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

卢志紧接着说道:“大王,这刘渊乃南匈奴单于宗族,为前南匈奴大单于于夫罗之孙。如今匈奴虽已内附华夏百余年,其贵族豪门习俗已与汉人无大异。但这些匈奴后裔依旧以部族为单位分布,依旧以单于号令为尊。如今中原板荡之时,让刘渊去统合匈奴各部,只怕他会一去不返,反而在并州以及河套地区聚众起事,自立为王。”

司马颖皱皱眉头说:“孤管不了那么多了,先顾到眼前的事要紧。”

“大王,这匈奴…”卢志还想劝说司马颖,却被对方手势打断说:“不用说了,即使这刘渊带着匈奴自立为王,那就为王吧。他不本来就是单于吗?只要助孤夺了这天下,他不称王,孤也会封他个王,承认他的单于地位。”

卢志此时已经哑口无言,他知道自己说的再多也没用。司马颖不会理解他的言语的意思。而后他哑然一笑,心里想自己太糊涂了,一个对自己宗室王朝得失都不在乎的人又怎么可能去在乎华夏这个比晋王朝更抽象的概念。司马颖所关心的是看得见摸得着,他自己所能拥有的权势。

想到这,卢志默默的退到一边,不再多言。司马颖这才吩咐令兵去召来牙门将军刘渊。

刘渊进帐叩拜司马颖后,问道:“大王召末将前来有何事吩咐?”

“就是请元海来和孤商讨一下军情。这司马遹的贼军铁骑端是厉害。孤素闻你们匈奴人善于骑射。就是想向你询问下,你们匈奴人骑兵与司马遹的铁骑相比如何。”司马颖先是试探的问道。

刘渊不敢怠慢,忙回答说:“启禀大王,实际上,从呼韩邪单于附汉算起,南匈奴人内附中原已有三百余年时间。从前汉建武二十四年的日逐王归附光武大帝算起也有两百余年时间,即使从前魏我的祖父于夫罗单于再次归附于曹魏近百年时间了。这么长时间,我们南匈奴人虽然还保持着部落建制,但实际习俗与中原汉人已经无异。所以真正善于骑射的人并不多,也就是河套以北地区的一些没有匈奴血统的匈奴别部还保持这游牧习俗。他们倒是可以与遹贼的铁骑一战。”

实际上这段话里,刘渊有所隐瞒。南匈奴几个政权虽然相继归附东汉,曹魏数百年时间。但他们从为完全放弃游牧的生产方式,大多数部落族人依旧自小就练就一身骑射本领。只是匈奴的贵族高层,无论精神上,习俗上还是文化上确实汉化的差不多了。

比如刘渊自己就是如此,连个匈奴人的名字都没有。还和中原士族一样有姓有名有字。日常礼仪习俗君和汉人贵族无异。最后精神上,他自认为是大汉皇室后裔,这是他日后自立后取国号为汉,奉安乐公刘禅为先王的原因。

此时,司马颖笑着对他客气说道:“元海可否代孤去并州走一遭,到那后,以你单于家族的威望召集散布在并州,河套地区的匈奴五部以及善于骑射的匈奴别部胡人,来河北助孤一臂之力。”

这正是刘渊所求之不得的,连忙叩首说:“末将谨尊大王敕令,这就去并州召集匈奴以及各胡部兵马前来征讨逆贼司马遹。”

刘渊领命走后,司马颖回头对石超说道:“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刘渊召集各个胡部再领到河北来至不是十天半个月的事。如今司马乂的铁骑时时袭我后勤辎重,这个不解决,将让我军损耗掉大量军粮不说,甚至可能让我军时不时的断粮,士气丧尽。只怕不等决战,我军就要崩溃。”

石超回应说:“不如,我们将东赢公司马腾召来。他的边军兵卒常年与鲜卑做战,有相当的骑兵做战经验,虽不肯定他就能击溃敌军的骑兵,但至少可以抵消对方的骑兵之利。”

