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翻盘 (4)

套用一下:身边从不缺乏人才,而是缺少发现人才的眼睛!

功夫不负有心人,田荣找到了他要找的人才:彭越——这个不安心本职工作的渔夫,这个心狠手辣的土匪头目,这个天才的战术家。

自从和刘季分手后,彭越一直走自我发展的道路。他不依附谁,带着一帮地痞流氓打家劫舍,自抢自花、自给自足,日子过得似乎不错。在彭越的管理下,队伍不断壮大,由千余人发展到万余人,知名度不断提高。由小股蟊贼变成江洋巨盗。

田荣看上了彭越的组织能力、战术水平,还有彭越的万人大队,他向土匪彭越抛出绣球,发出聘书。

彭越作为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志向远大的土匪,没事时也会分析一下天下局势。他认为照项羽的搞法,天下大乱在即,正好混水摸鱼,而自己的人马和影响力毕竟有限,抗风险能力显然不足,更难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本着实现双赢的目的,田荣和彭越达成共识,彭越带着一万人的队伍入股,接受齐王田荣辖制,职务大将军,共同做乱世生意。

wωw ▲T Tκan ▲c o

齐王田荣交给彭越的第一个任务是,向外扩张,攻击首府设在博阳(山东省泰安)的济北国。彭越轻松拿下。

好了,大鱼吃小鱼,项羽分封的三齐(齐国、胶东国、济北国)重归一统,田荣自此全线恢复了战国时齐国的疆土,阵营空前壮大。

总归是和项羽翻了脸,索性玩大一点,把脸皮撕破,田荣命令彭越主动出击,攻击西楚王国。

当时,国际社会公认,项羽不是人,是神,是战神,偏偏田荣不迷信。我们必须承认,田荣确实有种。

初次交锋,阻挡彭越进攻的是项羽的将领萧公角。萧公角在历史中是个流星式的小角色,水平有限,和彭越不在一个重量级,被彭越轻松击败。

面对田荣不断挑衅,项羽知道,不能再耍大牌,是出场的时候了。

正在此时,项羽得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刘季军团暗渡陈仓,夺取关中。

祸不单行今日行。

东边是彭越西边是刘季,左右都不是为难了自己。

像歌词一样,项羽现在左右为难:先收拾谁呢?

一个熟悉男人的来信

项羽并没有为难多久,一封来信帮他拿定了主意。

发信的是我们的老熟人张良,对这人项羽也不陌生。

张良在信中告诉项羽,所谓刘季进入关中,只是要拿回原本应当属于他的东西,现在他拿到了,到此为止,我打包票他不敢再向东进骚扰您。(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张良继续指出,根据掌握的情报,齐国要和赵国联手灭你,齐国才是大患啊。

读完来信,项羽认为张良是个好同志,很为自己考虑,他情报准确,分析中肯。好了,确定主攻方向,先进攻齐国,收拾田荣。

所谓刘季夺取关中,不敢东进云云,完全是张良睁着眼睛说瞎话。不过项羽刚杀了张良的领导韩王韩成,张良对项羽恨之入骨,不忽悠白不忽悠。他误导项羽,意在为老友刘季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时髦的说法是战略机遇期。

欺骗领导是要负责任的,为不致被项羽最终清算,张良果断跳槽。他换了便装,抄小路从韩国(首府阳翟,今河南禹州)一溜小跑进入关中,从此正式加入刘季阵营。

项羽,战场上再见吧!

在东线的齐国战场上,项羽跃马横刀。

事实再次证明,项羽的战神之名不是靠做广告炒作出来的。项羽所率大军在齐国境内所向披靡,彭越、田荣之流统统不在话下,在城阳(山东省莒县),项羽一举击溃田荣主力,硬汉田荣在败退途中死在平原(山东省平原县)。

好在老田家人丁兴旺,老三田横继田儋、田荣之后竖起大旗,他辅佐田荣的儿子田广担任齐王,继续对抗:项羽,咱爷们儿这辈子陪你玩到底了!

