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卷阿罗诃249回山神不与伽蓝便国师登门化善缘

善无畏为广教寺选址。没有在城中而是在北门十里之外。他点的地方非常准。就在九连山地脉的一个特殊位置上。

风水局常以龙脉称之。地气运转有很多玄妙之处。很难去直观的形容。勉强的去概括。芜州的地气灵根在青漪三山。那三座山在大湖中如龙尾卷起。是地气灵枢升腾的发源地。九敬亭山连接长江中下游平原。状如蛟龙入海之地。整条地脉的尽头是菁芜山庄所在。俗称龙吐珠。是灵气回旋的修养生机之地。

广教寺的位置在敬亭山与芜州城之间。相距各十里。形像的说。是神龙探海的肩颈之处。从风水局的角度。此地虽不错却不如青漪三山与敬亭山那样灵枢地气充盈。但却能锁住整条地脉。也能镇住此地山川。

在这个地方修建田园山庄以及其它的普通房舍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由善无畏这种高僧建一座寺庙影响就是个未知数了。

别的不说。首当其冲的是敬亭山。这里是清风的金仙道场门户外。离山脚只有十里。万一善无畏搞出什么大动静。可能会惊扰山中闭关炼器的清风与明月。钟离权受清风所托守护敬亭山外。当然不得不过问善无畏的建寺之举。

梅振衣看着芜州山川图册心中有莫名的感慨。想当初他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就发现芜州九连山是一条天下罕见的风水地脉。但山中也不过有齐云观与翠亭庵而已。规模都很小无非借地修行对地气灵枢没什么影响。

几十年过去了。再看这条地脉上。风水局接近浑然。在修行人眼中可利用之地几乎都被占据了。与世隔绝的青漪三山洞天、敬亭山金仙道场、先后镇住地气的九林禅院与广教寺。

除此之外。还有芜州城中西南角与东北角相呼应的翠亭庵与景福寺。这两个地方是地气宣泄的补益之处。除了菁芜山庄外这条地脉的另外两处地眼。翠亭庵是清风移过去的。另一处是景教徒罗章选的地址。

意修行人的手段。这条地脉上唯一可以再做文章地地方就是菁芜山庄了。但那是梅家的私宅。别人动不了。

原先芜州一带只有城外山中有翠亭庵与齐云观。都受梅家供奉。对世俗民生影响很小。现在倒好。城里城外又增加了九林禅院、广教寺这样大规模地寺庙群。不过几十年光阴。这些寺庙拥有专门地供奉田地。每位出家人给田三十亩。却不事生产、不服徭役、不纳赋税。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迟早会对社会造成冲击。它们自身也会受到冲击。

当时的寺庙除了是信徒的宗教活动场所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既类似于现在的银行又有点像当铺。寺庙收了信徒的香火钱。也有行善之举。通常会做两件事:一是在灾荒时布施舍粥。就像官府与一些大户人家地赈灾之举;二是信徒如果手头急需用钱。可以向寺庙去借。

佛家教义出发点为了行善。因此寺庙向外借钱不收利息。借多少到时候还多少。相当于现在扶贫无息贷款。但是向寺庙借钱是需要抵押的。抵押财物或房契、地契等。这也很正常。寺庙不是强力机构。如果有人借钱不还也没别地办法追索。

在你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有人提供无息贷款。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就事论事。当然是善事!比现在地银行强多了。更别提那些放高利贷的了。借钱需要抵押。寺院相当于当铺。却不以此牟利不收利息。信徒如果过意不去或心怀感激。可以另外供奉香火钱。

在太平盛世中。老百姓手头一时周转紧张向寺院借钱。回头基本都能还上。看不出有什么隐患来。但若遇到大规模的饥荒或战乱。它可能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大量的土地被寺院兼并。因为老百姓借的钱很难再还。而能抵押的大多是田契。

