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楼

比干在堂上滔滔不绝的讲着,众人在堂下沉默不语思绪着。帝辛的过错被一条条陈列出来,大致是不用贵戚勋爵,重用逃臣小人,不敬鬼神,嗜酒好色,好大喜功这么几条。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帝辛真正的过错只有一条。以上所有弯来绕去都可以归结于一点,就是帝辛侵犯本分散于各王族家支乃至巫牧神职手上的权力和利益。

特别是最近,帝辛借东征之事,又要发起新的敕令,这次将会收拢王畿之内各采邑,封国的自主权,民兵将永久性归属征东大营管理,而养兵的钱粮却暂时还要各采邑封国出。

东征之前,王公贵族,宗亲百姓们还指望从新征服的土地上获得权益,没想到这些新增领土帝辛一个都没分封,反而还要从王畿旧土之上收回权益。

身为朝廷少师和王叔的比干将众勋贵的不满都看在眼里,借着自己的寿宴的机会,组织了这场聚会。

比干长篇大论说完,堂下已经有人高声说道:“比干王叔,您说该怎么办吧,只要靠谱,我们就跟着你干。”不少人也随身附和,但还是有些人沉默不语。大家都认为比干会提出废除帝辛王位,另立新君的法子。

不想比干出乎意料的来了一句:“纵然大王再多不是,也是我大邑商的君王,我们做臣子的绝不能做出谋权篡位这等叛逆的事来。”

众人疑惑间,他又接着说道:“但是,我们可以效法我大邑商开国先贤伊尹放逐先王太甲之事,将大王放逐于一地,待其幡然悔悟后,再还政于他。”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一人又高声说道:“那放逐大王之后,谁来主持朝局。”

比干自捋胡须,笑而不语。此时,箕子高喊了一句:“这自然应是由比干王叔来摄政。”众人齐声附和。

此时微子疑惑的问道:“那我们该如何行动,大王身边有亲卫队,朝歌还有常备的一万左中右三师精锐。”

比干笑道:“老夫自然有调虎离山之法。”

……

又是月明星稀的一晚,比干人等带着由众人家臣仆佣所组成的队伍,人人手持铜戈棍棒,闯入了朝歌王宫的摘星楼。

左中右三师按计划被假造军令调出朝歌。而帝辛的亲卫队虽然悍勇精锐,但毕竟人数很少,更何况今日值守之人都换成了自己亲信的属下。

比干毫无阻碍的带着一大票人来到摘星楼下,比干让众人守在楼前,而后与数名心腹重臣上了摘星楼,二十几名精壮的甲士带着棍棒和绳索紧随其后,这些甲士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百里挑一精壮之人。

……

“比干王叔深夜来此何干啊?”帝辛似乎对比干的深夜来访毫不惊慌。

“臣恭请陛下出宫。”

“出宫干什么?”

“请陛下移驾至羑里闭门思过。”

“这是要囚禁余一人了?”帝辛冷笑着说。

帝辛高喝:“卫士何在?!”却是无人回应。

比干使了个眼色,带着群臣齐齐下跪说道:“臣等恭请陛下出宫,移驾至羑里闭门思过。”

连呼三遍,见帝辛毫无反应。比干叹口气,对身后二十多名精壮甲士使个眼色,说道:“陛下,请恕臣等无礼了。”

甲士们齐齐上前,持棍拿绳左右围拢过去。

帝辛将手中酒爵一摔,突然暴起,在帐后一摸,手中已然多了一杆长戟。

“呼”的一声,他以千钧之力将长戟抡出一轮盈月,戟尖从数名甲士脖颈间划过,最终戟上的戈刃劈入一甲士的头颅。

紧接着将长戟顺势刺出,捅穿一甲士胸膛,回戟之后再狠狠的向身后反抡而去,戟刃不偏不倚横拍在一甲士的天灵盖上,红白之物当场四溅,射在几名大臣的衣襟之上。

这一串动作仅仅发生在两三息之间,此时,地上有三具尸身,脑袋被拍碎的一具,胸膛被刺穿的一具,被劈开头颅的一具。还有三人捂着脖子,喉咙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血从他们指缝中汩汩而出,而后软软的瘫倒在地上。