彭越呢?他老先生好不容易过了几天正规军的瘾,项羽一个冲锋,又打成了游击队,终点似乎又回到起点。

并非如此。这段经历给了彭越一个结结实实的教训,那就是,无论何时都不要在正面和项羽对抗。

在今后很长一段日子里,彭越死缠着项羽,不断骚扰、偷袭项羽军团,打击项羽后勤补给。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精力旺盛的臭虫,永远出现在项羽熟睡的时候,跳出来就咬,咬一口就跑。彭越的口号是:骚扰你,恶心你,消耗你,打击你。

如果把项羽厌恶的人列一个排行榜,相信彭越一定可以打进前三强。彭越成功地变成了项羽的梦魇。

多年以后,有人为彭越的“臭虫战术”取了个很学术、很响亮的名字:游击战。

击而不游傻把式,游而不击假把式!

现在,刘季以关中为基地向东方武力扩张,项羽忙于处理东方的齐国叛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天下重新陷入混战。

有一个叫蒯彻的政治投机者冷静地观察着局势的发展,他颇有创意地把这种你砍我杀的大场面比喻成一场体育竞赛:逐鹿。

逐鹿

在齐国占领区,项羽军团亮出了招牌动作:烧,所有民宅建筑全部烧毁(烧夷城郭、室屋);埋,投降士卒,全体活埋(坑田荣降卒);抢,一路掳掠妇女老弱(系掳其老弱、妇女)。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不错,大家是在逐鹿。

错的是,项羽把逐鹿的过程搞得太过疯狂野蛮。

这么做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一是为自己树敌。

对于广大齐地小民,到底是田荣还是项羽称王本来没啥区别。俺种俺的地,你当你的王,“管你是姓蒋还是姓汪”。然而项羽赶尽杀绝,使大家没了退路和活路。项羽,跟你拼了!

至此,项羽在齐地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二是为对手加分。

项羽把国画里“烘云托月”的技法用到极致。他首先把自己弄成了臭狗屎,衬托出别人都是香饽饽。在恶劣的项羽的映衬下,所有同场逐鹿竞技的对手都像天使般善良可爱。

得人心者得天下,在这场角逐中,群众评鉴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一件事情证明项羽的民意基础实在太差。

刘季成功开局占领关中后,突然亲情泛滥,决定把仍在老家沛县的老爹刘太公刘执嘉和老婆吕雉接来享福。受刘季委托,去接亲友团的是刘季的同乡,沛县人王陵。

顺便简单介绍一下王陵。王陵也是在道上混过的,想当初,王陵老大在沛县呼风唤雨的时候,刘季还是马仔(王陵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后来,刘季的业务越做越大,终于变成了王陵的老大。王陵极有性格,他最铁的兄弟偏是刘季最厌恶的叛徒雍齿。因为不和领导保持一致,所以向来也不招刘季待见。固然不喜欢,但是很欣赏。刘季看人很有一套,他知道王陵是个有能力的人,是个能办事的人。

从关中到沛县,恰好要经过阳夏(河南省太康),不巧得很,这地方恰好归项羽控制。于是,王陵派使节去拜项羽的码头,顺便讨论借路通过的可能性。

项羽显然不高兴刘季合家团聚。更过分的是,项羽准备借机挖一把刘季的墙角。他计划策反王陵。

为此,项羽动了一番心思,打出了亲情牌。

项羽先派人找到了王陵的老娘,好吃好喝好接待,拿出对亲娘的礼数对待王老娘,吃饭的时候让老太太居首席上坐(东乡坐陵母)。令项羽喜出望外的是,策反王陵的关键人物王老娘很识大体,非常配合,心安理得地接受项羽的供养。

当着王陵使节的面,项羽好好地表演了对王老娘的孝敬。

项羽的意思很明显。王陵,你娘就是俺娘,那么你就是俺兄弟,来吧,跟我混吧,和刘季决裂。

事情基本成功了。在送王陵使者回去的时候,王老娘表示要送送使者,顺便带话劝儿子弃暗投明。

项羽对王老娘的通情达理很感欣慰。

面对即将上路的使者,王陵老母突然流泪,她说,你回去告诉王陵,安心给刘季打工,和项羽相比,刘季才是厚道人,将来必得天下,不要牵挂老娘。

言毕,这坚强而又富于心计的老太伏剑自杀。

项羽傻了。他想不通,好好的剧本怎么会演变成这么颠覆的结果。可惜了自己的心智和倾情演出。

项羽,攻城略地,杀人如麻的西楚霸王,费尽心机却不能改变一个老妇人的意志。

人心是可以争取的,但手段绝不是杀戮!

