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归义伯

朱由检对夏华这个要求倒不抵触,他略微一思考说道:“嗯,朕看你们年纪倒也般配。你的外貌仪容也配的上我家娖儿。你的身份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校尉,但只要你能完成应诺朕的,就是我大明一等一的勋爵。那这出身也不是问题。就这样,朕准了,等你为朕将这贼虏平掉时,朕自会为你们举行大婚。”

夏华答谢道:“谢陛下隆恩。”一旁的周皇后却拉着朱由检的袍袖低声说道:“陛下怎么忘了娖儿已经被许配给太仆公公子周世显了。”

朱由检不在意的将手一摆说道:“定亲而已,又没过门,算不得一女二嫁。朕是天子,难道还不能悔婚?再说当下是国家社稷危难之机,你看那周世显的老爹做了什么忠君之事。朕完全有理由不守这个婚约。”周皇后还是嚅嗫着说:“虽说这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这事怎么要先给咱们女儿知会一声吧。”

夏华对周皇后施了一礼说道:“启禀皇后娘娘,此事小人除了征得您和陛下的恩准,自然也要征求长平公主的意见。若她本人不同意,小人自然是不能强娶公主,但即使如此,亦算是陛下恩准了小人的三个请求之一。”

朱由检此时来了神采,不住点头称赞道:“不错,你知进退有礼义,你也别小人,小人的自称了。夏华,你已立了如此大功,朕就先行封你为初授镇国将军,归义伯。王承恩,将你随身的笔墨玺印取来…”

不久,兵士们将饭食都准备好了,除了米饭等主食。兵士们还猎射了几头野猪和十余只野羊,一并被烧烤烹制了。

夏华,朱由检,王承恩端起分给自己的那分米饭肉食大快朵颐起来。昭和公主也拿根羊排津津有味的啃了起来。夏华看到周皇后心不在焉的吃着,知道她在想什么,说道:“皇后不用担心,臣已命属下为长平公主炖了一锅瘦肉粥,待会还有劳皇后娘娘为公主服下。”

周皇后被他点破心思,会心一笑说:“有劳伯爵费心了。”

……

一夜无事,只是子夜时分,不知何方的一群小贼蹑手蹑足的摸了过来,临近营地还有三百多步时,就被夏华布置的暗哨借着皎洁的月光发现了。

一阵稀疏的枪声将睡在车厢中的朱由检和周皇后惊醒,睡在车厢门外地铺上的夏华安慰他们说道:“没事,就是一些小贼而已,即使是闯贼的外围部队,天亮我们就开拔,他们大部队来时,我们早就不知去向。”

第二天一早,车队整理行装,重新开拔。朱由检向远处望去,发现三四百步的地方多了几十具尸体,横七竖八的分布在旷野之中。他心里嘀咕道:“自己这个准女婿的家丁到底用的什么火器。数百步之外都能完成精准击杀。”

车队又行了一日,突然缓缓的放慢速度,停了下来。夏华在外面高声喊道:“我们到了。”跳下战车的朱由检和周皇后在夜色中看到一座造型奇怪的城池,正是夏华的星城。

……

北京城中,“大顺皇帝”李自成坐到了武英殿的龙椅之上,接受诸将和明朝降将的朝拜。山呼万岁之后,李自成从宝座上站了起来,颁布了他进北京城的第一条诏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李自成是陕西人。他是知道一千八百年前,汉高祖刘邦入关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的典故。

而后,李自成才向殿下问道:“前朝天子找到否?他的妻女子孙可有下落?”

一名顺军将领出列说道:“启禀圣上,我军搜遍紫禁城内外宫殿,没有发现前朝崇祯帝以及他的妻子子女。但是在西宫处,发现宫殿被焚毁。内有焦尸十数俱,已是性别年龄难辨。其间还发现有崇祯帝的随身遗留物品,想必那崇祯帝已是在西宫之中与自己妻女自焚而亡。”

李自成叹息一声:“这个崇祯帝啊,朕看他并非昏聩亡国之君的德行,但天要亡他,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传朕诏令,将他们都一起礼葬了吧。”

堂下立刻传来一片赞颂之声。

明朝成国公朱纯臣出列说道:“陛下,臣知道前朝太子和另外两个皇子下落。已派兵士将他们收押。”

李自成立刻做出愠怒状道:“这是为何,那三个小孩子只是被亡国之君所生,自己并无过错,何故将他们拘押。传朕旨意,将他们好生侍奉保护起来。”

堂下的赞颂之声更是嘈杂明显起来。前明兵部尚书张缙彦赞道:“陛下真乃千古少有仁义之君”;前东厂厂公王德化说道:“陛下胸怀与那前朝昏聩之君相比如同山岳比照砂砾。”

“呵呵呵,好,好…”李自成做个手势,旁边的太监会意,高唱一声:“退朝!”那些前明的降将小心翼翼的鱼贯而出。那些顺军将领却是一窝蜂的向外涌去,挤成一团。明将们只好等在一旁,让他们先行。

李自成在太监引路下,步入后殿,面上的笑容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太监谄媚的说道:“陛下,可要窦贵妃前来侍寝?”

这窦贵妃是李自成昨日刚入宫临幸并封为贵妃的一名宫女。当日入紫禁城后,有数百宫女自尽,朱由检那为数不多的十余名嫔妃亦自尽在西宫寿宁宫之中。但整个紫禁城还有数百宫女,皆被刘宗敏,李过等将领瓜分,每人分得三十余人。牛金星,宋献策等文官谋士也分到两三人。而他只选了掌书宫女窦氏一人。

“嗯,去将窦妃唤来,不过不是来寝殿,而是去御书房。”李自成瓮声瓮气的说道。

表面上看,李自成最近时运就如同他的国号一样,顺风顺水,一路打到北京,天下几乎抵定。连山海关的关宁军吴三桂都差人送来了降书。但当下有三件事压在他的心头。

一是他的大顺军席卷而过的地方需要建立起实际能运转的地方政权。二是他需要大量的军饷犒劳随他进京的顺军各营将兵。三是他心里清楚朱由检根本没有死,刚才朝堂之上只是演的一场戏。

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谋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十六章 胜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二十三章 项伯投敌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六章 汉水长壁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三十一章 呜咽的号角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第二十二章 大升级第四十二章 大结局(全书完)第七十八章 斩张松第八十二章 汉帝国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六十七章 会宁府风云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十二章 易主第四十章 绞肉机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二章 霸王之击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十六章 北归之策第四十章 背水之战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十四章 千里突袭衡山水师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搏第二十一章 李岩之死第九章 飞骑登陆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四十二章 大结局(全书完)第十二章 易主第五章 江都大总管第九章 黑暗时代初级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三章 回洛仓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军第一章 赋闲的岳飞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张飞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四十四章 霸王夺鼎第十一章 乱袭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乡第十章 广陵战灌婴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五章 汉营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二章 刺董第十六章 北归之策第三十五章 淮西张浚第五十八章 人间蒸发第七十章 燕云腹地第二十六章 为妻备战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三十二章 张昌之乱第四十三章 尸悬东都城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五十四章 兵进上党第十七章 初会刘备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二十三章 段达来迎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六十八章 河东炮战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三十七章 蜂拥入城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四十章 绞肉机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荆州第二十五章 大方阵第二十一章 李岩之死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三十二章 进退不得第六章 登基第四十章 坑俘第四十一章 东线战场第九章 飞骑登陆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五十四章 兵进上党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七章 黎明前的袭击第四十五章 河湾血战第二十章 油筒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