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一战定生死

李世民等人知晓襄垣也被隋军攻占的时候,立刻产生了重大分歧。以房玄龄为代表的一方将领认为,此时应该放弃围攻狮子堡的行动。转而集中兵力去攻击襄垣或其它关隘,以图在隋军的包围圈上打开一个缺口,避免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之灾。

而少数将领却认为,趁着唐军军营中还有十天左右的粮草,全力围攻狮子堡。既然杨广在狮子堡中,那么攻破狮子堡后自然会斩杀甚至俘虏杨广,那时隋军将不攻自破甚至不战自降。

大帐之中,众人吵吵嚷嚷的一片,李世民反倒一言不发。他闭目沉思良久后,才做了个手势让帐内众将闭口。刚刚还嘈杂的现场顿时安静下来,静的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李世民开口缓慢的说道:“回顾之前的各种事态,这分明是杨广事先就处心积虑设好的一个局。你们认为他既然花费这么大代价把我们困在上党盆地之中,还能放我们出去?昨日,两万五千步骑在朕严令之下拼了命的攻打襄垣城,损兵折将近万人,参与攻城的队伍几乎都被打残了。这都没拿下襄垣。而且据襄垣城中逃出来的官吏说,当时占据襄垣城的不过几千隋军铁骑,而今时今日只怕襄垣城中又屯驻了更多兵力。而且一旦有大军云集襄垣或其它隋军据点的迹象,隋军方面势必马上会做出反应。”

李世民所预料的不错,如今襄垣又得到五千骁果军增援。另外其余关键关隘重镇防御也都得到增援隋军的加强,八千轻甲飞骑在上党盆地的原野上游荡,随时可对运动中的唐军发动突击,间接支援有可能被唐军反攻的关隘营垒城池。一些关隘营垒城池还配置了大量令人恐怖的长弓手和弩炮部队。剩余两千王庭重骑作为机动后备随时驰援可能要被唐军攻击的地点,他们可以作为重甲步兵增强被支援地点的防御。

听李世民如此说,房玄龄急道:“难道陛下还是要全力强攻狮子堡?如陛下所说,这既然是杨广设好的一个局,不会让我们轻易打开包围圈缺口,又岂会让我们攻破狮子堡?取他性命?此乃下下策!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军能突破重围,就能保我大唐社稷不灭,还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机会。”

李世民脸色肃然起来,说道:“不错,无论强攻狮子堡或是强攻襄垣城或是其它隋军包围圈上的据点,都有可能无功而终,全军覆没的危险。但也有玉石俱焚,险胜对方的机会。若我们这个机会只是用在突围上,突围以后我唐军主力消耗殆尽,而隋军却没有伤筋动骨,到时我们还是会如同丧家之犬般被杨广追着打。但我们把这个机会用在攻破狮子堡斩杀杨广上就完全不同了。若我们成功,就是否极泰来。险中求胜。大半个天下就已入我大唐之手。”

房玄龄双目低垂,说道:“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陛下这是要和杨广做最后一次全押赌。”

……

第二日,大业十六年初冬的一个拂晓,天空阴沉。狮子堡营寨南北两面,传来喧嚣的噪杂声,鼓号声。隐约浮现在地平线上的唐军营寨中涌出大量人马,开始列阵。

到天色大亮时,唐军如同潮水般从南北两面,以及沿着狮子堡东西两侧山梁的山脚向隋军营寨涌来。第一波攻击,唐军就出动了十万人。他们先是缓慢步行,待推近至狮子堡营垒八十仗之内时,开始奔跑起来,而且越来越快。十万人马在原野上的奔跑所发出的音效如同钱塘江大潮般隆隆做响。

隋军战壕内,立满了站在矮梯之上的骁果禁卫,天兴军的枪兵,还有长弓手,背嵬卫,以及两千王庭重骑的甲士。此时也没有兵种的区别,除了本来就善使弓箭的长弓手,背嵬卫,其余人等皆手持连弩。