这其实不能怪寺院。因为它们当时的地位等于控制了这一片地方的金融。社会发展过程中导致地资源集中与金融垄断。哪怕在现代文明社会都很难避免。但是寺院地僧田不交赋税。如果出现战乱、灾荒等社会动荡。导致大量田地被寺院兼并。原有的均田制不足以维持。会动摇一个国家地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僧人也未必是善人。未必有真修行。穿上僧衣剔了光头。不一定就是智诜、慧能、乔觉那种高僧大德。借佛之名而奢行私欲的人多的是。就像道门中也出过各种败类。他们难保不会借助社会动荡巧取豪夺。真到了那个时候。估计寺院会受到官方的彻底打压。

梅振衣穿越前并不知道后世唐武宗灭佛之事。但是根据他对社会演变的观察。隐约有了这种预感。而如今还是千古未有的盛世。这些矛盾还没有出现。

梅振衣有了这些想法只在心中未说出口。钟离权打算去找善无畏。至少得和这位高僧打声招呼建寺莫惊动敬亭山。

梅振衣却劝阻道:“师父不必去主动去拜见善无畏。他若非高人。怎么折腾无所谓。他若真有大修为。不会不知芜州的局面。不会不知清风、明月在敬亭山中闭关清修。我们是主他是客。命下人送一份拜帖。请他来山中即可。”

钟离权:“那善无畏的修为在我之上。虽不知他的来历。但必定是佛国下界的高人前辈。我去拜见也是礼数。”

梅振衣摇头道:“若是仙界道友往来。师父去拜见也未尝不可。但他如今在世间就是善无畏。到芜州来立道场。却修建在敬亭山外。应按世间修行人的礼数来拜山。”

钟离权敲了他一扇子笑道:“你真是得了孙思邈的真传。无论对方是谁。该怎么打交道就怎么打交道。……好吧。师父听你的。这就命人送去拜贴。请善无畏来山中说清楚。”

钟离权的拜贴还没送过去。师徒正在说话间。五湖山庄通报善无畏来访。

钟离权朝徒弟点头道:“这僧人的行止倒也规矩。他既然依礼。我们也不能失礼。不能坐在这里等。随我出山相迎。”

善无畏眉毛已经全白了。但是腰杆还挺的笔直丝毫不显老态。他的肤色深黄。眼窝也很深。相貌不同于中土常见之人。五官显得有些凶。但与他面对面说话时。感受到的却是一片祥和之气。

他乘着一叶小舟背手而来。没有带随从。脚下轻舟自然飘荡穿过碧波荡漾的青漪湖。不亚于当年达摩一苇渡江地风采。钟离权率弟子梅振衣以及徒孙胡春、鱼跃、双全等在五湖山庄门外的湖畔上恭候。将这位高僧迎入山庄地客厅。

善无畏开门见山说明来意。欲在芜州城外建广教寺。恐打扰了此地修士。故此上门告知。他就是按礼数打招呼。并不是征求梅振衣地同意。在世间盖一座庙。还是请旨而行。也没必要让梅振衣点头。

钟离权摇着扇子道:“我正想派人去请。大师已经登门。既然您是有道高僧。有话我就直说吧。你为广教寺选的地址坐落九连山地脉之上。紧临清风、明月二位金仙的道场。建造之时恐惊动山中二位闭关的金仙。我受清风所托守护敬亭山外。必须要和大师声明。”

善无畏目露为难之色:“若建寻常房舍。自不会有扰。但若立道场供奉大毗卢遮那。落座之时需运转地气。前日曾求见敬亭山神。而山神却未现身见面。”

善无畏去找过绿雪。但绿雪没理他。敬亭山与其说是清风、明月的道场。不如说是山神绿雪的道场。是绿雪自愿以原身为天地灵根。让出山神道场为清风修行地仙家洞天。善无畏对其中的内情很了解。直接去找绿雪。却吃了个闭门羹。

wωω●ttk an●C〇

梅振衣解释道:“敬亭山地地契虽然是我家的。但地方我已送给清风。至于山神。是受皇命册封。我也管不了。”

善无畏:“如今山神收拢地气。灵枢运转全在她地掌握。我若建寺可以。却无法建成修行道场。大毗卢遮那法座很难安放。贫僧不欲起冲突。故此上门请梅真人以及东华上仙去劝说山神。”

事情出了一点小意外。广教寺虽说离敬亭山十里。指的是里主峰山脚的距离。但是绿雪做为山神。她掌控的道场不仅仅是敬亭山主峰。包括整个敬亭山地势的延伸范围。超出清风所建金仙道场。边缘恰恰是广教寺选址所在。

梅振衣想了想:“那么大师将广教寺的选址。向外退出一里便是。”

善无畏似笑非笑的反问道:“梅真人也是大行家。若想立寺镇守。还有更合适的地方吗?”

