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 回遇事心慈是为善亦知杀伐道有端

063回、遇事心慈是为善,亦知杀伐道有端

听见匪首求饶,左游仙对梅振衣道:“小子,人是你拿下的,就由你看着办吧,快点把他们处置了,我们还要赶路呢。”

梅振衣回头问那大汉:“你真的知道错了吗?”

那大汉在地上竭力的点头,脑门上有个撞破的大包,鲜血不断滴落:“是的,知错了,就原谅我这一次吧,以后真的再也不敢了。”

梅振衣面沉似水,缓缓道:“知错能改,很好,我会给你们一个改错的机会。”

大汉眼中露出一丝希望之光:“多谢高人宽恕!”

梅振衣面无表情:“别着急谢,你还不知道我要怎样处置呢。”

与野道隔着一片山谷,远远的密林中有一块空地,厚厚的落叶散发着腐臭的气息,空地旁还躺着一只体形肥硕的金钱豹,正是梅振衣刚才救客商与镖师的地方。那六名劫匪现在被扔到了这里,五人昏迷不醒,只有头领已被散去修为捆的结结实实,并没有昏过去。

梅振衣正在说话:“那五个人,三天后会醒来,如果他们真的能安然无恙的醒来,会解开绳子救你,这就是我给你们的机会。”

那大汉抖的如筛糠一般,牙齿打着战说道:“高人,饶命啊,在这荒山密林中常有猛兽出没,躺上三天,我们还哪有活命?”

梅振衣冷冷一笑:“三天?还要告诉你一件事情,旁边这只豹子没死,两个时辰之后就会醒来,你就老老实实躺着感受一下这里积年的阴森怨气,好自为之吧!”

大汉脸都成猪肝色了,涕泪齐流道:“高人,我真的知道错了。一定洗心革面改恶向善,原谅我们好不好?”

梅振衣:“错误可以原谅,但罪责不可逃避,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的事承担后果,道歉可以获得原谅,但并不能指望因此而免受惩罚。既然知错,那就去面对吧,这才叫真正的知错。”

大汉哑声道:“高人。您刚才不是说要给我们一个改错的机会吗?”

梅振衣:“是啊,我说的是下辈子,假如你们还有机会投胎为人地话,切莫再如此。”说完这句不再啰嗦,转身向林中走去。

大汉声嘶力竭的喊道:“放我们一条生路吧,我们没有杀过人!”

“我也没有杀你们!”声音从密林中传来,梅振衣的身形已消失不见。

处置完这六个人,他们没有再入山林。而是顺大道前行,往淮河渡口的方向。左游仙却不着急赶路了,走的并不快,也不怎么说话显得很是沉默,还不时看着前面梅振衣的背影。眼中有思索之意,也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左前辈,为什么一直盯着我,难道我刚才处置的不对吗?”梅振衣走在前面也有感觉。停下脚步回头问道。

左游仙目光直视着他:“那五个人昏迷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可你偏偏让另外一个人清醒着躺在那里,又是为什么?”

梅振衣:“他是首恶,罪加一等,责也重一等。”

左游仙:“小子,你够狠地呀!以前没看出来。”

梅振衣:“从小我就明白一个道理,遇事心慈是善。但做事手软就是蠢了。”

左游仙:“从小,又是从小,你才多大呀?你心软的时候我看见了,在彭泽城外那只金蟾求你救命,你救了它;至于今天,也见识了你的手狠。……你是个读书人,而且随一个尼姑读书,就没听说过那句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什么不给那些人一个改错的机会呢?”

梅振衣:“我在林中说的话你又不是没听见,不需要我再讲一遍了吧?”

左游仙非常难得的竖起大拇指:“行。你小子真行!你在谈杀伐之道,很难想像从你这个孩子口中说出来,你不会是个普通的修行人,如果将来有了大神通成就,不知你能干出什么样的大事情来。”

梅振衣:“我不太懂前辈说地杀伐之道指什么?”

左游仙并没有解释,微微摇了摇头道:“你不懂没关系,反正我是看出来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那六个蟊贼不全是人,领头的那个是个妖怪。”

梅振衣:“我管他是人还是妖,哪怕是神仙也一样。”

左游仙闻言莫名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声音中充满感慨,看着梅振衣的神色也颇为复杂,站在那里良久不语。梅振衣很奇怪的问道:“前辈何故叹息,这么奇怪地看着我?”

“唉,你小子太对我的脾气了!梅振衣,我和你商量一件事好不好?”左游仙不知为何越看梅振衣越顺眼,竟然开口要和他商量事情,说话的语气也缓和了许多。

梅振衣皱眉答道:“我落到你手里,逃都逃不掉,有什么事你还用跟我商量吗?”

左游仙:“这事还非得和你商量不可。你知道吗,用不了多久你将面临一场生死大劫,但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我就尽力保你有惊无险渡过此劫!”

