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朝议

次日的朝议果然如众人所料,鲍华晟承担了大部分压力。由于连玉常等人身在四川未回,因此贺氏一党的人也就抓着这个机会,寻着各色理由质问起监察院来。萧云朝虽然恨不得泰慊同碎尸万段,但毕竟此人名义上还是自己的人,也不好当着皇帝的面落井下石。贺萧两人都弄不清虚实,两党最后跳出来的都是三四品的小官,竟是如同跳梁小丑一般在朝堂上乱舞。

应付这些无足轻重的人,老成持重的鲍华晟还是游刃有余,但他还是言辞谨慎,字字句句都是斟酌了再斟酌,倒叫立在旁边一言不发的风无痕心生佩服。虽然早就获准参加朝议,但他很少发言,往往是冷眼旁观,除非是父皇要求,否则他都是默默地立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比之当年上书弹劾风无论的时候,鲍华晟真的是不一样了,怪不得父皇能将他倚为臂助,也许将来会用之为新君辅臣也不一定。

尽管贺甫荣和萧云朝都不知道御史们是否拿到了确实证据,但他们心中最深的恐慌却是皇帝的态度,因此不时斜睨御座上至尊的脸色。至于那些跳梁小丑,他们才懒得理会死活,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人而已,这等货色投靠过来的多了,现在才是考验这些人忠诚的时候。

终于,鲍华晟还是不耐烦了,他怎么会看不出贺甫荣和萧云朝是借着无足轻重的党羽耗费他的精神,因此脸便阴沉了下来。大殿内的温度仿佛都低了些,风无痕不禁缩了缩脖子,看来即便再谨慎的人也不会老是任由那些喽啰胡搅蛮缠,鲍华晟是要发威了。

鲍华晟冷眼看着那个唾沫星子乱飞的家伙,沉声喝道:“陈大人,你口口声声弹劾需以事实为证,那本官且问你,你如何知道连大人他们几个没有搜罗到泰慊同和孙雍的罪证?亦或是你认为本官的下属根本就是意图诬陷?”

大理寺少卿陈达不禁愣了神,他本想借机表现一下自己,顺便向贺甫荣明确一下自己的立场,谁知正撞在鲍华晟的火头上。他偷眼瞧了瞧这位右都御史的脸色,不由心中叫苦,自己掺和一下就算了,又何必惹上这个麻烦的人物?“鲍大人言重了,下官只是……”

谁料陈达的话还没说完便被鲍华晟一语打断,“陈大人,言官风闻奏事的前例也曾经有过,即便连大人他们的联名参奏中存在谬误,也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皇上自有明断!”强硬的作风一上来,鲍华晟顿时又变成了那个众人熟悉的样子,冰冷而可怕的眼神扫过一个个刚才和鼓噪不已的朝臣,“连大人只是弹劾了两个贪官污吏,论起来也是他身为言官的职责,尔等在皇上面前大放厥词,难道就连朝官的体面都不顾了么?”

眼看鲍华晟的牛脾气又上来了,皇帝看看火候也差不多,便出口阻止了鲍华晟咄咄逼人的言语。“鲍爱卿,朕知道你调教属下一向经心,况且连玉常为人清正廉明,这一点朝野皆知,朕不会因为旁人的三言两语而疑忌忠良。”这句话虽然不算最重,但听在有心人耳中还是一震,皇帝既然承认连玉常为忠良,那岂不是说泰慊同和孙雍死定了?

