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有褐有衣

不出三日,蓟国诸事,传至别都甄城。

太师府。

“《汉书·地理志》云:‘上谷至辽东,地广民希(稀),数被胡寇,俗与赵、代相类,有渔盐枣粟之饶。北隙乌桓、扶余,东贾真番利(东与真番郡通商互利)。’”尚书令桓典,有备而来:“又闻大辽水,乃东胡各部与濊貊、扶余、沃沮之鸿沟(边界)也。”

“蓟国地处北疆,内附羁縻,乃承大汉四百年之国策也。”王允一语中的。

“太师明见。”不其侯伏完,试问道:“蓟王代三郡乌桓所上《乞归义表》,当如何作答。”

“多年前,蓟王亦代鲜卑十四部请立属国,代高车十二姓求内附归义,立高句丽、扶余并南北沃沮属国。今三郡乌桓内附,亦无不可。”王允言道。

“喏。”尚书令恒典,心领神会。

在蓟王之前,属国,为大汉附庸。归义,则类藩国。就独立性而言,归义更强。凡属国,多设属国都尉领护,如居延属国都尉。内附归义,则遣使入其国监护,如“使匈奴中郎将”。

蓟王首开向化先河。归义侯国,类比郡国内之县侯。由国主指派侯相治政。归义(县)侯,拥有相对独立的私人武装。受辅汉幕府节制。凡遇征伐,幕府可命其出兵,共组联军。

若为属国,则循旧例,遣都尉领护。如鲜卑奢延属国,由奢延属国都尉领护。无论属国,还是归义国,皆归辅汉大幕府所辖。

归义的最大好处,坐享其成。归义侯,无需整日忙于吏治民生,便可得享国主之一切便利。尤其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随着农牧亚文明的不断进步,生产关系为匹配生产力而迅速增生。更为复杂高级的人际关系,财富分配,社会阶级,应运而生。画个圈便是有主牛粪,已无法解决利益分配的矛盾。

游牧“家长制(部落大人制)”,加快向封建“吏治”演化。

于是君治吏,吏治民。

就与蓟国日益比同的部落而言。生产力突飞猛进,生产关系日新月异。而生产者(部落民)本身,却未改变。人还是那些人。于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遂成必然。蓟国名产之一,便是蓟吏。

如同后世家族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

如何行之有效的管理一个国家。成为所有亚文明的迫切所需。

利益驱动,矛盾逼迫,双轨制下。归义成唯一答案。

这才是笼罩在大汉一藩,兼容并蓄,包罗万种下的,深层原因。

一言蔽之,趋利避害,人皆向好。

稍后,朝廷诏命传达。董侯言:可。

三郡乌桓,如愿内附。敕封丘力居为“扶黎(归义)侯”,苏仆延为“无虑(归义)侯”。为与高车区分,乌延为“乌桓率众王”,仍号单于。因立王庭于无终,故又称“无终(率众)王”。

悉归辅汉幕府领护。

“四夷国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

吏治自上而下,皆出辅汉幕府。

选拔任命,皆出南閤。

蓟王擢升太学博士王烈,为南閣主簿,正当适宜。

海内大儒出仕,先入五学为博士,著书育人,研习精要。待觅得良机,再求升迁,已成惯例。尤其《蓟法》乃儒宗等,名臣国老,共同编纂。先通国法,乃吏治之本。

得同僚相助,上官指点。言传身教,日积月累,不出数载,良吏自成。

吏治,是一个体系。

先前远隔万水千山。如扶余、沃沮,需绕行半岛,舟车劳顿,辗转数千里,方能抵达蓟国。拖家带口,力所不及。并入辽东属国,近在咫尺。或革船顺下大、小辽水,百狼水,大梁水,或驱牛羊沿河谷而行。举家迁往朝都、昌黎二郡。定居(医)无虑山麓。