左游仙想要梅振衣答应什么事?其实和当初钟离权遇到这孩子的想法差不多,希望收服他为门下弟子传人,但是目地又不太一样。钟离权是一位游戏人间的散仙,他来到人世间的目的就是为了点化有仙缘的传人,并没有任何野心。而左游仙不同,这些年他念念不忘的是壮大自己创立的左道门,跟李唐作对。

左游仙此人心高气傲,犹胜他的修为高超,在这世间他能看得上地人可真不多。他和大唐皇室李家有世仇,他的父兄本是隋朝长安代王臣属,当年在乱世中都死于唐军之手。左游仙本在山中修行,出山之后闻此噩耗,立刻投身江淮军麾下。他只有一个目的——推翻李唐天下。所以当年杜伏威欲降唐,左游仙仍然煽动辅公袥反叛。

待到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后,大唐江山日益稳固,左游仙也无计可施。李家自称是道祖老聃后人,并追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左游仙恨屋及乌,连太上老君与后世道家都恨上了。可他偏偏出家当过道士,修得一身道法神通。于是做出一件让人哭笑不得又目瞪口呆的事情——另立道统!

左游仙不能否弃自己所修之道,可天下道家皆奉老聃为教祖,不论东汉张道陵是否创教,道家一直都是如此。好个狂傲的左游仙,自立“左道门”,自号“天下左道至尊”,既然天下奉老聃为正道,那他就干脆竖起“左道”大旗以示区别。

别人可以说他是歪门邪道。但左游仙不在乎,他收弟子入门“问道”时,第一句话就是:“太上之上,可有道乎?”弟子当然只能答“有道”,因为老聃自己都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老聃所言,是先天地、法自然之道,而不是他老聃之道,左游仙立“左道门”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地“旁门左道”。

可惜的是,左游仙本人虽然有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地弟子们却大多不成器,比如明崇俨资质不错但心性下乘,而刘海悟性虽好但好耍聪明机巧。这和左游仙本人也有关系,他眼高于顶总好冷嘲热讽,很难培养出满意地传人,本人修为随高却不擅长教徒弟。

以左游仙修为。有这种狂放的脾性倒无所谓,可是对弟子就不同了,道法境界未成先领教地是师父的轻狂与任意,如果弟子本身性情悟性不是一流,受此影响修行很难突破大成境界。左游仙心里也明白,但是他改不了,也不想改,只是希望能找到真正地可造之才。

左游仙修行突破出神入化境界之后。所追求的并不是飞升成仙。而是与李唐作对,可惜他的左道门人才凋零。有大神通的只是他这一个光杆“至尊”,成不了大气候。但他可以去帮助别人反唐,这些年左游仙四处奔走,哪里有造反哪有他。

这一次前往芜州掳走梅振衣,是受突厥各部贵族的精神领袖阿史那车簿所托,而阿史那车簿,就是当初在梅毅兄弟面前逃脱的神秘突厥残部首领。车簿虽逃走,但跟随他多年的萨满大巫,也是他的义子阿骨都断后身亡,车簿赐给阿骨都地法器昆吾剑也落入梅孝朗之手,车簿深恨梅孝朗。

车簿逃走之后,在西北边境安西、热海一代聚集突厥残部,准备造反报仇,这种事左游仙怎会袖手旁观,也到西北协助。车簿托左高人办一件事,就是把梅孝朗的儿子抓来,届时押到两军阵前,左游仙答应了。

好端端的抓梅振衣干什么?车簿听闻裴行俭受排挤,已多日称病不朝,是真的病重,这一次朝廷会派谁来平叛?历数唐廷重臣,梅孝朗为主帅的可能性极大。届时梅振衣即可作为秘密谈判地人质,也可推到两军阵前斩首祭旗,既报了阿骨都之仇也能鼓舞己方士气。

就算大唐不派梅孝朗领军,到时候把梅振衣推到两军阵前当挡箭牌死于对方之手,也可能引起大唐朝廷中将相不和。假如梅孝朗之子在阵前被唐军所杀的消息传了出去,弄不好还有没事找事的谏官参梅孝朗一本,说他遣子通敌,这就更合车簿的心意了。抓梅振衣怎么算对车簿都没坏处,就是远在芜州地梅振衣莫名遭受了无妄之灾。

深入江南绑架南鲁公之子,还要穿州过县万里迢迢把人活着带到西北,绝非易事,车簿是在宴席上当酒话说的,结果左游仙当即表态没问题,足见此人的狂傲。左游仙临行前知道车簿正式起事的时间,抓到梅振衣之后并不着急,算一算朝廷大军开到西北对阵至少还有一个多月,于是干脆带着梅振衣游山玩水。

