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李岩之死

到了夜幕降临时,王得选策马来到夏华临时入住的衙署内。他禀报道“启禀大人,全城已搜索完毕。合计捕获贼人五千三百四十二人。我等该如何处置这五千余名俘虏?请大人明示。”

对此早有思虑的夏华毫不犹豫的说道:“全部处死。”王得选一愣,但马上恢复常态,叩拜道:“属下遵命。”他刚要退出,却又被夏华叫住:“只是还需要他们苟活几日……”

对于如何处置这些俘虏,夏华其实是经过再三考虑的。虽然夏华对“杀俘不祥”一说嗤之以鼻,但在没十分必要的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杀俘的。

如今整个北直隶约有二十万顺军,俘虏的这些李来亨部顺军又都是跟随李自成多年的老贼。而且他们都是被俘,而不是主动投降。

因此,想要将他们整编为能为自己所用的兵丁,风险远远大于收益,流寇降而复叛历史上发生多次,无任何信义可言。即使让他们暂时做为劳役使用都不行。若只是单纯的关押他们,多支出部分粮草是小事,关键是还要分出相当多兵力看管他们。

当晚,夏华又令三百帝国近卫兵带着五千城守营连夜去收复了天津卫周边的三个千户所的营垒据点,那里还分布着两千多贼军。

因为夏华第一时间就封锁了算盘城城门,这些贼军一时之间还不知道天津卫算盘城中当天变故。而这些千户所和明朝大多卫所一样武备松弛,城垒据点也是年久失修。里应外合之下,明军迅速封堵并克复了这些城垒据点。

到了第二天日出之时,天津算盘城中各个往日人流密集处都贴满了各种告示。

听到城中喊杀声,枪铳声不在,平民百姓方才敢小心翼翼的出来探查消息。纷纷围拢在那些告示前查看起来。

得知天津三卫的军户都被撤销户籍转为民户时,城中顿时逐渐热闹了起来,不少人敲起锣鼓,燃起了爆竹。如同过年过节般。

军户转民户是每个军户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往年除非家中有人获得不世功勋或做得朝中大官重臣方能摆脱军户户籍的桎梏。

如今被一道诏令解脱,如何叫他们不欢喜,便家家户户庆祝起来。当然同时也是庆祝“大明王师”光复天津卫。

三日后,夏越带着五千城守右营兵士返回星城时,算盘城主街两旁站满了恭送的平民百姓。当夏越策马而过时,他们齐齐跪伏于地,以此叩谢归义伯。夏越只得在马鞍上连连拱手回礼。

这三日间,陆续又有万余精壮前来投军。天津城守营的总人数达到一万八千多人,便将城守营分为左中右三营外加一个原海运漕运守备兵士组成的水师营。除了王得选自领一营外,另外三营皆由夏越从星城近卫军中抽选的系统兵将做为主官。

夏华这三天也没闲着,重组了巡抚衙门,自己兼任天津巡抚。整个衙门只有十余名官员,连差役在内也不到三百人。官员皆是从原来衙署中处理具体事务的低级官员中录得。巡抚衙门重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江南的南京内阁发去了信函,告诉他们三件事一是崇祯皇帝还安好。二是宣告了朱由检对自己的任命,总领北方军务和民政。三是通知南直隶做好防御和进兵准备,并解除对天津的粮盐等商贾的禁售禁运令。

夏华在回师星城的路上,思绪万千。有件事他怎么都想不通---李自成的顺军怎么对天津之变毫无反应?按理说他夺下天津的第二天,河间府与保定府的顺军就应当知晓此事,即使集结兵力做出相应准备要花费一定时间,怎么也应该三天后也就是现在兵临算盘城城下了。可是外围侦查的斥候带回来的情报是---毫无顺军大部队的运动的迹象。

不过夏华并未因此担心天津卫的防御。他留下了夏越亲自镇守算盘城。那五百帝国近卫兵也被他留在算盘城中,除此还有两个城守营协助他们。更重要的是算盘城离星城的路程不过三个时辰,若有什么变化,可以随时赶来救援。