司马颖此时迟疑一下,司马腾在蓟城的边军如果调到河北来,那幽州北向的鲜卑部大举南下如何是好?但是,他也仅仅就是迟疑了一下,立刻说道:“就如此办吧,本王这就下道军令命其领兵前来助战。”

……

永宁三年的秋季,河北平原上的草植已经开始枯黄。依托着城池开垦的田野的庄稼已经变的黄澄澄。这两年虽然连年兵灾,但老天却是开了恩,较大的天灾几乎没有。因此没有交兵过兵的地方已然是一派丰收景象。

朝歌城外已经收割干净的田野旁,长长的一大队步骑押送这上千车粮草辎重向西而行,步卒排列着队伍护送着辎重车,骑兵者分成若干队,伴随在辎重队伍外侧,另有上百骑在队伍周边来回策马巡弋警戒。这些骑兵正是司马腾的边塞骑兵中的一股。司马颖将押运粮草以及搜寻狙击禁军铁骑的任务全交给了司马腾。

司马腾将自己的骑兵分成若干股,分头护送着从几个方向而来的辎重运道。而这一次押送粮草,由于数量过多,司马腾亲自参加了这次护送。

司马腾跨骑着战马懒洋洋的行走在队伍一侧。此时他心中正怀疑司马颖把自己的边军调来是不是小题大做了。这么多日了,他的骑兵也没碰到一个司马颖口中所谓“敌军精锐铁骑”的影子。

实际上司马腾是非常希望此时能遭遇上司马颖口中的这些所谓“精锐铁骑”。如果歼灭这些司马颖都没有办法的铁骑,他司马腾在“讨逆联盟”中的地位将大大上升。

司马腾有这种想法并非他轻敌,而是他所带来的边军骑兵确实有几把刷子。这些骑兵中至少有四成本就是他在塞外收编的胡人步卒。既有鲜卑人,也有乌桓人,甚至有高鼻深目白皮的羯族。这些游牧胡人十分擅长于骑术,也善于马上骑射。作战亦是勇猛异常。这些就是司马腾不畏禁军铁骑的底气。

正在司马腾失望没有遭遇到传说中的禁军铁骑时。西边的地平线上已然腾起一片烟尘,隆隆的马蹄声如同奔雷般滚滚而来。司马腾先是一惊,而后又带着喜悦的表情自言自语说道:“终于来了”

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三十二章 进退不得第十章 洗脑所第二十五章 真降还是假降第九章 平英布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十章 鸡飞狗跳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四十四章 鱼钩与诱饵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五章 幽州边骑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十一章 乱袭第二十七章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第六十章 沸腾的大地第十三章 崇祯的疑虑第八章 却月城与沌口吴营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乡第五十四章 贾诩毒计第三十八章 兵进淮北第二十五章 为何纠扯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章 兵部尚书张定边第八十四章 飞夺洛阳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击第六章 立国称方第四十八章 河洛长弓第三十章 阵战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七章 近卫军的首次野战第三十二章 广陵之围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个大兖州第二十一章 私订终身第五十一章 一举溃敌第二十七章 近卫军的首次野战第二十四章 东都巨城第四十四章 白陉口之战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三十三章 湘江决战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袭第九十四章 铁浮屠怼虎豹骑第三十章 王庭重骑与长弓手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六十三章 乌尔班巨炮第十三章 崇祯的疑虑第九章 黑暗时代初级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搏第十五章 生擒典韦第三十二章 决议北伐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五十九章 十万火急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十章 鞑尽第三十章 阵战第五十四章 密约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十六章 北归之策第四十章 军制改革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九章 归义伯第三章 天津右卫第八十二章 汉帝国第二十七章 以死报君王?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八章 却月城与沌口吴营第十八章 教训张飞第三十八章 爱惜粮食的程咬金第三十五章 无尽的行程(本卷完)第三十九章 刘邦之死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会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四十七章 群蛮之首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四十八章 初战黑山贼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金廷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六十八章 河东炮战第十八章 云梦“斩蛇”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三十八章 鹤与螳螂第七十八章 斩张松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四十九章 横扫太行第三十九章 队伍不好带了第七章 柔福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