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

郦老师的胆量和气势刘季很佩服,刘季是爽快人,当即停止洗脚,更换礼服,按照礼节请郦食其上座,表示愿意聆听郦先生的意见。

郦老师开始讲故事,根据因材施教的法则,他向刘季讲起战国时代各国合纵连横、风云变换、波澜壮阔的那一段往事。

必须承认,郦食其老师很有说评书的天赋,他把故事讲得既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刘季闻所未闻,大呼过瘾,于是提升接待规格,请郦老师喝酒。

酒过三巡,郦食其向刘季贡献计策,他说:依你现下这群不过万人的乌合之众,去进攻秦帝国本土,等于送羊入虎口,现下当务之急是进攻陈留(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陈留地势险要,城内粮草丰富,正可作为下步进攻的基地。俺和陈留县令是哥们儿,我去劝他投降,如果他不投降,我就在城中干掉他,作为内应。

在郦食其的精心策划下,刘季军团顺利占领陈留。

通过这件事,刘季想通了一个道理:胜利原来可以这么简单,成功原来有时不需要杀戮,读书人原来还是有用的。

刘季随后封郦食其为广野君,郦食其的主要任务就是发挥他外交优势,联络各国,形成抗秦统一阵线。

需要提一下的是,郦食其的弟弟郦商随即带领四千人的队伍归附刘季,郦商同他头脑发达的老哥的区别在于,他四肢同样发达,作战骁勇,他将成为刘季身边最得力的将领。

学会从谏如流

好了,本阶段的主要人物都已登场,并已各就各位,刘季军团继续西进。

公元前207年3月,刘季兵团攻击开封,没打下来;继而西进攻击洛阳东境,还是没打下来;继而西进,到达南阳郡。

我在前面说过,刘季的思路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绕,他拒绝死磕。

这不是因为刘季同志战略思想清晰,而是他没有打攻坚战的决心和毅力。

刘季是一个很具颠覆性的成功人士。就以往的种种表现来看,他没有远大目标,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他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这恰恰是楚怀王芈心信任他的原因。

在南阳郡,刘季军团和秦国驻军发生遭遇战,谢天谢地,这次刘季军团终于取得胜利,南阳驻军在齮郡长(“齮”是郡长先生的大名,高姓是什么,司马迁先生没明示,司马光先生也不知道,我也不便妄加猜测)的率领下落荒而逃,退守宛县(河南省南阳市)。

按照刘季的想法,你闪了俺就继续西进,你不挡我,我不打你,实现双赢,皆大欢喜。

这时,精通天书的高级参谋张良先生挡住了刘季前进的步伐。

张良的理由是,刘老大一切向前看的战略眼光是没问题的,急于黑虎掏心拿下咸阳干掉秦帝国的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你总是绕来绕去,秦军依然势重而且占据险要,一旦在你背后攻击,咱们的队伍将陷入前后两线作战的可怕境地,因此,该拿的据点一定要拿,必要的攻坚战一定要打(《资治通鉴》: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

刘季很像一个初入舞厅的舞盲,他在曼妙的音乐声中手足无措,奇妙的是,他具有良好的音乐天赋,于是,在优秀舞伴的带领下,他居然也能走得中规中矩。

张良恰好是这个舞厅里最好的舞伴。

刘季从善如流,改变战略,调整进攻方向,部队偃旗息鼓连夜向宛县开进,一夜之间,军团将宛县团团围住。

面对重兵围困,齮郡长很绝望,既打不赢,又跑不了。看来,这次帝国烈士的名额算是争取到了。他决定用自己的死来向帝国表明忠诚。

在他就要拿刀割自己的脖子的时候。一个人适时地叫了暂停。

在紧要关头阻止齮郡长自杀的是他的秘书(舍人),名叫陈恢。

司马迁先生在写史记的时候,并不想把这本书弄成像电话号码本一样的人名大全。因此,能劳他老人家费神费力在青色的竹简上刻下名字是很不容易的。

从某种角度说,“青史留名”是很高的政治待遇。无论是美名或是臭名。

齮郡长以领导之尊也有名无姓,而秘书陈恢却被司马迁先生特别推荐,隆重推出,可见,陈恢这人不简单。

陈恢是一个尽责的人,在紧要关头,他救了领导一命。

他告诉齮郡长,您的生死取决于城外的刘季,我现在就出城和刘季谈判,谈拢了您转危为安,谈崩了您要成仁就义我也不拦着。

于是,陈恢翻墙头出城找到刘季。

陈恢是谈判大师,他轻而易举地说服了刘季。

公元1991年10月,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通过谈判达成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共识,以色列保证归还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条件是阿拉伯国家不在以色列搞人肉炸弹。