愤怒得发了狂的项羽下令,将王陵老母的遗体用大锅烹烂。

天作之合

项羽挖别人家墙角的计划彻底失败。更失败的是,项羽自家的墙角也没筑牢,逃兵逃将很多。

继韩信之后,项羽手下另一个很不起眼的人物脱离项羽集团,投奔了刘季阵营。

这事似乎不大,项羽家大业大,旗下人丁兴旺,个把小角色跳槽不算大事。

项羽没有意识到的是,逃跑的这家伙像一个特大的烟花,虽然离开的时候无声无息,不久之后,他将在刘季的领导下,用他的智慧在历史的天空中发散出绚烂的光芒。

这家伙名叫陈平。

陈平,阳武(河南省平原县)人氏。出身中农(有田三十亩),自幼父母双亡,跟着老哥、嫂子过日子。

少年陈平和没发达前的大流氓刘季、小无赖韩信有本质区别,陈平小朋友在村里循规蹈矩,没有恶迹,可称好孩子。

陈平的优点很多,比如人长得帅、喜欢读书、思维敏捷、擅长交际等等。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不做家务,不事生产。

好在陈平像武松一样,有个好哥哥。

陈老大(陈伯)勤扒苦做,供陈平背着书包四处游荡(游学),十几年下来,陈小子长得人高马大,油光水滑,白白胖胖。

摊上这么个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小叔子,陈平的嫂子经常跺足捶胸、怨天尤人,向外人大倒苦水:有叔如此,不如无有!

据说,这话终于传到陈老大耳朵里,兄弟情深的陈老大竟然因此和老婆反目,闹起离婚。

陈平和老哥的感情是很深的,和老嫂的关系是很差的。大家注意,这一点和将来的情节稍有关系。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天天流转。

逐渐长大的陈平有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小子开始思春。在个人婚姻问题上,陈平陷入了尴尬境地——高不成低不就:有钱人看不上他,没钱人他看不上。

该这小子命犯桃花。

县里恰恰有个年轻、美貌、娘家富裕的张姓小寡妇将要再嫁。按说,张女士条件优越,嫁人轻而易举,穷小子陈平完全没戏。

确实如此,令人惊叹的是,这女士勇不可挡,不歇工地连续嫁了四次。

原因是她的老公嫁一个死一个。她用残酷的事实向大家庄严宣布:我克夫。

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一时之间,没人前赴后继。看来寡妇这荣誉称号要跟定她终生了。

这漏终于被要钱不要命的陈平拣着了。他公然对小寡妇展开追求。

毕竟门户不对,张女士家里对这门婚姻仍有异议,女方的爷爷张负老先生经过明察暗访,在家庭会议上一锤定音:像陈平这样相貌的帅哥,怎会一直贫贱?(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

时至二十一世纪,经济形式百花齐放,于是有“美女经济”之说,意指围绕美女资源所进行的财富创造和分配的经济活动。

总而言之,人的长相也是经济资源。

然而当时是公元前三世纪,既没有大众传媒,又没有演艺圈,更没有狗仔队、潜规则,张老头凭啥说人长得帅就能混出头?真的莫名其妙。

不管怎样,陈平终于娶得美妻,他用活蹦乱跳的身体,成功打破了张女士克夫的谣言。看来,前面的五个死鬼老公用生命演绎的悲剧都是陈平婚姻喜剧的铺垫。这真是上天安排的姻缘。