蓟国良吏,只需宽法严律,惩恶扬善,“依其俗而治之”,不出数载,当与蓟国比同。

无虑山东坂近海处,有径二百里之“辽泽”。“契丹,本鲜卑之种也,居辽泽之中,横水之南,辽泽去榆关一千一百二十里”,“地多松柳,泽饶蒲苇”。既此。

辽泽乃堪比督亢、雍奴、文安、掘鲤之大泽。此地极利圩田。

只需将径二百里辽泽,圩成稻田。蓟国东境,再无缺粮之困。重重利好,被将作寺良匠,不断传回。街头巷尾,国人殷切。

农牧文明的融入,不仅带来了机关器所急需的畜力。与之相匹配的衣食住行,皆有增益补充。

比如毛织物。

华夏毛纺织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西域毛纺织生产已现萌芽。约夏朝时(前2000年),西域幼泽(罗布淖尔),已将羊毛用于纺织。

至秦汉,毛织技艺成熟。今汉织工更为精进,纹路更为精美。有兽葡萄纹双层平纹、龟甲四瓣花纹等,均为羊毛织造。其龟甲四瓣花纹,乃河西秋毛所织。

羊毛纺织之前,须先经初加工:采毛、洗毛、弹毛。

最初,华夏先人将自然脱落的羊毛收集,称拾毛。春秋战国时,从羊皮上采集羊毛,称采毛。南北朝时盛行铰(剪)毛。中原和江南,每年铰毛三次;漠北寒冷地区,每年铰毛两次。且为防止损伤羊体,一般中秋后,便不再铰毛。山羊绒的采毛,《天工开物》载有二法:搊(chōu)绒和拔绒。搊绒是用竹篦梳下绒毛。采集较细的山羊绒,须用指甲沿其生长方向拔下,称拔绒。

羊毛带有油脂、砂土等,纺前必须除去。《齐民要术》中,有把剪下的羊毛在河中洗净的记载。《天工开物》亦有,“凡绵羊剪毛”,“皆煎烧沸汤,投于其中搓洗”。西域先民早有用“碱水”、“**”、“酥油”洗羊毛的传统方法。岭南山区,另有将羊毛放入黄沙,搓揉除油之法。

羊毛洗净晒干,再用弓弦弹松,以供纺纱,唤做弹毛。弹毛后移用弹棉。

毛织物,除去织造毡帐、罽毯,亦可用于织衣。

唐时兔毛褐,五代孔雀裘,与锦、绮同等珍贵。

“裘新青兔褐,褥软白猿皮”,“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远矣”。

汉矛无缨,确有毛衣。

1.96 开年见喜1.72 雌鸡化雄152 南橘北枳106 勿以为念1.36 再见太后128 堂议三问151 君臣之约160 解甲归田1.59 熟视无睹1.32 一线生机166 白衣飞将1.25 美人无极148 三举乡党187 良平之奇1.29 养女死士1.230 列宿归位119 匡弼辅正195 名门大姓184 心有羁绊151 天作之合115 帝王心声131 麒麟送子1.29 扶摇直上1.250 天下之始168 有求必应1.65 象耕鸟耘1.20 五供九宾129 心腹大害19 人不渡己1.96 西行在即177 青鸟传信158 北面称臣115 死而复生10 雕版印钞145 狡兔三窟1.78 陆城亭侯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99 款到发货1.76 举世无双213 横空出世51 以命填河122 温室药圃12 屠苏续恨1.59 熟视无睹71 各路神仙1.49 以道御术1.82 狭路相逢1.36 天地干支1.49 世平赴约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46 寻机而动1.206 饔飧不济1.57 无双再起18 决心未定18 决心未定151 金石为开17 尊王攘夷177 拔毒食鲜16 白马公孙1.83 盖世英雄133 强者之姿190 并驱中原1.200 推贤让能1.55 只为蓟吏12 屠苏续恨1.239 雪落无声145 寡人无情1.73 谣言四起171 独步天下104 北上贩马1.29 浮屠佛祠1.60 伏波定海155 羊大为美1.28 暮夜有知106 百般不利1.53 寸步不让1.234 王允解悬1.60 楛矢贯隼151 终破邺城1.34 先礼后兵1.30 以伪乱真217 背水一战1.289 四面树敌1.40 有心无力1.36 天地干支1.53 楼桑少君132 江山共谋210 破茧成蝶130 輔車相依1.70 佛道之争196 前狼后虎107 无人可用1.85 得陇望蜀151 金石为开1.87 性命相托189 开立幕府162 毕生所愿1.34 旁门左道第2085章 1.274 飞丝云禪1.4 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