套用一下格式,陈恢和刘季谈判的主题是“以土地换富贵”。

陈恢说,你刘季的目的地是咸阳,如果不给我们出路,我们就在宛县跟你玩命,死缠烂打。从宛县到咸阳还有几十个武装据点,你一路玩下去,既耽误时间又消耗兵力。

我为你考虑,建议你不如招降纳叛,高薪养降,那么大家都会望风归顺,张开城门等你,你通往咸阳的道路将会是一片坦途。

刘季认为这生意可以做,双赢结局。于是当即拍板:接受齮郡长投降,封为殷候,封给陈恢一千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齮郡长、陈恢之流投降精神的感召下,秦帝国各据点领军人物纷纷向刘季军团倒戈,完成了由公务员向造反派的身份置换。

事件至此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既然大家投降很利索,刘季也下令大军所过之处不得扰民,于是大得民心,前进的道路更加通畅(所过亡得卤掠,秦民皆喜)。

公元前207年8月,刘季军团向西推进到武关(陕西省商南县西南)。

这里是秦帝国的心脏地带,秦都咸阳已然在望。

秦帝国的大厦现在就像摇摇欲坠的违章建筑,而刘季幸运地拿到了拆迁大厦的伟大工程,他现在要做的,只是带领队伍,赶上前去,轻轻一推。

然而在武关,刘季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武关的将领虽然没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但他却是一个很有节操的人,他恪尽职守,选择和帝国共存亡,当一名钉子户。

钉子户终于没能挡住拆迁队。武关很快被攻破。老流氓刘季在武关撕破伪善面具,他下令屠城。

宽厚诚可贵,仁义价更高,若为利益故,二者皆可抛。

刘季的屠城值得诅咒,但他屠城的用意我们很好理解。

他需要树立一个不合作的反面典型。

他要证明,这典型的下场很可悲。

他通过屠城武关向天下传递了一个信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秦王朝停牌退市

面对刘季势如破竹的进攻,有一个人惊恐万状却又束手无策,他就是现任秦帝国丞相的赵高。

赵高的特长是阴谋夺权,而刘季搞的是武装夺权,专业很不对口。

以往赵高成功收拾蒙恬、扶苏、李斯、章邯时施展的十八般武艺现在统统派不上用场。

形势不等人,刘季大军已经逼近咸阳,赵高一直向小儿胡亥描述的所谓政局稳定、社会和谐、形势大好的鬼话即将被拆穿,胡亥到时必然翻脸,赵丞相前景不妙。

赵高不是一个肯束手待毙的人。

据李斯的老师荀子说,想当初,孔丘老师官运亨通的那几年,曾经当过鲁国的司法和公安部长(大司寇)。他老人家也不是善茬,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随即杀了一个叫“少正卯”的社会精英。孔部长在给“少正卯”先生的死刑判决书上共列了五项必杀的罪名,其中之一是:行为邪恶而意志坚定(《荀子?宥坐》:行僻而坚)。

我认为,这顶帽子加在阉货赵高的头上也非常合适。

赵高意志坚定。他一生都在用阴谋的手段来抗衡命运的安排,他乐于玩命,玩弄别人的生命,改变自己的命运。

事已至此,赵高决定玩一次大的。他要在皇帝胡亥醒悟翻脸之前干掉他。

对付刘季他没招,收拾胡亥赵高绰绰有余。

被赵高委以重任,派去执行这项任务的是赵家班的核心成员,赵高的女婿阎乐。

赵高是一个太监,何以会有女婿?实在令人费解。

我的分析是,阎乐只是赵高名义上的女婿。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既然赵高丞相有“指鹿为马”的神通,我们相信阎乐先生有“认贼作父”的觉悟。

之所以让阎乐执行这项任务,是因为阎乐干这事非常方便。他现在的职务是咸阳县长(咸阳令),掌握着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

阎乐没有让赵高失望,他带领亲信士兵一千余人突然向胡亥居住的后宫发动突袭,成功把刀架在了皇帝胡二世尊贵的脖子上。

胡亥至此才认清他所信任的,一向谦恭和善的赵高丞相的另一张狰狞面目。

这蠢货哀哀求饶,条件从当万户侯一直降到宁愿和妻子儿女同作平民,只求活命。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阎乐以替天行道、大义凛然的口吻说,我是受丞相委托,代表天下万众的意愿来向你索命。

胡亥只得自杀。

公元前207年,距胡亥在赵高的帮助下阴谋夺权坐上皇帝宝座仅仅只有三年。

21世纪,在大众理财投资领域有一条家喻户晓的警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胡亥在被逼自杀的时候也许会有另外一种醒悟:掌权有风险,夺权需谨慎。

干掉胡亥只是赵高一揽子救市计划中的第一步。

这计划共分三步。

第一步:既然秦帝国嬴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营不当,效益差劲,那么,公司总经理嬴胡亥当负全部责任。由英明神武的赵高先生出面召开董事会,撤销了胡亥的公司总经理职务,以平民愤。

