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入乡随俗

“因我弟,鲁基乌斯·奥雷里乌斯·柯莫杜斯·安东尼努斯(Lucius Aurelius Commodus Antoninus)。后被称为康茂德的罗马暴君。”鲁琪拉答曰:“为承父(帝)位,康茂德急需一位将军盟友,来获得罗马军方的支持。如此,才能与元老院抗衡。”

“父死子继,天经地义。”长姐不解:“为何要你屈就,舍身行美人计。”

“长姐有所不知。与大汉不同。自五贤帝始,罗马帝位,便由‘养子继承’。作为亲生子,康茂德若要除旧规,承帝位,须握强权。于是,罗马将军们的支持,尤为重要。”

“原来如此。”简单了解了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的“养子登基”,公孙长姐轻轻颔首:“如此行事,当可防一家独大。”

“元老院正是此意。”鲁琪拉言道。

养子继位,今汉亦有先例。且君王无嗣,择宗室子承帝位,亦是宗法所规。灵帝继位,便循此例。

“既如此,为何与之同谋,助其登基。”长姐又问。明知“亲子继位”不可为,为何还要履行这场政治联姻。行美人计,笼络罗马将军,助康茂德登基为帝。

鲁琪拉答曰:“康茂德言其患有隐疾,不能生养。又许诺认我子为养子。”

长姐心领神会:“养子登基为帝。”

“正是如此。”鲁琪拉眸中恨意,一闪而逝:“谎言终将败露。不久便传闻,康茂德妻,克丽丝庇娜孕身。”

如此一来。刺杀便合情合理。参考康茂德的所作所为,自此往后,罗马帝位,必行父死子继。百年后,传位亲生子无疑。

更有甚者,康茂德继承帝位,打破了五贤帝以来,“养子登基”的罗马传统,引起元老院强烈不满,被视为异端。于是在几位议员的劝说下,妒火中烧的罗马皇后鲁琪拉,遂遣人行刺。

史载,大汉光和五年(182年),康茂德在剧院遇袭。虽逃过一劫,却性情大变。

刺杀事败,几位受牵连的元老院议员皆被处决,而鲁琪拉本人则流放卡普里岛。若无蓟王万里救援,稍后亦会被康茂德秘密处决。

此次刺杀,于姐弟二人,皆是一场悲剧。

时过境迁。身负行刺罗马皇帝未遂恶名的鲁琪拉,却在蓟王宫中,道破心声:“刺客非受我指使。背后主谋,另有其人。”

公孙长姐,并不意外:“与其择广庭大众之下,挥刀相向。不若暗携毒酒一杯,无声无息。此乃离间计也。”言下之意,有人假行刺,暗行离间。且行刺失败,亦早有预谋。只需将刺客当场活捉,再经严刑拷打,必吐露实情。之所以令康茂德深信不疑,甚至连刺客亦言之凿凿。必是鲁琪拉亲信,乔装假冒。且“铁证如山”。

“长姐明见。”鲁琪拉言道:“能假我之名,又说动元老院议员,参与谋刺。此人身份,必然显贵。”

“何人?”

“克丽丝庇娜。”鲁琪拉叹道:“康茂德之发妻。”

略作思量,公孙长姐亦醒悟:“父死子继。知己怀有身孕,又知你与罗马皇帝之约定。故欲除之而后快。”

“能盗我信物,暗中串通元老院议员,必是此人。”鲁琪拉言道:“枉我对她,颇多善待,引为知己。”

母亲被流放,其子女的命运可想而知。离间计成,为亲生子继任帝位,扫清障碍。

姐弟反目成仇。

“最大得利者”,许正是克丽丝庇娜。亦或是另有其人,亦未可知。

然此皆是猜测。究竟何人指使,尚无定论。唯一确定,鲁琪拉非行刺主谋。

知晓前后诸情。公孙长姐,终是安心。毕竟。能泯灭亲情,狠心行刺胞弟之人,常伴小弟身侧,恐非长久之计。

虑及此处,长姐遂劝道:“即来则安。今为秦后,又行和亲。前情往事,皆可抛也。”

“长姐所言极是。”鲁琪拉表情,已道明心意。得夫如此,夫(fú语气词)复何求?