谁都不傻。梅振衣能看明白地风水局。善无畏当然也能看明白。估计芜州内外他都转遍了。最合适地地方就在敬亭湖对面。向南移一里地普通人看来没有区别。但做为修行道场完全就是两回事了。

钟离权道:“其实大师立寺。已拿到官方地契。外人不能说什么。但从修行人的角度。广教寺若立道场。灵枢地气受山神所控。大师也不欲与山神冲突。若大师承诺广教寺建造之时与落成之后。不会扰动敬亭山。我可以出面去劝绿雪。让她不要打扰你建寺。”

现在地首要矛盾不是善无畏建寺惊动清风闭关。而是山神绿雪担心建寺会惊动清风。事先就施展山神法术掌握地气运转。阻止善无畏在此顺利的立道场。这位山神的性情梅振衣很了解。她做事情就是这个脾气。现在就认准了守护山中的清风、明月安心闭关炼器。

善无畏合什道:“善哉善哉。敬亭山神道场百里。贫僧只化其边缘十丈之地。愿二位与我善解说。先在此相谢!”

梅振衣笑道:“高僧为立道场。向山神化缘。却托我一道门修士劝说。这也是天下奇闻了。”

善无畏:“结缘随缘。贫僧也不敢强求梅真人相助。今日登门。先帮梅真人一个忙。”

梅振衣有些意外的问:“大师欲帮我什么?”

钟离权突然微微一皱眉。朝胡春道:“速去山庄外迎客。又有高人来访了。”又朝善无畏道:“大师今日登门。恐与那两人有关吧?”

善无畏点了点头笑而不言。此时五湖山庄门外青漪湖中有人以法力传来声音:“景教僧罗章。求见梅公子!”

来者是景福寺主罗章。如今的罗章在江南一带的景教徒中很有影响。也是附近几州景教组织的一个头目了。平时坐镇景福寺为教派活动中心。罗章在景教徒中地位虽高。但景教的地位在唐代与其它各教相比并不高。其人在芜州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角色。

平时梅振衣不主动请他。他是不会来青漪三山的。今天是第一次自作主张登门拜访。他的修为虽然不低。但还不至于让人钟离权吃惊。想必来的高手另有其人。

胡春打开洞天结界地入口。将来客迎入五湖山庄。人还没进来梅振衣就感觉到了强大的法力波动。有弥漫地威严气息扑面而来。连青漪三山地洞天法阵也隐约受到扰动。这无形的力量带着压迫感。让人不由自主产生敬畏之心。

以梅振衣的体会。来人不过是在门外展开了神识而已。有意显示力量与修为境界。但并没有发动攻击。这份修为远在自己之上。恐怕也不在师父钟离权之下。罗章绝对没有这个能耐。而且来的高手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罗章进门表情有些尴尬。似乎是硬着头皮进来的。勉强向梅振衣笑了笑。按中原的礼数拱手道:“梅公子。今日冒昧登门。是为了引荐两位教中地高人。他们从天国降临。命我带路登门拜访。”说完话他就垂手站到了一旁。连坐都没敢坐。

有两个人并肩走入了大厅。梅振衣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一方面是因为惊讶。另一方面也是被那两人周身散发地逼人气势所惊动。虽然没有任实质性的攻击发出。但那种压迫感还是让他觉得坐不住。似乎站起来活动一下会更舒服一些。这两人是一男一女。都是二十多岁地相貌。男子高鼻梁、浓眉、微微隆起的颧骨。金色的短发。肤色白皙。相貌英俊体格健硕。穿着金色的甲胄。女子金黄色的秀发带着卷曲一直披拂到腰际。身姿挺拔而修长。抿着嘴唇。五官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古典之美。眼珠是蔚蓝色的。对视之际给人感觉深如海洋。身穿银色的战甲、湖蓝色地长裙。

