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汉帝国

法正听刘循如此说,心里咯噔一下。但依旧强作镇定的说道:“都尉有何事找吾,请尽快直言,吾还要尽快赶路,前去治所赴任。”

刘循盯着法正的双眼,一字一顿的说道:“就是为吾父复仇的事而来。”说罢就要策马上前。

法正心道【果然是寻仇来了】,但嘴巴上却是装作莫名其妙的说道:“你父刘璋的死与我何干,他是被张任害死的。”

刘循又是一声冷笑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和张松当年勾结,卖主求荣,设计诓骗吾父开门揖盗将刘备引入川中。并设计谋害我父,今日就要取你性命为吾父报仇雪恨。”

“你可别胡说八道,你有何证据说是我勾结张松害死了你父。我现在好歹是汉中王亲封的梓潼太守,你一个都尉这样做是犯上作乱之罪。”法正强作镇定的呵斥道。

刘循哈哈一笑:“证据,我当然有证据才知道你和张松合谋杀了我父,我为父报仇后自会去汉中王那领军法处置。”他说到这,不再废话,策马挺枪奔着法正而来。法正的亲兵连忙阻拦,刘循的部曲也一拥而上,双方迅速厮杀成一团。

这法正是文官出身,他手下亲兵一是单兵作战素质不高,二是法正也不会带兵,他亲兵士气以及对其忠诚度也不如刘循亲兵的高。不多时,法正手下的亲兵就死的死,逃的逃。法正一看不妙,也顾不得眷属车驾了,拨马就向成嘟方向逃去,刘循看的真切,打马几息时间就追了上来,一枪刺出,正中法正的后心窝,将法正刺于马下。

整个现场顿时安静下来,剩余的法正亲兵见此,一哄而散。刘循一刀割下法正脑袋,对着自己的部曲说道:“如今大仇已报,我自会去向大王领罪受罚。此事与尔等无关,皆为奉我令从事,就各自回营待令吧。”说完他一人一骑向成嘟城奔去。

……

吕布看着跪在殿上的刘循和他带来的法正脑袋,也为起难来。按军法,刘循擅杀太守,等同叛乱,是杀头大罪。但对于法正这样的人,吕布本身就不太放心,这样死掉自己求之不得,而且刘循杀法正确实事出有因,在当前这个时代属于义举。

思来想去,吕布还是按照军法处决了刘循,如果不杀刘循,那么军法的威严就荡然无存,且一个都尉杀太守不受死罪会让吕布的统治秩序濒临瓦解的危险。

……

建安十三年春,成廉平定了南中各蛮夷部落以及各郡。同时,回到长安的吕布登基称帝,国号依旧是继承于汉朝。他自称大汉帝国吕氏王朝皇帝,年号改用国号纪年法,汉高祖刘邦登基的那一年称为汉帝国元年,至今就是汉帝国四百一十年。而且吕布称帝但没有称天子。吕布当然不喜欢刘邦这个人,但延续四百年的汉朝是个既成事实,汉这个国号已然是一个民族的代名词。以民族国家为尊的吕布自然会延续这个国号。

吕布的这种做法很快引发天下震动和嘲笑,特别是来自士林儒生们的嘲笑。因为这种改朝换代的手法超出了传统儒家礼法所能涵盖的范畴。在传统儒家礼法中,皇帝即是天子,也是国家,甚至皇帝的称呼一度用国家二字替代。国家的概念在皇权面前基本虚无化。因此忠君即爱国,甚至不用提爱国只需知道忠君即可。一家一姓之王朝灭亡,则这个国家也就灭亡了,也就不存在效忠的对象了。

这些士林儒生,还有大家世族,包括曹操与孙权在内将这个理解为【吕布毕竟是军汉匹夫出身,不懂礼法,所以才会这样乱来。这样乱来的后果是吕布的正权不具备法统,乃取乱之道。】因此,惊惧于吕布迅速崛起的曹操与孙权稍稍松了一口气。