两日前,保定府的李岩确实收到了天津之变的消息。刚听闻此消息时,他开始不太相信。然而看到几个前来报信的溃兵信誓旦旦的样子,他将信将疑的派人去核实。

当他确定是事实时,大吃一惊,立刻联想到李自成刚入北京城的那天,自己碰到的那股锐不可挡,不知来历也不知去向的怪异军旅。

他在悬挂的地图前寻思良久。最后断定这一支凭空出现,实力强大的明军定是走海路在天津登陆,若真是这样,那可非同小可。若是有大批如此实力的明军在渤海湾登陆,那将是北直隶范围内,包括闯王在内的所有顺军灭顶之灾。

李岩立刻吩咐下去集结兵将,准备亲自去天津打探一番。而后,他端坐到书案前,准备给李自成亲自修书一封,将此事阐明。

他扬起笔墨,刚写了两行,就有亲兵进来禀报说:“启禀将军,万岁爷信使有诏于您。”

李岩说道:“来的正好,本将刚好有上奏的奏折让他转交圣上,快将信使迎进来。”

来的三名信使并非太监,而皆是虎背熊腰的大汉,李岩对此倒不奇怪。李自成正月才在西安登基称帝,现在才进紫禁城,身边传诏信使之类依旧是由此前他的老营亲兵充任。传诏礼仪也没那么多排场。

“敢问圣差前来有何诏要宣。”李岩拱手问道。

对方为首一人回礼道:“圣上有密诏传你,说是要借将军一物使用。”说罢就将一信笺呈上。

李岩从笺中抽出一页青纸,展开一看却是没有任何字的白纸,心中已知不好。一把匕首带着疾风而至,向他胸膛扎来。

李岩纵然反应敏捷,身形一晃,匕首还是扎在他肩上。“抓刺客…”他刚张嘴喊叫,另两名大汉手中匕首业已刺到。瞬间李岩就身中数刀。

“为…为何?”李岩口中吐着血沫问道。

“就让你死的明白点,万岁爷即刻要东征,亲自去剿吴三桂,不放心后方,所以借尔人头一用。”为首的汉子狞笑着说。

李岩的十几名亲兵已发现动静,涌入进来。见此情景,手起刀落,顷刻间将三人剁成肉酱。此时,营外传来喊杀之声……

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战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二十四章 天师第四十四章 白陉口之战第五十章 最后的任务第十九章 张济入南阳第二十四章 费仲之策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四十章 鞑尽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十九章 坚堡第四十二章 兀术试铳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变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三章 天津右卫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围第四十七章 黑山军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个大兖州第三十七章 血与火的熔炉第二十一章 私订终身第三十八章 爱惜粮食的程咬金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马颖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三十四章 钟繇借兵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十三章 大破长枪密集方阵第五十四章 兵进上党第三十九章 洛口围城第五十六章 阆中的反击战第三十九章 洛口围城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六十九章 飞夺涪城第三十章 大炮轰门第十章 洗脑所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一章 楚国故都第八十八章 虎痴围洛阳第十八章 黄袍加了身第五十章 军中红颜第八章 却月城与沌口吴营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袭第二十七章 以死报君王?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二十章 油筒火龙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九十七章 围歼许诸第五章 汉营第四章 风雨欲来洛阳城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五章 江都大总管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谋第二十五章 真降还是假降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十六章 冀州猛将第五十一章 晋阳惊变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三十章 京城保卫战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十章 鸡飞狗跳第十一章 围攻相府第四十七章 黑山军第二十七章 许昌之围第十一章 两分钟夺一国(求推荐)第五十九章 天下无二朝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压第四十七章 黑山军第三十一章 呜咽的号角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五章 夺宫第十八章 云梦“斩蛇”第三十四章 钟繇借兵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六十八章 河东炮战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十一章 败走第二十章 油筒火龙第十九章 溯淮狂飙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四十三章 河北战场第三十六章 大战帷幕开启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会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宝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二章 兵部尚书张定边第四十一章 对决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