左游仙这种我行我素的做法,出乎所有追查者的意料,谁都以为梅公子被绑架后会被秘密关押在某处,谁能想到他们就在各地乱溜达呢?左游仙与梅振衣没仇,与车簿也没交情,他这么做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爱好”——谁造李唐的反。他就帮谁一把,反正就是和李家作对。

但是这一路上,梅振衣地表现左游仙看在眼里,是越来越吃惊。梅振衣拿他当靶子修炼拜神鞭,一开始他只当小孩子的游戏之举没有太在意,可是渐渐就发现不对了。梅振衣地精进神速,短短半个多月时间,不仅法力有进步掌握了御器之法。而且接连领悟各种妙用,到最后连“捆仙绳”都施展出来了。

左游仙清楚,梅振衣能进步这么快,当然与自己这样一位世间一流高手随时陪练是分不开的,但也足以表明此子能随时随地善用机缘。梅振衣用功之勤苦、韧劲之绵长、生性之聪慧、资质之优异,都是一流之选,这么好的苗子太少见了!

左游仙一直只是冷嘲热讽并没有给梅振衣任何指点,等到梅振衣自行使出“捆仙绳”法术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第一次主动开口点拨。凡是眼界高的人,也很爱才。再等到梅振衣处置六个强盗,并且说出那样一番见解的时候,左游仙这才真正动了心思。

一个修行好苗子本已难得。更为难得地是梅振衣小小年纪行事隐然有杀伐之风,明白“心慈为善”却不迂腐,并不一味追求超然或悲悯,做事该下狠手时很干脆!这太对左游仙地脾气了。他地左道门就需要这样地人才啊,这孩子如果好好调教,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左道门也不至于是如今这般不成气候的光景。

修为如左游仙,轻易不起念,一旦动念那就真的要去做,所以开口试探梅振衣,告诉他只要答应一件事。自己可以帮他度过眼前的劫数。

“前辈,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您应该是受人所托来抓我的,到时候要把我送到主使者地手中。像你这种人说话算数,又怎能反悔,我又怎么能逃脱呢?”梅振衣闻言心念急转,先不问左游仙要他答应何事,而是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试探左游仙的口风。

左游仙闻言也吃惊不小。讶道:“小子,这事你是怎么猜中的?我可什么都没提过!实情大概如此。但我只答应把你抓走送到一个地方,只要做到了,就算我事后把你活着带走,也不违反承诺。”同时在心中思忖——原来这小子早就猜到了,现在才问,真能沉住气啊!

梅振衣正要说话,突然发现左游仙神色不对,转身向峡谷出口方向望去,紧接着他也有所感应——杀气,好重的杀气!

远远只见峡谷地出口处孤零零站着一个人,一袭轻衫按剑而立,看见他的身影,仿佛天地间都充满了肃杀之意,浓浓的杀机已经弥漫到顶点,锁定了左游仙。虽然还有十余丈距离,但却给人一种感觉,不能乱动,只要一动对方手中的剑就会呼啸而来。这种气势梅振衣是再熟悉不过地,甚至不用看,也知道来者是梅毅。

左游仙却并没有受到这澎湃杀意的影响,一挥衣袖飘身形已经到了离梅毅只有三丈远的距离,梅振衣见此情形是拔腿就跑,身形如剑一溜烟就拦在了左游仙身前,冲梅毅喝了一句:“慢着,不要动手!”

“少爷,我终于找到你了!”梅毅并没有着急动手,先对梅振衣说了一句话,然后抱拳行礼却是冲着左游仙道:“左将军,原来虏走我家少爷的人是你,真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

左游仙看见他,也微微动容道:“原来是你,你现在叫梅毅了吧?想当初我指点过你剑术,那时候你还是刚入伍的少年,而如今已经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了。”

梅毅行完礼站直身体,缓缓拔出镂金剑,青色的剑芒竟然隐隐发出紫金色的光环,刺地梅振衣的眼睛都微微有些疼痛,看来梅毅已经将一身功力运用到极致。剑已出鞘,梅毅缓缓道:“少年时曾受左将军点拨,刚才见面以礼相谢,可是当年左将军煽动辅公袥反叛,连累吴王在长安郁郁而终,我们之间,早已恩断义绝!”