皇帝不动声色地拿起身前桌子上的一本帐簿,轻轻抖了抖。“刚才有人说几位御史未有明确证据便上书弹劾,有违公正严明之道,朕这里倒恰好有一样有趣的东西。”皇帝仿佛没有注意部分面如土色的官员,继续说道,“此物乃是原德阳知州韦绵英无意中取得的,谁知他连夜将东西送呈京城后,巡抚泰慊同便匆匆赶到他的衙门搜检,看来还是非同寻常的物事。”

不少官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风无痕更是诧异父皇直接提及了绵英的名字,不禁暗中瞟了瞟舅舅的神情。尽管事先知道此事,但皇帝当众揭穿此事,萧云朝还是变了脸色,幸好风无痕曾经告诉他前半本帐簿牵涉的朝廷重臣多是贺氏那一边的,否则他恐怕根本镇定不下来。

皇帝锐利的目光扫过底下一张张神情各异的脸,心中却充斥着一种鄙夷不屑的情绪。百姓们倚赖的就是这些尽想着一己之私的官吏,而自己也不得不托之以社稷,真是天底下最荒唐讽刺的事情。虽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但这些人犯的又何止小过,可惜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己根本无法任意动手。制衡,为了制衡自己已经做出了多少违心的举动,想起来也觉得气闷。

“诸位爱卿,朕并无意追究朝中有谁暗地里和泰慊同互通消息,亦或是有什么银钱往来,朕要问的是你们的心!”皇帝从御座上立起,不甚高大的身影此时却显得威势慑人,“朕自即位以来,励精图治,也算是对得起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可是你们呢?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说自己在地方任上是干净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如今倒是流传甚广,似乎当官不受贿赂便是天大的笑话一般,哼!”

皇帝重重的冷哼让众人全都低下了头,他们都是官油子了,深知此时应该如何自处。平日为官还算清正的自然不在话下,而那些腰杆硬的也自忖到时谢罪一声就了结了,最最彷徨的就是属于贺萧两家阵营的低品官员,他们仿佛从皇帝的目光中看到了丢官去职的凄惨情景。

风无痕已是忧心忡忡,父皇将绵英的名字提到了台面上,怎么想都是有心将其放在别人的对立面上。若是如此,自己先前的苦心岂不是完全白费?一个小小的知府在那些大员看来就犹如蚂蚁般容易揉捏,即便舅舅萧云朝不会为难,贺家那里会有什么行动也不好预料。如今之计,只能看父皇是否还会做些什么了,否则就只能自己收拾这个烂摊子,他咬牙想道。

“昔日两江总督李铭太在任时,收受银两不下百万两,但他离任时,百姓尚且攀辕相送,万民伞足足送了半车。百姓为的什么?不就是他在任时,把两江治理得井井有条,从不加收火耗么?不就是为了他断案从来不偏袒么?区区一个贪官污吏却受百姓如此爱戴,便是因为他收受钱财时都拣的那一等豪商劣绅,敲诈得如同剥皮煎骨而已。因此先帝最后虽然夺了他的爵位官职,却仍留得他一条性命。”

“泰慊同之流又是如何?盘剥百姓,欺上瞒下,甚至里通你们这些朝廷重臣意图蒙蔽朕躬,是可忍,孰不可忍!”皇帝不带丝毫感情的声音在殿中回荡,那种刺骨的寒意不禁让许多人缩了缩脖子,“朕没有事先通知连玉常这本帐簿的事情,就是看看四川的其他官员还是不是有廉耻之心,泰慊同既然已经见罪,那其他人就得好生摸摸自己的脑袋,看还是否牢靠!”

“至于孙雍,身为学政,居然敢伙同泰慊同炮制虚假名单,致使四川学子为了入仕而倾家荡产。如此明目张胆地买卖功名,本朝罕见!别说他是海府的门生,贺府的贵客,即便他是朕的亲儿子,朕也绝不会饶过此人!”