第二步:介于公司业绩不好、市场占有率萎缩、经营等诸多状况出现异常,那么,公司进入ST板块。秦帝国承认借尸还魂的各野鸡国的合法地位,秦国只占有关中地区,不再凌驾于诸国之上,因此秦国国君不再做皇帝,恢复“国王”称号。

第三步:对于下一任总经理的人选,提名由年轻有为的嬴氏家族第三代领军人物嬴子婴先生担任:赵高拥护子婴继任秦国国王。

应该说,赵高制定这计划是煞费苦心的,他的目的是以屈求全,以退求生。他想通过推卸责任,承认失败,体面地保留秦国,体面地保住老命。

这想法很是一厢情愿。

一年前,李斯想退步,回味和儿子在老家东门外打兔子的平民乐趣,结果李斯被腰斩了;

数天前,胡亥想退步,不做皇帝,只求和妻儿做平凡的小民,结果胡亥被逼自杀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有时侯退步比前进更困难。

反秦的烈焰已成燎原之势,除了将旧的帝国烧为灰烬之外,其它任何手段都无法使之熄灭。

不过,赵高这阉货已经没命活到秦帝国灭亡的那天了。

这计划对于赵高最要命的一点是,他看错了人。

赵高选择推举的秦国王接班人叫嬴子婴。这人恰好是被赵高阴谋逼死的秦公子扶苏的儿子。

赵高推举子婴当国王的原意是再树立一个新的傀儡,而子婴恰好思路清晰,爱憎分明,颇有胆识。

由此看来,赵高的政治智慧其实有限。

子婴想除掉赵高由来已久,苦无机会。

现在机会陪着赵高一起送上门来。

按照程序,新国王举行上任仪式前要吃素五天(斋五日)。

事实证明,子婴真不是吃素的。

就在斋戒完毕,赵高登门请子婴参加登基祭祀大典时,子婴顺手在斋宫中将赵高刺死,结束了这死太监作恶多端的罪恶生命。

干净利落地解决赵高显示了子婴过人的政治才能。

然而帝国末路,子婴也无力回天。

刘季兵团挺进到霸上(今西安市东),秦国无力阻挡,只有宣告投降,时为公元前206年10月。

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7章 造反 (3)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45章 大风歌 (3)第15章 帝国的终结 (2)第45章 大风歌 (3)第12章 冤狱 (1)第43章 大风歌 (1)第46章 大风歌 (4)第21章 洗牌 (3)第32章 楚汉相争 (5)第27章 翻盘 (6)第15章 帝国的终结 (2)第43章 大风歌 (1)第8章 乱局 (1)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19章 洗牌 (1)第17章 帝国的终结 (4)第13章 冤狱 (2)第43章 大风歌 (1)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21章 洗牌 (3)第19章 洗牌 (1)第11章 乱局 (4)第20章 洗牌 (2)第20章 洗牌 (2)第11章 乱局 (4)第5章 造反 (1)第44章 大风歌 (2)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43章 大风歌 (1)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28章 楚汉相争 (1)第20章 洗牌 (2)第31章 楚汉相争 (4)第6章 造反 (2)第11章 乱局 (4)第21章 洗牌 (3)第14章 帝国的终结 (1)第34章 楚汉相争 (7)第31章 楚汉相争 (4)第45章 大风歌 (3)第26章 翻盘 (5)第45章 大风歌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17章 帝国的终结 (4)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7章 翻盘 (6)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23章 翻盘 (2)第2章 大秦帝国 (1)第31章 楚汉相争 (4)第21章 洗牌 (3)第6章 造反 (2)第42章 匈奴 (2)第36章 楚汉相争 (9)第1章 村中无赖第41章 匈奴 (1)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45章 大风歌 (3)第28章 楚汉相争 (1)第32章 楚汉相争 (5)第46章 大风歌 (4)第27章 翻盘 (6)第43章 大风歌 (1)第14章 帝国的终结 (1)第22章 翻盘 (1)第3章 大秦帝国 (2)第14章 帝国的终结 (1)第19章 洗牌 (1)第27章 翻盘 (6)第27章 翻盘 (6)第17章 帝国的终结 (4)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19章 洗牌 (1)第30章 楚汉相争 (3)第44章 大风歌 (2)第6章 造反 (2)第29章 楚汉相争 (2)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22章 翻盘 (1)第5章 造反 (1)第3章 大秦帝国 (2)第19章 洗牌 (1)第25章 翻盘 (4)第35章 楚汉相争 (8)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25章 翻盘 (4)第42章 匈奴 (2)第2章 大秦帝国 (1)第42章 匈奴 (2)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8章 乱局 (1)第15章 帝国的终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