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炎汉控火

“不义之财,正当其用。”伏完似有所悟。

“正是如此。”桓典笑道:“或可改为,不义之财,正义之用。”

“受教。”伏完拜谢。谓一字之师。能解心头之惑,此礼桓典自然受得。

桓典所言,便是所谓“道德豁免”。

正如奉献信仰,而从神处,获得宽恕类似。“正义”,亦或是“道义”。是时人最大的行为准则及判定标准。

亦是两汉以来,不禁刀剑弓弩,仍传承有序之根本。尤其弩。黄口小儿得之,亦可杀人于一瞬。后世无有不禁弓弩者。然大汉百无禁忌,便因恪守道义。

广泛的道义,又称大义。使得,时人无需将行为操守,固化成某个超越世俗的唯一(神王)具现,而获得判断标准。随之延伸出,诸子百家(解)释(大)义,又如《春秋决狱》等,具体法则。

换言之。无论《汉律》还是《蓟法》,皆是“广泛道义”的具现与固化。

“人心皆有秤”。时下,权重(秤砣)便是道义。

有道,当如何。不义,又如何。针对不同事件,时下皆有一套完整的评判体系。包括,自评与他评。

伏完之所以惶恐难安。说到底,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不义之财,正义之用”,给了伏完足够强大的道德豁免。心中涣然冰释。

如此说来。百家之说,便是百家之道(义)。百家之学,便是百家之法。

其目的,皆是具现“广泛道义”。设置百家之行为准则,及百家之判定标准。如墨门弟子,遵循墨学。行为准则及判定标准,皆出自墨门所学。道家弟子,遵从道家。法家弟子,遵从法家。儒家弟子,遵从儒家。

于是乎,自先秦以来。各家弟子,行为准则及判定标准,皆有偏差。

譬如始皇帝“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为获得“广泛道义”。

正因有了“广泛道义”,两汉四面年,方能百无禁忌而传承有序。

一旦失去“广泛道义”,便要处处设禁。乃至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如何破除心中的“广泛道义”。最行之有效,又立竿见影之法:诉诸外力。

诉诸武力、诉诸财力、诉诸文力、诉诸权力、诉诸神力。

尤其诉诸神力。封建时代,屡试不爽。

如诸子百家,不可苟同。每个朝代,“广泛道义”皆有不同。不做修改,不可兼容。

一言蔽之,用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广泛道义”,反施两汉,注定完败。

再举个通俗的例子。用民用机甲的操作系统,去尝试驱动军用机甲,注定功能不全。因为没有火控子系统。

大汉不禁刀剑弓弩。然大汉的火控来自哪里?

答:大汉星空下所独有的“广泛道义”。

伏完心满意足,驱车入府。

稍后,大开方便之门。凡有所请,皆有所应。礼单如流水,来者不拒。不出五日,竟聚拢千万资财。如实呈报太师府,王允遂命尚书令桓典,分拨各处,解甄都内外,燃眉之急。

果然正当其用。

少时,有豪商田韶,捐资百万助学,欲为独子田骅拜师。

刘备亦过不去自己这关。于是求问恩师。恩师言,百万捐资,能助养多少寒门弟子。何乐而不为。

稍后,谆谆教诲:豪门寒门,皆是百姓。若豪门更豪,寒门更寒,乃政之失。寒门亦出贵子,方为“君之道”。

血洗一部分人,去拯救另一部分人。待另一部分人变成被血洗的那一部人时,再血洗一次。如此反复,便是所谓气数已尽,皇朝更迭。

若如此,蓟王宁可力挽狂澜,三兴汉室。

为何?

因为后世皇朝,再无出其右者(民用阉割版,没有火控系统啊)。

送出重礼,兖州豪右各自心安。料想,甄都必暗流汹涌,只待假以时日,汇聚成滔天巨浪。曹孟德即便顽硬如礁石,亦被迎头拍碎。身死族灭,旦夕之间矣。

且看猖獗到几时!