猛然,无数的巨大石块从天空掠过,这是唐军上百具投石机所抛射而来的。这些时日来,李世民一直敦促军中工匠打造投石机,一共打造了百余具巨型投石机。现在它们开始发威了。

石块砸在黄土夯实的壁垒上,顿时就将壁垒砸陷一个大坑,砸在地面上瞬间就腾起一柱尘土,附近的人都能感觉到大地一颤。但这些夯土壁垒因为只有半仗高,厚却达近一仗,因此飞石也不可能推倒它们。

战壕内的隋军将身体都蹲伏了下去。一边有半仗高壁垒掩护的壕沟是个抛射盲区,投石机抛出的大石不可能落在壕沟内。当然那些由唐军弓弩手射出的箭矢,也不可能伤害到躲在壁垒后面的人。

在密集的飞石和箭矢的掩护下,大批唐军兵卒抵近到壁垒二十仗内。营垒内一阵梆子响,隋军纷纷露出头来,射出早已准备好的箭矢。

密集箭雨中,那些猝不及防,而又没装备盾牌和精良甲胄的唐军兵卒纷纷中箭倒地。一些即使有精良甲胄防护的将校或部分长林军甲士也被长弓手的重箭贯入身体,倒地身死。

这些唐军伤亡代价换来唐军又将前锋推进十仗,此时,为了防止误伤,唐军的投石机停止了抛射,隋军营垒之中突然飞出上千“短矛”,夹杂在纷纷的箭雨中,那是重骑们投出的标枪,这些标枪覆盖之处,几乎再无活人站立,即使那些手持盾牌的唐军兵卒也有不少被标枪洞穿了头盔或肩甲或大腿上的所覆盖的鳞甲而倒在地上。

这些伤亡并未终止唐军冲锋的步伐,他们纷纷冲上了不高的壁垒顶部。唐军已经有了上次经验教训,知道壁垒后就是深壕,所以很多人都拿着木制的跳板,冲上壁垒后,就试图将跳板搭在壁垒和壕沟对岸上。

但这一次驻防在战壕内的隋军,除了长弓手迅速退至第二到防线,其余人并未退缩。他们已将手中连弩换成了刀枪矛,如林的兵刃齐齐向刚刚登上壁垒的唐军袭去。那些唐军兵卒如同被洪水冲过的栅栏一样,成排向后倒去。

唐军如同海潮一般拍打在壁垒上,但在隋军严密防守下,这些壁垒却如同岩石一般,不时被海潮吞没,潮水退后却是安然无恙。

第十三章 湘东防线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五十一章 一举溃敌第十三章 湘东防线第六十八章 河东炮战第九章 翻脸第六章 汉水长壁第二十二章 大升级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军第四十章 鞠义的先登营第三十三章 跨海袭辽东第七十一章 兵临成嘟第十二章 夜夺兵权第三章 天津右卫第二十九章 帝姬与传国玉玺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八十三章 奇兵进河洛第十四章 兖州之战第十一章 围攻相府第十二章 夜夺兵权第二十九章 摊牌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十一章 围攻相府第十六章 热兵器时代的阵地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七十一章 兵临成嘟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上的决战第四十章 绞肉机第八章 上雒战李蒙第十七章 初会刘备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荆州第三十六章 一战定淮西第四十六章 洛口决战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十一章 轰灭宛城第二章 刺董第六章 钱塘黑影第四章 自立于世第十三章 豪杰末路第二十七章 近卫军的首次野战第六十七章 会宁府风云第十一章 败走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击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四章 千里突袭衡山水师第三章 破茧而出第十二章 六合惊变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六章 登基第二十章 油筒火龙第四章 杀人神器第十七章 说服杨沂中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营啸第十三章 虚张声势第四十八章 无底洞第二十四章 东都巨城第十二章 忧虑的朱元璋第二十八章 兵过峡江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六章 天兴军第五章 汉营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十章 鸡飞狗跳第四十三章 再破长枪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四十三章 河北战场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一章 楚国故都第五十七章 西进潼关第六十一章 刘备的崛起第二十七章 以死报君王?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三十八章 爱惜粮食的程咬金第四十章 军制改革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决战之机第十章 立威第七章 绝处逢生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试第二十九章 反叛联盟的瓦解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十六章 谋夺天津第四十六章 洛口决战第二十四章 山海关之战第四章 风雨欲来洛阳城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变第十九章 坚堡第十一章 州县三司与开花弹第六章 天兴军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