077 回盘扣金珠心何重指山相赠以还情177 回妙似藏神真如佩亦留端倪或可寻164 回山湖妖孽色心起强下聘书索玉真104 回昔者蝶化庄周梦孰分振衣与梅溪303 回道缘法相论适志两师徒对问人间059 回袖里银光随聚散闲看刘海戏金蟾013 上此生亦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329 回为而不恃参玄妙取次诸天论规随315 回野哭几家闻战伐天涯霜雪霁寒宵357 回当年相思如明月曾经可望不可攀019 回房中少女羞儿面堂前故人似相识310 回长空叹神山远阻归同去天上人间090 回含泪怀前公主诉忽闻身后仙师回004 回偏崇奇巧轻真诣可叹沐猴赏神针117 回超脱何惧勾牵事随缘不嫌烦恼多099 回武太后临朝改制梅孝朗奉旨休妻270 回不动明王朱笔落金身化树难逃情十二卷观自在213回泠泠习习来何处飘落云行自谁家264 回飞扬白发三千丈描印齐眉一指禅334 回多少枯荣相倚盼何日回山又清风089 回千金娇躯何以贵红尘此遇情暗生341 回法所见皆有所证道自然一以贯之243 回身言点化合师道行止修证弟子规176 回箫声起百鸟朝凤七弦动散羽归林246 回天堂无路悄避走地狱有门自来投094 回仙童避客出山外神君跃马入城中012 回药王名成留身后何曾自谓孙隐岩225 回妙算诀知已知彼玉骨扇出奇致胜142 回问此生尚有何憾叹圆月一丝留缺050 回妙法因人而用器截取飞云好裁衣195 回居必择乡游就士善假于物莫伤行295 回故年我曾为青帝丹溪明镜照银蛇094 回仙童避客出山外神君跃马入城中309 回龙吟长空一声啸天云飘颤海动摇004 回偏崇奇巧轻真诣可叹沐猴赏神针337 回宝山倾颓洞天毁成败青丘一长缨102 回金仙尚为家中客公主持盈又何妨156 回身后尘埃已踏落仙家动念自寻烦205 回小神君扬言芜州狄梁公外放彭泽217 回身后随凶犹背手眼前无路笑回头336 回炼仙家各派神器做天人普照之观145 回大殿法坛留虚座来者究竟哪位僧190 回妙法自古长传现受者几人得仙缘147 回天国净土皆化转讥妄合修闭口禅200 回伊人粉面含嗔意梅郎何故称吕郎330 回默然观压袖金线几不知颠倒衣裳031 上剥取浮名留仙箓落魄遗身放凡流056 回法身不登神坛上人间香火谢如常081 回山门护法披锦绣闺中妙指点香丘018 回行到终南携明月遥望风云起芜城298 回平步天梯青云上不复昨日羽衣郎155 回锦襕袈裟飞烟灭明月不归随风辞346 回法驾终归羲皇殿镇元设祭万寿山289 回入名山藏舟于壑穿瞿塘逆水游峡262 回传教士捧一神论听讲堂坐众仙佛320 回消症百病无神药承言万诺必妖人050 回妙法因人而用器截取飞云好裁衣210 回兴风作浪成灾易行云布雨润物难317 回幡卷阴风生造业魂归无处话孤独110 回随缘小筑相进酒别时依依走还留268 回善无畏龙行虎步张妖仙画地成江279 回求福地云胡不喜辞君子毕竟难惜302 回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311 回梅效跨江挑罗比樱宁毒计烧骑军016 回当年尚无风公子只道神君梅振衣042 回心头照见幡影动世事总如往来风032 回真传万卷心如印虚读百年学亦休189 回齐云观知焰论戒方正峰振衣呕血328 回无量灵光似悲悯太上忘情终无言057 回风锦云袍谁披发当年乱臣左游仙275 回跺地脉八方不动锁灵枢江山永固086 回烈火刀兵身受尽美言软语慰孤魂005 回名士风流五石散魏晋衣冠扪蚤谈225 回妙算诀知已知彼玉骨扇出奇致胜034 回望尽人烟传缘法拜罢苍生问鬼神351 回冷视悲悯直寒透冲腾戾血竟凝冰010 回自古命算九惊首往来皆好问绸缪053 回仙姑乱请四方朔过路阴神好显灵039 回慧眼堪识点金指钟离初试小纯阳309 回龙吟长空一声啸天云飘颤海动摇022 上古树成精张果老山人疑是吕洞宾292 回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031 下剥取浮名留仙箓落魄遗身放凡流335 回孤木山庄拂丝柳愁云涧里闻鬼哭129 回本属寻常江湖技擅化腐朽为神奇172 回十妖王围幻法寺守望僧捧金瓶梅330 回默然观压袖金线几不知颠倒衣裳078 回金仙童子即道场自在菩萨出敬亭228 回吕纯阳拍门叫阵龙隐姑神力提山051 回周王西征昆吾剑梅府门前切菜刀089 回千金娇躯何以贵红尘此遇情暗生061 回玄鹄车马自城东府台设宴望江楼171 回故人重逢藏神谷婉劝仙子再回山242 回五五化身人皆有世世修行不虚谈119 回功德回望浮津渡濠水抱残落欢桥003 回尊卑百行皆机妙取舍一念善与人十八卷天人乱321回佛即非佛何如佛唯我无我自问我308 回山河如旧人间乱烽烟望尽无长安002 回世间有道人自重逞术无行祸己身038 回功名无需丰碑记秦川立地石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