吕布称帝之后,曹操与孙权自然而然的结成了同盟。意图十年内统一天下的曹操也被迫和孙权一样偏安于北方六州,转入全面的防御状态。

吕布也没有急于对曹操孙权发起进攻,而是在自己的治下领土展开全面建设,休生养息,劝桑扶耕。各种水利设施广泛建设,新式农具源源不断的推广开来,租借给农户使用,只要他们交够一定年份的田税,这些农具包括耕地就会成为属于他们的私产。在以往战争中获得战功的兵士将领也全部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封赏。

由于大汉帝国治下的区域战乱平息,生产恢复,大批流亡到外的流民开始陆续返回,甚至异地的流民也投奔过来。由此人口也开始逐渐增长起来。

到了大汉帝国四百一十二年,帝国所控制的地域拥有人口三百余万口,常备虎贲军扩充到八个师八万余人,另外还有在各地屯垦的郡县兵卒二十二万余人。合计兵力达到三十万人。而同一时期,魏国的人口也恢复到近四百万口,吴国人口恢复到近两百万口。

在这两年里,吕布敕令动员下,各州大规模的进行了交通建设。蜀中平原,汉中平原,关中平原,并州谷地中,宽阔的驰道贯通南北东西。在广大山区内,通过新修的栈道,自然河道的航运将被山地分割的几块区域比较完美的联通起来。

在太行山区的各个陉道隘口,原有的坚营固垒,要塞据点都得到了反复加强。潼关也被加固的固若金汤。襄阳,筑谷,峡江等战略要地道防线关隘也得到极大加强。可以说即使孙曹两家同时来攻,也难以入寇汉帝国的实际控制领地。

但是,对等的曹操,孙权也在对应的隘口要道,战略要地处修建了坚固城寨营垒,也同样防止了汉军的侵攻。比如曹操在潼关之东又依托原有被废弃的函谷关修筑了一条可以和筑谷防线媲美的函谷防线。在太行山脉八条陉道出口处修筑了坚固的营寨。在筑谷,襄阳的汉水对面,修筑了一系列坚固的营垒用于囤积兵士,而且吸取了被关羽水淹的教训,全部建于高岗之上。同时宛城,新野,樊城的城池被加固,并且囤积大量兵士。

到了帝国四百一十二年的秋天,吕布认为已经做好了东出伐魏的准备,但是他还需要找到一条合适的进攻线路,能避开曹操为他部下的这些钉子,从而避免大的伤亡。

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十七章 初会刘备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一章 战火中的少年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会第九章 归义伯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决战之机第一章 战火中的少年第四十五章 河湾血战第五十章 血战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楼第二十七章 兵入关中第二十章 油筒火龙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二十四章 东都巨城第八章 买卖人第二十五章 为何纠扯第二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第三章 恐惧的刘邦第九章 平英布第三十一章 鏖战开始第十九章 张济入南阳第三十一章 宰杀肥羊第四十八章 初战黑山贼第三十二章 进退不得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十章 鸡飞狗跳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四十章 坑俘第四十一章 武卒锐士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三十章 阵战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二十八章 三王联合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一章 战火中的少年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九章 黑暗时代初级第六十章 伐周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二十三章 段达来迎第二十五章 刺头司马囧第三十章 纸糊的樊城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章 疾风射手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八十九章 陕县之东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十一章 东宫之变第十八章 混战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营啸第一章 战火中的少年第五章 夺宫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第五十九章 天下无二朝第五章 夺宫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第九十四章 铁浮屠怼虎豹骑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四十八章 河洛长弓第三十五章 英雄猎手第四十五章 幽州边骑第三十七章 蜂拥入城第十八章 攻击来自地下第三十二章 决议北伐第十二章 忧虑的朱元璋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三十一章 鏖战开始第十二章 家宴第十八章 云梦“斩蛇”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军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二十章 当机立断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国与王朝第十一章 天上人间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围第五章 神拦斩神,鬼挡杀鬼第八十八章 虎痴围洛阳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祸第三十章 阵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