破口大骂,散尽胸中恶气。这便指点江山,饮酒作乐,通宵达旦。

不料未等来甄都罢免敕令。便有虎狼雄兵,将坞堡团团围住。箭书射入,不过三日。便有堡中农奴,夜落吊桥,放官兵杀入。

一场夜战,血流成河。杀散部曲私兵。将豪右全家老小,悉数捆绑在案。

查封粮仓钱库,清点牛马奴仆。问案苦主。笔笔血泪,罄竹难书。

人证物证俱在。旁证口供俱全。

杀,不杀?

书报兖州牧曹操。

曹操遂问计群僚。

陈宫谏言:“当‘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程立却道:“兹事体大,明公宜上报朝堂,公议其罪。”

曹操轻轻颔首,又问荀彧:“文若,以为如何。”

“明公既为兖州牧,一州之事,皆可自决。”荀彧答曰:“何不效仿蓟国,张榜其罪,以广视听。”

“文若之言,正合我意。”曹操欣然纳谏。

于是命有司,将笔笔罪状,悉数公之于众。布告张贴于城内城外,城门邮亭。甄都更是人尽皆知。

稍后闹市行刑,人头落地。

兖州豪右人人自危。不得已,唯弃车保帅。择族中旁支,代己受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良田牛羊,皆被佃户奴仆瓜分。坞堡拆除四壁,填充壕沟。堡中楼宇宅院,亦分与农人。坞堡遂成村落。

良田、宅院,失而复得。自耕农,喜极而泣。自立曹操父子公社,四时祭拜者,众矣。

遍地坞堡,接连攻破。兖州得钱粮无数,牛羊遍地。更喜得良马万匹。据后世载,“马超破苏氏坞,坞中有骏马百余匹,自超以下惧争取肥好者。将军庞德独取一騧马,形陋既丑,众笑之。其后马超战于渭南,(騧马)逸足电发,追不可递,众乃服。”一座坞堡,便有“骏马百余匹”。足见豪富。

吕布闻之大喜。亲自登门,与曹孟德,把酒言欢,约为兄弟。稍后,自领五千战马归。

曹孟德,亦有马矣。

158 颠倒黑白1.86 摒除破绽1.52 家恨国仇51 提头之难1.85 兴兵讨贼172 春昼初长156 仁至义尽1.89 秉烛夜话1.33 四郡亡胡241 锥处囊中1.236 兵器时代183 天佑吾王41 细数家珍1.4 安汉兴刘1.92 首鼠两端116 奇兵袭城1.98 游兵散卒180 罗袜未染188 封大将军178 洞鉴古今1.69 东西交会1.83 一网打尽101 三日之义19 求之不得100 取之有道197 因时而化71 如同吹灰183 长史女卫1.7 郦城大建1.9 牛刀小试1.88 腰缠万贯103 水路游击1.294 灭纪废典130 鲜卑寇边133 侵掠如火1.246 假有天下193 利大难估1.48 八方旅人1.45 初次远行1.26 开荒种田171 事出有因143 未战先乱154 东孝西直130 抗颺虓虎1.50 无中生有133 胜负之期120 灭顶之灾16 白马公孙1.53 攻心为上17 忽左忽右1.42 刘备四友103 铁脊蛇矛1.246 假有天下1.7 郦城大建1.60 权重秩卑141 人间正道135 抱火寝薪122 养虎成患189 天下信奉1.84 早朝晏罢127 朝堂半壁1.54 一国之主1.53 攻心为上162 恩若兄弟17 尊王攘夷171 无福消受1.8 剑拔弩张133 夺母之恨1.28 帝王家事100 连夜谋划1.288 欲加之罪126 名公之胄1.28 暮夜有知1.20 皇命加身181 歪门邪道1 天罗地网156 讨董联盟1.74 再掠女豪117 凤凰于飞117 归义降侯51 以命填河1.66 瓮中捉鳖162 统一货币139 治国有术1.95 白虹贯日1.32 铜钱雨落187 都护西域1.24 多多益善1 实木地板217 上交下让137 百无禁忌1.29 扶摇直上1.243 十有八九132 七海雄心100 难为人臣1.38 明日为王31 清忠五宦1.49 将计就计1.205 长安小聚81 围猎祭祖