;对大图书馆图书电影进行甄别;审定土著教育范围、接触资料范围。编制相关的手册发给元老,以便统一元老们在各方面谈话时的口径――现在土著和归化民越来越参加到元老工作中来,某个元老一时的口畅,都将成为未来谣言的根源。

具体到工作上则分为两块。一块是出版物审订,自从周洞天主持的一系列印刷设备和技术攻关大致完成之后,印刷出版业务就一日千里的展开了。各个部门都在大量的编写出版各种教科书、科普书和技术小册子。怎么掌握其中的分寸成为张好古的一项主要工作。

另外一块,就是负责“特殊宣传材料”的选题和组织编写。由于在大图书馆服务的元老人数有限,事情又相当繁忙,因而除了某些“重大选题”是“集体创作”之外,大部分的材料就得张好古自己来编写――当然,他有权向其他元老约稿,并且支付一定的稿酬――这种做法在文宣部内早就实行了。执笔的元老多半也不是为了几张流通券,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写作欲望。

技术方面的事情,由科技部负责具体的审订;凡是涉及到黑历史、行文称呼、政治观点等方面的事情就归张好古来负责了。

在编写“黑材料”的同时还要搞书稿审核工作,工作之忙碌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这项工作因为高度的敏感性,使得他完全没法利用直接归化民,大多数事情得亲力亲为。相比之下,大图书馆的历史资料研究组好歹还能用几个儒生出身的归化民帮忙检索抄录古籍之类的。

“奶奶的,拿老子当苦力用啊。”张好古发出不满的声音,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踱步,玻璃窗外的阳光灿烂的让人一看就觉得热得慌。

这里是百仞城内的文宣部大院的一角,这里原先是大图书馆的所在地。自从大图书馆被搬迁往高山岭之后,这里就被文宣部占用了。当初存放这些无价之宝的的集装箱已经被移走,但是当初留下的垫脚石的痕迹还依稀可辨。

为了便于就近服务元老,在文宣部大院里大图书馆还是设了一个办事处。有若干元老定期值班,随时接受各种咨询。

除了文宣部和大图书馆办事处之外,此地还是临高时报社、格物画报、出版指导小组以及真理办公室的法定地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元老和归化民来一一填补这些萝卜坑,大多是几块牌子一个班子。

张好古的真理办公室就占据了这座大院一角的三间办公室。一间是他的资料室,专门存放他搜集来得和各部门转交给他的“黑材料”。一间是他的工作室,还有一间就是宿舍了。他和很多元老一样,习惯于在办公室住宿,随时可以办公。至于人员只有他和他的女仆二个。

他的秘书兼女仆听到他的脚步声,从隔壁的宿舍里走了出来,见他脑袋上冒汗,给他倒了一杯凉茶,又把屋子里的百叶窗全部放了下来,屋子里顿时黯了下来,但是也觉得清凉了不少。

桌子上堆着一函一函的书稿――这些都是印刷所的打字员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底稿,张好古每天不断的用墨水笔在书稿上涂涂抹抹,还不时用红色笔在书稿上批阅修改意见。归化民偶然看到张好古的工作,大多以为他是一位了不得的大首长。

张好古拿起最近一期的“特殊宣传”的小册子编撰目录,按照本时空的说法,这叫“揭帖”。

揭帖在古代社会就是一种传单性质的东西,大多是没有署名的,攻击某人、某事,有时候也会把矛头直接指向朝廷和皇帝。

在古代社会,因为缺少足够的技术侦查手段,一般无头揭帖很难被追究来源,安全性很高,缺点是古代的识字人群数量太少,对社会下层的辐射能力有限。所以揭帖只能影响官场和识字阶层。

真理办公室既然是面向明朝群众做工作,就不能像其他部门一样完全脱离当时历史实际。就要注意明朝末年的一些政治问题。

这方面,过去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包括编撰《暴行录》和第二次反围剿期间散发的小册子,但是当时这只是一些零星的工作,并没有作为主要的手段来施展。现在要系统的组织起来作为一个工作来抓。

张好古的考虑再三,决定采用三管齐下的方式来开展特殊宣传。所谓三管齐下,就是按照受众的不同,分别制造适合其各自特点的宣传材料。

首先是制造无头揭帖和伪造邸报的方式,内容上从评论三大案和三大征入手,涉及明代中后期的主要政治事件,包括天启年间的针对东林党人的“逆案”、张居正的改革和他死后的反动等等。强调对历次政治事件的“再调查”和“理性分析”,提供不同于以往的独辟畦径的观点和资料,表面强调反对昏官庸政,拥护皇帝,实则内涵是引导对整个大明政治体制进行“反思”――这是针对士大夫阶层的。

其次以话本小说为模式,搞一些带有相当图片的通俗文字小册子。在江浙一代向说书人散发,也可以作为通俗小说进行私下流传,抨击明朝正统性与宣扬临高集团为主,表现形式比较隐晦。并可以辅以一些带颜色的宫廷小段子,甚至可以宣扬一些新的科学知识。这主要是针对市民阶层的。

最后则是编制一些针对南方各省的民谣、童谣。别看技术含量不高,档次又低,但是这些东西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杀伤力。每有重大政治变动前,各种含沙射影的童谣民谣就会四处散布,可见其威力。这是针对农民的。

张好古现在的主要精力放在编造揭帖和制做话本小说上了。这两者都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首先是不能暴露其真实来源是澳洲人,因而不能使用他们的石印或者铅字排印,必须采用刻板或者传统活字――比如泥活字或者木活字,这样的印刷效果比较差。周洞天在印刷所特意搞了一个传统印刷车间,就是专门为此服务的。

至于内容,其中有一部分是他向元老们约稿约来得。一般的元老们是没有能力直接用文言或者明代白话文来撰写文章,所以多数的稿件只能是采用元老用“新话”写,然后再交由有这样能力的元老进行“翻译”。

这类的特殊宣传小册子大多是按照:性、政治和秘闻三原则编撰的。内容则充斥着地摊文学的气味。不过,每一期的小册子的内容也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当前的局势和攻击的对象作一定的调整。

张好古手中拿得就是最近已经通过审核即将开印的小册子目录,上面罗列了二十种:

万历皇帝死前留下了哪三个遗愿?