这两人无论是相貌还是打扮都够奇特地。明显不是中原人。而且登门作客竟然穿着半身甲胄。他们的神色很倨傲。冷冷地没有表情。

梅振衣刚站起来。坐在那里的善无畏轻轻一挥僧衣的袍袖。那两人散发的威压之气在无形中被化解。钟离权趁机一抖仙风扇。厅门口罗章与胡春的神色也轻松了不少。

一句话还没说。客厅中高人就暗中展示了各自的大神通境界。钟离权加上善无畏。完全能抵住那一男一女。尤其是善无畏。修为在其中任何一人之上。那两人也吃了一惊。收起了一脸傲色。右手按左胸口行礼。说了一段开场白。

他们说的话感觉却十分熟悉。与梅丹佐殒身时所听见的奇吟唱声是一种语言。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他们说话时带着妙语殊胜神通。神念中自然能理解其含义。这不是平常的语言交流方式。修行高人自然能领回。如果勉强“翻译”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那位男子说:“我是天主光辉照耀下的天国使者米迦勒。她是天国使者加百列。我们为梅丹佐堕落之事而来。”

他们向着厅中行礼。主要还是面对善无畏。很显然这位光头和尚是这里修为最高的人。善无畏站起身合什还礼。微微一笑道:“我非此间主人。也是在这里做客的。”然后走到了对面。坐在了钟离权身边。

需要介绍一下五湖山庄客厅的格局。正中有一张桌案。后面屏风上题着“紫气东来”四个草书大字。配以道祖骑青牛出函谷图。大门也是朝东的。桌案两旁是山庄主人、也就梅振衣与知焰的座位。厅中左右各有一排座位。每个座位右手边都有一个放置茶具的小几。这是给客人与山中其他修士准备的。

刚才善无畏坐在左侧最上首的位置。钟离权坐在他的对面。在师父面前梅振衣没有坐正中的主座。而是坐在钟离权与下首与这位高僧面对面说话。善无畏主动换了座位。坐在梅振衣刚才坐的地方。意思很明显现在已经不是修行道友私谈了。梅振衣应坐回主人的位子上待客去。

米迦勒。加百列?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天使长啊!他们修为就算不如梅丹佐也相去不远。看来斩灭梅丹佐之事震动不小。所谓的天国仙界被惊动。梅振衣并不意外。但是他没想到天国的人来的这么快。而且是这两位出马找到罗章。直接来到青漪三山。

如果是来找麻烦的。他们也太托大了。也不想想芜州是什么地方?梅振衣心里直犯嘀咕。表面上还是很客气的一招手:“二位天国仙家大驾光临。乃我山中难得贵客。失敬失敬!……有话慢说。先请坐。看茶!”