至尊宝说的:上天安排的最大。

金钏儿说的:金簪子掉进井里,是你的,终将会是你的。

更为重要的是,陈平得到了张女士富裕娘家的资助,得以安心读书,恣意远游,学识大进。

有一句恶俗的话: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常常有一个默默无闻却支持他的女人。

陈平的成功背后,是一个娘家有钱并舍得为他大把花钱的女人。

分肉能手

娶了富婆的陈平得以游学四方,大长见识,声名远扬,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话说,一次村里举行大规模的封建迷信活动:祭祀。

所谓祭祀,我理解就是向谁都没见过的各路神仙的公然行贿:请您老人家拿俺钱财为俺消灾。

当然,借机表表对前辈高人的哀思,给列祖列宗改善一下伙食也合理的。

既是行贿,贿品当然不能小气,祭品通常是马、牛、羊、鸡、犬、豕等六畜肉食,谓之曰牺牲。

祭祀的过程复杂,由焚香、鼓乐、叩首、祷告等环节组成。然而令人郁闷的是,无论多大排场,从来不见哪位神仙赏脸,现身莅临,签到打卡,亲享供品,和大家合影留念等等。

于是,神圣的祭祀通常以一个世俗的仪式收尾:分祭品。

这是一项很容易引起争议的工作,糊弄人比糊弄神要难得多。

经大家推选,本年度分祭品的工作由小帅哥陈平负责。

陈平把这项工作做得很好,他分割均匀,精细无差,公平、公正、公开,最终皆大欢喜。

村里的老家伙们对小陈的工作很满意,大肆称扬。陈平小子很不以为然,于我来说,治理天下,也和这分肉一样简单。

治大国若烹小鲜。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是智慧。

第17章 帝国的终结 (4)第44章 大风歌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29章 楚汉相争 (2)第21章 洗牌 (3)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1章 村中无赖第3章 大秦帝国 (2)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35章 楚汉相争 (8)第45章 大风歌 (3)第17章 帝国的终结 (4)第20章 洗牌 (2)第32章 楚汉相争 (5)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15章 帝国的终结 (2)第25章 翻盘 (4)第36章 楚汉相争 (9)第34章 楚汉相争 (7)第44章 大风歌 (2)第24章 翻盘 (3)第6章 造反 (2)第32章 楚汉相争 (5)第20章 洗牌 (2)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45章 大风歌 (3)第29章 楚汉相争 (2)第25章 翻盘 (4)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5章 楚汉相争 (8)第14章 帝国的终结 (1)第24章 翻盘 (3)第29章 楚汉相争 (2)第19章 洗牌 (1)第34章 楚汉相争 (7)第23章 翻盘 (2)第41章 匈奴 (1)第31章 楚汉相争 (4)第25章 翻盘 (4)第27章 翻盘 (6)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4章 楚汉相争 (7)第11章 乱局 (4)第23章 翻盘 (2)第8章 乱局 (1)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5章 造反 (1)第4章 大秦帝国 (3)第9章 乱局 (2)第10章 乱局 (3)第42章 匈奴 (2)第25章 翻盘 (4)第9章 乱局 (2)第1章 村中无赖第19章 洗牌 (1)第19章 洗牌 (1)第4章 大秦帝国 (3)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45章 大风歌 (3)第30章 楚汉相争 (3)第32章 楚汉相争 (5)第31章 楚汉相争 (4)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6章 楚汉相争 (9)第20章 洗牌 (2)第12章 冤狱 (1)第22章 翻盘 (1)第4章 大秦帝国 (3)第30章 楚汉相争 (3)第26章 翻盘 (5)第17章 帝国的终结 (4)第25章 翻盘 (4)第36章 楚汉相争 (9)第27章 翻盘 (6)第35章 楚汉相争 (8)第23章 翻盘 (2)第8章 乱局 (1)第10章 乱局 (3)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44章 大风歌 (2)第17章 帝国的终结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25章 翻盘 (4)第26章 翻盘 (5)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10章 乱局 (3)第42章 匈奴 (2)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14章 帝国的终结 (1)第11章 乱局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13章 冤狱 (2)第26章 翻盘 (5)第17章 帝国的终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