俗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再看。康茂德力排众议,破除陈规。废假子继位,立亲子继位。待蓟王君临罗马,再行父死子继。当少阻力。

此都是后话。先诞下麟儿,再言后事不迟。

话说,蓟王刘备,与罗马皇帝康茂德同岁。鲁琪拉长刘备十一岁。掐指一算,三十又八。驻颜有术,华贵雍容。久未经人事,远不及言老。只需假以时日,珠胎暗结,水到渠成。终归天道酬勤。

实无需太过心急。

正腊祭祖。庙见成妇。入蓟王家门,方为头等大事。

汉人常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入乡随俗,嫁夫随夫。

心念至此,秦后鲁琪拉,收拾心情,饱食自去。

补汉宫仪乃其一。习练汉隶亦日日不缀。瑞麟阁女博士,言传身教。秦后敏而好学,日有精进。不出数载,当与汉妃无异。

得知详情。公孙王后,已先行前往增城殿,禀报王太后当面。

知秦后并无弑君刺弟之逆举。王太后亦得安心。娶妻娶贤。秦后位同王后,乃是妻。若叵测心机,如何能常伴蓟王身侧。至于西征大秦,制霸海西。皆可从长计议。蓟王春秋鼎盛,无需心急。

北宫瑞麟阁。

“顿逊海渠如何?”

“水衡都尉上报。物料齐备,人手充足,正全力开凿中。”士贵人答曰。

“江表十港如何?”

“筑路修渠,圩田圈地。海船往来,向化岛夷。协同如一。”马贵人答曰。

“寄舱券,寄田券,又如何?”

“寄舱劵大卖,一券难求。寄田券也已发毕。然与之相应,海外寄田,尚未足辟。还需数年,方可足用。”安贵人答曰。

言下之意,券书已签订完毕。奈何海外寄田,并未足量开辟。只因人手不足。荒洲民情各异乃其一。向化岛夷,多不通稻作,亦是主因。

此事,亦急不来。

所谓循序渐进。只需耐心传授,不出数载,岛夷当可领会。

安贵人又问:“寄田券已签,各家多已出资。且国人皆知,一季三熟。寄田新谷,当如何支取?”

148 五帝之学118 陈寔遗盗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49 三路大捷148 附内而生172 备思前后1.253 军法从事1.237 露华匀玉1.67 莫测祸福148 宫前之变1.35 南宫一游136 天下共主13 殊途同归31 垂绥琬琰1.38 为国除贼105 野火燎原1.94 与王雷同1.69 东西交会137 我有三策158 攻城拔寨106 巡视南境154 查无此人155 寤寐思服1.60 众国津径1.83 尚书来访1.234 四大氐王195 青史留名1.53 吾道东流51 以命填河1.205 长安小聚41 细数家珍191 另立门户193 利大难估196 少年无拘120 黑山飞燕142 请立宗庙31 前途未卜127 朝堂半壁182 马齿徒增1.74 黄金台上19 与生俱来187 中分天下130 輔車相依1.73 谣言四起1.90 麦积冬狩174 恰如其分181 群雄无首1.35 传火天下153 情亦动人1.74 唐突佳人216 五射之术129 仁义之基1.52 空空如也1.83 古羌遗规1.24 举不避亲1.27 天下瞠目135 抱火寝薪1.68 女王之牙136 鸦雀无声1.23 真骨舍利106 百般不利1.99 众不可逆15 各有算计1.77 酎金补齐1.200 蒙混过关16 另当别论21 兵符将令21 真龙之子195 名门大姓1.70 海濒广潟1.4 各怀鬼胎1.62 绝非杜撰110 金声玉振19 马儿快跑1.39 王庭行踪1.78 捧珠之恩159 毕生之年141 文昌武盛1.32 皇后召唤1.295 求仁得仁169 先登陷陈155 羊大为美152 涓滴成海1 末路之难103 入幕之宾1.40 何惧偷生1.44 非同寻常1.72 羚羊挂角1.4 各怀鬼胎1.62 汉人西徙117 归义降侯142 东海寿麋182 两全其美1.43 楼桑特产106 重症猛药1.74 画地作饼41 早去早回139 八日之幸1.47 难觅仙踪130 不可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