291 回谁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弹眼前人278 回有幸忘人生苦短得缘无岁月牵痕271 回槛外莫谈门户见山中立足发愿心011 回博学落眼收伪器广闻不识撞真仙168 回人间沧海千年路秀色江山万里游142 回问此生尚有何憾叹圆月一丝留缺153 回清风忿挥金击子大乘天奴灭金身120 回妆成菩萨戏春水洒落明珠奉娥眉048 回此道可传不可受先有真人后真知048 回此道可传不可受先有真人后真知254 回大器难成多凿炼世传三十六洞天195 回居必择乡游就士善假于物莫伤行083 回阴毒切莫谈大义忠孝岂可凭诓言074 回此山灵药是我栽天道无私论通财193 回腥风箭雨腾戾浪飞雪寒泽命催绝093 回芜州城外神仙会各开金口衍天机191 回指尖犹沾明月泪留情大罗成就丹087 回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093 回芜州城外神仙会各开金口衍天机237 回偏指他人欺夺信名称善意实恶行234 回人世间第一神器射日弓光焰之威122 回关小姐许身遭拒梅振衣初斩心猿348 回得意闻醉曾见斥自鸣妖王碰壁回332 回乱治机缘皆善用推演谋局若观棋109 回缠神三年方回味钟离再试小纯阳270 回不动明王朱笔落金身化树难逃情266 回远求宝山寻万里辞别寒潭不思归085 回意马驱驰缰不住取死之道岂无辜163 回彭泽水边多淫祠沿路不遇五通神274 回神君获胜叹三声一笑顿足揽阴神354 回童心不识来归路浮生初见三梦峰223 回相衔旖旎胸怀护仙侣温情尽欢柔259 回此生抚膝无余憾皓首慈眉享天年338 回自古天刑皆无眼逃劫难料有心人078 回金仙童子即道场自在菩萨出敬亭235 回两京沸腾迎佛指朝臣密谋复李唐146 回鞭落枯井清泉涌抽转灵枢造化功355 回玄光指月藐故射忘情移足凌仙山172 回十妖王围幻法寺守望僧捧金瓶梅330 回默然观压袖金线几不知颠倒衣裳118 回阴神炼形封护法真人辟谷习餐霞333 回天地山河拈棋指落子尽处半成局330 回默然观压袖金线几不知颠倒衣裳183 回金光洞元圣开讲乾元山振衣解惑076 回手中仗剑心入妄神通难凭落真空140 回悲乎一念谁差错曲折怅惋难评说169 回张果相救青骢马道侣双战西海湟016 回当年尚无风公子只道神君梅振衣161 回方正峰上谈大梦忽如脱枷好轻松207 回仙家妙诀修行地也如名利试心神287 回停橹收帆江自流舟行山泊敬亭幽217 回身后随凶犹背手眼前无路笑回头254 回大器难成多凿炼世传三十六洞天182 回芳心落寞花无色身若风清追月明350 回影壁留名皆触目云板三声再惊心223 回相衔旖旎胸怀护仙侣温情尽欢柔330 回默然观压袖金线几不知颠倒衣裳308 回山河如旧人间乱烽烟望尽无长安125 回上古人皇身已殁宝印重现人世间256 回大天尊戏赌留果东王公借佛赐花344 回登台此宣当自斩妄拟天心为己心124 回每日虚席长期盼咽语父子相见时084 回一诺千金还三命小人得意逃生天225 回妙算诀知已知彼玉骨扇出奇致胜234 回人世间第一神器射日弓光焰之威062 回虚实变幻捆仙索拦关打灭六根贼269 回破关精进行三昧拦情留步至山门312 回百年身一朝殒尽福禄寿齐赴黄泉135 回月下佳人体如酥浅酌沉醉似当初329 回为而不恃参玄妙取次诸天论规随158 回入坐月下斑驳影转眼林间沐晨风054 回昆仑仙境生元药换得何家五文钱009 回华佗落难扁鹊走无奈挥鞭耍人猴175 回法愿闻灵山有路道不合此去无门027 回纯阳弄徒行诡计崇俨依样画葫轮314 回四季夕光谈亭晚归尘巫山枉断肠302 回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十三卷菩萨行233回哪吒传信访三山灵珠施法抽龙筋112 回此世浮心须消转藏剑回望旧江南115 回智诜奉诏燃金旨绿雪未期受山神206 回群魔乱舞行无忌终究引火自烧身009 回华佗落难扁鹊走无奈挥鞭耍人猴302 回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267 回为而不争积巧取既以与人己愈多010 回自古命算九惊首往来皆好问绸缪026 回心居不正多作怪左道充仙也吟诗102 回金仙尚为家中客公主持盈又何妨307 回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第十二卷观自在214回 有情无情何牵绊直言无忌问童心176 回箫声起百鸟朝凤七弦动散羽归林049 回痴儿加封云骑尉孝朗进爵南鲁公166 回钟离立约五湖岛凌虚挂榜双峰集170 回寻访花神求灵药携手仙子上昆仑205 回小神君扬言芜州狄梁公外放彭泽248 回韦昙既在灵山在花神落泪雨飘伤115 回智诜奉诏燃金旨绿雪未期受山神十四卷阿罗诃250回品佳茗须知雅趣各着相话难投机100 回难全世事多烦扰枕席一夜恩情决327 回叹轮回天道如何怜众生吞恨者多063 回遇事心慈是为善亦知杀伐道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