萧云朝终于忍不住战战兢兢地出了朝官之列,跪地禀奏道:“皇上,既然如今已经证据确凿,则泰慊同和孙雍两人不可再留,应杀之以正国法。百官之中有与其勾结者,也应一并处置,以正朝纲。泰慊同乃当年微臣举荐之人,他如此贪赃枉法,微臣实在是痛心疾首,因此一并请求皇上处分。”

贺甫荣眼皮一跳,今天的萧云朝实在太过反常了,以往对于心腹手下都是能保则保,可这次居然主动请求皇帝杀一儆百,而且还自请处分,实在是猜测不到他的用意。老对头已经走在了前面,自己又怎能退后,况且皇帝已经深恶痛绝泰孙两人,怎么保都是保不住的。

“启禀皇上,微臣附议萧大人的意见,杀一儆百才是正理。”贺甫荣也出列奏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泰孙两人并无爵位在身,也算不得亲贵,因此万不可轻易饶恕。微臣以往和孙雍交往甚密,却一直未发现他的卑劣秉性,甚至大力举荐他任学政一职,亦甘愿担当失察之罪。”

两位大佬选在同一个时候请罪,这是今天参加朝议的众官根本没有想到的。刚才贸贸然出头的低品官员全都恨不得打自己一个嘴巴,人家主子都要放弃的人,自己跟在后头瞎掺和什么劲,不是存心给自己的仕途找麻烦吗?

几个一二品的大员则窃窃私语起来,今日海观羽因病告假,因此并不清楚这位老相的态度。不过就凭他多年荣宠不衰的经历来看,怕是早就递了谢罪折子请罪了。贺甫荣和萧云朝的举动事先并没有露出多大风声,而且出头的居然先是萧云朝这个万事都缩在后头的家伙,怎么想都觉得诡异。不过,主心骨既然已经请罪,他们也得跟在后头,谁知道那帐簿里的东西是否与自己有关。

皇帝眼看着一个又一个官员跪地请罪,脸上的疲惫之色愈发浓了起来。都是一些察言观色之辈,如果说贺萧两人尚且可以信任,那这些人就根本都是趋炎附势之徒而已。看来要从百官中再挑一个像海观羽这般既清正又能服众的人,实在不是简单的事情。唉,鲍华晟毕竟还是缺了几分火候,良臣难觅啊。

第二十一章 真相第三十七章 声势第十六章 暗第四十二章 先机第十六章 皇兄第七章 收养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章 异数第九章 请教第二十四章 尴尬第十一章 生死第二十三章 鬼胎第二十五章 兄弟女生频道闪亮女主笔投票第十章 诡异第二十四章 尴尬第四十一章 双杀第三十章 发作第二十章 制衡第十六章 暗第二十六章 出宫第十八章 人贿第二十五章 逼宫第三十章 议立第二十五章 计议第十五章 投靠第二十一章 开网第五章 买卖第二十三章 加衔第十章 赐宴第四十章 密旨第二十四章 躁动第三十一章 宠幸第三章 深谋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十六章 忧虑第十六章 大风第二十四章 大夫第二十三章 加衔第二十八章 意外第二十章 异数第十六章 劝慰第二十三章 灭口第三十七章 受辱第三十三章 逼迫vip 和公众版更新声明第十一章 生死第二十六章 冲突女生频道闪亮女主笔投票第二十章 异数第三十三章 逼迫第二十三章 灭口第四十二章 落定第十章 惊变第十五章 审问第四章 兵变第三十五章 欢场第十三章 定计第二十三章 清援第十二章 笼络第四十章 交底第十九章 门庭第八章 生擒书评转载:退一步掌握海阔天空新书广告第三十五章 筹备第二十一章 意外第四十三章 黑夜第十九章 逃生第三十六章 套问第十五章 献礼第三十八章 婚事第十四章 真相第三十八章 仁德第三十六章 相询第十七章 入嗣第三十三章 约定第二十八章 处刑第九章 宫闱第三十四章 围捕第二十八章 觐见第十四章 买卖第五章 惨痛第三十六章 套问第四十二章 交心第十六章 暗第二十章 朝议第四十章 贺寿第三章 冤家第十三章 祥瑞第二十五章 兄弟第二十七章 倾吐第五章 发落第三十五章 名匠第十二章 笼络第八章 辞表第二十五章 价码第十九章 门庭第二十四章 抄捡第三十七章 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