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鲜卑利亚

话说。大鸿胪司马儁一门,因蓟王身居高位。数年前,遣长孙司马朗等,家门子弟,北上蓟国,拜入蓟学坛。欲学成,就近出仕蓟国。

司马朗,字伯达。淳朴宽惠,忠厚君子。年十六被举出仕。替田畴为葛城令。千石出仕,轰动学坛。司马朗就任,常粗衣简食,俭以率下。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治政满载,境内白波皆服。

时有城中爵民,迁徙都城。后蓟王征各城百姓造船。迁走爵民,唯恐人手不足,于是彼此相邀,同返相帮。遂令司马朗,声名远扬。

蓟王闻之,遂将所造新式大海舡,取名“白波”。海市白波大舡,遂相沿成习。又加封司马朗王宫行人,以为嘉许。

凡有宫职傍身,皆可获门籍。出入宫廷,面君奏事。

所谓南橘北枳。无恶劣之壤,如何能滋生劣果。蓟王不信。司马八达,此生会背主篡逆。

蓟国豪商田韶,因贩运辽东盐渍木,积财万贯。后又造船一万丈,为大海商。闻象林百年巨木,极利造船。遂上疏蓟王,求开山林之禁。

象林多丛林。正因植被茂盛,故林邑无良田。蓟王重开象林县,五十年来,历代林邑王四面征讨所得,未列入县境。遂被蓟王划归象林苑所辖。其中多为广袤雨林,皆可供开伐。然象林苑乃蓟王家所有,无诏不得砍伐。

造大舡龙骨,唯取百年大木。正因如此,田韶这才斗胆上疏。

蓟王欣然允之。由水痕都尉府,酌情收取假税。“假,犹租赁。”

皆大欢喜。

王母言,中夏地薄。待南州物产,源源不断,贩抵国中。国人感同身受。方知此言不虚。更有甚者,白山黑水之苍海郡。冰雪之下,黑土丰镐。太守李进,试种蓟稻多年。驯田毕后,肥力尽显。季季大熟,取名“渤海寒谷(卢城稻)”。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被誉为稻中极品。一时闻名遐迩。与蓟国长粒香,并著于世。

引周遭野民,纷纷出山稻作。不出数载,已聚拢十万农人。其境内大小城邑,皆蓟国营城术所造。采暖保温,稻作育种,各式机关齐备。

再加南倚半岛珠链,背靠北乌稽港。兼有水运陆运之便。不出数载,渤海当大治。

太守李进,一代名守,文武兼备。更加老当益壮。年近七旬,耳聪目明,健步如飞。待任职期满,蓟王当上表,调入国中。加封少保。与恩师一道,辅佐诸王子。四方馆长朱建平言,有百岁之相。

又言,人活到老,必有神助。

有无神助,两说。蓟王爱才之心,足见一斑。

苍海郡,扼边陲。与北海东宫,互为犄角。知苍海稻作大成,蓟王都护漠北之雄心,再无掣肘。无需经由蓟国千里转运,都护府就地取食。六氏高车,亦可就近贩来足量青储饲料。如此,逆进冰原,驯化毛人。源源不断贩来蓟国。不出百年,北疆遂成铁板一块。

蓟王可将汉境,由长城向北外扩数千里。直抵冰原。这片广袤无垠,被漠北各部称为“鲜卑利亚”之地。“利亚”乃地方之意,即鲜卑人之地。后鲜卑南下,高车西迁,据拥此地。鲜卑既灭,高车顺势南下。剩下六氏,难舍故土,世代所居。

《神异经》有载:“北方有层冰万里,厚百丈;有溪鼠(海象)在冰下土中,其形如鼠,食冰草,肉重千斤,可以作脯。”

南下北上,开荒拓土。稻作不及,还有青稞麦。只需诸多防寒技艺大成,何愁无地可耕。蓟国《圩田制》,最饱受质疑之处,便在“地有尽时”。

“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分户不析产。助推天下流民,蜂拥而至。家中诸子长成,必得美田一顷,良宅一座。千里国土,如何够分。不出三代,地利尽矣。