众臣惊惧之间,帝辛又狂舞长戟连续斩杀四名甲士。此时别说大臣,剩余甲士亦是肝胆俱裂,哪还敢上前。他们本只是用来对付徒手的帝辛,带的武器只是棍棒,此时上前就是茅厕里点灯—找屎。

比干一看不好,拔腿就要往楼下开溜。帝辛哪能放他走,挺起长戟伸过他的肩膀,将戈刃架于比干脖前,帝辛本意是要逼住比干。

不想此时比干一只脚已经迈到台阶之上,心慌之下,一脚踏空,身体滚落楼下,但是脑袋却被戟上的戈刃留了下来,身首分离。

甲士们本就惧不敢战,见比干已死,一轰而散向楼下奔去。几个大臣们也想跑,但腿脚已经不听使唤。此时帝辛已呈暴怒状态。不顾他们的下跪作揖哀求,将他们一手个一个拎起,抛至楼下。

楼下守候的众人听见上面发生打斗,不知有何变故。见到惊魂失措跑出的甲士,才知“带头大哥”比干已死。

而后随着“噼噼啪啪”骨肉碎裂之声,见到一个一个大活人从空中落下,摔的粉身碎骨,血肉脑浆四溅。无不大骇,一轰而散,各自回家,收拾细软跑路。

……

从凌晨到第二天太阳落山,左中右三师兵甲在朝歌大街上来回奔驰,装着人犯的囚车不断从朝歌大街上经过。参与其中的箕子,微子启等人也被收监下狱。

这个消息传到华邑时,已是五天后。华看着夏国派驻朝歌的使节传来的书简,连连摇头。他知道,大商已危如累卵。

对于商这样的帝国而言,强邻环绕还不足为道,但是内部分崩离析却是致命的。

比干等人好除,可从上到下,从朝歌宫廷的内服之官,到王畿之内的小邑男卫,再到王畿内外的采邑封国之主。那么多王室勋贵,百姓宗亲能被去除吗?去除后由谁来顶替。贫贱阶层中,费仲飞廉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其中能为帝辛所信所用的又是少数中的少数。

去除不了这些人,又要剥夺他们的权益,他们能和帝辛同心同德吗?

【帝辛想用王权集中代替传统宗族分封太过超前。这是个人口稀少,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他不具备千年后,飞廉的三十六代孙—秦始皇那样的条件。】华如是想道。

第四十五章 河湾血战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营啸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一百零九章 一统天下第二十八章 兵过峡江第五十一章 晋阳惊变第四十四章 鱼钩与诱饵第二十一章 私订终身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六十三章 乌尔班巨炮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五章 神拦斩神,鬼挡杀鬼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第二十五章 为何纠扯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十三章 湘东防线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十二章 夜夺兵权第二十九章 进退失据的朱元璋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五十四章 密约第三十一章 宰杀肥羊第三十四章 满庭芳满江红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第六十章 沸腾的大地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十九章 坚堡第四十一章 初定关中第二十三章 项伯投敌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十二章 忧虑的朱元璋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十五章 云梦大泽第六十五章 决战时刻第六十七章 会宁府风云第十九章 张济入南阳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会重演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四十七章 黑山军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五章 为何纠扯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二十四章 东都巨城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金廷第六十二章 决战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十三章 崇祯的疑虑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七章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四十章 背水之战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十六章 谋夺天津第三十章 战潼关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五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八十二章 汉帝国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六十四章 庞统之死第十八章 黄袍加了身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九章 黑暗时代初级第三十三章 和谈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谋第二十七章 许昌之围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二十六章 为妻备战第十一章 天上人间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六十一章 刘备的崛起第四十章 鞑尽第二十七章 兵入关中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长安第五十九章 孙刘联合第六十四章 庞统之死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三十九章 队伍不好带了第十三章 崇祯的疑虑第十四章 归顺招安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