魏忠贤讨得皇帝欢心却为何死活不知残害东林党的主谋,阉党被逐出京师被6个皇帝疯抢60年:大明最抢手的女人成祖在进入南京前的一次讲话土木堡之变的真相:明军的牺牲到底是为了什么改革中的冲突:张居正斥责士人是“乱邦妖人”

李成梁在北方的淫乱生活和凶悍作风“红颜杀手”任黛黛:青楼舞女竟是赦免的杀手亲历者回忆:阉党和东林党是如何瞎折腾移宫案之真相“前朝”故宫荒唐事大明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美女……这些小册子的字数一般在一二万字之间,多得也不超过五万字。每次印数不过几百到一二千册,印好之后再偷运到大陆上去散发。由于题材新颖,故事引人入胜,言语又浅白。所以颇受土著们的欢迎。在广东,对外情报局通过黑龙会系统散发的特殊宣传小册子已经造就了一个相当旺盛的地下读物的需求市场。原本免费散发的小册子居然被人囤积居奇,而用泥活字,墨水印刷,非常粗糙的盗版本居然也出现了。以至于周洞天认真的考虑过要不要正式的把这些特殊宣传小册子作为通俗读物向大明倾销。

张好古认为这一现象显然是反映了大明的通俗读物市场的严重匮乏。所以出版指导小组大可在这方面多做一些文章――他最近主持了对金庸作品的修订工作。除了《鹿鼎记》和《碧血剑》之外,另外十一部全部做了修订,准备陆续逐一出版。接下来还有其他的出版项目要修订……“老子累死累活,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他这样想着,把手里的小册子目录放到桌子上,从盒子里找出真理办公室的审核章,往目录上盖了下去。看到纸面上落下的鲜红图章,他满意的吐了一口气。

(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节 收购大昌二百七十二节 鲸吞第一百五十三节 生意(二)第二百二十节 正戏开演第十五节 殖民计划的争议二百二十八节 刘进士的病第三百二十六节 会议前的广州站第三十二节 混合式方略第一百九十五节 飞云号上的密谋第一百八十一节 崔真人第三十五节 骚乱二百一十五节 深夜出击第四十八节 贸易第四百三十一节 财路二百八十五节 公务员考试(四)第一百二十八节 全灭第一百零七节 深入斗争第九十二节 电力之歌(三)第六十五节 建厂方案第一百零九节 货币发行第八十二节 抽丝剥茧(三)第三百七十八节 女仆之教育第二百零九节 花园相遇第四百七十五节 小三峡第三百二十三节 S级第二百零七节 续元老院的宋提刑第六十四节 骡机四百三十一节 人才史弥思三百五十五节 投资移民三百五十八节 争钱夺利第三百五十五节 政治保卫总局第九十三节 焚楼(八)第三百二十六节 正攻和迂回第八节 三水文塔二百零四节 海上party(一)第二百二十七节 租栈第一百六十七节 小额贷款第二百三十节 陈明刚的算盘第十一节 简易轨道交通第六十二节 晋江谋划三百八十四节 黄平的三亚日记第一百五十五节 愈演愈烈第五十五节 茉莉旅社第二十一节 朱鸣夏的作战决心第二百六十节 出航四百零九节 髡贼之术二百八十八节 公务员考试(七)第二十七节 情报第三百四十三节 朝政第三百一十八节 融资(二十三)第五节 扫清障碍三百九十六节 相亲会(一)第一百五十七节 大屿山之战二百零七节 还乡(一)第四百二十五节 任天堂二百四十四节 除旧布新(七)第一百五十二节 晨会第三百一十一节 心知肚明三百五十二节 真题三百二十二节 新工作第十一节 作战计划(二)第三百九十六节 面授机宜第三十八节 意外来客(二更)二百一十一节 先进工作者第一百一十二节 粮商们第五十五节 甜港风云--对策三百六十七节 文化祭第一百五十二节 跑马圈地第三百三十六节 莱州形势第二百一十一节 王赐第三十九节 宁六斤第一百五十二节 生意第二百九十二节 新贵朴德欢第一百三十一节 钩吻第二百六十九节 人事调整第一百四十二节 广州纺织品市场(一)第三百二十一节 看守内阁的第一次会议第一百四十六节 巧舌如簧第四百零四节 姐妹们第一百六十九节 官府与乡绅第七十二节 沂州的正月第五十三节 破城第二百三十四节 吞武里第一百八十九节 出卖第三百九十八节 旧制服第三十一节 调查第四百五十节 澳书第七十七节 并案处理第一百九十四节 孙元化第一百九十九节 调查(二十七)第一百四十五节 赌咒发誓第三十八节 说服(下)二百一十三节 法律第三百六十六节 十分钟第八节 三水文塔第七十一节 登州善后第二十七节 航海学第二百二十节 小十字路计划(一)第一百七十二节 万人体育场第一百七十三节 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