然自蓟王立开拓车队,开荒舰队。荒洲诸情,广为人知。尤其开造掠海大舡,封海外诸王子国。国中大儒,涣然冰释。

加之,本为千里冰封,不化之地的苍海郡,竟亦可稻作。重重利好,更助人心。

反虑千万国民,不足人手。更忧王上百子,力有未逮。

无妨。蓟王春秋鼎盛。螽斯衍庆,绵绵瓜瓞。何愁膝下无子。

婚期既定。罗马皇后自非外人。

诸多礼祭,皆邀其列席。人前人后,言谈举止,并无失仪。

国人皆赞之。

春华秋实,四季交替。从立春后,整备水田,到育秧,插秧。再到碧水青禾,一望无际。肉眼可见的收获,滋养着蓟人,从容自若,谋定后动的泱泱大国风貌。

自并六县为国,到今日横亘幽冀。蓟国千里国土,欣欣向荣。与日薄西山,江河日下,仍内斗不休的今汉朝廷,成鲜明对比。

四方馆虽无人升顶黄金阙。然良才不断。再加太学、大学,士林学子,学优则仕,足补吏治之缺。

及六月淮泗大水。

蓟国万舟齐发,接回百万流民。蓟王声名之隆,旷古烁今。

当真“解百姓于倒悬,救黎民于水火”。

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只差天时并地利。

凡蓟人,皆如此想。

经由各处大营,调养生息。百万流民,分批安置安北、辽海二郡。蓟国人口,悄然破一千三百万。

二郡再兴大建。

引国中青壮,齐来客庸。毗邻辽东,盐渍木足量供应。月起重楼千栋。

蓟国营城,便是如此神速。

楼桑,陆城侯府,后院大马厩。

自白龙双目生疾,家马令苏双,便亲自看护。不敢有一日之疏。麾下属吏亦知此马兹事体大。竭尽所能,生怕疏漏。

饲料调配、坐卧起居,皆由苏双亲自掌管。

渡过了初始的不适,白龙似也习惯了朦胧透光的世界。目力受损,听力必然增强。嗅觉亦变灵敏。

诚如青駹马虽砂一目,实无大碍。马之平衡,皆靠“耳水”调节。并不影响奔逐。

甚至骑兵冲锋时,还需佩戴眼罩。且白龙并非目盲,尚有光感。

当不误骑乘。

160 女中豪杰101 向虎山行140 祓禊之会1.25 人艰不拆1.88 暗流涌动130 民情如火1.247 栎阳雨金147 绝非等闲1.26 太后召见1.66 以稀为贵144 迁都寿春1.40 蜜蜂分箱1.99 敬而远之173 能者多劳18 如芒在背145 无人接盘1.92 黄金分割1.28 竖子成名1.95 黄巾屯田1.47 帝国时代151 金石为开1.50 从风而服1.47 帝国时代129 仁义之基132 谨遵医嘱189 江淮孤生17 轻徭薄税1.250 与君年少1.252 长城自毁104 靡丽妖风198 绝席而坐176 盗书续命1.57 楼桑武卒1.65 象耕鸟耘1.32 皇后召唤104 龙吟虎啸183 瓦釜雷鸣1.45 再得贵子21 驴马同价12 何方妖孽122 养虎成患190 一较高下187 西运东输194 先声夺人112 泊楼车位1.24 同流合污1.32 明隐之争1.47 一念之差1.57 周不如汉16 另当别论100 通明达照1.47 一念之差1.76 洛阳来使141 父子十禄71 如同吹灰1.84 东海扬尘1.30 一门出仕1.205 请君入徐第2096章 1.285 与史同行173 丝路流金1.9 决裂诸侯131 麒麟送子1.86 好生思量147 绝非等闲1.200 终破陇关1.240 苦心孤诣100 大象无形61 变废为宝108 礼不可废1.60 接风洗尘15 正视己心1.6 沐猴冠带198 千里救主135 喜得千金1.207 又见白袍113 冰释前嫌1.205 长安小聚136 借刀杀人161 汉祚复兴169 以日易月168 无法拒绝1.78 顾全大局162 统一货币160 解甲归田1.64 连赢三局1.70 佛道之争18 张家小胖1.57 战意正浓1.26 以直报怨111 外臣凌主165 天下至理61 时不我待194 先声夺人179 中舨共约143 未战先乱150 天地人和106 大彻大悟132 马儿吃饱185 王都扩建1.80 债台高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